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消息(岳明)面对汹涌而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浪潮,三家电信运营商都将云计算作为各自战略转型的重要筹码。作为云计算与云服务能力的载体,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运营商在机房规划建设和后期运维方面,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但之前的数据中心普遍都是停留在数百平面面积的IT支撑能力和普通IDC对外托管方面,面对动辄上万平面且要求实现虚拟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云数据中心,运营商并没有现成的例子可循。
在上周举行的“2012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战略市场总监谢卫刚在做客C114中国通信网访谈间时表示,作为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一直非常关注我国电信行业的云计算进程。“在电信行业市场上,我们的使命就是依托五大事业部的丰富产品和服务,为运营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通过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帮助他们构建真正的绿色数据中心。”
StruxureWare助力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谢卫刚看来,电信运营商在数据中心方面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满足自身IT支撑能力的需求,数据中心更像是一个IT机房,面积也普遍较小;第二个阶段,运营商开始面向第三方提供基于服务器/主机托管等为代表的IDC服务,数据中心面积与保有量快速增长;而在第三个阶段,运营商开始将云计算、虚拟化、智能化等技术引入到数据中心中来。”
首先是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极大提高了IT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机房IT环境的使用密度,而高密度又催生了机房环境热点的出现,对于基础设施提出了挑战。同时,虚拟机的出现和迁移,使得IT负载更加动态灵活,热点随时可能发生迁移,基础设施必须能够提供与之对应的灵活性。
“云计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按需供应,业务对于IT的要求,肯定会传导至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来,这就要求我们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必须要具备灵活扩展的能力,这也是这几年模块化数据中心设计理念和集装箱数据中心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谢卫刚说。“施耐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推出了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伴随着模块化的同时,集成化的趋势也在越发明显。而现在,用户的行为正在发生变化,数据中心不再是一个设备的堆叠,而是如何对这些设备进行整合性管理,从精细化运维管理的角度将数据中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所以,我们在2011年推出了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它打破了以产品形态的界限,将施耐德在智能楼宇、安防、综合布线、规划施工、基础设施产品等数据中心子系统,进行了充分的整合。不管是生命周期服务还是各个子系统解决方案,我们都是业界领先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瞄准最低TCO 规划至关重要
谢卫刚指出,对整个数据中心来说,单从CAPEX和OPEX某一个角度考虑都不是非常理性的。“我们应该从整个全生命周期的TCO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衡量商业价值第一个方面就是扩展性,能够满足现在用户需要的同时,对于未来数据中心的寿命跟业务支撑的力度是不是可以同步。其次是灵活性,能不能保证现有可用性的同时,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实时的调整。”
在CAPEX这个部分,不是说选择最便宜的设备就是最好的,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确定了前期的购置成本的同时,怎么样确保拥有一个最高性价比,能够满足现在和未来需要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核心因素。另外,运营成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原来传统低密度的架构过度到高密度灵活可扩展的标准化架构。
整个TCO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全方位考量,从前期的设计和规划的角度,考虑数据中心的发展策略跟整个IT发展策略、业务发展策略,是不是能保证一致。另外,数据中心的构建有没有足够的灵活性满足未来业务的发展需要。另外,对整个数据中心的实际运营,是不是了如指掌。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是确保拥有集成的、系统化的,保证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协调一致的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
“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需要能够对各个子系统的运营成本有清晰的了解,这样的话才能确保有一个比较合理的TCO,从而确保数据中心拥有一个更高的性价比,给客户提供的服务有更高的性价比。”谢卫刚说。
“经过我们统计发现,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处于重基建,重设备,轻规划,疏管理阶段,在实际规划,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经验不足。因此数据中心建设,做好规划很关键。”谢卫刚说。
第一步是根据业务需求确定相关IT需求。这一步的完成输出5个重要结果或者说参数:功率容量及密度,预算范围,扩展计划,关键性指标,以及总体效率,同时需要业务部门和IT管理人员的全面参与。
第二步强调的是系统概念的展开,包括场地的选择,参考设计的选择,和建筑平面布局的设计,这一部分除了需要业务和IT的参与外,还需要设施基建管理人员的参与。
第三步则确定用户的倾向性选择以及约束条件,也就是确定场地条件的限制,项目管理及周期的限制,IT设备的限制条件同时确定数据中心的必需及可选的特征,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这部分除了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参与外,需要设施的运营人员和IT实际操作及运营人员的参与。
第四步产生相应系统指标说明文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招标书等文件,通常是指在系统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则,这一步骤需要设施及IT的运营人员参与的同时,也需要项目执行人员的参与。
第五步则根据指标书制定详细的工程建设计划,包括产生详细的设计以定义在数据中心内安装什么样的物理设备,主要由设备/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工程公司的共同参与。
“每一个步骤都会涉及到相关的参与者和责任人,尤其是在实际运营阶段,需要大楼物业,基建设施人员,以及数据中心运营人员紧密配合,才能确保安全正常的运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谢卫刚说。
&ldquo[FS:Page];我们不仅仅在产品方面有无数的创新,更总结了已有的经验,做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所有的规划工具,比如数据中心功率选型计算器、投资成本计算器都是免费,唯一的目的就是简化整个数据中心生命周期内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打造一个高可用的、简单的、没有人为失误的数据中心。”谢卫刚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