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以强大合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山西省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动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加快科学发展、推动转型跨越的重要内容,提出要统筹开发利用地下地上两种资源,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挖掘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成立了由省市县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召开省委全会、文化强省建设大会。
第二,完善支持政策,着力保障改革。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完善转企改制单位养老保险、推进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等十多个政策性文件,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改革。近三年全省文化投入2500多亿元,其中省市县三级政府投入400多亿元,全力支持文化改革发展。将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每年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并设立重点文艺作品扶持资金。
第四,强化督促检查,大力促进改革。为了把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 “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落到实处,组成联合督导组,深入各地各部门面对面指导、强化督查力度,保证了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五,注重舆论宣传,有力助推改革。通过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大力宣传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特别是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各主要媒体联合作战、跟踪报道改革进展情况,积极为改革鼓与呼,营造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
辽宁 真转真改 整合创新 重在实效
辽宁省坚持以思路创新深化改革,以体制创新推动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不断开拓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辽宁改革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完全正确。辽宁省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真转真改,加快形成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全省统一政策、逐市督导、攻坚克难,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电台、电视台“两台合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在院团改革中,把“老人老办法”的“老人”按政策以事业单位身份办理退休。院团留用人员一律彻底转为企业身份,退休后按企业领取保险。不愿意放弃事业身份的人员,离开剧团带编制转到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岗位,有效地破解了人向哪里去的难题。二是整合创新,深入拓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省市两级报业资源深度整合,实施省市两级广电媒体深度合作,实施全省有线网络深度重组,实施网吧连锁经营深度监管。目前,《辽宁日报》日均零售达23000多份,2011年赢利1100万元,扭转了“小报养大报”的局面。合并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整合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统筹人员、设备、管理和运营,克服节目同质化和过度竞争。在实现全省“一张网”的基础上,集中优良资产和项目,筹建全资子公司和网络产业园。三是重在实效,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辽宁“广电模式”,广电有线网络节目覆盖全省行政村和6万多个自然村、230万农户,实现文化资源村村通、户户通。文化发展形成新思路,全省坚持专业艺术生产面向市场,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群众文化,有效运用文艺批评,保证文学艺术生产创作导向。话剧《郭明义》应邀走进中南海,并在10个省市巡演百余场。组建广电、报业、出版、新媒体、有线网络等省直9大文化产业集团,出台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重点抓好过亿元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企业,推动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上市,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北方系辽宁文化传媒板块”。
襄阳 勇于践行 扎实推进 文化兴市
襄阳市紧紧抓住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等关键环节,严格政策、规范程序、强力推进,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的改革任务,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推进、快速发展,“文化襄阳”建设迈上新台阶。襄阳市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以高度的自觉加强组织领导。襄阳市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改革第一责任人,直接挂帅、直接组织、直接落实,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在改革中首先破除以“三不”问题,即不愿改的守旧心理、不敢改的推责态度、不会改的本能恐慌为突破口,组织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改革先进地区典型经验,使改革单位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革早主动。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文化体制改革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仅2011年市委常委会就召开3次专题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工作。
二是以扎实的举措全力推进改革。全市统筹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督办制度,完善政策保障、注重市场化运作,确保了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了改革通报会、调度会、督办检查、市长约谈等5项改革推进制度,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改革发展的配套政策,全市25家经营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全员签订劳动合同。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财政垫支1.2亿元。工商部门为文化企业注册提供绿色通道,推出零收费、零障碍等服务。国土部门根据相关政策,优先无偿划拨300亩土地支持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建设传媒产业园。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采取买断、参股、人员安置等办法,将市直和7个县(市)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全部整合到楚天网络公司,实现全市一张网络、同城同网,三级贯通。
目前,襄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先后引进建设中印南方印刷工业园、唐城影视基地等重大项目,大力推进汉城、三国文化城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总投资100多亿元。
宝鸡 三个坚持助力打好改革攻坚战
2006年宝鸡市全面启动改革以来,坚持抓改革促发展,抓重点带全面,抓政策优环境,2011年底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通过改革,该市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遗留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文化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文化发展的广阔空间得到有力拓展。
宝鸡市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坚持着眼发展深化改革,全力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针对文化单位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的状况,他们坚持把转企改制与资源整合、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企施策,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将市人民剧团和市豫剧团合并,组建成立了宝鸡市戏曲剧院有限公司;将市歌舞团和市话剧团合并,组建成立宝鸡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转制后,各院团从单纯追求“获奖”转为面向观众、走向市场,艺术生产力、创造力得到明显提升,全市每年文艺演出达到4300多场,是改革前的2倍多。二是坚持把维护职工权益放在首位,稳妥做好人员安置工作。改革前,全市2/3的单位存在拖欠干部、职工社保等历史遗留问题。改革之初,不少干部、职工担心切身利益和个人前途,存在抵触情绪。对此,市里主要领导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三管齐下”的人员安置思路。即按事业单位待遇办理“退休一批”;进入企业后的“事企退休待遇差”财政补足,“转换一批”;予以一次性安置补偿,“自主择业一批”。三是坚持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轮驱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并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两者互动”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45家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全部免费开放,2011年参观人数达到600多万人次。全市基本形成“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在文化产业方面,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累计开工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项目60多个、总投资100多亿元。2011年宝鸡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
北京 五大创新推进首都文化改革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先行先试,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筹备组建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加强互联网管理,把互联网宣传管理领导小组变更调整为市互联网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区两级管理体制。理顺都市报管理体制,将新京报、京华时报主管主办单位划转北京市。二是创新运营机制。对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保留事业体制文艺院团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重点加强内部机制改革。采取项目制投资,形成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投融资格局,重点支持一批优质文化项目,支持文化名家牵头创办文艺院团,建立专业化运营队伍。三是创新整合机制。成立首都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出版发行联盟、影院联盟、影视产业联盟,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加强华北五省区市文化合作,京津冀晋蒙已经签署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一些重点领域推出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四是创新保障机制。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全面落实转制单位税收优惠、社保衔接、财政扶持政策。对转制院团注册资金不足5000万元的,财政补足资本金。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结合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特点,研究相关配套文化政策。五是创新投入机制。设立100亿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筹备设立10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用足用好财政资金。从今年起市财政统筹建立“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连续4年每年安排100亿元。吸引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参与,合作设立产业基金,成立相应管理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大对重大产业项目的投资。规范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建立健全项目申报、论证、评估、资金预算决算、资金使用审核监督等机制,把资金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深圳 创新观念争当文化发展领头羊
继南京、合肥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之后,在太原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深圳市第三次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以“文化立市”的深圳将创新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全过程,以“五个创新”抢机遇、谋发展、促跨越。
一是创新观念,以先进文化理念推动文化实践。深圳市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相继提出了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锻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等一系列新的文化理念,像抓经济体制改革那样抓好文化体制改革。二是创新管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一方面做好“加法”,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及配套政策,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一方面做好“减法”,降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市级文化行政审批事项从102项精简到11项。三是创新体制,大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全市34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10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内部 “三项制度”改革,国有文化单位普遍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运行机制。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着力推进“效益集团”建设,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四是创新服务,努力保障市民文化权益。建立文化享受服务体系,首创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对高雅艺术进行票价补贴,使市民能够以零费用或低票价享受文化艺术熏陶。建立文化创作服务体系,《春天的故事》《走向新时代》《走向复兴》等歌曲,唱响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五是创新业态,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等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高科技城市优势,探索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培育了华强文化科技、腾讯等一批文化科技型领军企业。成功举办了七届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逾5000亿元。深圳文交所被赋予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参与发起首支国家级大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毕节 注重创新重在突破加快文化发展
毕节市地处乌蒙山区,1988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实验区。近年来,毕节市大力发扬实验区“践行使命、勇于探索、艰苦奋斗、拼搏争先”的精神,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既定的各项改革任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毕节市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在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上注重创新。在转制单位人员待遇政策上有新突破,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原财政拨款不设置时间界限,确保“老人”平稳过渡;对提前退休人员过渡期社保接续费用明确由社保渠道解决;对文艺院团和剧场的特殊工种放宽提前退休年限;对“中人”日后的退休待遇差通过财政拨款、社保渠道和所在企业予以弥补。二是在转制单位扶持政策上有新突破,尤其对于改革难度大的毕节艺术团,明确投入经费在原有基础上只增不减。三是在公共文化扶持政策上有新突破。该市投资10多亿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毕节市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四是在加快文化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坚持把转企改制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进资源相近、业务相关的文化单位整合资源,实现集团化、集约化发展。2011年在推动市黔剧团、川剧团、京剧团、影剧场转制基础上,整合组建了市演艺集团公司,此后又整合媒体的经营性资源,组建了广电传媒、网络传媒、报业传媒等文化集团公司,报业集团改制后发行达7万多份,跃居省内市(州)党报第一位,跨行业行政区整合六盘水晚报共办《乌蒙新报》,深受读者欢迎。五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跨越。注重与旅游观光、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古城、古镇、古寨、古建筑、古驿道的恢复、修缮、建设,较好地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两年多累计投资逾5亿元,筹集社会资金25亿元,建成26个项目。建立彝族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彝族文化风情,推动古彝歌舞、戏剧等商演取得明显成效。
霸州 文化自觉 特色品牌 科学发展
霸州市位于京津保三大城市中心,为河北省辖扩权县级市。2011年全市 GDP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13.1%;财政收入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2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982元和9638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21.7%。2010年12月,中宣部、文化部在该市召开全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场经验交流会。如今,在霸州“看大戏、赏书画、咏诗词、泡温泉、游古镇”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时尚休闲活动。实践中,霸州市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文化自觉为先导。一方面是党委、政府的文化自觉。另外一方面是群众的文化自觉。“两个文化自觉”碰撞出一个广泛共识:“文化建设如同家庭过日子,绝不能等到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再送孩子上学!”从“九五”到“十二五”,文化建设都被明确写入五年规划,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坚定不移地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大规模启动文化工程。二是以设施网络为基础。该市先后投入20.7亿元,建设了中国自行车博物馆、中华戏曲大馆园、李少春纪念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全市已建成26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350个农家书屋,1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文化站,实现了农村文化大院村村有,广播电视户户通。三是以特色品牌为抓手。围绕“戏曲之乡、翰墨之乡、词赋之乡、温泉之乡和胜芳古镇”四乡一镇文化品牌,每年举办一届主题鲜明的文化艺术节。开办“周末小剧场”,全国各地票友7000余人次来此登台献艺。四是以队伍建设为支撑。该市涌现出78道花会、267个文艺社团,参加人员达16000余人。组建了一支4500人的由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文化经营者组成的“文艺轻骑兵”,深入农村开展文化活动。五是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建立“三级分包、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了市乡、村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对投资亿元以上的文化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政策。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乡局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实行定期督导、全程跟踪、年终要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