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科技资讯网 5月24日 北京报道:在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圆桌讨论环节,众多嘉宾对云计算应用实践展开了观点的碰撞。以下是他们的演讲实录
CSDN&创始人兼董事长蒋涛:大家好,最后一场非常有挑战性,我们听了一整天各位院士专家都给我们云计算的技术也好,实践也好讲了很多,我们最后一场希望留给大家一些东西。主题云计算运用实践。首先我们扣着题目进入主题。请远道而来刘理事长先分享一下,在台湾您看到云计算实践现状?
台湾云端运算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刘瑞隆: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之前我们非常注意云计算产业发展,09年开始的时候着手研究。我们云端运算产业协会会员110家,我们最重要发展是核心技术,一方面云应用,我们在去年2011年4月份我们发布云端作业系统,属于核心技术部分,是首创,11月份发表云服务器,同时我们中华电信同一时期云世纪开始运转。我们在今年3月成立台湾云谷,在台北市,目前展出有27个公司,有便民服务。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到台湾去,到台湾云谷参观。
蒋涛:这些是已经运行起来的?
刘瑞隆:是的。
上海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唐全荣:上海从2010年8月份发布云海计划以后,一直在致力于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实践,一个是在解决方案,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搞一些实践,第二在传统的信息化改造方面进行一些实践,第三在公共服务公用服务做一些部署。应该说从2010年8月份以来已经有很多在关键技术方面涌现很多企业,这些实践应该说在云计算平台管理,在分布式云计算方面,在海量存储管理方面有很多很好解决方案。政务、交通、金融、中小企业服务,还有卫生健康等等都有一些比较好的案例。去年经信委发文,我们通过政级应用案例评选6大应用示范项目,同时评选10个培育项目,应该说整个典范试用中取得比较好的推进作用。为公共服务方面,展台有展示,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推出的一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还有盛大的云,都已经是一个为公众服务的很好的一些平台。另外一个是将一些传统的改造,等会介绍例子。在我们展台上很多例子可以看到。比较好的案例等会可以进一步介绍。
蒋涛:今天台上5位嘉宾,两位政府主导的,两个厂商,还有一位是这次大会主题引领示范创新实践,我们最希望看到行业实践案例,我们特别这种嘉宾来自海航信息,海航怎么样实施云计算。
海航集团海航信息董事长何海燕:我把海航集团云计算的一些探索实践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简单说一句海航集团背景,是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现代综合服务运营商,海航集团信息化建设我们作为公司化专业化团队做服务。整个海航集团目前所有的信息系统的总体规模三个层次来看,一个从整个计算能力,我们现在拥有服务器数量800多台,拥有南北两个数据中心,一个在海口,另外一个在北京。整体拥有数据量超过60个GB,整体网络拥有集团企业下专有网,这个网络规模网络终端设备2万台,覆盖区域覆盖国内80、90个城市,我们有50个网络节点,有4个中心城市HAB,经过10年积累形成庞大复杂的数据中心以及信息系统。整个数据中心部署的应用我们有600多个应用系统跑在上面,提供海航旗下几百家企业使用。云计算方面我们从05年开始在小团队做一些虚拟化尝试。05年做实验,做一些学习摸索后,08年开始基本开始把我们一些非关键性业务,非核心一些业务,先从边缘做一个迁移,企业云计算架构转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迁移过程中,从08年开始到09年正式推出整个在海航集团推出企业私有云的正式的服务,从它的技术架构到商业模式,到整个组织模式都是按照云计算的理念来部署和实施。我们到现在为止,部署应用的机器达到了800多台,800多台虚拟机。虚拟化开始做尝试。我们差不多涉及到海航集团的下属产业、航空、机场、酒店、实业、商业等等其他相关产业相关应用将近有100多套系统已经迁移到容机架构上。看到非常好的明显效果,也有一些经验。中间有一些教训。
中国电子软件研究院主任冯宇彦:这是典型案例,是比较少见一直跟踪技术发展到今天完整案例,可能未来应该有更丰富发展趋势,更多应用,一些新应用在上面。我们也做了类似的实践和规划和项目,大家遇到首先问题是规划问题,模式的转变,服务流程怎么随技术转变而转变,产生一种新的服务流程和新的对IT资源使用和管理方式,从管理规范上需要改变。
希捷公司企业运算产品线管理资深经理吴博深:先谢谢在座这么多嘉宾,我们公司做硬盘的,一些系统背后是我们硬盘,我们是全球领先存储生产商,很多企业级应用,云端应用后端其实是我们企业级硬盘。
蒋涛:现在和原来有什么不同,或者行业需求发生什么变化?
吴博深:云计算特别注重是省电应用,在数据中心一直都是强调的,就是省电功耗,硬盘方面对我们来说,对于在设计在优化方面是我们遇到的一些挑战。
蒋涛:回到实践来说。我们想听更多案例,还有支持我们的朋友在下面,请李司长再分享一下您看到应用比较好的例子。
刘瑞隆:举台湾云云谷案子,分三阶段,第一把我们解决方案整合起来成立一个展示中心,让所有国外的和我们合作的可以很快给我们一个整体了解。目前已经完成,在台北市,欢迎大家到台湾去去参观。第三阶段找到大基地做云服务开发。我们中华电信云世纪非常精彩,目前36个ISV合作,有130项以上SAAS项目,我们强调的是台湾的这些都汇集起来,包括云家族,以及电力方面技术,还有自己公司云系统集成等等。我们整合起来给人家一个感觉。我每次国外访问他们非常喜欢。
蒋涛:用政府力量整合起来?
刘瑞隆:台湾协会力量,中华电信也帮很多忙。
蒋涛:唐总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唐全荣:很难说哪个应用搞的比较好,刚刚说是6大示范项目,10个培育项目,其中我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中远集运,有100多信息系统,通过云计算改造,他申报项目,我们去验证的时候他们报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把整个100多个信息化系统经过云计算改造以后,节省1860万,把世界各地所有的云计算的信息管理东西云化,都把服务器取消,最后省1860万。另外说银联数据,上海是一个金融中心,银联数据干什么?管中小银行整个发卡系统和整个发卡所有管理系统。还把整个加油站东西管起来,这两个例子非常好。
何海燕:两阶段,第一阶段基于X86应用全迁到云端做,还有第二阶段做的,海航是公共服务企业。
蒋涛:内部系统还是对外服务系统。
何海燕:是一体的。核心生产系统是不断实践摸索,我们逐步推进。刚才讲了案例的事,几个数字,我们应用方面云计算探索,这个实际是商业模式,是SAAS服务,我们02年开始这么做,技术架构和今天讲的云计算有一个差异。02年我们做的整个海航集团所有管控类系统,我们当时采取SAAS模式做。我简单算一个帐,当时每家企业建整个设计协同资产系统的话,至少再小企业要花50万以上,我们500多家企业将近3个亿,实际我们用这种模式整个集团相关建设,加上后期升级改造才2千多万,节省成本实际非常显著的。另一个层面,实际解决了前面专家谈的数据孤岛问题,集团几百家企业一个平台,整个信息整合在一起。从用户角度节省很大成本。从作为一个集团内部信息服务者角度来看收益很显著,我整体信息系统人员服务的人力资源消耗比例降很多,收益单项一个服务,每年收入达到3600万以上。这是我讲的一件事。再加上云推出去服务,对整个集团原来采购流程2个月部署到现在我们10分钟全部搞定。从云桌面部署,我们虽然部署600多台,节省费用降低30%。能源节省,终端维护我们远程维护,我服务到全国乃至国际企业。
冯宇彦:我讲一个我们参与的歌华有线,在座很多北京人,都用歌华有线高清机顶盒进行视频点播和互动。我们09年开始通过两期的工程已经帮歌华有线全部实现虚拟化和统一应用开发上线管理。最后效果是咱们现在每个人在家里看到视频点播,我感觉更流畅。目前带宽只有一兆。以前应用上线过程可控更快,一个新应有来了先测试再上线,非常快。
蒋涛:这样投入多少?
冯宇彦:投入不多,2期合起来3千万左右。
吴博深:众多希捷合作伙伴里面,三大云应用方面我们看到CROP应用实践案例比较多,要列一个可能会说所谓的协同效应的那种应用,比如googlemail,还有上海世博会案例都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到我们A12展位多了解一下。
蒋涛:最后展望下一步,现在感觉至少在唐总提到传统信息化改造是很明显好处可以体现,下一步这块或者整个实践上这块是不是最大一块?下一步怎么样,云计算实践在行业里?
唐全荣:云计算时间来看,今天大会报告已经讲很多东西。我们觉得整个上海应该说从我们认识看,从2010到2012年我们现在走自主研发试点示范阶段,从2013年以后,昨天是在智慧城市论坛介绍,上海从2010到2012年阶段是自主开发,从2013年我们开始部署。应该是优化环境,示范推广。我们现在什么阶段?正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间。上海到这边展示。从整个应用程度看,已经用的非常多。有嘉宾介绍一样,真正我们自己搞很多东西刚刚起步,很多人在观望中,要了解我们自己搞的技术和产品,搞的管理是不是能适用。
蒋涛:台湾下一步发展计划是什么?
刘瑞隆:今天参加云计算大会学习非常多,听到很多专家演讲,院士提到重要的部分,我的理解各显神通。我们看整个产业发展,过去我们台湾发展ICT产业,我们现在过渡云计算产业,重点在两岸合作。台湾每年组团参加中国云计算大会非常重要,两岸一起携手合作。怎么合作,我建议这样,过去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台商来投资,现在再讲会被笑。第二阶段发展到两岸合资,现在合资不稀奇。现在有件事情,两岸合作大型项目,比如两边出几百几千人合作大型项目,云计算要吸引目光,两岸合作大型项目肯定疯狂报道,合作本身会吸引焦点。吸引焦点合作项目更容易成功,我衷心的期盼ICT发展过去通力合作有这个结果,我们在云计算方面一定促成两岸合作大型项目。我相信一飞冲天。我祝福在座各位都能够有好成绩。
何海燕:下一步核心还是以应用为导向的主体,现在云计算在第一阶段探索我们更多是聚焦在形式,而且从国内总体云计算的阶段一个建设来看主要是重基础设施硬投入,实际从企业来讲,基础设施只是后台的一个支撑,最核心是对现在互联网的时代的一个业务的敏捷的响应,这个支撑非常关键。云计算的方式将来我们现在讲三个层,应该打通一体,更多以应用为导向的SAAS层东西示范。下一步核心围绕这个思想,主要在弹性计算突发性的这种弹性计算这方面的一个动态的研发的投入和配置,我们前阶段整个还是围绕着相当于虚拟化技术应用,同台弹性计算方面我们已经研发出产品,现在做了一些小步局部的实验。
蒋涛:您的这些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
何海燕:我们有自己研发队伍。虚拟化05年VMware出来我们第一个在用的。后面弹性计算相关方面我们自己在研发,我们IT团队现在整体队伍1千号人。
冯宇彦:各刚才都指向一个方面,深化应用,找到一个应用和云的结合点,不光是技术,现在谈云计算更多谈技术,我为什么用?我要从业务的需求角度找到一个结合点,下一步一定是深化结合找出典型案例出来。
蒋涛:结合点明显吗?
冯宇彦:现在有一定但不明显,现在能看到结合不够吸引人使劲做这个转变。还也一个趋势,我认为是一体化趋势。何总提到,希望软硬一体化平台,更多关注SAAS,恰好也是有一个小广告,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推出这样的一个整合平台。
吴博深:从我们的存储供应商角度来说,我们是希望能够下一步可以往更低的成本,每GB的成本可以往下降,这样我们希望能够更符合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成长方面可以符合经济效益。一个数据中心硬盘很多,希望这个会可以推动整个云计算的一个方向。
另外一个也希望更广泛的使用我们所谓的存储金字塔里面各种应用。希望可以更广泛应用不同层面上,这是我们一个看法。
蒋涛:最后给我们下一届明年大会给一个期望。我希望明年第一台湾有一个展台,我们希望在台湾开一个分会场,您有什么期望?
刘瑞隆:你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可以研究看看。我的建议现在在实践阶段,还有一些标准的部分,大家可以注意下这部分。云计算大会办的非常成功,希望一年年办下去,我们每年来参加。
唐全荣:一直在希望,包括本届,我们去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希望把中国第三届云计算大会放上海开,我们当时这么想,5个示范城市有3个在长江三角洲,放上海开非常合适。明年第五届我们应该更系统一点,一个从云计算产业,自主创新解决方案形成体系,明年能不能在会议上有更多体系介绍。试点示范角度看能开始布局,不要太分散,再大一点或者更系统化。第三是商业模式方面创新方面取得更多案例。
吴博深:我这边不管在哪里办,在上海办在北京办,我们也会参与,希望百花齐放,更可以多一点的不同的层面的一个云计算的应用或者是一些我们所谓的供应商或者是一些构建者,希望多建一点这样子的参与者。给大会多增添不同色彩。
冯宇彦:我衷心的希望明年咱们第五届云计算大会能自己用上云系统办会,还有一个祝愿,希望云计算大会办成国际盛会。谢谢。
何海燕:我希望在第五届云计算大会能看到更多今天介绍的这种应用示范型的成果分享。云管端,今天李院士发言讲的,我觉得其实也是得到这么大回应,我希望第五届安排这些对话或者讨论会比较好。
蒋涛:这次大会我们看到各个行业实践,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希望明年大会有更多进步,希望院士期望能够实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