搜索历史
热搜词
面对移动浪潮,扎克伯格各种失误及觉醒始末
钛媒体 | 2013-04-16 10:03
2010年,马克·扎克伯格曾犯下严重的决策错误,与移动浪潮失之交臂。重启移动端发力之前,扎克和他的团队经历了怎样的蛰伏?选择联手谷歌,而放弃苹果,这一招棋是否下在要害之处?扎克如何证明自己绝处逢生的能力?
 

面对移动浪潮,扎克伯格各种失误及觉醒始末
 
2010年,马克·扎克伯格曾犯下严重的决策错误。他没有选择分别为iPhone、安卓、黑莓、诺基亚和微软设备度身定做移动应用,而是让工程师团队设计一款兼容各个系统的Facebook应用。实际上,他的赌注是,未来各大操作系统都争相要获得移动设备支配权,单一性软件很快就会消失,人们将能够在手机上浏览网络(HTML5),就像在PC上一样。
 
但是Zuckerberg错了。谷歌的安卓和苹果的iOS很快就成为了操作系统主流,而由于这位CEO“以网络为中心”的固有观念,其设计的软件与两个系统都出现兼容性问题,不仅速度慢,还常常出现崩溃。
 
根据苹果应用商店中的记录,2011年的移动版Facebook版本在发布第一个月,就收获了19000多名用户毫不客气的1星评价。扎克在3月末的一次采访中告诉福布斯记者,“这可以说是我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决策错误。”
 
错失良机和眼前的冒险
 
这个SNS时代开创者,刚刚建立六年,就与科技界的重大转变失之交臂。当全世界消费者都开始舍弃PC,纷纷拥簇移动设备,每个人都对着自己的迷你触屏,忙着下载完全颠覆性的游戏和软件,这一趋势不可逆转(你有见过人们用电脑玩愤怒的小鸟吗?!)这时的Facebook,却只分配了一位工程师设计iPhone软件,其大部分移动团队都忙着为移动浏览器写代码。
 
隐藏在硅谷成功故事背后的,是无数公司因错过变革的浪潮而倒闭。扎克决定奋勇自救。但要解决移动问题,这位早早就尝遍无数成功的神童,不得不向失败妥协,还需为这所年轻公司作出彻底的改革——从公司结构到企业文化。扎克本人到移动研发人员,这家公司总是习惯于一马当先(这也几乎已经成为Facebook信仰),但这次,他们终于要停下来慢慢开发软件了。
 
除了APP,他们别无选择,总不能为移动网络翻倍赌注。Facebook本想推出重磅杀手级产品,搞定所有用户,最终却只能选择一个操作设系统来展示自身在移动设备上的作为。他说:“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必须全面重新部署公司的发展步伐。”
 
4月初,扎克带着他的Facebook Home亮相,宣布要为移动用户提供全新的Facebook体验。
 
Facebook在软件设计上倾注了不少心血,成功改良了其iPhone和安卓设备软件。但Facebook Home的野心远不止这些,这款Launcher会和安卓设备绑定,从而使用户在Facebook的上状态更新、新鲜事以及聊天窗口,优先推送至手机屏幕(甚至在解锁设备之前)。扎克打赌称,相比研发自由品牌的手机或移动平台,伟大而完善的编码技术在Facebook看来更为重要。
 
扎克是冒着巨大风险的。Facebook Home 让扎克伯格变得极度依赖安卓,而安卓隶属于Facebook最大的对手——谷歌。他既然把重心转到了iPhone制造商的主要对手身上,就意味着冒着疏远其合作伙伴苹果的重大风险。
 
同时,他也无法通过开发、控制自身系统而获取潜在利益(主要是品质和用户体验方面)。而一旦消费者和广告商钟情该产品,那扎克就有机会证明他知道该如何重塑移动体验了,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他还能够按照我们所熟知的样子去打造Facebook应用。
 
拯救了Facebook的工程师:Cory Ondrejka
 
是工程师Cory Ondrejka(上图)拯救了Facebook。
 
2011年10月的某个周五下午,Cory Ondrejka把他的老板扎克拉到一边。当时,扎克刚刚结束公司的每周问答会,和他的首席技术官Mike Schroepfer来到会议室。
 
Ondrejka向扎克坦白道:“你看,我们必须废掉现有的iOS软件,我们必须重新改造它。”
 
提出这个提议可谓够大胆。不过,扎克和Schrep选择Ondrejka来主管移动工程,就是希望他能提出大胆创新的建议。
 
Ondrejka头发灰白,他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主修武器和系统工程),他坚信,严格的技术实力派必然同资深大公司的经验积累相匹配。
(Ondrejka曾对媒体说过:“Facbook的惯例是,想到Facbook工作,要么你刚从斯坦福或哈佛毕业;要么就是从这两所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微软,然后再跳到谷歌。”)
 
他还是Linden Lab(网游《第二人生》的开发商)的联合创始人。他曾短暂在音乐唱片公司EMI从事管理,他创办的科技公司在2010年被Facebook收购。
 
尽管Ondrejka声誉不错,他的方案还是让扎克伯格感到不快。Ondrejka希望Facebook公司蛰伏一年,但一边是用户的抱怨,一边是投资者的指责,对公司在移动方面的弱势表示不满。
 
而这一年,可谓非常之年:外部投资者将寄希望于Facebook能够IPO成功,公开押注这家企业。Ondrejka要求扎克伯格放弃在这些毫无起色的移动应用上的努力,将所有资源转移,用于准备iOS系统适用的新代码。如果iOS的开发有进展,就接着改进并升级Android的应用。Schrep和扎克的回应,却给了Ondrejka当头一棒。
 
二人对Ondrejka劈头盖脸问了几个问题,Ondrejka记得很清楚,扎克伯格有个问题是这么问的:“重写程序常常会失败。为什么你还觉得这么做会管用?”
 
对这个问题,Ondrejka是有备而来,他随即拿出过去积累的数据——非常Facebook范儿。(钛媒体注:Facebook的工程师数据不离身,真是名不虚传的实力派)。在“搞定移动端”的命令下,Schrep已经组织了一批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开始在移动方面探索一条“让我们脱颖而出的道路”。开发团队决定更加着力于Facebook眼下的应对战略。
 
Facebook的iPhone和安卓应用,都可以说是“混血儿”:研发人员把苹果和Android各自编程中新推出的移动网络语言打包放在一起。但问题是,那些明确专为iOS和Android系统而制作的应用却比Facebook的四不像更酷,也漂亮得多。开发团队考虑了多种补丁和临时应急的方法,而结果已经越来越明显,Facebook要寻找的那条道路绕不开一个必经之地: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编写应用。
 
同时,Ondrejka的计划是完全不改变APP的设计。他深信,如果再次设计外观和应用,就会分散注意力,没法集中全力应对,因为提高速度和易用性才是更迫切的需求。换句话说,Facebook的用户还要继续忍受七拼八凑的蹩脚应用,使用将近一年时间,等到项目完成的时,看起来还是一模一样的应用(当然前提是APP运作没问题)。
 
“是我叫停了这件事,”扎克伯格说,“不过,并不是出于直觉。”
 
扎克清楚地知道,Facebook最迫切的任务是推出一套无线方案,他为无线业务几近疯狂。2011年12月,扎克伯格重组了公司,在所有的产品团队里安插了移动工程师。2012年6月,在公司的年度全体员工大会上,他一开头就向所有员工解释,
 
“Facebook最紧迫的头号要务是成为一家移动公司”。
 
他甚至告诉Facebook的编码员、销售员、招聘员和设计师,赶紧把自己现成的iPhone换一部Android系统的设备来用!这样才会对公司业务有帮助。
 
移动端的觉醒:转向安卓
 
然后,扎克伯格就开始按部就班地行动。他的办公桌上没有电脑显示器,那张桌子就挨着Ondrejka的桌子,夹在Ondrejka和Schrep两人的桌子中间。
 
扎克伯格有个大会议室号称“水族馆”。它四面围着玻璃,坐落在工业园中心位置。扎克伯格的许多产品评估都在那里进行。设计师与工程师依次进入“水族馆”,展示他们的产品,扎克伯格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几乎都是:“这在移动端呈现的是什么样?”
 
(钛媒体注:扎克的产品遴选过程,好像一场选秀节目,请自行脑补画面感。)
 
为了让Facebook的工程师们更全面地考虑问题,Ondrejka和Schroepfer开始将移动开发人员编入产品团队。在Facebook,开发员会自己挑选想工作的项目,产品团队彼此竞争,吸引开发员加入。项目经理会在发布报告时突出展示那些工作干得好的产品团队。很快,各团队都意识到,如果想在每周报告里得到称赞,就要开始招募移动开发员。
 
Ondrejka与一些同事还在生产周期中为移动产品增加了一条纪律规定。对于网页,更新网页内容和回滚错误的操作容易,速度也快,这种特性鼓励工程师抓住机会就迅速行动。而移动平台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一方面,操作系统的所有者苹果和谷歌公司会仔细检查应用的改动,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需要记得更新自己的应用,更新可能不会频繁。如果一家开发商犯了错误,改正错误花的时间也比网页久得多。如果出现错误,Facebook的用户就可能要忍受几周、而不是几分钟时间。
 
终于,Facebook在移动方面的开发悟性越来越高。此时,公司对移动工程师人才的需求也极大地增加了。起初,需求很难满足,因为Facebook甚至连分辨自己需要这类人才的能人都没有。
 
后来,两起重要的收购交易壮大了其移动开发队伍:Facebook收购了一家荷兰的设计公司Sofa和两位前苹果公司iOS系统工程师成立的电子书公司。
 
2012年夏天,Facebook开始推出一个移动技术培训项目。工程师可以报名参加一个为期一周的课程,选择iOS或者Android培训。很多工程师刚结束了新员工训练营,就直接去上培训课了,还有些人利用为项目工作的间隙参加。当然,谁都没有一周以后就成为专家,但Schroepfer解释说,经过特别培训的高科技人才已经“了解够多,足以产生威胁。”
 
这些培训班由12到23名工程师主讲,现在在Facebook总部Menlo Park、纽约市、西雅图和伦敦都有举办。到目前为止,约600名工程师参加过这项培训。培训后,他们加入了产品团队,将自己学到的新技术学以致用。
 
这番努力终有收获。2012年8月,Facebook发布了新版iPhone应用。据报道,该应用运行速度是以前的两倍,在苹果的App Store先后获得4星和5星的评级。这个好消息对Facebook的高管来说真是及时雨。
 
那个夏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对付Facebook在5月份IPO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技术疏忽、IPO以前选择性披露消息和高频交易拥挤不堪,那次公开募股成了一场灾难,个人股东完全受到干扰,不知所措,感到失望。IPO当日,Facebook股票交易价约为每股28美元,比每股38美元的募股价格还低10美元。
 
《福布斯》记者问扎克伯格,IPO怎样改变了Facebook?他倒是有不同看法。扎克伯格说:“我们在做过渡,要转型成为一家公开上市的公司,同时我们还要转变为一家移动公司。变为一家移动公司带来的差异可能是公开上市的十倍。去年,公司绝对变了,但我认为原因并不是我们现在上市了。”
 
过去几年,扎克伯格在设计一款Facebook手机的传言甚嚣尘上。毕竟,跻身财富500强的互联网领头羊,如苹果、谷歌与亚马逊公司都在制造自己的硬件。扎克伯格考虑过这个点子,可他还不能把手机当作一门生意。Facebook拥有10亿用户,如果公司成功推出一款设备,可能300万人会使用,也可能就这么一小撮用户。扎克伯格说:
 
我们不会让全公司上下制造一种东西,它充其量只会帮助我们3%的用户。
 
不过,扎克伯格认为,用户希望在自己的手机上获得Facebook深度体验,数据显示,这是百分百可以确定的结论。仅在美国市场,Facebook用户使用手机时会把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Facebook的服务上。
 
所以,扎克伯格开始发掘与苹果和Android系统更密切结合的可能性。
 
苹果的操作系统由苹果公司牢牢掌控。早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还在世的时候,扎克伯格就开始与他交流,目的是要加深Facebook与手机制造商苹果的关系,并且在苹果新版应用整合的通讯录里首先加入Facebook。但作为一家外部开发商,在苹果的平台上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因此,扎克伯格将注意力转向了谷歌的Android平台,这一平台上的定制化机会比苹果深入得多。在Android平台,什么都可以做成一款应用,有创意的软件开发商甚至可以特别定制短信通知内容。
 
上周,扎克伯格请来一个团队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想研究一下安卓系统上还有什么可能。他说:“我们想重新思考一些核心概念,抛开现行的系统,看看怎样能更好,并质疑现行的系统是否遵循了Facebook以人为本的理念。”
 
今年2月底,团队里的成员增长至20男4女,他们的办公地点搬到了“战房”,也就是一个有玻璃门并直通Facebook后花园的小房间。扎克伯格每周二会在这个团队里工作两小时左右,但其他时间他也常常来。他通常是在晚饭时间,也就是团队布置晚上的工作时来转转。
 
从4月12日起,用户们就可以从谷歌商店Google Play 下载这个团队的最新成果Facebook Home。其首先会预装在HTC的手机上,半数以上的安卓手机也可以下载安装。按照Facebook工程师的说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其他的安卓手机也陆续可以使用这个应用。
 
Facebook Home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是单一页面,用户可以在主页上滚动新闻推送、评论或者“喜欢”;其二是Chatheads,扎克伯格已经试图抓取信息,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重新排布了。不管是Facebook消息还是短信,这些消息都会变成一个小泡沫,出现在屏幕顶部,用户不需要离开当前的应用程序就可以读取或者回复。其三是应用程序启动,它包含了Pandora,Google地图和Facebook等一系列用户熟悉的应用,Facebook主页的使用者只要在Home中打开这些应用就可以随时发布更新、照片或者其他东西。
 
Home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它拉开了Facebook在移动网络上争夺霸主地位的序幕。本文没有冒犯Google之意,但从策略上来说,Google软件确实保住了Facebook用户。
 
在采访中,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主页对于Google来说是件好事。 他说:“我认为,Google有机会在未来的一两年比iPhone在其开放平台上做得更好。”他预期Facebook的美观设计会使iPhone的很多爱好者转而投奔安卓。
 
押注谷歌,能否绝处逢生?
 
但Google也有黑暗的一面。这家搜索巨头的目标是让用户围着Google转——使用Google的产品。但Home的出现,给Android用户和谷歌应用程序之间加入了一层隔阂:Facebook。它使得Facebook和短信更简单,而且干扰更少。相比之下,谷歌的应用,则必须要求用户解锁,打开应用程序,再点击Gmail应用程序,经过一系列通道才能达到APP。谷歌难免会不爽。
 
鉴于Facebook的工程实力,Home产品或其他主页类的软件可以发展到让技术比手机设备更重要的程度,以至于人们很难区分出这是不是Google手机——这一切都归功于Google慷慨的开源技术。 Facebook就像勒颈无花果,一种缠绕在其他植被或树木上的寄生植物,并最终和寄主争抢营养。(虽然扎克伯格证实,Google在Facebook首页推广之前就已经见过这个产品了,但在Facebook首页的开发过程中,这家搜索巨头并没有参与,也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在用户体验不断要求更新的趋势下,用户能够简单方便的登陆Facebook非常重要,因为这项服务的十亿新用户才刚刚上线。与之相伴,数据流量也是相当昂贵的,所以Facebook已经已经与一些运营商签下了合同,如果客户购买的是有主页功能的手机将有机会获得Facebook免费提供的一些数据流量。这些数据流量可以用来浏览网页或者至少可以浏览Facebook主页。
 
当然,这些用户买的可能是安卓系统的HTC或三星,但他们浏览的第一个网页恐怕会通过Facebook主页贡献给Facebook。
 
如果该公司在Home上的尝试是成功的,那么对苹果也必然产生影响的。毕竟是苹果公司设计出了现代智能手机排布满APP的窗口。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突破这种设计界面,虽然许多公司,包括微软,都试过。最近黑莓的Z10推出了一个新的、直观的方法来浏览网页,但用户还没有接受它。Facebook正试图将设计重点从我们使用的服务转向我们联系的人,它正在引领一种新的导航手机平台的方式。扎克伯格说,
 
我们当然也很乐意为iPhone能够提供这种类Home应用......不过不是现在......
 
尽管亮相之时并未植入广告,但很容易想象Facebook Home将来会具有怎样的价值。扎克伯格表示,大多数的广告都是赞助商的,“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赞助商,但将来我们会有的。”
 
问题是,即便是Facebook的死忠粉,也会觉得他们已经完全被太多的Facebook应用所包围了,或者说,消费者已经习惯于扎克伯格倾情兜售的各种深度植入Facebook元素的应用。而从常识来看,Facebook要想成为21世纪一个伟大的科技公司,就必须要再次革自己的命,制造自有的设备或者操作系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幸运的是,扎克伯格已经为Facebook成功完成了一次重启,并证明了他有绝处逢生的能力。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