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视已死”这道伪命题出来不久便很快淹死在唾沫之中,不过作为有想法的80后一代,DVBCN小编文月将在此分享80后网友“挽救”电视的心声——这里有“电视不死的100个理由”,只为传统电视路会走得更坚定些。
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的今天,年轻人都被手机、PC等紧紧的“黏住”了吗?网友脱口秀在线网小何坦言:“我就很少看电视,今天还在考虑怎么把电视机处理了。”而网友凌波微步很难学则颇为留恋地说:“80后都是看电视动画片长大的。”
通过电视机看电视这种行为对于年轻一代慢慢仅留存在记忆中,虽然“电视”还在继续,不过年轻人更倾向于在智能手机、PAD和PC看视频。从视频网站日益看涨的账本可以看出(优酷、爱奇艺等公布的财报显示视频网站正开始盈利,且有数据表明视频网站的终端用户数已近4亿),电视并未死,只是用户变换了收看方式。
而根据不久前,DVBCN报道的新闻《尼尔森:美国500万家庭彻底抛弃传统电视》http://hfc.dvbcn.com/2013/03/13-98787.html36%分析,用户抛弃传统电视的原因主要有:一,认为将成本高;二,缺乏兴趣。
成本高是收费的有线电视相较于免费的视频网站而言,而在国内,随数字电视整改而增加的收视费用也曾一度引发用户不满,特别是广电近来开始倡导高清交互电视,如果重新配置高清交互机顶盒,其高达近千元的成本费若协调不好,无疑又会引发各种争执。
而在不久前,记者采访永新视博相关发言人时得知,其开发的OTT跨屏DVB整体方案可以解决此难题,通过这套方案,用户用手机搜索视频,发起指令,通过有线网络实现一系列反馈,再通过云网关来传达,命令指定的机顶盒进行视频切换,最终实现跨屏服务。如此一来,有线运营商无需重新布置终端,就可利用现有机顶盒来构建更符合智能时代潮流的新的电视业务。
除了OTT,IPTV等新兴电视也正流行,互联网的进入或许是传统电视“重生”的最好契机。
网友“浪漫的小熊”认为:伴随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善用新媒体的90后日益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传统媒体若还因循守旧、顽固不化,只有两条出路:一、成为政府的专职宣传喉舌,二、成为离退休人员的座上宾,被灭不太可能,但被主流受众边缘化乃大势所趋。
新媒体不仅为传统电视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业内专家南皮老殷告诉记者:电视不仅在内容上面临挑战,制播分离之后,传输也迎来竞争,地面无线、有线、卫星、视频网站、IPTV,以及各类OTT盒子,只是将平台播出的节目,以直播或点播的方式,传递给用户。
这些对于单纯主要依靠有线网络传输传统电视来说或许是不小的威胁,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众多的传输方式不是更能扩大传统电视内容的覆盖面吗?有线运营商正好可以利用新媒体终端用户群,改革内容,让传统电视获得新生。
广电行业观察员韩霁凯也表示:“电视竞争实为管道之争,接驳电视的某些管道可能会衰;有线已成为管道之一,竞争加剧终为宿命;以静态思维考量一切都必将死亡,以动态发展静观现在和未来才算理智。坚信(电视)自我变革的力量,坚信自我修复的能力。”
而以静制动,以动获得变革,迎接新生,这或许是大多数业内人士对电视的期盼。
从观看体验来说,传统电视也有许多不可取代的优势。
网友Kally_Ren也表示:“在哪里看视频最舒服?无疑是电视屏。只要这个属性不变,电视就不会消亡,而是重生!”
另外业内人士也十分看好一些传统的电视节目,如有些政经,体育赛事等节目,或需解说和深度理解,或者需要与家人、朋友分享,电视大屏还是最适宜的选择。而视频内容本身放在大屏上播放也更生动形象,特别是随着高清视频的流行,在大屏上能有更好的体验。而智能手机屏幕越做越大的趋势是否也验证了这点?
讨论完用户体验,有网友开始从运营层面瞻望。
网友郑仁旺分析说:电视与PC、 手机同为娱乐显示终端,简单的说只是屏的大小而已,存亡与否在于内容通道,有线能否在竞争中存亡,市场中那只有形的手也很关键。
无疑,有线运营商占据着最有优势的内容渠道,2013年蛇年春晚期间视频网站抢滩春晚版权的激烈景象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牢牢把控着版权资源的传统电视注定不会轻易倒下。
不过,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广电运营商能否管控好这个内容通道也决定了电视的最终存亡与否。网友99小平板直言:“当局把电视看作政治管道,电视将死于可管可控的紧箍咒。”
在OTT引发的诸多“安全”管控方面的担忧,着实不得不考虑的中国国情,然而广电已经颁发了七家OTT牌照商,“一号文”也明示了广电对互联网逐渐开放的态度,这对于传统电视的变革,也是春天的开始。
而结合我国特殊国情,除了北京、上海这些步伐较快的大都市外,记者了解到,更多的地方,尤其偏远乡镇,电视至今可能还是唯一的视讯工具。而这些地区对外界信息的需求,或许更能代表传统电视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