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近来热炒的DVB+OTT,既有赞成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在此,本文就汇总一下近期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质疑DVB+OTT的声音,或许对大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这样的讨论,对DVB+OTT的发展更有益。
1、侯自强老师坦言其质疑DVB+OTT:优势发挥不出来
OTT无疑是一个非常“热”的词汇——在中国数字电视论坛一位网友发起的“2012广电科技9大热词”投票中,目前OTT的排名情况为“并列第一”(具体请查阅http://bbs.dvbcn.com/showtopic-543707-1.html)。
在今年12月初的“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深圳天威的徐江山总工认为考虑到政策与成本等因素,有线运营商只能在自己的网内引进OTT模式,还不宜对外提供相关服务(请查阅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的相关报道《徐江山:有线运营商对OTT只能“引进来”,不能“走出去”》 http://sarft.dvbcn.com/2012/12/07-96467.html)。关于深圳天威的OTT,DVBCN之前曾有报道,请查阅:《深圳广电集团的“三网融合”对策与成绩!》http://sarft.dvbcn.com/2012/11/14-95833.html。
有线运营商在自己的网内引进OTT模式相关的案例,请查阅:(1)《详解:浙江华数的云电脑一体机、“云宽带”战略》http://hfc.dvbcn.com/2012/09/14-93756.html;(2)《近距离赏析:浙江华数的“云电脑一体机”!》http://hfc.dvbcn.com/2012/11/12-95752.html。
而同样是在今年12月初的“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中科院侯自强院士对广电的DVB+OTT模式提出了质疑:DVB+OTT是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半开放式连接,采用“1+1+1模式”(互联网电视牌照方+当地电视台+当地有线网络),可以有众多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但是,据DVBCN了解,他提出了两个反问:牌照互联网电视台的内容在有线电视专网上分发还是OTT吗?在电信20M宽带时代用户为什么要选择DVB+OTT?进一步地,他断言道:如果回到封闭模式下,(对地方有线运营商来说)OTT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这是未来的一个悬念。更多详情请查阅相关报道《侯自强:三网融合到如今,OTT与骨干网还是没搞清》http://sarft.dvbcn.com/2012/12/06-96440.html。
2、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张炎滨对DVB+OTT的质疑:广电的DVB+OTT存在战略上的局限性,未来如何发展存在变数
据DVBCN了解,张炎滨先生认为广电部门近期推出的DVB+OTT模式增加了互联网的创新元素,但仅仅只是是在原有广电互动电视的发展轨迹中进行的局部创新,与有线运营商本身DVB+IP 高清互动平台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把数字机顶盒换成了Android 系统的OTT机顶盒而已。另一方面,参与DVB+OTT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且主要着眼于存量市场,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为此,张炎滨先生叙述了以下两点原因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page]
此举措(DVB+OTT)并不彻底,仍旧没有完全脱离广电行业自身的视角,未来如何发展仍存在变数。
1)致命缺陷是利益诉求局限在存量市场
DVB+OTT 的模式力图在传统电视服务中加入互联网的创新元素,但并不彻底颠覆传统电视模式。
张炎滨先生认为,从我国有线电视业发展情况看,目前我国有线网络运营商拥有约两亿电视用户,并拥有电视直播频道传输权,但面临着节目内容对主流群体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的致命隐忧。根据iResearch 的调查数据,北京市电视服务的开机率已从2009 年的70%下降到2012 年的30%,同时电视消费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显现,40 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主流人群。对于有线网络运营商而言,在有线电视引入OTT 内容将在可管可控的要求下扩充互动内容和增值业务,在不明显提升有线运营商运营成本和价格的前提下,提升交互服务质量以满足市场诉求和留住年轻用户。从目前来看,这似乎是有线电视运营商主要的利益诉求。
从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来看,我国互联网电视牌照商虽可独立发展用户,但受限于广电181 号文件,目前七家牌照商均属广电系,非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机制导致其在用户发展、终端普及和市场运营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市场能力,对消费诉求的感知也并不灵敏。同时,181 号文件不允许互联网电视牌照商提供直播频道,而直播频道作为电视自身的品牌服务,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不可替代。互联网电视牌照商通过合作,其OTT 业务可借广泛覆盖的有线网络迅速形成规模化用户群。除了在内容安全播控、集成平台和终端管控方面由有线运营商把控外,在内容版权、服务能力和技术发展方面将与有线运营商开展广泛合作。
因此,通过与有线电视服务的捆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牌照企业市场运营能力的欠缺,以较小成本快速扩大用户规模。这是其主要的利益诉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两方合作的利益诉求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彼此也面临话语权和利益的博弈,如应用商店界面管理权、广告与电子商务等增值业务的运营权和利益分配比例等。因此,两家合作关注的重点仍是存量市场,对内容创新、模式创新等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很难长期绑定。
2)美国传统行业走出竞争死局应对互联网挑战,但收效甚微,尚无法形成实际的影响力
美国传统内容提供商与有线网络运营商近年来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Netflix、Hulu 等视频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挑战(请查阅:(1)《美国:互联网广告收益首次超过有线电视》http://media.dvbcn.com/2012/04/27-88102.html;(2)《IAC:为了OTT TV,应该重写《美国电信法》http://media.dvbcn.com/2012/04/26-88049.html),有线电视用户市场被互联网视频不断侵蚀(请查阅:(1)《有线电视运营商集体正面对抗OTT视频提供商!》http://media.dvbcn.com/2012/08/06-92068.html;(2)《电视用户巨量流失,运营商欲革DVB STB的命!》http://hfc.dvbcn.com/2012/08/07-92111.html);(3)《广电首次击败电信,OTT却“渔翁得利”!!》 http://media.dvbcn.com/2012/08/16-92565.html),同时电信IPTV 的市场空间也受[page]到了抑制,两大传统领域都受到巨大压力。
作为应对策略, 早在2009 年,Comcast 和TimeWarner 就推出了TVEverywhere(TVE)战略;随后Verizon也与AT&T、卫星电视运营商DirecTV以及内容制作商Disney 等合作TVE战略,共同形成了传统媒体阵营。TVE的核心是为传统付费电视用户提供在其他新媒体联网设备上免费收看的服务,从而使电视节目无处不在,也可以说是为了让其影响力无处不在,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作为一个局部改良举措,TVE 战略推出至今,虽收入增长明显(但也远未达到预定目标),但在控制用户流失方面收效甚微,并未对新媒体视频的发展格局起到实质性影响(请查阅:(1)《有线运营商TWC第三季度流失14万视频订户》http://hfc.dvbcn.com/2012/11/06-95613.html;(2)《美有线电视运营商今年Q3流失超42万视频订户!》http://hfc.dvbcn.com/2012/11/14-95843.html)。究其原因,TVE 的重心仍是保护电视行业,合作方投巨资建设、维护播放平台,但收入来源却较为单一。因此,在产业链已经出现重组的大前提下TVE 也仅能定位为短期的局部改良,无法形成实际的影响力。
1、侯自强老师坦言其质疑DVB+OTT:优势发挥不出来
OTT无疑是一个非常“热”的词汇——在中国数字电视论坛一位网友发起的“2012广电科技9大热词”投票中,目前OTT的排名情况为“并列第一”(具体请查阅http://bbs.dvbcn.com/showtopic-543707-1.html)。
在今年12月初的“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深圳天威的徐江山总工认为考虑到政策与成本等因素,有线运营商只能在自己的网内引进OTT模式,还不宜对外提供相关服务(请查阅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的相关报道《徐江山:有线运营商对OTT只能“引进来”,不能“走出去”》 http://sarft.dvbcn.com/2012/12/07-96467.html)。关于深圳天威的OTT,DVBCN之前曾有报道,请查阅:《深圳广电集团的“三网融合”对策与成绩!》http://sarft.dvbcn.com/2012/11/14-95833.html。
有线运营商在自己的网内引进OTT模式相关的案例,请查阅:(1)《详解:浙江华数的云电脑一体机、“云宽带”战略》http://hfc.dvbcn.com/2012/09/14-93756.html;(2)《近距离赏析:浙江华数的“云电脑一体机”!》http://hfc.dvbcn.com/2012/11/12-95752.html。
而同样是在今年12月初的“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中科院侯自强院士对广电的DVB+OTT模式提出了质疑:DVB+OTT是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半开放式连接,采用“1+1+1模式”(互联网电视牌照方+当地电视台+当地有线网络),可以有众多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但是,据DVBCN了解,他提出了两个反问:牌照互联网电视台的内容在有线电视专网上分发还是OTT吗?在电信20M宽带时代用户为什么要选择DVB+OTT?进一步地,他断言道:如果回到封闭模式下,(对地方有线运营商来说)OTT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这是未来的一个悬念。更多详情请查阅相关报道《侯自强:三网融合到如今,OTT与骨干网还是没搞清》http://sarft.dvbcn.com/2012/12/06-96440.html。
2、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张炎滨对DVB+OTT的质疑:广电的DVB+OTT存在战略上的局限性,未来如何发展存在变数
据DVBCN了解,张炎滨先生认为广电部门近期推出的DVB+OTT模式增加了互联网的创新元素,但仅仅只是是在原有广电互动电视的发展轨迹中进行的局部创新,与有线运营商本身DVB+IP 高清互动平台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把数字机顶盒换成了Android 系统的OTT机顶盒而已。另一方面,参与DVB+OTT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且主要着眼于存量市场,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为此,张炎滨先生叙述了以下两点原因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page]
此举措(DVB+OTT)并不彻底,仍旧没有完全脱离广电行业自身的视角,未来如何发展仍存在变数。
1)致命缺陷是利益诉求局限在存量市场
DVB+OTT 的模式力图在传统电视服务中加入互联网的创新元素,但并不彻底颠覆传统电视模式。
张炎滨先生认为,从我国有线电视业发展情况看,目前我国有线网络运营商拥有约两亿电视用户,并拥有电视直播频道传输权,但面临着节目内容对主流群体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的致命隐忧。根据iResearch 的调查数据,北京市电视服务的开机率已从2009 年的70%下降到2012 年的30%,同时电视消费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显现,40 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主流人群。对于有线网络运营商而言,在有线电视引入OTT 内容将在可管可控的要求下扩充互动内容和增值业务,在不明显提升有线运营商运营成本和价格的前提下,提升交互服务质量以满足市场诉求和留住年轻用户。从目前来看,这似乎是有线电视运营商主要的利益诉求。
从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来看,我国互联网电视牌照商虽可独立发展用户,但受限于广电181 号文件,目前七家牌照商均属广电系,非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机制导致其在用户发展、终端普及和市场运营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市场能力,对消费诉求的感知也并不灵敏。同时,181 号文件不允许互联网电视牌照商提供直播频道,而直播频道作为电视自身的品牌服务,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不可替代。互联网电视牌照商通过合作,其OTT 业务可借广泛覆盖的有线网络迅速形成规模化用户群。除了在内容安全播控、集成平台和终端管控方面由有线运营商把控外,在内容版权、服务能力和技术发展方面将与有线运营商开展广泛合作。
因此,通过与有线电视服务的捆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牌照企业市场运营能力的欠缺,以较小成本快速扩大用户规模。这是其主要的利益诉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两方合作的利益诉求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彼此也面临话语权和利益的博弈,如应用商店界面管理权、广告与电子商务等增值业务的运营权和利益分配比例等。因此,两家合作关注的重点仍是存量市场,对内容创新、模式创新等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很难长期绑定。
2)美国传统行业走出竞争死局应对互联网挑战,但收效甚微,尚无法形成实际的影响力
美国传统内容提供商与有线网络运营商近年来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Netflix、Hulu 等视频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挑战(请查阅:(1)《美国:互联网广告收益首次超过有线电视》http://media.dvbcn.com/2012/04/27-88102.html;(2)《IAC:为了OTT TV,应该重写《美国电信法》http://media.dvbcn.com/2012/04/26-88049.html),有线电视用户市场被互联网视频不断侵蚀(请查阅:(1)《有线电视运营商集体正面对抗OTT视频提供商!》http://media.dvbcn.com/2012/08/06-92068.html;(2)《电视用户巨量流失,运营商欲革DVB STB的命!》http://hfc.dvbcn.com/2012/08/07-92111.html);(3)《广电首次击败电信,OTT却“渔翁得利”!!》 http://media.dvbcn.com/2012/08/16-92565.html),同时电信IPTV 的市场空间也受[page]到了抑制,两大传统领域都受到巨大压力。
作为应对策略, 早在2009 年,Comcast 和TimeWarner 就推出了TVEverywhere(TVE)战略;随后Verizon也与AT&T、卫星电视运营商DirecTV以及内容制作商Disney 等合作TVE战略,共同形成了传统媒体阵营。TVE的核心是为传统付费电视用户提供在其他新媒体联网设备上免费收看的服务,从而使电视节目无处不在,也可以说是为了让其影响力无处不在,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作为一个局部改良举措,TVE 战略推出至今,虽收入增长明显(但也远未达到预定目标),但在控制用户流失方面收效甚微,并未对新媒体视频的发展格局起到实质性影响(请查阅:(1)《有线运营商TWC第三季度流失14万视频订户》http://hfc.dvbcn.com/2012/11/06-95613.html;(2)《美有线电视运营商今年Q3流失超42万视频订户!》http://hfc.dvbcn.com/2012/11/14-95843.html)。究其原因,TVE 的重心仍是保护电视行业,合作方投巨资建设、维护播放平台,但收入来源却较为单一。因此,在产业链已经出现重组的大前提下TVE 也仅能定位为短期的局部改良,无法形成实际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