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年,我国数字视听产业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彩电从CRT成功步入平板时代,音响产品正在走向云端,碟机经历了多次技术更替,投影仪逐渐进入家庭......技术创新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更催生了一大批以海信、长虹、创维、TCL、康佳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视听产业在出口、税收、就业等各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到数字视听产业在这黄金十年中的发展成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视听产品处处长梁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总结:数字视听产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国家层面对产业的支持,10年来,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产业越来越集中,自主标准体系的建立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而随着技术的升级换代,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被极大地改变。
转型升级加速 龙头企业涌现
彩电业是数字视听产业中一支重要的发展力量。从2001年平板电视启动元年起,到现在,平板电视从无到有,产业由小到大。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01年~2010年,我国累计生产彩电78759万台,内销40047万台,出口38712万台;其中平板电视(含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产量28392万台,内销量达10927万台,出口量达17465万台。
在音响方面,近年来产业发展虽较为缓慢,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兴产品,如基于云平台的音响、支持SD卡的音响等。专家认为,产业发展虽然没有突出表现,但相关技术确确实实在进步,通过应用推动产业发展的趋势也逐渐显现。与音响类似,投影技术也在这十年中不断发展,产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微型投影和短焦投影是当前的发展方向。专家认为,微型投影能解决家庭蜗居的问题,从娱乐的角度来看,蕴藏着较大的产业机会。
梁峰告诉记者,在数字视听产业中,彩电业这10年转型升级最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完成了从CRT到平板的过渡,目前平板电视已经达到了95%的市场渗透率;第二,加速了从模拟向数字、标清向高清、单向向交互、平面向立体4个维度的转变;第三,加速了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在梁峰看来,立体电视、高清电视还仅仅是收视形式上的改变,而内容上的变化才是彩电业最大的改变,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加速了消费者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跨越。
在产业转型的同时,我国彩电行业也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目前,海信、长虹、TCL、创维、康佳等以彩电起家的企业均已进入电子信息百强前20名,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向千亿元进军。梁峰介绍说,与10年前几十家彩电企业并存的局面不同的是,现在产业渐渐集中到5~6家企业之上,国内市场最初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后来逐渐发展到两者势均力敌,如今国内品牌已经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充分体现了产业链的成熟和完整,也说明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据了解,在坚持拓展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几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向新兴市场进军,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出口向全面“走出去”的转变,并在欧洲、东盟、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研、产、销机构。在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企业之间也开始合纵连横,例如TCL、长虹、海信成立了中智盟,以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从原先的竞争走向竞合。
技术创新引领 标准及时跟进
过去,彩电业一直在芯片、面板等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瓶颈,被称作是“缺芯、没面子、少内涵”,从芯片到显示屏到模组大部分依赖于进口,严重制约了彩电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02年我国引进建设第一条TFT-LCD液晶生产线到现在,我们在液晶屏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政策扶持以及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TFT-LCD生产地。在华亚微电子等企业的努力下,国产音视频芯片正日渐应用到国内市场,长期以来“缺芯少屏”的局面正被逐步扭转。
同时,“少内涵”的问题也在逐渐解决。在应用创新方面,体现最充分的就是智能电视。2010年以来,国内海信、TCL、创维等几大企业纷纷发力,先于外资品牌推出智能电视,并将研发实力向内容和服务方面倾斜,摸索“内容+终端”的商业模式。
在彩电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显著提高。目前,企业已掌握了工业设计技术、全程高清、LED背光、超薄技术、倍频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自然光技术、下一代光储存CBHD(中国高清碟机格式)、智能电视系统等新技术和新应用。
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产业在标准化方面也及时跟进。在这10年当中,数字视听产业出现了AVS、DRA、DTMB等几大重要标准,围绕数字家庭产业,闪联、e家佳、广联等各具特色的数字家庭标准组织也相继成立。自主技术标准的建立为标准的国际化及其推广应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AVS刚刚经历了10周年庆典,同时也迎来了应用部门——国家广电总局对AVS技术的认可。国家广电总局正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一起致力于推进AVS在下一代高清和3D电视中的应用。梁峰表示:“AVS走过的路虽然比较坎坷,但现在看到了曙光。如果未来能够在3D、高清、卫星电视等领域中得到发展和应用,那就实现了突破。”还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该标准取得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目前已在老挝、柬埔寨、古巴等地落地,成为技术输出带动产业链产品输出的典范。
软硬协同发展 数字家庭是方向
透过当前市场上此起彼伏的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云音响等产品,不难看出,软件与硬件的捆绑越来越紧密,软硬件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产业趋势。记者获悉,由于山东济南有线开设了一个5.1的发烧级的音乐频道,带动其1/3客户对其音响设备进行了升级,这种通过内容促进硬件发展的模式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梁峰表示,以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这是一个可喜的起步,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企业之间必须通过产业链相互衍生和延展。
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已经开始探索终端与内容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目前,海信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拓展云端业务;TCL与腾讯合作,其智能云电视将深度植入腾讯QQ软件;康佳与金山牵手,由金山为其提供云办公服务等。与此同时,制造业与运营商的合作也初露端倪。传统电视厂商纷纷和杭州华数、上海文广、CNTV等几家拥有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内容提供商展开了合作。
这些产业趋势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幅清晰的应用场景:将来电视机不仅仅是一个看电视的终端,还会是多功能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和显示设备,是家庭的信息中心。家庭内部各种电子电器产品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相互之间及与外部的互联互通,使家庭成员能够便捷地实现互动娱乐、信息服务和智能控制——这就是未来“数字家庭”的应用场景。数字家庭实现了软件与硬件、产品与内容的融合,将帮助实现远程医疗、教育、安防、养老等信息服务的落地,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已经被写入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梁峰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应当说,数字家庭产业以其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明显特征,跨界应用促进多类产品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预期增值效应以及集成创新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潜能吸引了全球产业界关注,也值得我们下大工夫着力推进。”
对于未来数字视听产业的发展,梁峰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大力推进原始创新的同时要着力推进应用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技术集成和跨界应用的协同发展,把产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在惠及民生的基础之上。
第二,要坚持运用大市场的优势来争取规则的制定权。也就是说,国内企业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的优势,争取对产业发展导向的制定权,从而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建立协调有序的标准体系不但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强有力的统筹,更需要企业的配合和应用的创新。
第三,要大力发展以产业链条整合为宗旨的技术联盟。在国内企业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仍然较弱,短期内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应当组织专业性的技术联盟。例如按照整机的产业链来组织技术联盟,从而弥补缺失。
数字视听产业十年发展历程
2001年
5月,国家发改委将“数字电视标准研究制定专项”列入数字电视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专项。至此,数字电视标准制定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2002年
3月,《关于促进我国彩电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为彩电行业发展指明道路,国内外彩电品牌开始将经营重心转向高端的平板电视市场。长虹继续打造自己的背投帝国,TCL、创维几乎同时宣布将等离子电视价格大幅下调,液晶电视不断突破尺寸和价格的极限,消费者对平板电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6月,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工作组正式成立,制(修)订数字音视频的压缩、解压缩、处理和表示等共性技术标准,为数字音视频设备与系统提供高效经济的编解码技术,服务于高分辨率数字广播、高密度激光数字存储媒体、无线宽带多媒体通信、互联网宽带流媒体等重大信息产业应用。到2005年初,工作组完成了AVS标准的第三部分(音频)草案。
2003年
1月,京东方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株式会社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中国大陆大规模介入TFT-LCD领域。
2005年
DVD标准之争愈演愈烈,2月,信息产业部(现更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EVD为中国电子行业的推荐性标准。不过,长虹、夏新仍表示支持HD-DVD。
这一年,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深超光电等国内5代线相继量产。
2006年
4月,信息产业部(现更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与数字电视相关的25项电子行业标准,其中包括液晶、等离子、液晶背投、液晶前投、背投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等6项数字电视显示器类高清标准。
2007年
4月,长虹集团与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这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屏生产线。
2008年
1月,国家启动“家电下乡”政策,海尔、海信、长虹、康佳等品牌成为该计划的首批中标企业。
1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积极支持数字电视相关企业发展。
2009年
3月,国家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9个试点省市实施。
4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广州市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彩电骨干企业海信、TCL、创维、康佳、海尔、长虹、熊猫、上广电等与凌旭共同开发的数字高清互动接口DIIVA技术正式颁布。
2010年
1月,国务院发布《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6月,《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正式下发,随后,12家首批试点名单出炉。至此,三网融合大幕揭开。
2011年
在国内几大彩电厂商海信、长虹、创维、TCL、康佳、海尔的推动下,智能电视迎来了大发展。以几十年的硬件实力为基础,彩电厂商开始将注意力向内容和应用方面倾斜,探索软硬件结合的商业模式。
2012年
5月,新一轮节能补贴政策出台,国家将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五大类家电产品。
5月,联想面向中国市场推出首批智能电视,实现了其横跨四屏的产品布局。这是国内第一家IT厂商进军智能电视市场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