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近来,小米将涉入机顶盒领域的消息使人们对中国机顶盒行业的发展再度关注起来。
对于机顶盒行业的“钱景”,人们很容易被一些震撼性的数字晃晕眼睛。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存量的电视机有3到4个亿,但整体而言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反应很差,电视机顶盒的需求比较旺盛。而做机顶盒的成本也比较低,目前只要200元左右就能做高清电视,这中间的盈利空间非常大。和动辄需要几亿、十几亿投入的未来智能电视相比,机顶盒行业无疑是很多有心染指电视领域,又没有那么雄厚积累的新兴企业关注,所以包括乐视TV,精伦电子,小米等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便涉足其中。
但因为国家对网络视频内容的管控,网络视频内容是不允许在电视上播出的,这就导致大家都可以生产机顶盒,但机顶盒可以播出的内容提供商,有国家认证牌照的就那么几家。大家做来做去,便会变成纯粹硬件和销售渠道的比拼。这对以内容见长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无疑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如果互联网企业准备赌未来政策的走向,期待政策松绑之前抢先布局,在机顶盒的内容上打擦边球以突出自己特色,那就要背负极大的政策风险,甚至为他人做嫁衣。
2011年可说是国内互联网电视产业较为活跃的一年。而在去年晚些时候,广电总局下发的文件更是一改叫停互联网机顶盒的方式,转为“鼓励运营”引导该产业的发展。但同时广电总局的181号文件中规定,“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只能接入到总局批准设立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上”,“内容服务平台不能与设立在公共互联网上的网站进行相互链接”。这就将机顶盒厂商锁住,只允许他们与牌照商进行合作。
这就好比国家放开了自来水龙头的生产,希望家家户户都装上水龙头,但另一方面,却并不放开庞大的水库(互联网视频内容),只允许部分有“资格”的水顺着水龙头流出去。
这种情况下,那些水龙头的吸引力还那么大吗?尤其是今天互联网内容越来越丰富,电脑终端的尺寸和显示效果越来越好,虽然互联网上的视频内容不能在电视上播放,但电视上的内容在网络上却可以很方便的看到。既然都是融合,那最终融合到哪个屏幕上又有什么天大的区别吗?
所以机顶盒看似庞大的潜在需求,如何真正转变为现实的消费动力?互联网企业又如何从实力雄厚,掌控渠道的传统家电厂商手中挣得一杯羹?一切还是未知数。
同时,巨大的行业“钱景”,没有形成巨头垄断的可介入空间,国家暧昧的鼓励态度,让机顶盒行业吸引了很多人来共同做大蛋糕,但最终这蛋糕是被大家公平瓜分?还是被主人收走呢?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消息:百视通(600637.SH)11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上海广播电视台于11月1日收到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同意上海广播电视台增加互联网电视客户端编号的批复》。广电总局向上海广播电视台增加发放335万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编号,同时批准百视通200万个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国际上称“OTT”)客户端编号。记者获悉,这是国内第一个宣布已获得百万级OTT客户端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与新媒体运营商。这也标志着我国互联网电视产业全面步入了规范运行、产业化大发展的新阶段。
在其他互联网厂商小心翼翼的试水机顶盒市场时,有国字号背景的企业步伐依旧稳健,虽然他们现在并不咄咄逼人,但当大家一起将市场做起来,蛋糕造出来之后,谁有知道会不会有人起意将连“暂住证”都没有的人清除出场呢?当政策一天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风险便一直存在,这也是那些有志于机顶盒行业的互联网企业不能回避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