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中国城市如何进行文化包装?
中国经济网博客 | 吴东华 | 2012-03-26 14:00

去年以来,中央提倡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对于这种文化产业,国内的理解比较单调,要么是过去的文化节,要么是书、报、出版社、网站、广播、电视、艺术等产品的产业发展,要么是文化交易所,结果把文化产业引向很小的发展空间,下面本文就中国城市如何进行文化包装做一探索。

第一,上海世博会期间沙特馆外面上端显示屏围了一圈,每一块小显示屏与所有的显示屏播放内容一致,无论你在沙特馆哪一边都能清晰可见显示屏内容。所以,沙特馆凭借这个先声夺人的魅力攻势,导致外面参观人群排队七八个小时以上才能进馆参观。我觉得我们城市的一些显示屏广告比较落后,一般是单块,比如上海徐家汇东方商厦、上海市人民广场以及南京东路等等,莫不如此,没有把显示屏弄好。我们的一些显示屏广告却大量安装在大楼电梯里、公交车上、出租车上、地铁车厢里,楼宇的外面较少。我觉得一些重要性、标志性、闹市口的重要建筑外面,可以通过沙特馆显示屏围一圈这种方式,来推广文化产业。

第二,中国大城市比如北京、天津、成都、重庆、上海、广州、深圳等,可以学习纽约时报广场,2011年创造1100亿美元的GDP,占地面积只占纽约市区的0.1%,但时报广场街区却汇集了纽约市11%的经济活动,为纽约直接或间接创造了38.5万个工作岗位,这个街区自2007年以来商务办公楼面积扩张33%,目前不动产价值高达60亿美元。2011年购物、娱乐和酒店住宿方面产生了48亿美元的消费支出,全年上缴国家和市政府46亿美元税收,其中21亿美元税收交给纽约市,足够支付当地警察局预算额的46%,有1.7万间酒店客房供游客住宿,占六月客房总量的21%,2011年该街区酒店收入18亿美元,这方面可以象时报广场学习。

第三,加强时报广场模式和沙特馆模式的协调效应,关键时刻,某城市可以利用两者统一播放一些专家的演讲直播,提前预告,免费观看,普及百姓对当前经济热点、时事、政治、军事、教育、医疗、老保等问题的困惑,每晚7点到10点,进行三场演讲,每场三刻钟,中间休息一刻钟,可以直插广告。一场国际各界名人,一场经济,一场非经济,字幕和喇叭同时进行,丰富百姓的文化素质,由每个城市成立一个文化产业推广委员会,专门邀请名人、名家演讲。以民生文化素质为先,但又不失文化产业化。每个城市除了丰富百姓文化素质外,也能拉动国外游客进来旅游、消费、住宿。不要进行视频直播形式转到网站上,但可以让第二天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一选择切取进行报道,不得复制视频用于传播。这才是拉动海外市外游客的有效手段,拉动粉丝的有效工具,拉动学习点拨的环境。演讲内容并非基础性,而是每个领域的前沿性、开拓性难题或热点剖析。

我认为,通过以上三个战略方案,各大城市打开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更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各大城市政府可以当面交流。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