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4日早间消息(张月红)近日,谷歌向法国电信妥协,同意为挤占流量额外付费的消息激起了业界热烈的讨论。遗憾的是,双方对外公布的交易细节较少:谷歌同意为他们发送的数据流量进行付费,双方合作的时间至少为一年,Orange从谷歌那里获得的收入将用于维护网络,确保用户们能够迅速访问谷歌的内容。
尽管信息有限,但可供开放讨论的空间仍然不小:双方的交易有没有可能让其他运营商效仿,从而成为运营商新的收入来源?这一事件是否意味着谷歌改变了一贯坚持的网络中立态度?这会对电信运营以及互联网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C114咨询了行业著名的分析机构Ovum、Gartner以及Infonetics Research的分析师们。
网络中立与智能管道对立
这则消息很明显地将读者分为两个阵营:电信运营商似乎看到了避免走向“哑管道”的曙光,为Orange的成功而欢欣鼓舞;互联网企业出声批评谷歌开了一个让电信垄断巨头进行双向收费的先例,妨害互联网创新。
近几年,迫切寻求管道智能化发展的电信运营商们,在某种程度上,与网络中立拥护者站到了对立面。
网络中立拥护者们认为,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应当平等对待所有通过他们网络的流量,不应该对用户、内容、网站、平台或者应用进行差异收费,或者歧视对待。区别对待不同流量可能会使大企业阻碍竞争对手,限制消费者的选择,破坏平等竞争。
而智能管道支持者的观点截然相反:电信服务提供商应当能提供分层、分级别的服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完全的平等只会导致网络堵塞。而且,许多产业已经使消费者选择不同级别的服务,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
根据Orange首席执行官斯特凡•理查德(Stephane Richard)透露的消息,Orange在非洲大陆的领先地位,为他们与谷歌谈判提供了有力的筹码。这无疑又提升了网络中立拥护者们的担忧——“不付费可能就没有网络可用”。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有可能激励那些收入拮据的运营商不计后果地将事情推向极端,有内容提供商担忧运营商会滥用管道控制能力,封锁或阻碍有竞争的内容提供商。
那么,Orange与谷歌的交易是一个特例还是趋势呢?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 Research分析师朱利安·布林(Julien Blin)认为,谷歌一直以来都被运营商视为一个威胁,特别是眼下各种消息炒作谷歌试图建设自己的无线网络。
另外,运营商正在遭受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的压力,相应的业务却没有同比增长,运营商一直试图将数据传输的成本转嫁一部分给内容提供商。布林认为,未来可以看到,会有更多的运营商迫使内容提供商为数据流量买单。
Gartner驻新加坡研究副总裁冯经耀(Foong King Yew)表示,长期以来,OTT企业导致网络堵塞的问题已经成为运营商的一个痛点。运营商肯定欢迎这样的解决方案,比如说让OTT企业为他们发送的流量付费。但是能否达成这样的协议,取决于当地的商业及市场因素,比如说,这个市场对OTT企业的重要性,这家运营商在这个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谷歌看得更远
对于为这篇新闻而欢欣鼓舞的电信运营商们来说,新闻背后的解读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Ovum电信战略分析小组首席分析师史蒂文•哈特利(Steven Hartley)提醒读者注意两点信息:一是Orange虽然没有透露谷歌究竟支付了多少费用,但也承认这笔费用绝非上亿美元的大数额;二是Orange在非洲的市场地位为谈判增添了筹码,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
哈特利进一步补充说,首先Orange肯定没有向谷歌收取足够的费用,来补偿因谷歌服务产生的流量成本。Orange声称这笔费用用来补偿网络流量成本,确保用户们能够迅速访问谷歌的内容。从谷歌的角度看,无疑这家搜索巨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谷歌想在增长潜力巨大的非洲市场快速巩固地位。
如此看来,谷歌的确看得更远一些:虽然宽带连接成本略有提升,但谷歌付得起这些额外的流量费。重要的是,访问谷歌服务时的连接会更高效快速,用户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这将成为谷歌另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将进一步巩固谷歌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的主导地位,对谷歌来说,就是“短期内多付点费用,长期内巩固优势地位”。
但哈特利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谷歌改变了网络中立的态度。但他也表示,那个公众将谷歌视为“纯朴、无辜”、拓荒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谷歌为了确保市场准入,与全球很多政府联络。在英国,谷歌因为没有支付足够多的企业所得税被媒体摆上头条;在法国,谷歌不知怎么的就以损害运营商收入的形象被视为“公敌”。所有这一切,都因为谷歌已经成长为全球跨国企业,当它需要在某些地方获得更大收益时,会作出相应的妥协。
让OTT企业为流量付费的探索
如此看来,在足够有诱惑力的利益面前,即使被树立成“正义斗士”的谷歌也会让步。有分析师认为,Orange要求谷歌为挤占流量付费的做法是符合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的,运营商增量不增收将损害网络基础设施投资热情,不可持久。
但哈特利(Ovum)表示,他没有看到更多运营商强制向OTT企业收流量费的趋势,如果运营商真的这么做了,那么OTT企业肯定要向消费者收费。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了,用户会减少使用互联网的行为,降低互联网的使用率,那么最终又是运营商受到伤害。
而且这些走向也违背了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的“数字议程”,哈特利认为,网络中立是非常重要的,它刺激了创新。他说:“我认为,那些无法适应需求,无法更好地传输现在以及未来数据流量的运营商,将被淘汰出市场,而那些成功完成传输任务的运营商将生存下来。”
有趣的是,布林(Infonetics)所持观点却是相反的,他认为会有更多的运营商迫使内容提供商(不单指谷歌)为数据传输买单,让用户无需任何成本就能享受到服务。布林透露,AT&T等其他美国运营商正在探索向用户提供免费数据服务的套餐计划。
AT&T首席执行官兰德尔·斯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在去年年中的一次投资者会议上表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愿意为消费者访问付费,这意味着“免费通行(toll free)”的数据业务套餐在未来12月内有望推行。
“免费通行”数据套餐是指,消费者每月付费的数据套餐里,不包括某些互联网内容产生的流量,这些流量费由这些互联网企业承担。
由于大多数移动宽带套餐都有流量上限,很多用户在使用上网服务时,会避免访问一些耗流量大的内容,而AT&T的观点是,OTT厂商会为消费者的访问付费。Verizon和T-Mobile也就“免费通行”数据套餐发表了看法,称他们正在考虑提供这个计划,但还没有作出具体承诺。
中国运营商稳占主导地位
以上讨论的所有动向和趋势,具体到中国市场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哈特利(Ovum)表示,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会不会向腾讯、新浪等OTT企业收流量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政策,有一点可以确定,工信部不会让电信行业遭到OTT企业的破坏。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电信运营商有足够强大的规模强制谷歌等跨国互联网巨头付费。正如Orange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在采访中表态的那样:规模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规模和全球其他运营商相比是最有优势的。
哈特利(Ovum)认为,中国运营商对谷歌、苹果施加的压力,将超过对腾讯等本土企业所施加的压力,因为腾讯在中国做到了更好的力量或权力平衡。运营商与腾讯合作是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可能需要工信部的政策支持)。
Ovum亚太区咨询总监CW Cheung补充说,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和OTT企业达成了合作,比如腾讯、新浪等。运营商借助这些OTT企业的业务、内容和应用来促进数据流量增长,而且事实也证明,数据业务已经为运营商提高了收入。
目前看来,在中国市场,流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能够抵消短信等传统电信业务的下滑,所以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更愿意与OTT企业合作。
除此以外,中国电信运营商有相当成熟的数据中心来托管OTT企业的服务器设施,这种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了运营商的收入,也强化了与OTT企业的合作关系。
智能管道的运营探索
可以看到,不同的运营商对OTT企业有着不同的态度,但共同的是,运营商们都在竭力避免走向“哑管道”,一直在努力寻找管道智能化运营的手段。
哈特利(Ovum)认为,运营商智能管道的谈论和话题相当多,但真正的行动却很少。与Orange谷歌类似的尝试是印度尼西亚运营商Telkomsel和汤森路透的合作。2012年2月,爱立信与Akamai公司合作为Telkomsel提供移动云加速器,为其提供了按照OTT流量收费的手段,汤森路透成为首批客户,为路透在Telkomsel网络上的内容优先进行付费。(爱立信与Akamai携手加快Telkomsel移动内容交付)
冯经耀(Gartner)表示,越来越多的电信运营商摒弃不限流量的数据套餐,开始寻找基于本地化的数据流量货币化模式,运营商已经有了自己的用户数据库。此外,他们还在寻找移动广告、与应用开发商合作共同拓展新的营收来源。
布林(Infonetics)看到,运营商正在探索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领域上的商机,以使移动数据流量有更好的货币化模式,他们正在探索互连汽车、M2M、互连眼镜、互连手表等领域的商业模式。AT&T、Verizon以及Sprint等都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他们推出的数据流量共享套餐,有助于推动消费者尽快接受以上这些新型互连电子设备。
运营商拥有很多先天优势,他们已经就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收集了大量信息,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运营商没有选择独自作战,他们正在和Carrier IQ这样的企业合作,Carrier IQ收集各种用户信息然后反馈给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