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线电视台改制为网络公司以来,公司化运作后的业务就开始从模拟电视开始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并通过特有的数据广播技术开展交互业务。网络也开始从单向的广播网络向能兼容双向的IP网络改造,尝试通过双向IP通道开展双向交互业务。回顾十几年来整体转换的酸甜苦辣和绞尽脑汁的双向交互业务开发,每个广电网络人都深有感触。
就在国家“三网融合”已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的今天,广电网络人还纠结在怎样尽快实现网络由“单向”变“双向”,用户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笔者也为此进行反思与设想,并把自己的拙见跃然纸上,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更不怕拍砖!
一、广播业务的发展
广电网络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给广电带来了什么?
1、节省了系统传输的频点资源
从模拟传输到数字传输,不仅仅是信号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的传输带宽,使传输带宽至少提高了6倍以上。也就是过去一个频点(8M频宽)只是传送一套模拟电视节目,数字化传输后,每一个频点最少传送6套数字电视节目。
由于数字化传输对网络的要求有所提高,广电网络公司开始把原来的HFC网络的光缆进行延伸,增加城域网光节点的数量,用户接入网络也把串接单元和分支分配网络改造为星型分配网络,有效提升了有线广播传送的信号质量和安全。
2、增加了条件接收系统使正常的收入得到保证
从模拟传输到数字传输技术体系的变化,必须增加数字电视接收的机顶盒终端设备。国家为了整体转换的迅速推广,要求网络公司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免费发放给用户,整体转换的成本大大提高了。为了保证投入的回收,广电网络公司不得不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增加CA条件接收系统,解决了模拟时代用户不交费也能看电视问题,使网络公司有了稳定的收视维护费的收入,建立起了良性的企业运营环境。
3、付费节目销售使业务有了增值
付费节目是除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用外,通过额外付费来选择个性化的电视节目服务。目前我国广电网络公司可以提供CHC家庭影院、高尔夫、说文解字、欧洲足球、证券资讯等数十套精彩的付费电视节目。订购方式灵活多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订购单个频道或相应的节目套餐。为引导消费,有的广电网络公司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把50套付费节目打包成一个套餐,月收费仅4元人民币,每套节目平均每月才8分钱。通过主抓营业厅导购人员的配备和销售人员激励政策,不断创新探索,实现了付费节目销售新的突破,付费节目营销收入增幅不断提高。
4、利用数据广播开发单向交互业务
在数字电视前端机房使用DVB-C标准的数据广播服务系统,把文字和图片信息通过数据轮播的方式在HFC中传送。在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端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在欣赏数字电视节目的同时,可以浏览地区新闻、阳光政务、百姓生活、人才招聘、房产交易、寻医问药、美食娱乐等本地各类综合信息,还可查询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三天的天气预报,了解实时的股市行情,查询车辆违章、航班和列车时刻表等信息。这个业务由于使用的是单向广播技术,占用频点资源大,无法满足海量信息实时播发的需求,发展前景不好,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还是为政府和广大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很多广电网络还在前端建设视频服务器,将一个数字电视节目在几个数字通道中延时播放,开展NVOD准视频点播,这也是单向数字电视系统增值业务之一。还有尝试利用短信或单向机顶盒的串口外接窄带的双向调制解调器,通过外交互的方式实现单向互动点播业务。
广电系还充分利用广播技术优势,开展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传输业务。这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未来与电信运营商进行业务竞争的杀手锏。以上充分说明我们广电人在单向广播时代,为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已经做了巨大的努力。
二、交互业务的发展
开展双向交互业务,网络首先要由“单向”变“双向”。多年来,广电网络公司不断地进行双向网络改造,在原来广播网络A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IP的双向网络B平台,实现A、B平台同网传输或部分异网传输。使用CMTS+CableModem、EPON+EOC、光纤+LAN等多种接入方式,不断探索基于广电特色的双向宽带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在双向网络改造和建设的同时,尝试使用具有广电特色的IPQAM方式的VOD视频点播业务和基于IP方式的视频互动点播业务。目前,基于高清内容的VOD和NVOD等业务也在建设和发展之中。
有条件的广电网络还利用IP通道开展互联网宽带业务,同时开展的双向互动业务还有信息平台、智慧社区、上网冲浪、电视读报、在线游戏、电视购物、视频通话、在线购物、代办收费等多种双向交互业务……
技术比较超前的广电网络还利用WiFi网络,开发出基于家庭的多媒体传输和三屏互动业务、开发出基于公共场所的三屏视频传输业务“飞视”等……
三、交互业务开发的瓶颈
上面总结罗列出的许多双向互动业务,这只是少数发达地区广电网络公司前不久开发上线的业务,据了解在开发过程中他们也都遇到了很多瓶颈,走过了较为艰辛和漫长的历程。由于各广电网络在搭建的数字电视前端平台和开发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软硬件时没有统一标准,使各网络之间的数字终端产品无法通用,加大了机顶盒芯片厂商、机顶盒厂商、中间件软件厂商以及应用厂商的开发成本。
机顶盒芯片厂商不仅要开发硬件的驱动程序,还要提供操作系统,甚至自己移植一些流行的第三方软件,以达到推销自己产品目的。由于开发投入了巨额费用,所以开发出来的配套软件与硬件绑定较为紧密,而且不会轻易共享出来。
在机顶盒厂家方面,一般要和芯片厂家提供的软件平台进行磨合,还要根据不同运营商的不同需求进行漫长的测试和完善,这也是一个花费巨大、时间又漫长的过程,机顶盒厂家这样开发出来的软件当然也要和自己的机顶盒硬件进行捆绑。
而另一个重要的组件CAS,CA公司所开发的软件在智能卡的保护下才能安全,本身就是严重的软硬件捆绑。因为它涉及到CA安全的特殊性,需要机顶盒芯片公司和机顶盒厂家与之协调开发。本来机顶盒软件的开发要以应用为主,但因安全因素,实际上反而被迫直接或间接围绕CA为中心进行软件开发,造成了数字电视标准的混乱。
综上所述,机顶盒芯片厂家的软件平台与自己的芯片捆绑,机顶盒厂家的应用软件与自己的机顶盒进行捆绑,CA软件与智能卡捆绑,还有中间件系统也需要与机顶盒硬件捆绑。这些厂商都为了各自利益的软硬件捆绑,使得数字电视标准更加混乱,更何况这些标准都是私有的、封闭的、不透明的,厂商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夹杂着复杂的技术和商务等因素,一个先进的机顶盒方案的成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这应该也是广电网络业务发展缓慢的最大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广电网络人为了尽快部署自己的业务,有的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状态,他们与原来绑定的中间件公司进行进一步合作,不断地投入资金开发增值业务上线,然后就是不断地修改、不断地完善和不断地维护,这又是一个长期的绑定。有的技术能力强的网络公司也开始进行软硬件解绑的尝试,他们规定硬件平台,要求中间件厂商把中间件移植这个平台上。并自定义应用接口标准,要求多个中间件厂商按这个接口标准开发应用。看似运营商减少了风险,实际上是用多家绑定换来了所谓的“安全”。
四、打开瓶颈的设想
通过对多年实践经验的分析,只要能把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软件与硬件分离,应用规范开放的统一接口标准,可以尝试打开目前十分封闭的数字电视行业,这些内容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了”。中国广电友好网联盟成立后,网络运营商之间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很多富有战略性、实践性的建议和意见。其中,开发出一个“简单、易用、开放、安全、可控”适合广电网络公司使用的“智能终端软件”的做法就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笔者有幸参与到开发这个软件的过程之中,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软件终于见到了雏形,在这里就把即将成功的喜悦提前分享给大家吧!
“智能终端软件”开发项目组在深刻理解联盟领导的需求后,经过多次与多家机顶盒芯片厂商、机顶盒生产厂商、机顶盒应用软件厂商和联盟成员的技术骨干等技术沟通和研讨后,规划出了一个既能解绑又能分工明确的技术方案。方案把用于机顶盒终端的软件细分为:核心引擎(中间件的微化)、系统级应用(强制推送)、业务级应用(强制推送和选择下载)、实时操作系统(Linux)、硬件驱动程序(主芯片驱动、其它硬件驱动)。
核心引擎:是把传统中间件的系统级应用开放出来,可以让广电运营商或广电运营商委托的软件公司修改并强制推送到机顶盒中并更换原来的应用程序。这样规划后,中间件在传统的基础上轻量级了,广电运营商选择安装核心引擎的机顶盒后,对操作界面的修改,对提示信息的修改,甚至对CA的更换都可以不需要核心引擎开发公司参与。核心引擎包括两个标准接口,一是核心引擎对硬件驱动的接口,芯片厂商必须按LinuxDVB标准开发;二是核心引擎提供的应用开发接口,遵循Html5标准和NGB标准。
系统级应用:传统的中间件认为,系统级应用是运营商一般不做修改的应用,可以绑定在中间件中,理由是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这些应用不是一层不动的,一旦有了改变的需求(实践已经证明改变的需求还是蛮多的),必须由中间件厂商进行修改,然后经过全面测试,确保其不会影响到其他模块,并对整个软件进行升级才能完成,显然,这样的做法风险大,成本高。
业务级应用:对于DVB应用来说,广电总局已经定义了基于NGB的中间件接口(请查阅《详解:下一代广电网(NGB)终端中间件技术规范》http://hfc.dvbcn.com/2012/11/06-95592.html),此类应用开发严格按这个标准开发就可以了。其他的综合业务开发,可参考HTML5(兼容HTML4.01),业务级应用有的可以驻留在机顶盒中,有的在机顶盒中只是一个链接地址,应用通过链接路由和链接地址到前端应用系统服务器上去访问和下载。同样,一些基于云计算的应用,也是在机顶盒中配置一个链接地址和路由来访问云应用。
实时操作系统:目前嵌入式开发平台基本上都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一是Linux是开源的,二是Linux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
主芯片驱动:这个应该是主芯片厂商开发完成,这里需要芯片厂商要直接移植Linux操作系统,与机顶盒软件的接口要符合LinuxDVB标准。这样的接口与核心引擎的接口源自同一标准,所以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就不存在移植的概念,只要把核心引擎拷贝到硬件平台上即可。
其它芯片驱动:不同机顶盒厂商可能选择不同的型号的芯片,如TUNER、FLASH、DDR等。这些需求要机顶盒厂商开发驱动接口来屏蔽这些不同品牌硬件的个性化。
以上的这些做法,可以让参与“智能终端”项目的厂商都行动起来,各司其责。比如CA厂商也需要把他们的接口按LinuxDVB标准进行封装,这样,核心引擎(中间件)与CA结合时也不需要进行系统集成,节约了各自的开发成本。
总之,核心引擎之上的应用开发要符合NGB对中间件的接口标准,应用不需要再编译,各广电运营商未来可以实现所有应用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核心引擎对下的硬件驱动要符合LinuxDVB标准,屏蔽了不同厂商的硬件平台。这个核心引擎如果能如期完成并达到预想的效果后,希望能在中国广电友好网联盟成员中得到应用与推广,打开广电网络发展业务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