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智能电视知识100问
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 泰信电子 | 2012-07-26 07:00

前言:

电视技术自诞生至今已经有近90多年的历史。不论从黑白到彩色,还是从模拟到数字,其广播传播性质基本上没有改变。但自从进入宽带互联网以及电视的数字化时代以来,单一广播式的电视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数字化视频与同样数字化的互联网融合在了一起,数字视频成为互联网上的主要数据流量。这种融合改变了电视产业的形态,电视数字化和互联网结合使电视产业具备了IT行业的特质。

智能电视的核心要素正在和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趋于一致。技术平台的一致性使得智能电视延续了智能手机的“智能”概念。针对“智能”的解读,哲学界、医学界、计算机界各不相同,无法深究。泰信认为手机、电视的“智能”是手机、平板、电视芯片的性能在没有类似封闭的智能卡CA技术限制下,经过开放公平的竞争,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必然结果。当IT化的电视机硬件在强大到足够高的水平之后,就像手机一样具备了“智能”的特征,所以,手机、平板芯片厂家业务向智能电视芯片延伸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从手机、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的角度看,智能电视是大号的平板电脑,如果遥控器具备蓝牙通话功能,智能电视也是一个大号的手机;而从PC机厂家的角度来看,智能电视则是大号的PC。所以,苹果、谷歌、联想等IT巨头们正摩拳擦掌进入智能电视领域,一场电视产业革命正在发生。手机、平板代表了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后PC时代,巨大的市场让多核手机、平板芯片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使得这些芯片即使用于高清电视也绰绰有余,因为没有手机功耗限制,这些芯片可以以更高的速度运行。

实际上,现在的智能电视和手机、平板之间的区别并不多:手机、平板有移动通讯模块,而电视终端有DVB解码模块。DVB数据流层的处理模块在部分手机、平板芯片中已经存在,只需增加DVB解码就可以实现数字电视,该部分比较容易在芯片中实现,将来上述功能将有可能融为一体,技术将进行更深一步的融合。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不论手机、平板还是电视,原来都被冠以嵌入式系统。按照传统观念,嵌入式系统往往是功能集中但性能较弱的计算机系统的代名词,这些系统受技术条件所限,往往硬件和软件高度捆绑,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不太复杂的功能。但随着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快速进步,原来被认为仅仅是为了指定的简单功能而存在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变得像PC机那样强大,可以运行比较大型的操作系统,以及加载各种丰富的应用软件,而且实现成本比PC机低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讲,“智能”应该被描述为具备了PC性能的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的发展轨迹也将与家用PC机汇合在一起。

当电视实现了智能化,在加载了不同应用软件之后,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颠覆了电视作为一个传统的单一功能家电的形象,也让同样单一功能的广电数字电视机顶盒产业感到了升级压力。只有超越智能电视机,机顶盒才会有生命力。

传统的DVB广播电视技术正逐步与宽带互联网融合,诞生了DVB+OTT混合传播形式,但初级的DVB+OTT因为受到智能卡CA技术封闭的影响,在局部的发展并不顺利。伴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DVB+OTT将在智能平台上实现,对应的电视机就是智能电视,对应的机顶盒就是智能机顶盒。所以,谈论DVB+OTT很难绕开智能数字电视终端的发展。

智能电视平台在技术上一定是开放的,但传统封闭的智能卡CA技术阻碍了智能平台的开放,也阻碍了高性能芯片进入市场的步伐,在让开放的OTT业务适应封闭的CA技术时产生了矛盾,下载CA应运而生。

在CCBN2012期间,为了适应广电下一代NGB建设,广电总局颁布了《可下载CA技术规范》,下载CA技术以其技术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为数字电视技术统一CA技术标准创造了条件,也因其具备独特的安全认证系统解决了电视智能化的信息安全问题,可以用下载CA深度定制Android为广电智能终端所用,为广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后PC时代的技术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实现了CA标准化后,广电网络有望借助先进的技术开展业务。

国际电信联盟已经拟定了一个4K(3840X2160)和8K(7680X4320)超高清电视(UHDTV)技术规范,主流电视机厂家很快就推出超高清电视。预计2013年超高清电视开始进入工业化批量生产,几年后超高清将给整个电视行业带来深刻影响,用超高清电视观看现有格式3D节目效果将更加理想,会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妙绝伦的视觉享受,裸眼3D电视也将基于超高清电视发展。所以,超高清电视是智能电视的发展方向,是广电产业面临的下一个巨大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机遇。

电视智能化趋势来得太快,从开始至今不到两年时间,甚至智能电视概念还在培育期,不论是技术标准、政策,还是厂家、运营商等,都还没有做好迎接电视智能化的准备。虽然在发展初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肯定无疑的是,智能电视将引发电视产业的革命,也将伴随着大量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产生。把握智能电视发展的脉络,不但能促使我国优势的电视产业升级,也能改变广播电视产业的命运。

泰信在智能电视平台上做了大量有关信息安全的工作,以下是泰信就智能电视提出的100个问题与业界共享,并尝试一一作答,敬请业界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业界同仁批评指正,并希望能共同参与,为我国智能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在回答问题之前,让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电视的发展历程:

电视发展历史简介


电视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平板电视、网络电视、智能电视等阶段

电视机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00年,英国人康斯坦丁-帕斯基在为国际电联会议起草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电视(television)”一词。

1925年 电视机雏形

1925年,英国发明家约翰·洛奇·贝尔德展示了一个用废料、自行车灯、搪瓷盆做成的电视。


  
1939年第一台商用的黑白电视机

1939年美国诞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通用电气的HM71型电视机这台电视机总共有三个频道的选择按键。出于安全考虑,当时类似这种型号的电视机都在机身背面标注了很明显的“高压”警示标志,这个标志直到现在还被贴在电视背后。

1954年 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1953年,美国RCA公司设定了全美彩电标准,并于1954年推出第一台彩色电视,10年后,有31%的美国家庭拥有了彩色电视机。

1988年 平板电视

1988年,夏普成功研制出14英寸TFT彩色液晶显示器,开创了世界LCD新时代。但LCD昂贵的造价,使得这种新型的LCD显示器主要用于高档计算机显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LCD成本大幅下降,进入2000年之后才开始用于高档的平板电视。

自从电视入平板电视时代,平板的显示分辨率越来越高,数字化速度加快,电视技术发展呈加速趋势,迅速取代了有60多年历史的显像管(CRT)电视。

智能电视的诞生

进入2010年,手机、平板电视的技术架构向传统电视快速延伸,于是智能电视诞生了。例如,速度领先的联想K系列智能电视所采用的芯片和智能手机是一样的。

相比手机的智能化经历了5年以上的时间,电视终端智能化来得太快。面对智能电视产业革命,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需要尽快跟上,以促使行业健康发展。

再过10年,电视发展史将接近百年,泰信希望在今后的10年,中国人能在电视技术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向那些为电视技术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

——山东泰信电子 编著

  
[page]

目 录

一、智能电视基本问题

1、什么是智能电视?

2、智能电视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3、智能电视的软硬件分为哪几部分?

4、我国智能电视技术发展进展情况如何?

5、我国智能电视终端的市场容量有多少?

6、如何培育智能电视市场?

7、为什么电视技术在进入平板时代之后,发展呈加速态势?

8、目前哪种智能电视平台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水平?

9、智能电视有没有统一的行业接口标准?

10、为什么标准化是发展智能电视的关键?

11、如何实现智能数字电视终端技术标准的统一?

12、为什么有线网络在统一技术标准后才能借助智能电视终端发展业务?

13、为什么智能电视支持数字电视业务必须符合广电总局颁布的下载CA技术规范?

14、中国智能电视采用了哪种操作系统?

15、Android在中国的免费期有多长?

16、在采用了Android之后,还能不能自主发展操作系统?

17、为什么Android对终端硬件升级的刺激大于iOS?

18、千元智能手机与iPhone4S相媲美给智能电视产业的启示是什么?

19、Android系统涉及多少项知识产权?

20、Android有哪些知识产权在中国有效?

21、有没有基于Android的智能电视应用软件开发者?

22、为什么说在智能数字电视时代,数字电视中间件将没有存在的必要?

23、为什么说非智能电视终端是软硬件捆绑模式?

24、为什么软硬件分离需要行业标准?

25、为什么软硬件分离是PC及后PC时代共同的特征?

26、为什么发展智能电视终端可以实现广电终端有效的软硬件分离?

27、手机或平板在软硬件技术平台上能不能和智能电视统一?

28、智能电视和手机、平板电脑在技术上有何差别?

29、智能电视终端能不能实现类似智能手机那样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30、为什么以手机和平板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比智能数字电视终端对产业链的壮大和发展影响大?

31、智能电视与手机、平板电脑相比是不是对图形处理性能要求比较高?

32、为什么智能电视对芯片技术进步的刺激作用大于机顶盒?

33、终端智能化后软硬件如何相互促进快速发展?

34、为什么发展智能电视需要按照互联网开放共赢的规则行事?

35、DVB标准技术和IP技术能不能在智能电视上很好地融合?

36、为什么说我国未来的电视模式可能是以智能电视为基础的DVB+OTT模式?

37、为什么说机卡分离不是DVB与互联网融合的智能电视终端技术?

38、基于宽带网络发展网络电视,是不是数字电视网络就可以淘汰了?

39、为什么发展智能终端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40、为什么智能电视将成为客厅娱乐的中心?

41、智能电视作为客厅娱乐中心,下一步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42、智能电视终端可不可以作为家庭物联网管理中心?

43、智能电视和云电视有什么不同?

44、智能电视能够实现多设备互联吗?

45、智能电视能不能替代X-Box、PS3、WII等游戏机?

46、为什么一些新型的智能电视具备手势语音识别功能?

47、智能电视显示图像的运动补偿是什么意思?

48、智能电视与普通电视相比,所增加的成本是不是很多?

49、智能电视的崛起会不会导致DVB广播走向消亡?

50、一体化终端和机顶盒,哪个是智能电视终端发展的主流?

51、机顶盒形态的智能电视终端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52、为什么在智能化趋势下,运营商依靠功能单一的机顶盒发展业务风险加大?

53、为什么黑盒技术标准是广电网络终端智能化的障碍?

54、为什么说智能电视应用软件是下一个有待挖掘的宝藏?

二、关于智能3D电视和超高清电视

55、3D电视都有有哪几种格式?

56、超高清电视分辨率是多少?

57、为什么说超高清电视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比高清芯片高很多?

58、超高清节目源是不是很丰富,超高清电视将有怎样的发展?

59、发展超高清电视业务需不需要更换高清机顶盒?

60、采用超高清机顶盒发展超高清业务有没有可行性?

61、如果广电网络不走统一技术标准的路线,继续保持技术封闭,是不是在超高清电视时代将被彻底边缘化?

62、苹果电视是不是智能电视,会不会以超高清电视的面貌出现?

63、超高清电视技术的竞争焦点是什么?

64、超高清电视能不能替代台式家用PC电脑?

65、为什么说在超高清电视上开展增值业务前景无限?

三、关于混合电视业务

66、什么是OTT TV?

67、如何保证智能电视平台上的DVB+OTT安全?

68、为什么说下载CA技术是DVB+OTT智能终端的关键技术?

69、电视智能化之后机顶盒还有没有发展空间?

70、为什么说DVB+OTT的最佳终端模式是智能平台?

71、利用IPQAM在有线电视网络内开展OTT有何优势?

72、为什么在有线电视网络内开展的OTT业务必须可管可控?

73、为什么如果广电不统一CA标准,智能电视终端将主要以OTT方式发展?

四、关于智能终端可管可控的安全问题

74、智能电视将会遇到的信息安全隐患如何解决?

75、为什么说对智能数字电视上CA加密系统的要求更高?

76、为什么智能数字电视终端平台必须放弃智能卡CA?

77、为什么说在智能平台上运行下载CA是广电网络向三网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

78、IPTV或网络电视集成播控平台能不能解决智能电视的业务安全问题?

79、为什么智能电视的发展给监管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80、为什么智能电视终端的应用商店需要由广电部门管控?

81、对智能电视终端而言,IPTV和OTT网络电视是不是已经同质化?

82、目前在智能电视上的OTT TV网络电视终端业务安全的监管者是谁?

83、为什么说通过传统电视网可以做到对终端的管控?

84、如何实现OTT业务在技术上的可管可控?

85、泰信DRMA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可以在智能电视上使用吗?

86、为什么说泰信DRMA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终端控制的通道与平台?

87、运营商发展智能机顶盒终端会被刷机“越狱”,造成资产风险吗?

88、如何解决电视运营商终端 “越狱”问题?

89、智能电视平台和PC机平台相比哪一个更可信?

90、为什么说通过智能终端拓展可管可控的增值应用是电视运营商的一个发展出路?

五、关于智能电视机与广电运营商

91、如果苹果智能电视面市,将给中国电视机厂家和广电网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92、电视机厂家和广电网络运营商有没有结成联盟抵御苹果的基础?

93、电视运营商有没有可能借助类似iPhone的明星机型拓展业务?

94、为什么智能电视不能在开放的环境中支持广电网络的加密数字电视业务?

95、为什么电视机厂家和广电运营商一直以来不能实现合作双赢?

96、为什么终端企业和广电运营商联合发展支持DVB业务的智能终端可以实现双赢?

97、为什么后平移时代的智能终端比捆绑终端更容易实现市场化?

98、为什么说发展智能电视终端市场化是电视运营商的最佳出路?

99、为什么说广电DVB终端需要尽快和OTT融合,并向智能电视终端转型?

100、为什么今后1-2年是广电网络借助智能电视向市场化发展转型的关键窗口期?

[page]

一、智能电视基本问题

1、 什么是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是从网络电视终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全开放式平台,搭载了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彩电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网线、无线网络来实现上网冲浪的这样一类彩电的总称。(摘自百度百科)

智能电视成为继计算机、手机之后的第三种信息交互访问终端,用户可随时通过智能电视访问自己需要的信息。因为家用PC的主要作用是浏览网页和看网络视频,所以智能电视将在功能上取代家用PC,将观众拉回客厅,更会取代功能单一的传统电视和机顶盒。

从终端形态上分,智能电视终端分为“智能电视机”和“智能机顶盒+普通电视机”两种形态。

2、智能电视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智能电视诞生的背景是以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为特点的后PC时代。

在后PC时代,原来被认为是性能有限、结构紧凑的手机终端,随着芯片性能的提高,这些终端已经具备可以挑战PC机性能的实力。芯片的技术进步在智能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市场特点明显:标准开放,市场容量巨大,市场竞争充分公平,有利于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实现了标准化,行业的竞争直接体现在芯片厂家之间的竞争,新一代的芯片可以快速反映到终端产品上,所以,近几年智能手机以超出“摩尔定律”的速度快速发展。

随着芯片性能的提升,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和处理的图像分辨率越来越高,其主芯片已经能够满足高清智能电视的需求,于是原来从事智能手机芯片业务的国际企业纷纷进入智能电视芯片市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不仅在主芯片上开始趋同,而且,智能电视也采用了和智能手机同样的操作系统。

在大环境方面,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深入实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宽带升级和WI-FI上加大投资力度,智能电视的外部网络应用瓶颈正在得到解决,智能电视的外部应用环境正在改善,即将迎来大的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庞大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智能电视便在这样的融合背景下诞生的,是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结果。

3、智能电视的软硬件分为哪几部分?

智能电视的软件结构见下图(软件平台将采用Android4.0以上版本):

其中红色框图中的内容是指用户可以自由安装卸载的软件,这些软件不需要电视机厂家定制开发。这个框图中的功能模块是业内普遍认为智能电视需要配备的基本功能,实际的智能电视软件比这个框图罗列的功能要强大的多,根据厂家不同,会有不同的特色功能,比如文件播放功能;家庭卡拉OK功能;与PAD、手机进行三屏互动;与电脑进行数据分享;语音输入,语音交互功能;图像输入,手势图形识别;与其它的智能家电联网之后组成物联网,实现智能安居,老人看护的功能,甚至可以实现远程医疗。

智能电视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电,它的软件结构和具备的功能也不再像以前的家电那样,取决于能够在电视上安装的软件功能。智能电视的用户可以对它的软件进行安装和卸载,所以随着行业的发展积累,以及社会上第三方软件开发者的介入,智能电视的应用软件商店将越来越丰富,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卸载软件的方式来升级智能电视的功能,使智能电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但是,智能电视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PC机平台,也不是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的平台。虽然就功能而论,智能电视的功能不比智能手机或者PC机的功能弱,但用户却不允许像使用电脑一样随意浏览网络中的信息,因为通过智能电视浏览的内容和收看的视频都是受到严格的管控的。所以智能电视的平台需加入安全管控模块以及下载CA模块,广电可以通过这些模块完成对电视机屏幕的管控,保障智能电视的信息安全。

智能电视的硬件结构见下图:

智能电视之所以“智能”,实现的基础主要是因为主CPU的高性能,能够像PC机那样加载和卸载应用程序。预计智能电视主CPU将普遍在双核以上,2013年将进入4核时代,芯片工艺从40nm向28nm升级。

4、 我国智能电视技术发展进展情况如何?

我国是电视机生产大国,电视机产量在世界上占比大约为40%。早在几年前,各大电视机厂家就已经纷纷开始生产互联网电视。随着以手机、平板为标志的移动互联技术大潮的掀起,智能技术、平板芯片和操作系统开始向电视机渗透,国内各大电视机厂家争先恐后的大力发展智能电视,在电视智能化转变过程中充当了急先锋,在智能电视技术方面与世界同步。

在2012年IEC TC100战略咨询组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的Conceptual Model for Smart TV(智能电视概念模型)技术标准提案得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代表的强烈支持。会议决议同意给予IEC国际标准立项,成立标准工作组,委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范科峰担任智能电视国际标准工作组组长。此前,中国于2011年提出3D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标准提案(Image Quality Test for 3D TV)等相关标准化工作时,IEC TC100曾委任范科峰担任3D技术国际标准工作组联合组长。

由广电总局在CCBN2012期间颁布的《下载CA技术规范》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D和下载CA技术是将来智能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专家担任智能电视、3D技术两项国际标准工作组组长,这也意味着我国在新一代数字电视标准制定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为数字电视产业转型升级及国际化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5、我国智能电视终端的市场容量有多少?

我国每年销售各类电视机约4000万台。按照有关规定,从2012年11月份起,在我国销售的电视机将全部具有数字电视解码功能,电视机主芯片内将包含功能强大的处理器,之后销售的新电视机终端将大部分变为智能电视终端。

高清电视机社会存量巨大,到2012年底,我国高清电视保有量将超过1.5亿,80%是能够显示1080P的平板非智能电视机。如果将这些电视机配备一个高性能智能机顶盒,这些电视机将升级为高端的智能高清电视机。早期发展的高清电视机用户一般消费水平比较高。所以,保守估计,如果有70%的高清电视升级为智能电视,那么智能机顶盒市场容量至少是在1亿台以上,市场容量巨大。

6、如何培育智能电视市场?

智能电视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多方面的,有赖于硬件技术的升级和革命,以及众多智能电视应用软件开发精英的创意;有赖于尖端智能控制技术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有赖于终端厂商和平台运营商及整个产业链的开放共建、资源共享;更有赖于全开放式平台的搭载和标准的统一。

只有通过开放、标准统一的平台,才能发动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电视机的功能制定反馈以及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和完善,吸引开发者积极投身于智能电视应用功能的开发,如对多人共享的家庭移动终端应用的投入,与移动互联融为一体,才能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期准确把握这个潜能无限的消费市场。

在具有了足够多的应用之后,很多应用对硬件高性能的要求会不断刺激智能电视硬件的提升,更高性能的硬件又可以促进更多用户体验更好的应用诞生。二者将相互促进,智能电视市场将因此进入快速发展期。

7、为什么电视技术在进入平板时代之后,发展呈加速态势?

[page]

从电视的发展历史上可以看到,电视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上就是电视图像显示器件的发展史。在CRT模拟电视时代,屏幕上的发光是由模拟量驱动的电子束扫描轰击荧光粉产生。进入平板时代之后,发光体不再由电子束逐行或隔行扫描,而是由背板或点阵发光,需要由高密度的开关驱动电路驱动点阵,这种驱动形式本身就是数字化的,很容易与快速发展的数字芯片技术相接合,让信号处理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

成熟的显示技术与高速发展的芯片技术相结合,各种行业接口标准很快确立,共同促进了平板电视的高速发展。所以,我们看到平板电视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取代了有接近70年历史的CRT电视。按此发展速度,随着超高清电视技术规范的确立,预计到2013年平板电视将发展到超高清时代。

8、目前哪种智能电视平台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水平?

目前,高通的MPQ8604智能电视方案处于最高水平。

该芯片采用了1.7GHz 4核处理器,性能可以与PC机相媲美,还集成了蓝牙、Wi-Fi等模块,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28nm工艺。预计,4核智能芯片将是2013年的主流。

在终端智能化趋势下,智能终端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广电运营商的竞争力大小。如果能统一智能数[FS:Page]字电视技术标准,这种高性能的芯片同样可以为广电终端所用。

9、智能电视有没有统一的行业接口标准?

没有。

当采用Android的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的技术平台趋于统一之后,Android有望担当统一技术标准的重任。Android和芯片驱动之间的接口将起到PC机时代BIOS的作用,对上的应用开发接口将起到PC时代Windows API的作用。

唯一不足的是,Android缺少数字电视接口,泰信对此接口作了补充,包括下载CA API接口,以及保证智能平台安全运行的信息安全接口,在对Android深度定制后形成了DTVOS。泰信的数字电视基础接口成功地帮助了很多芯片厂家快速对接DVB数字电视,使其芯片硬件得以快速进入数字电视市场。

泰信希望为统一数字电视接口规范做出贡献,并将公开对应的接口规范。这种接口已经做到与操作系统无关,可以大幅度提高数字电视技术的开发效率,方便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开发数字电视应用软件。

10、为什么标准化是发展智能电视的关键?

手机、平板电脑的成功得益于产业的标准化。除了具有国际电联等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一系列标准之外,谷歌对Android的开放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起到了促进标准化的作用,这个作用的结果和PC机时代微软经过竞争成为行业标准的结果一样。只不过这次改变了商业模式,不以操作系统作为直接的盈利工具,而是以典型的互联网业务操作手法,即培育用户和生态链,靠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互联网广告服务盈利。

Android也在Windows和iOS的竞争下快速发展。从智能手机超常规发展的事实上可以看出,Android的这种推广方式所产生的标准化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更大。

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产业之后,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门槛大大降低,所以智能手机迅速普及。按照这种市场规律,智能电视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况。

在智能电视完成标准化之后,将形成全国统一的规模市场。如果各地广电运营商和智能电视终端都能遵循广电总局颁布的下载CA规范,智能电视也可以支持加密数字电视业务,广电网络将以此提升自己的终端竞争力。

11、 如何实现智能数字电视终端技术标准的统一?

面对三网融合,很多广电运营商已经认识到发展智能终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的重要性。要实现这个目的,终端技术平台的开放性和标准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否则,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封闭混乱还会重演,智能化终端难以推行。

我国各大电视机厂家均将Android作为其电视机操作系统,并从4.0版本开始,在软件平台上Android已经变成了智能电视事实上的标准。我国商务部批准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让谷歌承诺在今后5年内Android对中国厂商免费开放。同时,Android已经变成了一个智能终端产业联盟共同的资源。

Android应用于广电终端遇到得主要问题是CA的封闭性和信息安全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Android平台进行深度定制开发。在Android对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的标准化促进基础上,再对数字电视应用接口、下载CA接口标准进行统一,就可以完成对数字电视技术体系的标准化。这样做不但能够避免各自为政的多种封闭中间件再次引发行业的封闭混乱,还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积累,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加入Android平台,发展自主的操作系统。

在关键的CA技术方面,广电总局已经颁布的《下载CA技术规范》中规定了CA的Java接口,可以在Android平台上封装,做到CA与硬件无关,真正实现技术平台在智能时代的完全统一。

12、为什么有线网络在统一技术标准后才能借助智能电视终端发展业务?

在市场经济下,明确行业技术规则是十分必要的,行业技术标准是市场化的基础。行业标准或通过市场竞争产生,或通过行政法规建立。

智能终端将在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技术规范。软件有Android,Android在事实上统一了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应用接口和硬件驱动接口;硬件有高通、博通、联发科、英特尔等芯片厂家的芯片方案。

在智能终端时代,由于Android没有像在PC时代那样与英特尔结盟,而是支持多CPU,所以智能终端的市场化竞争更为充分,成为芯片厂家之间的高层次竞争,所以智能终端才会以超过PC产业的速度发展。在有了发挥更大作用的硬件平台之后,Android可以融入更强的功能,例如脸部辨识、手势识别等,发展空间巨大。

所以,广电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竞争,有线电视网络如果要借助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必须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形成全国统一的规模化市场,促使上游芯片厂家加快技术进步,依靠技术进步,以及提供及时和快速的技术服务赢得市场。这就首先需要尽快结束限制竞争的各自为政的封闭混乱局面,将封闭式的低层次封闭竞争,上升到开放式的高层次竞争。

13、为什么智能电视支持数字电视业务必须符合广电总局颁布的下载CA技术规范?

智能电视机是智能电视终端的主要部分,电视机是一个需要规模化生产的产品,而规模化生产必须有明确的标准,之前广电因为没有明确开放的CA标准,才导致电视机不能直接支持广电的数字电视业务,而是采取“机卡分离”措施,将CA模块封闭起来。这种方式在物理上将DVB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进行了隔离,不但增加了成本、提高了故障率,而且也让数字电视技术不能与互联网络技术进行高效的融合,使得智能电视的其它应用与广电无关,高性能的智能电视终端功能被闲置,影响了电视运营商参与三网融合的进程。

更重要的是,继续在智能电视上使用传统封闭的智能卡CA技术,将使CW共享更方便,同时营造了一个类似日本B-CAS的破解环境,广电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

广电总局颁布的下载CA技术规范是业界第一个明确的开放的行业标准,通过实施下载CA技术规范,统一CA标准,不但能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管理智能电视终端的OTT业务,保证文化信息的安全。(详见第88问)

所以,智能电视必须适合总局下载CA技术规范,实现对OTT业务进行管控和智能电视的规模工业化生产,对广电运营商参与三网融合竞争非常重要。

14、中国智能电视采用了哪种操作系统?

绝大多数采用了Android,极少部分采用了Windows。苹果的Apple TV采用了基于Unix的iOS,Unix事实上与Linux同根同源,因而与Android也是同根同源。

Android功能不断完善,也给了广电网络以Android为基础,在解决安全问题之后可以给深度定制广电自己的操作系统带来了机会。

15、 Android在中国的免费期有多长?

中国商务部发表了网站公告,详见: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b/c/201205/20120508134325.html

批准了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一案。同时,中国商务部对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以后的Google作了一些规定,需要Google承诺履行以下义务。

1. Google将在免费和开放的基础上许可安卓平台,与目前的商业做法一致。自商务部决定之日起5年内有效。

2. Google应当在安卓平台方面以非歧视的方式对待所有原始设备制造商。自商务部决定之日起5年内有效。

3.本次交易后,Google应当继续遵守摩托罗拉移动在摩托罗拉移动专利方面现有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视(FRAND)义务。

4.Google委托独立的监督受托人对Google履行上述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

Google已经同意商务部所作的规定,承诺Android系统至少在5年内保持开放和免费。这意味着国内的运营商及移动终端厂商可以继续免费使用Android系统,也可以对Google原生的Android系统进行服务上的取舍、界面的定制等二次开发。

Google的一名发言人称,Google在收购摩托罗拉前后,立场从未改变。摩托罗拉移动的一名发言人则称,对并购案获中国政府批准感到十分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Android系统并非Google的私有资产,实际上Android属于“开放手机联盟”,该联盟包括三星、HTC等一干著名IT厂商。虽然Google负责Android的主要开发任务和发展方向,但Google也只是联盟中的一个成员。

这说明,中国厂商将在今后至少5年的时间内采用Android可以确保不会遇到风险。上述信息可以让Android更加确切地成为智能电视事实上的操作系统。

16、 在采用了Android之后,还能不能自主发展操作系统?

能。

Android实际上是Google将众多应用与Linux进行融合后的一个开源项目,它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对智能软件平台的标准化,Android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标准。

Android并非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分了很多模块。它是基于免费的Linux,同时对Linux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于多线程,不断地将一些功能模块融合进Android,使Android系统不断演进。

这实际上给所有想自己发展操作系统的机构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实力超越Android,独立开发操作系统是没有意义的,开发操作系统比拼的将是创新的速度,这也有利于诞生更高水平的操作系统,甚至有望结束微软桌面系统的垄断。实际上,包括很多Google的竞争对手也采用Android并对Android操作系统进行定制升级,生产移动设备。

因为Android是开源的,各个厂家完全可以自己修改定制,只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长期的积累与准备,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这个框架上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

17、为什么Android对终端硬件升级的刺激大于iOS?

首先,Android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更重要的是它有开放的底层接口文档,可以很容易和各种芯片对接,这使得Android比iOS具备了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应用的优势,不仅仅支持ARM CPU,还可以支持MIPS或者X86 CPU,因而可以有更多的硬件芯片厂家参与竞争。这就是近年基于Android的手机、平板芯片的快速发展出乎人们预料的原因。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几年后像台式机一样强大的Android手机将会诞生,等于将PC机装进人们的口袋中。

其次,Android的Java接口吸引了大量基于Java的开发者。虽然基于Java的应用可以跨平台使用,但执行效率较低,对芯片的处理速度要求更高,所以Java应用对硬件芯片性能提高的需求刺激更大。

综上所述,Android对终端硬件升级的刺激大于iOS,更大于封闭的Windows。

18、千元智能手机与iPhone4S相媲美给智能电视产业的启示是什么?

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实现了Android、iOS操作系统的标准化,进而引导了芯片和应用的标准化,在标准化下诞生大量的Android和iOS App。所以,现在的智能手机是Android阵营和iOS阵营之间的竞争,并保持每年一次的升级换代。在准化环境下,Android智能手机阵营芯片性能很快超越苹果,2012下半年的一些千元以下Android双核智能手机性能将与iPhone4S媲美,采用1.4G 4核三星Galaxy3手机销量超越了苹果的iPhone4S,预计2013年智能手机将上升到4核芯片之间的竞争。这给智能电视产业两个启示,一个是标准化,方便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为智能电视开发应用软件,另一个更重要的启示是要方便芯片进入智能电视市场。

站在行业的角度,要共同推动接口的标准化,避免出现通过封闭软件控制或限制芯片竞争的局面发生,这对于加快智能电视发展最为主要,只有在标准化的情况下,智能电视的竞争才能演变成芯片运行速度之间的竞争,才能把智能电视产业链做强做大。

19、Android系统涉及多少项知识产权?

泰信的知识产权部门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据不完整的统计,目前微软、苹果、英国电信、甲骨文、Bedcock计算机科技公司等多家公司已经针对Android系统提出近30余项专利侵权诉讼请求。

20、 Android有哪些知识产权在中国有效?

目前针对Android的提起侵权诉讼的近30余项专利中,仅有2项在中国进行了申请,1项已经授权,另一项目前正在审查阶段,但处于审查阶段的该项专利已经被荷兰法院认定为无效专利。在中国有效的一项专利是“向应用程序通知状态变化的灵活体系结构”,专利号为200410087701.X,涉及系统状态监视和通知系统,主要是关于允许移动应用获取手机状态变化的API,管理全局系统状态通知。对Android在中国智能电视领域使用的影响很小,而且很容易规避。

因此,Android在中国智能电视中的应用没有实质的知识产权障碍。

[page]

21、有没有基于Android的智能电视应用软件开发者?

有。

庞大的移动互联产业培养了大量基于Android的应用软件开发者。这些Android的手机、平板软件的开发者都可以成为Android智能电视应用软件的生力军。电视分辨率固定,并且采用Android4.0以上版本,没有平台分化现象,移动互联领域的开发者转投智能电视应用开发将是一条有可观盈利的新路。

所以,只要智能电视终端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应用开发者产生很大吸引。

22、为什么说在智能数字电视时代,数字电视中间件将没有存在的必要?

数字电视中间件适用于数字电视软件发展初期,可以解决数字电视软件工程师匮乏、技术开发难度高的情况。但是,数字电视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渡过了软件人员匮乏时期,数字电视软件的开发已经不是一个难题,中间件的存在价值大大降低,而且中间件和硬件捆绑严重,反而制约了数字电视软件的开发。现在的数字电视中间件的存在似乎是为了适应封闭的智能卡CA的需要,是为了对开发平台进行封闭,以降低黑客破解智能卡CA的风险,或捆绑机顶盒硬件的需要。中间件的这种用途,显然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随着Android的出现和快速升级,应用与操作系统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中间件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伴随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存储器、CPU成本在不断下降,将有更多的功能融合进操作系统,即使其体量变得再大也不会存在问题。标准化的开发流程,使得智能电视终端像手机、平板那样,可以有很低的进入门坎。

因此,中间件在智能电视上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23、 为什么说非智能电视终端是软硬件捆绑模式?

智能终端是从传统的非智能嵌入式系统终端发展过来的。传统非智能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应用为中心、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在原来SoC芯片功能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软硬件高度的捆绑和配合才能做到。

而非智能电视终端的典型代表是传统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在这个基础上开发的各种软件都是与机顶盒硬件捆绑的,例如最典型的智能卡CA就是与机顶盒硬件系统捆绑的。由于智能卡CA的安全性需要高度封闭保密的特殊要求,使得广电终端的软硬件捆绑比较容易被人接受,时间一长便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作为常识形成传统。

非智能终端的另一个例子是正在被快速淘汰的功能性手机,就像机顶盒一样,这些手机在出厂后几乎不能再增加功能。

在软硬件捆绑模式下,软硬件的更新、升级或替换都需要由原始软件开发者重新24开发测试,成本大幅度提高。结果导致运营商拓展丰富增值应用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行业发展成本变得非常高。

所以传统的非智能电视终端都是软硬件捆绑的,这也是广电运营商不能开展增值业务的最主要原因。

24、为什么软硬件分离需要行业标准?

在PC时代,芯片和操作系统之间,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都形成了统一的接口标准规范,前者是BIOS,后者是各种API,这些接口规范是行业有序快速发展的基础。

在现今的后PC时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接口规范。目前这些接口规范也开始收敛,形成Android、iOS两大阵营。操作系统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之后,比拼的是应用软件产业开发群体开发能力的强弱。

标准化可以降低行业发展风险和成本。针对软件行业而言,标准化可以减少大量的测试时间和重复开发成本。而数字电视行业在标准化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做得非常欠缺,需要行业特别是运营商认识到统一技术标准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尽快补齐缺少行业标准这块短板。

25、为什么软硬件分离是PC及后PC时代共同的特征?

在PC时代,形成了以Windows和Intel为中心的芯片硬件和操作系统阵营,以及在此基础之上聚集的庞大的软件开发群体,这是通过市场竞争的结果。

在PC时代,各个领域间有明确和开放的标准,软件和硬件阵营在各自的领域内展开竞争。例如,英特尔和AMD等芯片公司之间的竞争,促使芯片速度不断提升,同时微软、莲花、IBM等操作系统之间也展开竞争,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提高性能,创新的软硬件分离商业模式最后胜出,这就是我们所知的Wintel阵营。

芯片软件和硬件各自的标准化,使得市场竞争规则开放透明,商家生存的唯一道路是不断地进行技术进步和创新,这便形成了现在巨大的计算机软硬件产业。

进入以手机、平板移动互联为特征的后PC时代后,软硬件分离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的规则没有变。即使号称“封闭”的苹果也是走了一条软硬件分离的道路,它的封闭仅仅局限于硬件和操作系统,而应用软件开发和PC时代一样,是开放的。

应用软件开发能聚集一个很大的群体。也正是这个群体的壮大,才巩固了苹果的地位。苹果不断升级硬件,以适应要求更高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和硬件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了现今双核芯片和超过50万的应用程序。Android手机以及应用开发者,也是同样走了一条软硬件分离的道路。

所以,不论PC时代还是后PC时代,标准化是软硬件分离的基础和前提,软硬件分离是它们共同的特征,硬件的发展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

26、为什么发展智能电视终端可以实现广电终端有效的软硬件分离?

过去几十年,PC机行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有效的软硬件分离。当硬件性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需求主要体现在各种个性化应用软件上,软件开发者是IT化时代的主要群体,他们在PC上开发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应用软件。

后PC时代,终端智能化是从原来性能较弱的嵌入式系统发展到接近PC机性能时的必然结果,在智能终端上可以加载和卸载应用软件。在实现了类似PC软硬件分离之后,可以实现“终端+应用”的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满足人们更加个性化需求的经济,广电的三网融合实际上是由行政垄断向市场化过渡的过程,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是最基本的要求。高性能的智能电视终端是理想的软硬件分离环境,可以帮助广电运营商培育应用软件开发群体。这种软硬件分离有三层结构,如图:

分为硬件及驱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每层之间都有详细开放的接口规范。每层都有各自的分工,进行专业化的竞争。在这种软硬件分离的技术模式下,PC机、手机、平板电脑经过长期的市场化资源配置,发展到了今天的繁荣局面。

参照终端智能手机概念,智能电视本身就实现了硬件及驱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分离,促使广电网络融入后PC时代的发展趋势。

27、手机或平板在软硬件技术平台上能不能和智能电视统一?

可以。

很多高端手机芯片的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和基带处理器BB(Base Band Processor)是分开的。AP的主要作用是对多媒体数据的解码、显示输入输出等进行处理,有直接的屏显接口,可以直接用于平板电脑,如果这些芯片内置了DVB TS流解密等处理功能,还可以直接当作机顶盒芯片或智能电视芯片使用。比如,联想推出的K系列智能电视就是采用了高通双核手机AP处理器。

现在手机、平板大都采用了Android操作系统,所以,如果将数字电视接口和CA技术标准进行统一,然后和Android系统对接,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在技术平台上可以做到统一。

28、智能电视和手机、平板电脑在技术上有何差别?

智能手机芯片经过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已经很发达,达到双核1GHz以上,最高性能芯片已经达到4核,性能已经超过几年前的PC机。手机、平板电脑的芯片和智能电视在技术上已经趋于一致。与此同时,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屏分辨率不断提高,例如,新版iPad分辨率已经达到2048X1560,清晰度高于高清电视。

智能电视和手机、平板电脑在结构框架上都是一样的,共同点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只有两点:一是手机、平板有无线通讯模块,智能电视有DVB模块。二是手机、平板电脑是电池供电,对降低芯片功耗方面要求较高,需要比较复杂的电源管理技术,而智能电视则不需要。有鉴于此,当要求高性能时,智能电视对芯片发热的上限要求高于智能手机,因不受此约束,性能也将赶上和超越PC机。

这个特点也使得智能电视可选择的芯片范围比手机、平板电脑宽,性能提升空间也更大,相应的增值应用软件空间也大。

29、智能电视终端能不能实现类似智能手机那样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可以。

标准化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但不能允许存在类似智能卡CA那样的黑盒技术标准。黑盒技术标准是阻碍规模化生产的最大障碍。为此,广电总局颁布了开放的技术规范——《可下载CA技术规范》,芯片厂家在支持了该规范后,智能电视终端就可以进入规模化生产。同样,智能电视机顶盒也会具备标准化生产的条件。

根据手机能够规模化生产的经验,在摆脱黑盒技术限制之后,芯片的技术进步向终端的传递时间将从原来的一两年时间大幅缩短到几个月时间,技术进步取决于上游芯片厂家,由此将大大加快智能数字电视终端的技术进步速度。

所以,智能电视终端借助上游芯片的技术进步,能够实现类似智能手机那样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快速提升智能电视终端性能的同时,降低软硬件开发成本。

30、为什么以手机和平板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比智能数字电视终端对产业链的壮大和发展影响大?

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2011年全世界手机销量大约在18亿台, PC机销量为3.5亿台,电视机销量大约2.5亿台,机顶盒市场约1.9亿台(涉及付费电视机顶盒不到5000万)。上述类别的产品总数接近26亿台,即将来可以成为智能电视终端的电视机和机顶盒加起来总数为4.4亿,占比约为17%。

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的销量为4.7亿,而智能电视为0.23亿,智能终端占比已经接近20%,而智能机顶盒在2011年还没有起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26亿台终端中,唯独机顶盒没有显示屏幕。其中不足5000万台运营商市场占比更小,而且还在萎缩之中,不到2%的比例对产业链影响很小,指望该部分市场引领智能终端市场不现实。

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下,依靠封闭技术发展的机顶盒市场对产业的影响力可以忽略,运营商的智能终端必须向其它智能终端靠拢。运营商终端市场如果对产业产生作用,需要避免采用黑盒技术,顺应终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电视与手机、平板电脑相比是不是对图形处理性能要求比较高?

是的。

为了达到比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现在大部分中高端手机、平板都配有GPU图形处理器,但通常手机、平板达不到1080P的分辨率。对于图像分辨率已经达到1080P的智能电视,如果要达到比较理想的图形显示效果,对图形处理的要求更高。当智能电视图形处理能力达到足够水平的时候,改变输入方式之后,对手机、平板上大量的应用程序稍作分辨率修改,原来应用于手机平板的大量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转移到智能电视。

但是,因为智能电视芯片才开始起步,聚集的应用软件开发者群体还不够大,智能电视的图形处理功能还不够理想。但站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强大的图形处理是必须的,这需要芯片厂家在设计方面向苹果学习,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把图形处理能力尽快提升上去。

新版iPad图像分辨率达到了2048X1560,超过了1080P,采用了四核图形处理器,以增强对图形的处理能力,这对其它芯片厂家本身就是一个提示。智能电视发展的下一步是智能3D超高清,可以预计,如果将智能电视变成客厅娱乐中心,获得更炫的图形效果,运行更流畅的高清游戏,对图形处理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将来的超高清智能电视终端更是高性能图形处理器发挥重要作用的舞台。

32、为什么智能电视对芯片技术进步的刺激作用大于机顶盒?

这主要是因为电视机芯片每年有大约2.5亿左右的出货量。据IHS iSuppli公司机顶盒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机顶盒出货量预计下降5.5%,为1.349亿,是电视芯片的一半多,只有0.5亿被用于运营商市场。由于运营商市场高度分割,并没有像电视机那样形成单一大市场。所以,智能电视对芯片技术进步的刺激作用大于运营商机顶盒市场。

另外在发展形势上,在手机、平板、智能电视技术平台统一之后,原来手机芯片的国际大厂也顺理成章地进入智能电视芯片市场,智能电视芯片的发展速度将与手机芯片同步。

因为机顶盒出货量与其它智能终端相比很低,同时运营商市场对终端智能化的需求不高,芯片业对运营商机顶盒智能化支持优先级并不高,所以,智能电视对芯片技术进步的刺激作用大于机顶盒。

33、 终端智能化后软硬件如何相互促进快速发展?

当智能终端采用了开放的操作系统之后,软件开发者就不再被限制在原始芯片和终端制造商内部,可以聚集更多的开发者,其中包括一些在PC机上开发应用的人群,他们擅长于将PC机上的应用、游戏等软件移植到手机和平板上。很多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应用软件势必提高对手机、平板处理器的要求,如果比较理想地运行这些应用软件,必须有速度足够快的处理器。反过来,高性能芯片的出现,又可以承载更高性能的软件应用,二者相互促进相成良性循环。

比如,当初苹果公司在设计iPhone3时,因为市面上没有速度比较理想的芯片,硬件性能提升受制于人,所以苹果iPhone3采用了自己设计的高性能处理器,智能手机从此走上了一条应用软件和处理器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道路,改写了手机的发展历史。

所以,上游芯片硬件的创新发展是移动互联后PC时代发展前进的原动力,没有iPhone硬件的卓越,APP Store做的再好也没用。紧跟其后的Android、应用与处理器的不断升级,也是走了和苹果类似的软硬件相互促进的道路。

34、为什么发展智能电视需要按照互联网开放共赢的规则行事?

智能电视实际上是以移动互联为特点的后PC时代的发展和延续,也是电视IT化和与互联网融合的结果,是继手机之后一个未开垦的最大平台。所以,智能电视已经是互联网产业的一部分,需要开放共享,吸引优质的应用开发群体共同参与。

如果仍然以做传统产业的思维,沿用之前的软硬件捆绑方式封闭发展智能电视将会遇到挑战,特别是对于技术封闭的运营商机顶盒领域更是如此。在智能电视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要以统一行业技术标准、培育用户群体,共享资源为重点,以开放的模式推广自己的优势业务,形成规模,进入新的发展空间,这是典型开放的互联网商务操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存只有依靠类似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不论上游的芯片厂家还是生产厂家,或是电信、广电运营商,第三方应用开发商,都需要借鉴IT行业成功的经验,基于互联网,采取开放合作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才有发展和共赢。

35、 DVB标准技术和IP技术能不能在智能电视上很好地融合?

完全可以。

我们熟知的IPQAM和IPTV都是DVB和IP技术融合的例子。前者在很久以前就是广电运营商开展互动电视的主要技术,后者在前端和终端内部遵循的都是DVB TS封包标准(ISO13818-2),仅仅在传输上是IP协议。所以,数字电视上的其它所有增值应用完全可以在IPTV上实现,数字电视加密技术也完全可以在IPTV上使用,但现在的IPTV变成了销售宽带的业务的附属,不需要加密,但当带宽达到足够高、且内容价值也在提高的时候,在IPTV上的加密技术也将是必须的。

所以DVB和IP技术早就实现了融合,泰信08年就有全IP处理的DVB前端设备。

36、为什么说我国未来的电视模式可能是以智能电视为基础的DVB+OTT模式?

首先,我国是电视和机顶盒生产大国,在三网融合政策推动下,宽带中国战略正在快速实施,智能终端也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电视机厂家也积极投身智能电视的开发生产,与牌照商合作推广OT[FS:Page]T业务,并借此机遇实施战略转型。

在三年政策保护期过后,将实施电信、广电双向进入,电信运营商将以IPTV或与牌照方合作开展OTT业务,以促进其宽带网络的发展。

因此,我国开展OTT TV的条件已经具备。

其次,在CCBN2012期间,广电总局公布了《可下载CA技术规范》,这是一项涉及我国数字电视的基础性标准规范,适合广电数字电视业务在双向网络的开展,为DVB技术进一步与互联网融合创造了条件。按照这个规范实施,智能电视终端将全面支持加密数字电视业务,解决智能电视+宽带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再次,OTT业务参与者多、变化大,如果在原来单一功能的集成式机顶盒上实现OTT,将回到广电数字电视发展十年都难以开展有效的增值业务的老路。所以,只有以智能电视为基础,OTT业务才能有生命力。利用网络优势,广电运营商可以与OTT牌照商合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处于劣势的运营商DVB数字电视广播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三网融合进程之中。

基于DVB的网络及终端是广电网络的最大资产,DVB技术也是传输数字视频成本最低的技术,可以将DVB电视技术的可管可控延伸到网络电视领域。如果发展DVB+OTT业务,还可以通过规模部署IPQAM将视频流量消化在运营商网络内部。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电视的发展模式将很可能是DVB+OTT业务模式。

37、为什么说机卡分离不是DVB与互联网融合的智能电视终端技术?

机卡分离是通过一个PCMCIA大卡或USB大卡,再插入一个小卡,将封闭的小卡加密技术限定在大卡范围内,然后再与智能终端通讯。在这张大卡里,并没有实现DVB技术和互联网电视技术的融合,实际上是对封闭混乱的黑盒技术标准现状的妥协。这种方式不但引脚多故障率高,在物理性能和技术上落后,而且还切断了DVB与互联网融合的通路,利用这种技术在智能电视上开展加密数字电视业务比较孤立,难以与其它增值应用相结合,因而不适合在智能电视上应用。

在这个PCMCIA大卡或USB模块中,实现了全部DVB TS解复用、解密、再复用等功能,在硬件功能上与智能电视重复,形成浪费。

因为实施、安全、成本等因素,美国FCC早在2009年就宣布放弃这种机卡分离技术。我国一些电视机厂家也在采用这种技术,但实际使用率并不高。

38、基于宽带网络发展网络电视,是不是数字电视网络就可以淘汰了?

不是。

智能电视实际上是网络电视的延伸发展,而DVB广播模式作为电视的重要功能,其优势在短期内也难以取代。

首先,广播式的电视信号传输成本与互联网相比很低,并且更容易保证QoS,为了适应互动电视而拓展下行带宽,可以通过IPQAM的方式用很低的成本实现。其次,针对广播式的传播特点,芯片公司开发了Full-Band Tuner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和模拟电视相媲美的换台速度,而这在网络电视环境下是难以实现的。

所以,数字电视网络高带宽低成本的优势仍让其有巨大的价值。只要解决智能卡CA的封闭技术,让数字电视终端技术融入互联网,数字电视仍然有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的绝对优势,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9、为什么发展智能终端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当智能终端的硬件平台搭载了操作系统之后,开放的开发环境可以聚集众多软件开发者,进而产生海量的应用。这些应用范围广泛,各具特色,个性化十足,不同的应用软件加载到相同的软硬件平台上之后,每个终端就具有了各自的特色,从而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苹果仅生产了一款高性能款手机,却满足了大部分人的个性化需求。

与智能手机相同,智能电视硬件的发展之路将首先比拼硬件性能,而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将靠应用。

40、 为什么智能电视将成为客厅娱乐的中心?

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收视习惯。尽管随着互联网视频内容的丰富,PC、手机和平板通过网络视频从电视前拉走了部分观众,但用户通过不同屏幕的显示终端获取视频内容的行为习惯不会变。

电视正向高清和超高清方向发展,在大屏上收看视频的体验是其它终端所无法比拟的。家用PC在收看视频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在线联网,浏览网页,自由观看感兴趣的网络视频,而当智能电视同样也具备该功能后,会把原来被PC拉走观看视频的部分用户重新拉回客厅,并且因其能替代部分PC功能会吸引更多用户。等到智能电视发展到超高清电视,不仅在收视体验效果上渐至巅峰,而且能够实现更多功能,智能电视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地位将无可替代。

所以,很多IT界人士认为,智能电视将是客厅娱乐中心争夺焦点。

41、 智能电视作为客厅娱乐中心,下一步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首先,电视屏幕作为最后一块可管可控的干净屏幕,需要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请参考74问)。

其次,在技术上将面临提升智能电视的图形处理能力。

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转移到智能电视的芯片已经足够强大,并已经全面进入了双核、阶段性进入四核时代。下一步智能电视所遇到的问题和手机、平板一样,就是针对图形处理功能的高要求。比如,为了实现比较炫的图形显示效果,新版iPad采用了4核GPU,从而使得iPad能够处理超过1080P的1536X2048的分辨率图形。

对图形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由来已久。早在PC时代就已经开始,一块高级的显卡比计算机主板还要贵,最先进的存储器首先被用于高级显卡,所以越高级的显卡图形处理能力越强,玩游戏越流畅。当智能电视进入高清和超高清时代时,显示点阵数量呈几何倍数上升,对图形处理能力的要求也相应上升。

但目前很多芯片厂家也许是没有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对智能电视高清图形处理要求较高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这些芯片厂家对芯片的定义和市场需求的反应上明显慢一拍。

42、智能电视终端可不可以作为家庭物联网管理中心?

可以。

智能电视终端与手机、平板电脑将在技术平台上实现统一,可以实现与其它设备的互联,特别是在进入超高清电视之后,硬件性能将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具备非常强大的运算能力,今后智能电视终端将成为家庭媒体中心,具备视频转码等功能。

如此强大、开放的运算平台,除了可以加载电视应用之外,当然也可以加载家庭物联网应用,使其成为一个家庭物联网管理中心。这是一个运营商和终端厂家都可以运营的有很大潜力的增值应用市场。

43、智能电视和云电视有什么不同?

在智能电视上加载了客户端软件,可以通过宽带网络访问远端的互联网资源,这些资源叫做“云”,一般是各个终端厂家自建的“私有云”。云电视可以说是智能电视在加载了一些应用之后,通过宽带互联网实现的互联网OTT TV的业务形态,也就是智能电视“终端+应用+互联网资源”的业务形态。

44、智能电视能够实现多设备互联吗?

可以。

智能电视是在互联网环境中诞生的,很多新型的智能电视终端都将Wi-Fi作为标配,可以将电视运营商梦寐以求的多屏互动变为现实,可以和任何配置有Wi-Fi的设备互联,进一步拓展安全监控、物联网等业务,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

45、 智能电视能不能替代X-Box、PS3、WII等游戏机?

能替代。关键在于智能电视需要配备上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

电视游戏一直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微软、索尼、任天堂等公司的产品每年都有很大的销量。当电视进入高清时代之后,对高清游戏机的图像处理能力要求就会很高。所以,上述游戏机内一般都有一个很强大的类似于电脑显卡的图形处理器。据报道,这些游戏机60%的时间被用来播放高清视频,说明这些游戏机是可以和高清智能电视融合的。

在高清大屏上玩游戏可以多人参与,与PC更适合于一个人使用相比,用电视大屏玩游戏会有更好的体验,大屏比小屏对保护视力有利,同时也方便对未成年人网游成瘾的监控。

所以,如果智能电视也配备上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完全可以替代游戏机,并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46、为什么一些新型的智能电视具备手势语音识别功能?

[page]

这是因为智能电视可以外接摄像头、麦克风,利用智能电视芯片的高性能,运行比较复杂的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应用软件,也有的智能电视将语音识别和通话放在遥控器上。

这种类型的应用需要智能电视具有很强的计算性能,这种功能在智能电视上出现,一方面说明智能电视的性能在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智能电视正在成为各种高技术应用展示的平台,在各方参与下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47、智能电视显示图像的运动补偿是什么意思?

智能电视正在向高清大屏幕方向发展。当屏幕较大的时候,如果图像移动不连贯,会产生大面积的闪烁,容易造成眼睛疲劳。

这时需要提高显示的刷新频率,对图形进行差值运算,插入中间的图像使运动图像连贯,避免大面积闪烁,保护眼睛不易疲劳,这就是运动图像补偿。

48、智能电视与普通电视相比,所增加的成本是不是很多?

硬件成本增加不多,软件成本增加较多。

智能电视与非智能电视的显示屏一样,硬件成本差别主要在于芯片。当智能电视芯片在与手机、平板芯片在技术平台上保持一致之后,手机、平板芯片的设计经验和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将向智能电视芯片转移,加之智能电视芯片的需求量大,成本下降很快,所以主要的芯片硬件成本增加并不高。

在智能电视规模提升之后,由于屏幕分辨率种类不多,应用软件通用性较强,成本摊销将会降低,开发者可以比较容易获利。大量的软件将变成用户根据其价值而自愿购买的部分,虽然Android等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但厂家会为其智能电视定制很多软件,会增加一些软件成本。

在进入智能电视时代,电视厂家将会更加关注用户体验,比拼硬件性能,以及在高性能硬件上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的应用,靠单纯压低成本的价格战将不再行得通。

49、智能电视的崛起会不会导致DVB广播走向消亡?

不会。

很多人认为在电视网络实现双向化后,数字电视将由单向的DVB广播直接过渡到双向IPTV,因此基于同轴的DVB将会被放弃。但是,即使最有实力的有线运营商也做不到这一点。双向化改造和运营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有线运营商全面过渡到IPTV方式,第一要淘汰原有的DVB传输系统,不利于保护原有巨额投资,第二在IP网上建设一个能保证QoS的IPTV系统的投资是很高的,等于丢掉了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短项和别人的强项竞争,所以这种放弃DVB的想法过于轻率。

DVB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上游芯片上面产生了很多的技术创新。例如,Broadcom等公司开发的Full-Band Tuner技术,可以同时将所有下行频点的数据流解出,如果CA系统能够提前将对应的CW准备好,可以在瞬间切换频道,大大提高换台速度,这种体验是老式机顶盒和IPTV所不能实现的。但这种技术在现有广电技术体系下会遇到问题,需要通过推广下载CA技术解决。见泰信编写的《下载CA技术100问》V1.0第36问。

同时,DVB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数字电视信道解码之后的一部分完全遵循DVB标准,今年11月份之后,在我国销售的电视机将全部配备地面数字电视解码器。预计很多能将普通电视升级为智能电视的机顶盒也将具备同样的配置,并且全部是双向的,如果业界能够尽快落实广电总局颁布的《可下载CA技术规范》,实现智能电视终端的市场化,满足用户不同的市场需求,借助智能电视发展广电终端,DVB终端市场不但不会消亡,而且电视业务还会向多终端拓展,搭上后PC时代的快车。

另外,DVB广播区别于IP点播方式,除了成本最低之外,多年形成的用户使用习惯是广电的最大优势。只要把DVB广播的精品节目组织好,在落实下载CA规范之后,进行可管可控的基于DVB的OTT业务,会对用户产生较高的吸引力。

所以,广电网络如果能利用技术进步,尽快统一标准,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DVB不但不会消失,而且还会获得快速发展。

50、一体化终端和机顶盒,哪个是智能电视终端发展的主流?

从未来长期的发展来看,一体化智能终端必然是发展的主流。在普及了下载CA之后,一体化终端不仅仅局限于电视机,将扩展到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没有屏幕的机顶盒原本就是在缺少CA标准的时候,模数转换的过渡产品。而一体化终端不仅在功能设计上一步到位,省去了中间环节,并且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市场化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因为一体化的智能电视产量大,市场化程度较高,其规模效应会对上游芯片产生很大的推动力,同时,减配的智能电视芯片又可应用于高性能的智能机顶盒,给传统的从下往上走的机顶盒芯片厂家带来竞争压力,发展智能电视芯片可以同步发展智能机顶盒芯片,一举两得。Qualcomm, Marvel, NVIDIA等全球重量级的芯片公司已开始踏入高阶智能电视芯片市场,对这些芯片减配可以作为高端智能机顶盒芯片使用。

当用户接受了智能电视概念之后,会对原来的电视产生升级需求,在原来电视还没有到更换期,不能更换智能电视的情况下,会将目光转向智能电视的替代品——智能机顶盒。所以智能电视机顶盒也将会有较大的需求。预计将来我国需要升级为智能电视的高清电视机会超过1.5亿台,需要相应数量的智能机顶盒。届时,广电网络已经发放的超过1亿机顶盒也将面临升级的需求,升级方向必然趋向于智能机顶盒。

另一个市场需求是电视和电信运营商市场,它们的需求将以机顶盒为主。在电视终端进入智能化时代之后,运营商如果要增加对用户的黏度也将被迫向智能电视终端方向发展。在一体化设计的高性能智能电视作对比的情况下,运营商对智能电视机顶盒的要求将会提高,从而推高对机顶盒芯片性能的要求,但会寻求差异化。据了解,国外运营商已经开始部署机顶盒形态的智能家庭视频网关,以实现多屏互动。

如果智能电视终端以机顶盒为主,机顶盒厂家将被迫向高端发展,这需要芯片厂家的支持。智能电视每隔一年半升级一代,机顶盒芯片的升级速度要高于智能电视,但传统漫长的黑盒技术认证和封闭的技术开发环境,无法与开放的智能电视环境相比,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机顶盒形态的智能电视终端市场大小取决于其技术进步速度,仅仅停留在功能单一技术封闭的机顶盒将不会有出路。

所以,智能电视终端市场,长期看一体化设计将占主流。

51、机顶盒形态的智能电视终端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在智能电视将获得很高的认知度之后,将会产生老电视机升级成智能电视的巨大市场需求,机顶盒形态的智能电视终端将向两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是针对现有的非智能电视。由于我国非智能电视保有量巨大,智能电视机顶盒可以将传统电视升级为智能电视,市场潜力很大。

第二个是针对家庭视频网关。用于家庭环境中的多屏互动,这时机顶盒将以高端产品形象出现,国外运营商已经开始进行探索。

在此背景下,如果运营商只考虑低价格的非智能机顶盒,可能将会面临投资风险。

如果各地广电能够用广电总局下载CA统一技术规范,不仅可以推动智能机顶盒为广电运营商所用,实现机顶盒的市场化销售,还会产生像手机市场一样的芯片之间的直接竞争,促使技术快速进步。

52、为什么在智能化趋势下,运营商依靠功能单一的机顶盒发展业务风险加大?

虽然现在电视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但终端的全数字化还没有实现,市场现售的电视机终端很多还是只能接收模拟信号,并且用户家庭已有的电视机大部分仍是模拟电视。对于这些电视机用户,如果要收看数字电视或者IPTV网络电视只能通过机顶盒。所以直到现在,即使机顶盒销量在下降,市场仍然很大,运营商也一直是机顶盒的最大买家,但这种情况将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逐渐改变。

从市场来看,互联网电视正在快速向智能电视过渡,出货比例逐年攀升。如果广电网络发展数字电视仍然沿用封闭的技术体系,仅仅依靠机顶盒,不支持智能电视,那么智能电视将只能连接IPTV或网络电视,这就意味着电视机厂家和电信运营商每发展一台智能电视用户,广电网络就损失一个用户。更为严重的是,在通过智能电视终端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服务之后,人们会失去对单一看电视的机顶盒的兴趣,运营商大量部署的非智能机顶盒将会被大量闲置,结果势必会造成广电运营商的投资浪费和用户流失,将不得不面临终端的重新升级换代的发展风险。如果从2013年开始全面转向智能电视,伴随着宽带网络持续改善,以我国每年4000万台的智能电视机销量发展用户,如果广电网络没有政策的保护,几年后将(没有存在的意义)不复存在。

53、为什么黑盒技术标准是广电网络终端智能化的障碍?

从智能电视的定义上看,具有全开放式平台是其主要特性,但各地广电网络大量采用的各自封闭的黑盒智能卡CA技术标准却不能直接在这种开放的平台上使用。这些黑盒技术一般都由提供商以库文件方式提供,不仅仅是CA,还有中间件、EPG广告、股票广播等都具有黑盒技术标准的特点,涉及黑盒技术的开发都被封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阻碍了DVB技术与IP技术的进一步融合。

这些黑盒技术都是采用软件集成的方式,使用私有协议,没有开放和明确的技术规范,不但与软硬件平台形成严重的封闭捆绑,而且还给正常的软件开发带来过多的工作量,让整个数字电视软件产业付出了过多的重复劳动。

在这种情况下,广电运营商难以借助开放的智能电视平台开展增值业务。

在开放的智能电视平台上将在竞争中求生存,靠的是技术服务和技术创新,而不是靠软硬件捆绑。所以,黑盒技术标准对数字电视终端智能化形成严重障碍。

54、为什么说智能电视应用软件是下一个有待挖掘的宝藏?

智能电视延续了智能手机、平板芯片的高性能,并延续了智能手机的“智能”概念。如果不考虑DVB业务,技术平台实际已经实现了统一。

智能电视特性在于两点:一是大屏,二是多人共享。因此多人玩的游戏、教育类、家庭生活类应用比较适合电视平台,这也是智能电视吸引用户的主要优势所在。智能电视市场庞大,前景无限,但目前面临一个困境:尽管操作系统、CPU等硬件功能已经很强,但是应用软件没有跟上,因此也没有进一步刺激硬件技术进步的动力。所以,智能电视迫切需要寻找使其价值充分发挥的应用空间。

智能电视分辨率单一,应用软件不需要像手机那样需要数百种的测试,应用开发测试简单,成本低。当智能电视具备了高性能的硬件平台并且达到一定销量后,应用软件的时代便来临了。这个基于智能电视的大屏应用软件时代一定比基于手机、平板的应用软件时代更为精彩,所以智能电视应用软件必定是下一个有待挖掘的宝藏。
   
二、关于智能3D电视和超高清电视

55、3D电视都有有哪几种格式?

3D已经成为智能电视机的标配,主要分为三种:快门式,光栅式和裸眼式。

快门式3D得益于LCD显示屏刷新频率的提高,比如当达到60Hz以上的时候,即使左右眼分别看到刷新频率大于30Hz的图像,也不会有明显的闪烁感。当刷新频率达到240Hz以上时,快门式3D将不会有闪烁现象。在显示分辨率为1080P的快门式3D电视上,图像垂直分辨率没有损失,但亮度会降低,比较难看到明亮的景象。快门式3D显示面板可以沿用2D面板技术,但需要较贵的快门眼镜。

光栅式3D是在电视屏幕上像素行的位置放置光栅材料,可以选用较高透光率的光栅材料,不会造成严重的光线衰减。观众佩戴和电影院类似的光栅眼镜就可以观看3D电视,缺点是分辨率会下降一倍。这种3D技术如果在4K超高清电视上可以做到没有分辨率损失的1080P显示,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3D电视技术。

裸眼3D是不需要眼镜的3D技术,有很多种实现方式。请参考其它资料。

56、超高清电视分辨率是多少?

国际电信联盟(简称ITU)已经拟定了一个新的关于超高清晰电视(简称UHDTV)规格的推荐草案,其中草案中提到的有4K(3840x2160)和8K(7680x4320)显示屏,上述分辨率是在1080P分辨率上的倍增。

在产业的技术准备上,超高清电视也具备了相应的条件。规范的出台,将有望促使超高清电视进入规模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阶段。

仔细观察就可以注意到,电脑显示屏的像素点比电视小很多,特别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将电视屏幕的像素点做到像电脑那样大,电视屏幕就可以达到4K或8K的分辨率,所以关于超高清显示屏技术已经成熟多年,超高清电视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芯片。随着支持4K分辨率的4核电视芯片面市,4K超高清电视将率先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相信不久后,8K超高清电视也将具备生产条件。

超高清电视除分辨率大幅提升外,还增强了电视的色彩还原度,增加了显示帧数,将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成为电视领域中的下一场革命,并催生巨大的市场需求,还将催生对上一代电视机的换代潮,加快电视机的更新周期,是电视机生产厂家难得的发展机遇。

57、为什么说超高清电视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比高清芯片高很多?

4K和8K超高清电视的像素分别是1080P高清电视的4倍和16倍。相应的CPU和GPU以及其它图形处理的速度在超高清电视上也要求高4倍和16倍。因此,超高清电视对芯片的处理能力不论对图形的处理能力还是对CPU的运算能力都要求很高,甚至将高于现有的PC机。

因为超高清智能电视对芯片的处理速度要求很高,超高清电视芯片将是超高清电视产业化的一个门槛。不过在市场需求的驱动和国际芯片大厂的参与下,这个门槛将不难跨过。

泰信预测,家用PC和电视机将在超高清时代融合,超高清电视将是智能电视的发展方向。苹果的电视机产品将可能从超高清电视开始,2013年超高清电视将开始启动,并成为超高清电视的元年。

58、超高清节目源是不是很丰富,超高清电视将有怎样的发展?

质量较好的35毫米电影片源分辨率可以达到4K分辨率,70毫米电影片源可以达到8K分辨率。现在很多摄像机已经是4K分辨率,相应的高清片源也达到了4K分辨率。

所以,实际上超高清片源可以比较丰富,仅仅是电视显示终端跟不上高清片源的发展,高清片源也就不得已降低一个等级以适应电视显示终端。站在电视数字化角度,超高清电视是电视数字高清化后的一次重要升级,仅仅是提高了分辨率和芯片处理速度,从高清到超高清不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数字化后高清电视的一次升级,这个升级过程将短于电视从模拟向数字发展的过程,甚至短于从数字标清到数字高清的发展过程,而超高清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在用户体验上将是革命性的。

所以,当超高清电视芯片过关之后,超高清电视的产业链会很快形成,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59、发展超高清电视业务需不需要更换高清机顶盒?

一定要更换,并且代价较高。

因为超高清电视对显示的图形和视频图像的处理能力要求会高于PC机,与机顶盒相同部分的超高清硬件电路部分成本将会很高,也就是说如果有超高清机顶盒,价格将会很高。同时,由于现在所有的机顶盒最高只能支持到1080P的分辨率,当发展超高清电视业务的时候,现有高清机顶盒将被全部淘汰。

60、采用超高清机顶盒发展超高清业务有没有可行性?

没有可行性。

首先,超高清电视的芯片处理能力将超过PC机,如果再用机顶盒重新实现超高清电视的信号处理过程,成本将会高到难以承受。而且最主要的是,通过机顶盒来实现信号处理的过程是重复的,且远比现在的机顶盒昂贵。机顶盒作为一个过渡产品,将在超高清电视时代因高昂的价格和重复的功能不得不淡出市场。

其次,超高清机顶盒与超高清电视的连接将很昂贵。4K超高清数据传输带宽最高为40G,还可以用高质量的HDMI线连接机顶盒,但这种高质量的HDMI连接线售价将超过100元人民币。到了8K超高清,传输带宽将超过100G,超出了HDMI线的连接带宽,可能只有通过光纤连接才能实现,成本将更加高昂。

再次,超高清机顶盒一定是在超高清电视普及之后才可能出现。但是,当宽带网络足够传输超高清视频,用户能通过OTT或者免费DVB广播获得超高清电视服务之时,再高价购买超高清机顶盒将没有意义。

所以,继续通过机顶盒模式发展超高清电视将没有可行性。

61、如果广电网络不走统一技术标准的路线,继续保持技术封闭,是不是在超高清电视时代将被彻底边缘化?

是的,国外有人将这个时间点设在2018年,并做了一个墓碑。

不仅仅是传统的电视厂商,也包括新老PC时代的IT业者均将目光聚焦于智能电视,而智能电视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将是超高清电视。可以预计在CES2013上将会出现很多超高清电视,国内一些技术实力雄厚的厂家已经在超高清电视上投入研发力量。如果不对各地各自封闭的技术标准进行统一,各地在发展超高清电视业务之时,将难以在开放的超高清电视上加载封闭的智能卡CA技术,不能利用超高清电视机开展超高清电视业务,那么驱动超高清电视业务的发展只能通过OTT方式。

如果2013年成为超高清电视元年,那么再经过5年的发展,超高清电视将像现在的高清电视一样普及,并成为广播和网络视频的主流。电视运营商如果继续采用封闭技术标准,即使逃过正在迅猛发展的OTT的竞争,也将会在超高清业务上遇到难以逆转的拐点,如果不能及时开展超高清电视业务,将会加速广电业务黏度的下降速度。在高清电视元年之后的第五年,广电运营商将可能和采用封闭智能卡CA技术的机顶盒一起消失,这一年正是2018年。

62、苹果电视是不是智能电视,会不会以超高清电视的面貌出现?

苹果电视采用了和iPhone一样的iOS,所以是智能电视。但目前还没有开放API接口。

据悉,苹果即将推出的电视机将采用夏普公司的IG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的缩写)面板。这种面板的最大特点是高分辨率,在6英寸的面板上就可以做到2560X1600的分辨率,被认为是下一代的TFT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液晶面板的显示分辨率和显示质量。由此可以预测,苹果推出的采用大屏的智能电视分辨率将轻易达到超高清水平,若果真如此,将给业界树立一个新的标杆,由此可大大促进超高清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

超高清电视将在苹果的带领下成为下一个有待开采的金矿,苹果电视机极有可能以超高清电视的面貌出现。

63、超高清电视技术的竞争焦点是什么?

因为超高清电视的芯片处理能力将超过现有的PC机,比拼的是芯片处理能力,所以超高清电视技术的竞争焦点将在主芯片上。在超高清电视技术规范实现了标准化之后,已经有很多眼光超前的芯片公司正在开发超高清电视芯片,预计在超高清电视元年的2013年将逐步面世。

64、超高清电视能不能替代台式家用PC电脑?

在性能上能替代,在使用习惯上不能。

在性能上,既然超高清电视芯片性能可以超过PC机,超高的显示分辨率也是台式家用PC所不能比拟的,超高清智能电视当然可以替代主要用来看视频、浏览网页的家用PC电脑。

65、为什么说在超高清电视上开展增值业务前景无限?

超高清智能电视将在性能和显示效果上超越家庭所有终端设备,是后PC时代终端技术竞争的制高点。由于超高清电视将很可能在性能上超越PC机,现在能看到的电脑、电视业务形态都可以在超高清智能电视上实现,所以在即将到来的超高清电视时代,开展增值业务的前景无限。

高带宽下行广播优势可以帮助广电网络开展超高清网络电视业务。

三、关于混合电视业务

66、什么是OTT TV?

OTT TV是“Over The Top TV”的缩写,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等。意指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视频节目,如PPS、UUSEE等平台的内容传输到显示屏幕(包括电视)上。如2010年在市场上推出的Apple TV及Google TV即是此种模式。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OTT TV就是互联网电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集成互动电视功能的全功能的互联网电视。

在国际上,OTT TV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传输的IP视频和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服务。其接收终端为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加电视机。

在我国,OTT TV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控可管服务。接收终端一般为国产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智能机顶盒,今后将主要是智能电视机。

从OTT TV的定义可以看出,OTT TV是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然而在我国传送 OTT TV业务需要有牌照,以便实现安全管控。

67、如何保证智能电视平台上的DVB+OTT安全?

智能电视平台上的DVB+OTT安全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加密系统在开放环境下依然能保证安全;另一个是对智能平台上应用软件的认证安全,确保业务的安全性可控。

加密系统的安全可以通过采用广电总局下载CA技术规范的方式解决。下载CA技术是业界第一个能在开放的环境下保证数字电视CA安全的加密系统,是我国广电行业对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一个重要贡献,该标准很适合在智能数字电视终端上使用。

关于软件安全认证,在下载CA中也涉及到,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安全认证系统实现,保证未经允许的应用不被加载和运行。

所以,下载CA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标准,全面推广下载CA技术可以解决智能平台上的DVB+OTT业务安全问题。

泰信的DRMA技术融合了下载CA、应用软件安全认证、安全访问互联网白名单下发等功能,可以帮助广电网络由运营商适应三网融合发展需求,向安全管理平台转型。

68、为什么说下载CA技术是DVB+OTT智能终端的关键技术?

DVB+OTT混合电视业务主要指DVB和IP的深度融合业务。

传统DVB与互联网进行技术融合之后将开展个性化业务,连接多屏等。这些业务需要在一个开放的技术环境下才能实施。涉及DVB的接口一定是开放和统一的,如果涉及运营商加密电视业务,这个接口也一定包括CA接口。

而现在大量使用的智能卡CA,在开放的接口环境下,安全性将形同虚设,同时也给智能卡的彻底破解带来方便,因为OTT终端基于的互联网环境天然形成CW共享环境,一旦将智能卡CA应用于互联网环境中,将很容易被共享。所以,在DVB+OTT环境下智能卡CA已经不能承担安全性重任。

广电总局颁布的下载CA技术规范,有明确的实现流程和接口定义,在网络环境中依然能够保证很高的安全性。此标准可以延伸应用到手机、平板,甚至PC终端,是数字电视产业的基础性标准,也是对欧洲DVB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见下载CA100问第3,第4问)。将DVB+OTT业务扩展到多屏终端,满足DVB+OTT的多屏互动的内容保护应用。所以下载CA技术是DVB+OTT智能终端的关键技术。

69、电视智能化之后机顶盒还有没有发展空间?

智能机顶盒近几年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非智能的普通机顶盒将逐渐被淘汰。

预计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各大电视机厂家将全面转向智能电视。2012年底,我国已有的非智能高清电视保有量将超过1亿台,2013年将达到1.5亿台。如果要让这些电视用户获得较好的服务,需要将这些电视升级成智能电视。

如果机顶盒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不论电视运营商还是OTT运营商,都将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OTT业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智能电视概念将在行业宣传、政策鼓励下继续深入人心,不能一步到位选购智能电视的用户会产生对智能机顶盒的需求。因此,近几年智能机顶盒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智能电视机顶盒将分为OTT机顶盒和DVB+OTT机顶盒两种,单纯的OTT机顶盒与其对广电网络DVB业务的影响此消彼长。尽管DVB+OTT机顶盒能够促进广电发展,但DVB+OTT模式的健康发展却需要广电运营商的支持,首先要做的便是尽快统一CA技术标准。只有在下载CA标准统一的前提下,DVB+OTT才能实现市场化发展,DVB+OTT机顶盒才有发展的空间,广电才能有借助DVB+OTT机顶盒获得发展的空间。

70、为什么说DVB+OTT的最佳终端模式是智能平台?

实现DVB+OTT的方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传统的功能固定的DVB终端上增加联网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开发OTT。另一种是在智能网络电视机顶盒上增加DVB模块,将OTT作为应用在机顶盒上加载。

从非智能传统终端上,由于应用不能自由加载和卸载,也难以拓展应用空间,如果按照传统模式继续使用封闭的智能卡CA,因为需要依靠封闭保证安全,所以在功能固定的DVB终端上增加OTT,需要封闭在CA公司内部进行,不但耗时很长,成本将会很高,而且不能凝聚更多的产业链力量。

在智能终端上增加DVB可以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将封闭的DVB模式做成一个模块,再通过硬件接口,例如USB或者其他方式与电视连接。这种方式就是人们所知的“机卡分离”,仅有的一个优点是将类似CA的黑盒技术最大限度地收敛到很小的范围,但割裂了DVB技术体系与外界的联系,对DVB技术和IP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不利,导致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受限。

第二种方式是在智能平台上将DVB业务做成一个可以独立加载的应用,广电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加载不同的DVB应用。如果将CA标准统一到广电总局颁布的下载CA上,还可以保证DVB应用业务不被卸载,通过下载CA技术,可以将DVB应用与智能终端平台紧密结合,同时可以做到OTT业务的可管可控。

从以上分析中看出,在推广下载CA之后,智能平台才是DVB+OTT的最佳终端模式。

71、利用IPQAM在有线电视网络内开展OTT有何优势?

高下行带宽和成本优势。

OTT视频业务主要数据流所占的带宽主要是下行带宽,而下行高带宽是广电网络的优势。大量部署窄播IPQAM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拓展带宽。比如将4-8个频点的IPQAM与光工作站放在一起,几乎可以无限制地满足下行带宽的需要。

现在IPQAM的成本可以做得很低,泰信可以提供单频点低于300元的8频点IPQAM直接量产的技术方案,可以覆盖50个用户同时使用高清码流下行,平均每户不到50元,随着技术进步,IPQAM成本还会不断降低。

[FS:Page]

所以,采用IPQAM在有线电视网络内开展OTT业务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

72、为什么在有线电视网络内开展的OTT业务必须可管可控?

在智能电视上最重要的业务是视频OTT业务,目前发展非常迅速,智能电视上的应用主要涉及OTT业务。没有监管的OTT业务将产生信息和文化安全问题。

所以,将有线电视网络天然的可管可控优势延伸到OTT TV业务上,以保证文化信息安全很有必要。(实现方法详见下载CA100问V1.0 第82问)

73、 为什么如果广电不统一CA标准,智能电视终端将主要以OTT方式发展?

[page]

终端智能化已经成为趋势,智能终端随着互联网带宽的提升,以及各个电视台纷纷进入网络,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条件逐渐成熟,这是OTT能够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国家三网融合政策实施后广电网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广电的CA技术标准不能统一,智能终端无法支持数字电视,其发展将被迫主要以OTT的方式发展,在业务层面走到广电网络的对立面。

在智能电视终端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统一CA标准,把广电加密电视业务延伸到智能电视终端非常紧迫。
  
四、关于智能终端可管可控的安全问题

74、智能电视将会遇到的信息安全隐患如何解决?

首先,智能电视将和PC机一样能够上网浏览网页、看网络视频,并且位于客厅中。与PC、手机所具有的私密性不同,如果有不良信息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将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对我国的文化信息安全将产生严重影响,不论从监管角度还是传统道德层面,都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保证电视屏幕作为最后一个干净的、可管可控的信息终端非常重要。

所以,智能电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保证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是安全的。这仅仅靠建立IPTV和网络电视播控平台还不够,需要从终端上对智能电视访问互联网进行安全管控。

其次是加密系统的安全问题。在智能电视上的加密系统一定是开放式的和标准化的,技术平台不能被封闭在少数厂家之中,原来封闭的智能卡CA加密系统无法适应智能电视平台的开放环境,应该在电视终端智能化时代被淘汰,在智能电视终端上只能使用技术开放并且具有明确国家标准的下载CA技术。

75、为什么说对智能数字电视上CA加密系统的要求更高?

传统的智能卡CA依靠技术封闭保证安全,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智能卡CA将失去安全基础,变得毫无安全性可言。智能电视工作在开放的环境中,只有采用能在开放环境中保障安全并适合在智能平台上运行的下载CA技术。

广电总局颁布的下载CA技术规范为了在开放环境下保证安全性,采用了密钥派生和多级密钥机制,并由芯片厂家、CA公司和运营商分别掌握和管理,实现了密钥的在线更换和升级,不同CA软件的灵活替换。不仅在开放的环境中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下载CA的高安全性,而且准备了下载CA被破解之后的各种解决办法,可以在线更换CA厂家,不受任何技术捆绑的限制,不仅最大程度保证了安全性,同时保证了运营商的主动权。

由此可见,智能数字电视上的CA加密系统因处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对CA加密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76、为什么智能数字电视终端平台必须放弃智能卡CA?

从智能卡CA对数字电视技术的种种限制,人们已经很清晰地看到智能卡CA技术的各种缺陷。

在智能电视平台上,智能卡CA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见光死”的安全扩散风险。在传统非智能电视终端上,即使各种智能卡CA的CW共享应用扩散不方便,也发生了日本B-CAS被破解的事件,那么在更加开放的智能平台上,类似B-CAS的破解将变得更容易。同时,天然的双向互联网络,使得在智能终端上加载CW共享及智能卡破解应用更容易。

另外,如果从原来广电网络发放的机顶盒上取下智能卡,通过USB读卡器与智能电视终端连接,等于将原来广电机顶盒报废,就能够在智能终端上实现对智能卡授权命令进行类似日本B-CAS的破解。一旦实现破解,既可以长期免费收看数字电视,也可以与其它智能终端通过网络共享,对运营带来的风险极大。

所以,智能数字电视终端平台必须放弃智能卡CA。

77、为什么说在智能平台上运行下载CA是广电网络向三网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

封闭混乱的智能卡CA系统导致了广电终端不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是广电网络向三网融合发展的拦路虎。

广电总局颁布的下载CA技术规范从行业管理角度,彻底否定和结束了这种影响广电产业化进程的落后技术。通过下载CA不仅可以实现开放环境下的高安全,更打通了阻碍产业发展的关节。该规范还定义了与硬件无关的Java接口,从而使得下载CA可以与硬件无关,使其具有了更高兼容性。推广下载CA,广电终端可以从机顶盒拓展到手机和平板等所有带有显示屏的终端。如果产业上下配合,可在广电网络内实现多屏互动。不管手机、平板还是电视机,智能化已经成为这些数字终端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的广电机顶盒也在这些智能终端的对比下,通过采用下载CA技术也将走向智能化发展。

所以,能在开放的智能平台上运行的下载CA技术,成为广电终端向三网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

78、IPTV或网络电视集成播控平台能不能解决智能电视的业务安全问题?

不能。

IPTV或网络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有线电视播控平台作用是一样的,只能保证具备IPTV节目源的安全。但智能电视除了安装IPTV客户端应用软件外,更多的是其它OTT TV应用,这些OTT应用的链接不在IPTV播控平台的控制范围内。

所以,IPTV或网络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只能保证IPTV业务的安全,对智能电视的其它业务(如视频链接)不能实施安全管控。智能终端网络安全链接不能通过前端的集成播控平台解决。

79、为什么智能电视的发展给监管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这是因为智能电视延续了智能手机的概念和技术平台,在各个芯片厂家快速向智能电视这块价值洼地聚集,使得智能电视发展得太快,迅速让智能网络电视开始PC化,用户可以自行对电视机上的软件进行加载和卸载,电视机厂家也难以控制智能电视的链接。与初期的集成式网络电视不一样,电视机厂家也不能保证用户的链接都是得到批准的,IPTV和网络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等于给政策监管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80、为什么智能电视终端的应用商店需要由广电部门管控?

智能电视的应用可能涵盖很多未知的OTT网络视频链接,这些链接可能是来自国外的一些受限的网络电台,也有可能是一些未经审核的私人网络电视台。当有足够的带宽之后,智能电视上的OTT应用可以让任何人开通自己的网络电视台,这显然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所以,开放智能电视应用实际上是开放了互联网电视的管控,这是互联网视频监管政策所不允许的。可以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由广电监管部门通过电视网络或互联网对智能电视终端应用进行认证监管,通过实施下载CA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81、对智能电视终端而言,IPTV和OTT网络电视是不是已经同质化?

是的。

IPTV实际上是电视广播在IP网上的表现形式,有人认为IPTV是OTT TV网络电视的一种注重直播的应用,需专用组播网保证直播质量。当带宽足够的情况下,IPTV和OTT TV对用户而言表现形式是一样的,对运营商而言实现方式雷同,对智能电视终端而言, IPTV和OTT TV的应用等级都是一样的,都可以作为智能电视上的一个应用对待。

所以从各个方面观察,IPTV实际上和OTT网络视频已经实现了同质化,因此监管上没有必要区别对待。

82、目前在智能电视上的OTT TV网络电视终端业务安全的监管者是谁?

如果智能电视只能加载应用商店的应用,OTT业务可以由各个终端厂家自己监管。按照这种思路,终端的安全监管将由各个厂家承担,例如,对苹果电视终端的管控由苹果承担,对三星智能电视终端管控由三星承担。

如果由用户自己加载,所发生的用户自主的网络链接没有监管。

83、为什么说通过传统电视网可以做到对终端的管控?

传统电视网络属于文化宣传的主渠道,电视也是最后一个最重要和最权威的信息终端,电视屏幕也是各种终端中最后一块可以管控的净土。电视是一个涉及文化、信息安全的大众媒体终端,进入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智能电视屏幕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思想和主流价值观的重任。

随着智能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电视将在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进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保证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文化信息的安全,必须对智能电视的信息来源做到可管可控,可以通过对智能电视应用软件的管控等方式实现。

对智能电视信息安全进行管控应该由监管部门出台政策实施,而不能由各个企业、特别是外国企业管控实施。

今年我国有线宽带网络用户总数量将达到1.9亿,2013年宽带用户将超过有线电视,当宽带网普遍达到4M以上接入带宽之后,网络视频业务将迎来大发展,形成有线电视网用户和互联网智能电视用户高度重合,通过电视网络将管控信息传达到智能电视终端,对智能电视信息安全监控既可行也必要。

84、如何实现OTT业务在技术上的可管可控?

广电网络在业务上具有天然的端到端的可管可控的特性,并且在高带宽的高清电视广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而这又是IPTV或OTT业务在短时间内所不能做到的。

如果顺应终端智能化趋势,就应将DVB和OTT技术在智能平台上进行融合,将DVB高清直播和OTT互动相结合,将DVB端到端的控制功能通过下载CA扩展到对OTT业务进行管控。具体方法如下:

用下载CA对部分高清直播节目进行加密,但免费传输,让DVB+OTT智能终端能够免费接收部分高清加密电视频道,吸引业界开发能够运行下载CA的DVB+OTT智能电视终端,而不是开发单纯的与广电网络无关的OTT机顶盒,只要DVB+OTT智能终端支持下载CA功能,用户就可以收看OTT业务没有的高清直播电视,通过市场手段,利用下载CA的管控通道,将广电网络的可管可控特性延伸到DVB+OTT终端。

即在接收高清加密频道的同时,把通过审查的OTT的网络链接清单通过下载CA通道传输到每个终端,可以实现对OTT业务链接的管控,拒绝OTT终端访问未经许可的链接,从而实现终端源头的安全链接,在技术上实现可管可控。

这样不但OTT业务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广电监管部门监管范围,而且还可以通过推广下载CA,让每个OTT终端都有变成广电用户的可能,扭转广电网络在三网融合过程中的被动局面。对下载CA应用范围进行拓展,可以将其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PC上。

所以,推广下载CA可以帮助其对新媒体实施监管。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广电运营商达成共识,利用暂时能够传输高清电视节目的优势,出台有关政策,统一CA技术标准,促进DVB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

85、 泰信DRMA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可以在智能电视上使用吗?

泰信DRMA(Digital Right Manager and conditional Access)是将数字版权管理、条件接收、终端OTT业务控制、终端软件安全认证等功能融为一体的安全管理软件平台,是一种可用于智能数字电视的创新型产品。

因为单纯的DRM安全性并不高(参见《下载CA技术100问》第19问)并且无法应用于广电数字电视和IPTV广播直播节目的加密,因此,泰信将下载CA和DRM融合在了一起,可以加载到智能电视终端,同时对终端的直播电视和非线性点播加密。DRMA在与CA技术结合后可以提高DRM的安全性,同时还具备对终端安全访问互联网的控制功能。

泰信DRMA可以通过广电网络对终端的OTT业务进行控制,将广电运营商的业务拓展到基于互联网的OTT业务上,将广电网络的可管可控特性延伸到OTT业务领域,保证智能终端的信息安全。

泰信DRMA可以应用于智能一体机和机顶盒。

86、为什么说泰信DRMA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终端控制的通道与平台?  

泰信DRMA将下载CA、DRM版权管理、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认证、电视终端安全访问互联网管控等功能融合在了一起。该系统通过广播的下载CA通道或者双向网络通道,向智能终端传输合法的互联网链接,以及经过认证的安全应用信息,运行经过审核的软件应用,确保智能电视终端与合法的网站链接。

在当前广电运营商具备高清广播优势的情况下,利用DRMA对特定的几个高清频道用下载CA进行加密(例如央视和省台),免费传输给DVB+OTT电视终端,通过这种方式,广电监管部门通过电视运营商获得对智能电视终端的控制,进而将有线电视网络的可管可控延伸到OTT业务,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个对智能终端监管的通道。

87、运营商发展智能机顶盒终端会被刷机“越狱”,造成资产风险吗?

会,但可以控制。这个风险自从电视进入了高清数字时代就已经存在。

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正在发展的所有高清机顶盒的硬件几乎全部具备运行IPTV和网络电视的功能。因为电信的IPTV机顶盒或OTT机顶盒不需要高频头,所以可能会形成广电机顶盒向电信IPTV或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单向“越狱”。仅仅通过封闭手段阻止广电机顶盒“越狱”是有局限性的。因为相比手机,机顶盒结构简单,单一型号数量很大,通过简单地更换ROM,任何形式的技术封闭捆绑都将形同虚设,单一型号数量越大,更新换代速度越慢,这种风险就越大。

就像联通捆绑的iPhone可以通过换卡进入移动的网络一样,广电高清终端通过刷机变成IPTV和网络电视的风险始终存在。然而,因为担心“越狱”就停止发展更高性能的智能电视终端而继续封闭自己,显然是讳疾忌医,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办法。

88、如何解决电视运营商终端 “越狱”问题?

首先要尽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靠服务提高对用户的黏着度。

其次,尽快按照广电总局下载CA技术规范统一CA标准,借鉴手机产业发展的经验,促使运营商终端市场化,由用户自愿购买消化终端成本,同时通过市场化促使产业不断向高端发展,不要继续将终端当作运营商的资产。广电网络抛开机顶盒包袱使之市场化之后,集中精力引进能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的新服务,例如超高清电视引进更加丰富的节目源,更多的增值应用,利用高下行带宽优势与第三方OTT运营商进行业务合作等等。

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可以采用深度的芯片定制,使得芯片只能捆绑指定的运营商。这种方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越狱”问题,但这势必又回到封闭发展的老路上。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还要防止在应用中支持其它非广电网络的业务,在技术开发上一定需要将开发环境封闭起来,这种从芯片根源的封闭所造成的结果可能比智能卡封闭还要严重。当运营商被芯片厂家捆绑后,将不利于竞争,如果所捆绑的芯片很快落后,或有缺陷,会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手机智能化后,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已经标准化,发展迅猛。特别是硬件性能,在全球重量级芯片公司的参与下,提升十分明显,每隔一年就提升一个档次。如果数字终端仍然像平移时那样所有终端全部通过集采,沿用封闭的技术标准,就意味着终端资产在一年后技术就开始落后了,如果不能承载更好的应用,就会降低对用户的黏着度而导致市场萎缩,资产贬值风险反而更大。所以,与担心智能终端的“越狱”相比,发展技术封闭的非智能终端的风险更大。

另一方面,中国的数字电视已经进入了后平移时代,面临着三网融合的市场化竞争,需要将原来的标清机顶盒升级为高清机顶盒,各广电网络公司没有经济实力采取免费赠送的方式对终端更新换代,只能通过市场化方式,由用户从市场上自由购买,但机顶盒终端将面临IPTV、OTT智能机顶盒的竞争,广电靠封闭垄断终端捆绑业务的时代即将过去。

在手机行业,非智能化的封闭经营模式促使诺基亚、黑莓在走向衰败,微软、英特尔一些行业巨头都开始处于被动局面。就连中移动这样财大气粗的移动运营商,都在智能化发展趋势下,也加快淘汰单一功能终端的步伐,而广电运营商至今还没有开启智能终端战略。

电视终端走智能化的道路已经非常清晰明确,电视运营商应该充分利用开放市场的技术进步,提升对用户的服务,统一技术标准,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利用各种资源提升服务质量,不再垄断机顶盒,才是解决终端“越狱”的最根本办法。

89、智能电视平台和PC机平台相比哪一个更可信?

智能电视平台更可信。

智能电视与PC机相比,使用位置比较固定,个人资料齐全,IP地址可管。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可以做到每个芯片绑定全球唯一的安全信息,可以很容易辨识和追踪。所以,如果基于智能电视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做到使用位置、IP地址、用户信息的锁定,高度的可管可控使得智能电视平台更可信。

90、为什么说通过智能终端拓展可管可控的增值应用是电视运营商的一个发展出路?

在数字电视发展之初,运营商就寄希望于增值应用,但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后,在抱有高度希望的增值应用方面几乎没有建树,原因很多,但究其主要原因是终端技术的封闭混乱。随着广电总局下载CA技术规范的颁布,造成终端技术封闭的智能[FS:Page]卡CA技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为终端技术平台的开放化和智能化扫清了一个最大的技术障碍,终端应用也将摆脱软硬件捆绑的束缚,迎来大的发展。

苹果模式的成功,让人们看到通过可管可控的应用软件环境,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利用智能电视系统,广电运营商有条件实现类似苹果的“终端+应用+网络”良性发展的商业模式。

如果将电视网络天然可管可控的优势与智能电视相结合,便可以通过智能电视拓展丰富多彩的可管可控的增值应用,这将是电视运营商的一个发展出路。

[page]
  
五、关于智能电视机与广电运营商

91、如果苹果智能电视面市,将给中国电视机厂家和广电网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苹果智能电视面市可以促进中国智能电视产业的发展。因为我国有完善的电视机产业链和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各个电视机厂家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在智能电视领域不会和苹果拉开太大差距。

与苹果推出iPhone很久其它厂家才跟上的情况不同,我国已经形成了包含多家上游芯片在内的以Android平台为基础的智能电视工业体系,很多厂家也在加紧投入超高清电视的研发。苹果在智能电视的领先之处将可能体现在超高清及多屏互动等提高用户体验的应用软件上。苹果得益于垂直整合后的标准统一,盈利模式清晰,比较容易地聚集大量开发者。

技术标准的统一非常重要,它是调动资源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的关键,国内外电视机厂家组成智能电视联盟以应对标准缺失是一个好现象。泰信认为应由各个厂家参与的行业协会,集合各家创新,或者其它中立的第三方对标准进行管理。

如果各大电视机厂家能够放下成见,达成统一的接口标准,能很容易形成和苹果相抗衡的生态系统。只要芯片足够强大,再加上智能电视分辨率统一,苹果系统上有的应用软件在Android系统上也会照样有,将不会出现在智能手机发展期间,软硬件平台分化严重,众多开发者无所适从的情况。

如果广电运营商一起参与标准的统一规划,通过统一下载CA实现智能数字电视垂直化发展,在业务层面进行合作,非苹果阵营的电视机厂家胜算会更大。

其次,苹果智能电视的出现将对广电网络公司形成冲击。苹果智能电视不可能在一个城市中对应各不相同且高度封闭的智能卡CA系统,一定是以OTT的方式。

如果允许苹果的这种发展方式,会给国内电视机厂家以及一直寻求业务突破的电信运营商以强烈的启示,并产生鲶鱼效应,促使智能电视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形成以OTT为基础的新的产业形态,电视机厂家将抛开广电运营商而与电信运营商及牌照商合作发展OTT,结果可能会加速广电网络运营商的边缘化。

92、电视机厂家和广电网络运营商有没有结成联盟抵御苹果的基础?

有。

到目前为止,通过广电网络看电视还是用户的首选。对于已经完成标清平移的广电网络,正在面临向高清终端的升级,智能电视本身就具备的高性能智能机顶盒的功能,可以为广电运营商所用,避免升级机顶盒带来的巨额开支,电视机厂家同时能够将智能电视支持数字电视而拓展市场。苹果进入电视机市场,不但对电视机厂家造成影响,而且将以开展OTT业务为主,在利益上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冲突,所以电视机厂家和广电运营商有合作抗击苹果的基础。

尽管二者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除了广电运营商需要放弃靠垄断机顶盒获利的想法,也将面临CA技术不统一的困难,广电总局下载CA技术规范正好可以担此重任。

93、电视运营商有没有可能借助类似iPhone的明星机型拓展业务?

有可能,但必须统一标准,并且实行智能电视终端的市场化,让有创新实力的公司广泛参与,才能诞生明星机型。

iPhone的成功之处首先是其硬件的高性能,高性能的硬件才能承载更多顺畅的应用;其次是在增加用户体验方面的很多软件创新。

智能电视终端也需要走同样的发展道路,硬件性能的快速提升必须让上游芯片公司毫无限制地直接参与竞争。而增加用户体验方面的软件创新,必须让机顶盒等终端直接面对用户市场,应用软件开发者可以不受限制地参与软件开发,直接获得市场信息,发挥创造性。

但现在的芯片市场讲“主流”不讲性能,决定芯片方案的是运营商或与运营商关系密切的机顶盒厂家,用户市场被完全隔离,软件开发者不能自由参与,等于切断了开发者创新的源泉。因为创新几乎都是从个性化开始的,众多的个性化应用软件才能满足互联网环境下个性化的需求。因为缺少个性化,才导致了现在运营商数字电视终端市场之乏善可陈,百姓牢骚满腹。

如果要产生类似iPhone那样能帮助广电运营商增加用户粘性的明星终端,实现双赢,必须放弃把机顶盒终端主要当作一个收费工具而严加垄断的意识,开放终端市场,统一技术标准和市场规则,消除各种阻碍创新的封闭势力的影响。

94、为什么智能电视不能在开放的环境中支持广电网络的加密数字电视业务?

首先,因为大部分的加密系统采用了高度封闭的智能卡CA加密系统,这些各自高度封闭的技术接口需要严格保密,不能在开放的智能平台上使用,否则安全性将形同虚设。另外,各地标准不一的CA加密系统,也让本来可以规模化生产的智能电视难以适应。

再次,智能卡CA利益阵营担心一旦智能平台与互联网发生融合,将封闭的智能卡CA系统置于开放的平台上,将出现类似日本B-CAS的破解,对采用开放的智能平台有甚深恐惧。需要封闭的环境保护,不能直接支持广电网络的加密数字电视业务。

所以,有的智能电视只能采用大小卡的机卡分离措施支持数字电视,通过大卡将封闭的智能卡CA系统进行隔离,但这不利于广电网络参与三网融合。这种模式由于技术落后,早在2009年就被美国FCC宣布放弃。

95、为什么电视机厂家和广电运营商一直以来不能实现合作双赢?

首先,各地广电采用的黑盒智能卡CA技术标准,既不开放更不统一,使得规模化生产的电视机无法与广电结合,不能把支持广电运营商的数字电视功能作为标配。

其次,现在的电视机芯片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更新周期在1年到1年半左右时间。如果按照传统的数字电视开发模式,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集成封闭的智能卡CA,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集成各地私有的应用程序,例如浏览器、股票、EPG广告等功能,而这些开发工作很巨大,往往开发一年还没有完成,下一代芯片就诞生了。所以,如此大量的开发工作,对于传统电视机厂家而言是无法承受的。针对私有封闭技术的集成开发,不可能跟上智能电视芯片的更新速度,所以,电视机厂家只能放弃对广电运营商市场的支持。

鉴于以上原因,电视机厂家和广电运营商至今不能实现合作共赢。

96、为什么终端企业和广电运营商联合发展支持DVB业务的智能终端可以实现双赢?

如今,技术封闭的DVB机顶盒市场逐年萎缩,导致对上游机顶盒芯片的影响力逐年降低。与此对应的是,智能电视在技术平台上与手机和平板渐趋一致,对上游芯片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智能电视因在技术架构上与移动终端趋同,开始与移动互联产业融合同步发展。例如,2012年不但智能手机进入双核时代,智能电视也稳步进入双核时代,这对传统的电视行业来说的确是一个大跨越,对于按照传统封闭模式发展的广电终端却是遥不可及。

移动互联本身属于IT行业,二者早已实现融合。原来的IT大厂借技术平台融合之机,也开始向智能电视领域渗透,比较典型的是苹果、谷歌和联想。

智能电视IT化的变化显然对缺少IT基因的传统电视机厂家不利,而IT厂家的进入一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来拓展业务,比如现在热炒的OTT TV业务,这又对广电网络运营商形成冲击。

所以,电视机厂家和广电网络运营商都会在智能电视IT化的过程中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开始阶段二者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因此,电视机厂家与广电运营商合作发展支持DVB业务的智能电视终端,可以抱团取暖,显然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然而,市场化的电视机厂对IT化的适应能力显然比广电运营商强,一旦电视机厂家适应了IT化,并与电信运营商和OTT牌照运营商结成联盟,广电网络更大的麻烦就要到了。

97、为什么后平移时代的智能终端比捆绑终端更容易实现市场化?

用平移的方式实现从模拟向数字电视快速过渡是一个有效措施。但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伴随着宽带网的发展和智能电视的发展,人们有可以通过很多途径看电视。如果继续依靠功能单一的机顶盒发展业务,显然不能将电视业务向多终端发展,所以导致传统电视的开机率下降。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尽快实施数字电视终端的多样化和市场化,过渡到靠技术进步提升服务增加对用户的黏着度上来。

不论PC时代还是后PC时代都已经证明软硬件分离的“终端+应用软件”商业模式的成功。人们对PC机的依赖是因为PC机可以加载众多的应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进入后PC时代,仍然延续了这种发展模式,智能终端的超常规发展让人们对“无限量加载应用”的“终端+应用”模式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并将这种商业模式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发展显得更加开放和更有活力,市场化程度更高。后平移时代的终端智能化也需要借鉴手机、平板的智能化发展道路,避免继续走封闭技术路线。

靠自立封闭技术标准的模式捆绑终端,既限制了别人,也捆绑了自己。在失去有效的竞争之后,一定会导致终端技术的落后,这就是广电行业目前面临的局面,这种捆绑封闭的发展方式也永远无法实现终端的市场化。

现在,行业上下几乎全部认识到广电网络终端的封闭技术阻碍了市场化发展,广电总局颁布了《可下载CA技术规范》,以促进广电终端水平市场化的良性发展。很多广电业在探讨智能电视终端与开放的平台发展,在有了统一的认识之后,后平移时代的智能终端市场化道路将更容易实施。

98、为什么说发展智能电视终端市场化是电视运营商的最佳出路?

在电视实现数字化并进入智能电视时代之后,终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广电网络在通过行政手段完成数字电视平移之后,后续终端的升级很难继续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借助智能化趋势,通过市场消化终端升级成本,促使终端技术升级将是一种适应个性化需求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在后PC时代,终端智能化和多屏互动是大势所趋,智能电视占比在不断提高,智能电视出货量快速上升的拐点即将到来。在各大电视机厂家的大力宣传下,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宽带网络普及之后,在智能电视上能够开展众多新业务也越来越多。和智能手机一样,高端的智能电视将成为运营商争取高端用户的利器,为此电信运营商不断调整自己的技术标准,以适应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例如,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从IPTV向“智能网络+牌照商”的可控的OTT业务过度,使参与其中的人员越来越多,广电运营商同样面临调整自己的技术标准,而且比电信运营商更为迫切。

在实施了广电总局颁布的《可下载CA技术规范》之后,数字电视技术标准将可以和智能电视融合,广电运营商也可以利用高性能的智能电视终端发展业务,促使广电运营商终端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提升技术进步,减少终端投入,开展梦寐以求的增值业务。

99、为什么说广电DVB终端需要尽快和OTT融合,并向智能电视终端转型?

广电面临的三网融合竞争是市场化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面对竞争,单纯接收广播式节目的机顶盒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广电面临终端技术的升级转型,DVB和OTT融合给广电带来新机会。

进入2012年,在智能电视的推动下,OTT呈现爆发式增长,电视终端的智能化和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提速战略是这个爆发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电视终端的智能化延续了手机、平板电脑的技术发展路线,统一了行业标准:软件平台统一到Android平台上,硬件统一到以主芯片为主的硬件方案上,关键的CA技术标准正在向下载CA过度和统一。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望和芯片厂家及Android升级同步,从而加速广电运营商智能终端技术市场化发展。

因此,广电DVB机顶盒需要尽快在下载CA技术规范上和OTT技术融合,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100、为什么今后1-2年是广电网络借助智能电视向市场化发展转型的关键窗口期?

预计到2012底,我国智能电视保有量将接近3000万台,全高清电视机保有量接近1亿,如果将720P以上的高清算在一起,高清电视保有量超过3亿,这些高清电视机通过配备智能机顶盒也可以升级为智能电视,而通过广电高清机顶盒实现高清电视业务的数量却不到1000万,并且是非智能化的,因此智能电视机顶盒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市场需求量巨大。

2013年各大电视机厂家将全面转向智能电视,电视机厂家高强度的智能电视概念宣传,以及三网融合政策保护到期和电信宽带网络战略的实施,将带动OTT智能电视机顶盒市场持续升温,支持OTT的网络智能机顶盒将开始上量,促进数亿的高清电视升级为智能电视。所以,如果有政策保证,2013年将很可能是以OTT为特点的智能电视和智能高清机顶盒爆发性发展的一年。

在智能电视机方面,按照我国每年4000万台的电视机销量,到2015年,不需要机顶盒就可以接收IPTV、网络电视的智能电视机用户将达到2.5亿,将全面超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量。

如果广电网络仍不能统一技术标准,不能利用智能电视的发展,难以借助智能电视的快速发展开展业务,将错过转型发展的时间窗口。如果这些电视机不能接入广电网络,将给电信运营商拓展宽带带来巨大的市场驱动力。当宽带接入普遍达到10M以上,不管电信运营商通过IPTV方式还是互联网电视方式,都会对有线电视网络形成明显的替代作用,并成为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增长点。当用户不能获得高性能的智能终端,对广电业务的黏性下降到一个不可逆转的拐点之后,广电运营商的业务转型窗口期将彻底关闭。

所以,今后1-2年是广电网络借助智能电视向市场化发展转型的关键窗口期。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