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告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一拨叙述视觉故事的创新潮。如今最普遍的30秒广告就是从那时兴起的。
如今,一个类似的现象正在悄悄发生。视觉故事的叙述方式正在复兴,但不是以一种正面的方式。在这个更加全球化、移动化和社交化的社会中,摄影正在取代视频迅速成为最新的通用语言。这对品牌营销者来说将会有重大的影响,但可能不是以一种特别明显的方式,而是逐渐发生。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股暗涌的大潮。技术再次成为改变的推动者。智能手机第一时间成为创作和消费数字内容的第一手工具。据皮尤针对互联网和美国人民生活的调查显示,拥有互联网接入功能手机的美国人中,已有31%的人主要用手机上网。这个比例在新兴市场中还要更高一些。
此外,还有至少其他三个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图片是全球性的。他们超越所有的语言和文化疆界。摄影是唯一真正的通用媒介,其他的无出其右。
第二,图片易于传播。图片传输要求的带宽要求非常低,但不妨碍迅速、有创意的表达机会。说到这个,单单苹果的应用商店里,就有超过一万种图片类的iPhone应用,其中很多是图片编辑。PS已经大众化了。
第三,图片易于消化。你可以迅速的瞥一眼图片,或者想看多久看多久。图片是一种非线性的、共享的消费体验,视频甚至文本都算不上是。
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视频看起来就不像是这次最大的赢家了。对网络连接、频幕和格式的要求制约了视频,导致移动观看体验不是最佳体验。
所以赌图片故事叙述的业务会胜出。如果你需要证据,就看看社交网络空间吧。所有的社交网络新星都是基于图片基础的,其中包括Pinterest,、Tumblr,当然还有 Facebook 早前收购的Instagram。
在B2B领域也是一样。新的行业参与者也是图片导向的。 Dribbble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是分享正在制作中的设计作品的一个大众平台。据广告策划公司Doubleclick''s Ad Planner提供的数据,它的流量去年一年就翻番了。与此同时,Google+正利用专业的摄影师试图迎头赶上。另外,咨询图狂热者的社区Visual.ly也在蓬勃发展。
图片的日益受宠对营销者来说是个好兆头。这个领域天生就吸引视觉故事的讲述者,也易于产生创意。不过,它现在还不能大灌篮。要想成功,我们必须有初学者的心态,也就意味着得摒弃好的创意就是艺术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现在的视觉故事讲述方式都是陈腔滥调。图片都刻意的处理的过分有生气、过分精挑细选、甚至曝光过度。他们无视所有的规则。就像短信的遍地开花让书面用语变得没有以前那么正式一样,YouTube也对视频做了同样的事情。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改变了人们对“好”的摄影作品的期待。
真要纵横这个新领域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三个建议:
正方形是新时尚。Instagram普及了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正方形的照片也可以很酷。考虑1:1的比例,而不是传统的4:3。
顺应数字文化。虽然动态gif图、卡通气球、贴画和移轴风格可能让人感觉老套,但他们就是新的常态。
让创意过程大众化。视频行业几年前就拥抱了大众智慧,但广告摄影仍然感觉是脱离生活的,更像是艺术一样。这个领域要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