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的组建在几经波折后又有新进展。据《上海证券报》近日报道,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定位和业务框架已明确,未来专做互联互通的工作,实现各地网络、业务和运营支撑的互联互通。同时,将建设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和六大基地。
有消息称,目前关于“2013年—2015年三网融合的规划”正在制定,不久将会公布。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推动三网融合发展进程,但广电内部后续整合前景不明朗,令三网融合存变数。
期待尽快组建
权威人士近日透露,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组建方案已经获批,将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全国有线电视互联互通平台,实现网络、技术、业务、运营和管理的互联互通。在业务架构方面,将建设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内容管理系统、全国有线电视骨干网传输交换系统,以及包括广播电视内容集成基地等在内的六大基地。这一消息意味着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组建有实质性进展。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组建过程颇费周折。2010年8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成立,负责草拟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的组建方案,在随后的两年时间组建方案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在“十八大”召开前获批。尽管如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何时组建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根据推进三网融合工作进程安排,在试点阶段(2010年至2012年),为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重要阶段。但迄今为止,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未挂牌成立。
就在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批不久后,广电业内部人士3月21日在公开场合披露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组建和三网融合规划相关消息,此举耐人寻味。此前,业内看好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当家人的热门人选另赴他任,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后新总局的变化,引发业界对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挂牌进程的担忧。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3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使业界对三网融合有了更新的期待。
三网融合艰难破局
“十八大”强调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短期来看,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一旦成立,中央层面就已有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网络等引领行业改革的机构,而广电内部市场化改革不彻底,被认为是影响三网融合推进的重要因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成立,或许将加快电视台内容、渠道业务的制播分离,这有利于推动三网融合进程。
推进三网融合也是今年工信部的重要工作内容。工信部在2013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启动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双向进入许可申报和审批工作,组织实施三网融合推广阶段工作方案,推动广电和电信企业加强技术、业务和合作模式创新,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和配套产业发展,加强融合类业务安全评估和监管”。
正如三网融合研究专家吴纯勇所说,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成立以及后续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三网融合产业格局,三网融合市场竞争的前提是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要加快对以省网为单位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进行整合。目前,国家级广电网络公司对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整合方式却悬而未决。甚至悲观人士预期,短时间内收拾广电“诸侯割据”的局面比较困难,更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开展业务经营。
产业链博弈趋复杂化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认为,我国在3G、4G、三网融合的推进等方面,与国际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信息消费需求的增长,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智慧应用的创新,给三网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同时,三网融合中各方势力的博弈也愈加激烈和复杂化。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仅对传统广电业务,也对电信业务造成冲击。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专家胡珊认为,互联网在推动全球三网融合中占据主要优势,主要是因为网络基础设施在全球加速推进,终端层面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例如,互联网企业通过OTT模式成功利用了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拓展业务。互联网企业向电信、电视领域的加速渗透,将改变三网融合竞争格局。
业内专家分析称,内容是广电方面的优势,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定位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依托内容资源优势打造其竞争优势。目前,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迟迟未能挂牌,后续整合仍面临挑战,全国广电网络并未实现互联互通,资源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影响广电提升竞争力。
相比之下,电信运营商在光纤网络升级提速,智能管道能力提升,以及平台竞争力打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同时,运营商在内容方面加大整合的力度,在三网融合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储备。
三网融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链的竞争,从网络、内容到终端都需要整合,也决定竞合将是三网融合竞争的主旋律。政策暖风频吹,三网融合迎发展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