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亚欧电影展论坛15日举行,多位国内专家指路新疆电影
改变观念才能拍出好电影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自治区政府主办、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自治区广电局承办的首届乌鲁木齐亚欧电影展,已于9月15日开幕,来自13个国家的20部优秀电影将为首府市民献上电影大餐。开幕当天,一场主题为“民族电影的国际视野”的电影论坛,在鸿鑫酒店多功能厅举行,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等多位中国业界专家与会发言,对新疆电影业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
析问题让电影回归电影本身
本届电影展的开幕影片是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参与论坛的几位专家中,黄丹更是以此为启示。他说,《一次别离》真实反映了伊朗社会中,传统信仰与现代思潮的碰撞,具有浓厚的伊朗风情,以及人们都能认同的价值观,“假如换成中国电影人来拍,是否能够做到如此真实地去表现生活?还是像以往一样,以各种需要为前提,按自己的想法去摆布片中人物的命运?”
黄丹认为,中国很多电影缺失真实内涵,观念陈旧,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意识形态,或是迎合文化猎奇者的心态,忽略了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理,脱离地气,难以打动观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影的整个创作过程等同于命题作文,满足了多方要求,可是却恰恰没有观众的诉求。黄丹说:“只有先让电影回归电影本身,再谈其它。一定要明白一个问题,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
对此话题,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副教授曹保平也谈到,目前一些民族题材的电影都是以主旋律形态出现的,“一方面是自身生存艰难,一方面也有国家的扶持。这是很不好的存在形式,它直接导致电影创作的锐度被消磨,电影的思想主旨变狭小,制片行为也更加"功利化"。”
当然,黄丹也提到,他所主张的那种共性的价值观的理念,并不是要抹杀民族特征,而是鼓励新疆电影人从这些特征中提炼出核心价值,因为,走向世界并不能单纯依靠特色,而要依靠人物的情感来打动观众。他说:“优秀的电影,应当直面现实,直指人心,直达灵魂。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的进步。”
说未来工业化是振兴之道
曹保平说,有不少导演对电影审查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但这也不是发展不利的全部理由,因为与中国相比,伊朗的电影审查制度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们却能拍出《小鞋子》《一次别离》等在国际上拥有广泛影响力的佳片。他认为:“中国电影人的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具体到新疆电影业的发展,几位国内业界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工业电影要发展,工业化是惟一出路。饶曙光提到,所有电影人都应该明白,电影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工业产品,而满足观众的需求,就是电影最本质的功能。因此,新疆电影业想要更好地发展,首先必须改变拍片观念,真真正正地为观众拍电影。这个“工业说”,也被喇培康多次强调,他说,新疆多元的文化类型为影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新疆的电影人应当抓住这些资源,提炼、创作出优秀的电影。喇培康还说,新疆毗邻中亚多国,在国家鼓励合拍片(必须含有共同的艺术、资金、技术、人员的电影)的前提下,也可以尝试与国外电影人合作,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说到本次论坛主题“民族电影的国际视野”,喇培康谈到,不仅是少数民族电影,整个中国电影都在“走出去”方面备受困扰,除了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其它国产片极少有能力在海外捞金,多数电影虽然在国外得奖,但无法上升到经济层面。换个角度来看,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市场足够大,十多亿人口撑起了一个能够与好莱坞抗衡的市场,有这样的优势,不要急着走出去,先在中国做大做强,才是发展的关键。
业内专家们的发言,使在场的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邬丽娅司马义诺娃深为感慨,她说,这些年,新疆电影人也在努力改变创作观念,但还是有不少困惑,“比如《生死罗布泊》,就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但在院线里也没能坚持几天。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方式,给本土电影以一定的市场份额,哪怕全市有一块银幕可以留给我们,也是对新疆电影的一大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