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靠着整合省内网络和一次性升级数字电视业务来获得收入增长的公司,它未来究竟还能有多大的成长性?对于这样的问题,不仅股民应该认真考虑,券商更应该作出严谨的预判。
IPO引发的估值与成长性之争余音未了,传媒板块又迎来另一充满疑问的IPO大单。
2011年12月9日,整合了吉林省几十家广电系统单位的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视传媒”)通过了证监会主板发审委的“审阅”。这意味着,背靠大股东吉林电视台,并以吉林省各地方电视台作为共同发起人的吉视传媒,在手握整张吉林省有线电视网络的情况下,一旦成功上市,将成为继天威视讯、广电网络、歌华有线等有线电视网络股之后的又一只区域垄断性有线电视网络股。
吉视传媒的招股书显示,吉视传媒此次计划在上交所发行近2.8亿股,发行后总股本近13.98亿股。吉视传媒此次募投项目有两项,一是数字电视网络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3亿元;二是以高清互动视频为核心的双向网络与业务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9亿元。
一直以来,吉视传媒主要负责吉林省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维护和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转发、传输,以传输视频信息和开展网上多功能服务为主业。但随着吉林省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逐步完成,外界对吉视传媒的成长性产生了质疑。
有分析人士即表示,有线网络公司的卖点并不是具有成长性,而是垄断性创造的稳定收益。除此之外,未来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拓展增值业务,提升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跨区域整合,提升用户规模,才是一家有线网络公司的“主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吉视传媒在上述两项上的预期都可能存有风险。
历史注资存瑕疵
吉视传媒体量庞大,其前身吉林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在2001年组建之初就收纳了吉林广电信息网部等35家广电系统单位。2005年9月,吉林电视台等49家广电系统单位用城市广播电视网络资产出资,在吉林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组建吉林广电网络集团。2010年,吉林广电网络集团整体变更为当下的吉视传媒。截至2011年上半年,总资产额超过33亿元。
但申银万国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IT时代周刊》,在吉视传媒增资等历史路径中,资产延期交付成为家常便饭,尽管监管部门及各股东间最终均以承诺控制了风险,其所带来的法律瑕疵却是既成事实。
2005年12月23日,吉林广电网络集团股东会决议注册资本增加至8.84亿元,新增出资2.36亿元由延吉广电局等19家股东以实物资产的方式认缴,但19家股东均未按照《出资协议》约定及时交付实物资产,直到2009年才陆续交付完毕。
对此,吉视传媒表示,在对全省广电网络资产实施整合的过程中,鉴于行业的特点和整合的复杂性,各股东在不影响全省广电网络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分期分步将认缴的增资资产交付给本公司前身吉林广电网络集团,由此导致增资过程中存在股东延迟交付资产的情况。此后,公司股东大会、控股股东吉林电视台、主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长春市工商局、吉林省人民政府等均出具了相关函件,表示上述增资合法合理。
然而,北京未名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洪明却指出,从性质上看,屡次增资过程中构成延迟交付增资资产,属于明显的法律瑕疵。但如果相关监管部门等不予追究且控股股东已作出相关承诺,此类历史遗留问题一般不会对上市构成实质影响,但也体现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严谨之处。
业务扩容瓶颈
在券商分析师看来,“基本收视费+增值业务服务+广告”是有线网络公司的商业模式,吉视传媒也不能跳脱这个范畴。
依据上述模式,基本收视费依托的是用户规模,增值业务的内容则更加复杂,但却是有线网络的价值核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用户数量的扩容,还是增值业务的增长,吉视传媒都已经陷入发展瓶颈。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吉林省家庭户数约925万户,而吉视传媒现在的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98.42万户,入户率为43%。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农村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收入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但情况却没有吉视传媒预计的这般乐观。目前,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电视收视业务收入、有线电视工程及入网费收入和节目传输收入。其中,近三年来,电视收视业务收入占营收的比例接近八成。
不少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国内城镇数字电视入户率已经接近饱和,吉视传媒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在城镇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而农村地区由于成本和竞争等因素,用户规模难以快速增长。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拓展用户数的另一办法就是跨区域并购。吉视传媒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上市后将适时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进行跨区域经营。但依照目前广电网络的格局,吉视传媒想要跨区整合难度不小。
“各省都制定了一省一网的政策,建立了各自的广电网络公司,类似吉视传媒这样的公司,全国有不下30家。”一家有线网络公司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为应对三网融合大潮,电信运营商等竞争者、省级广电网络公司都想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基于地方政府的考量和广电网络的垄断性,跨区并购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
上海一家投行的项目经理还指出:“吉视传媒要上的沪市主板对成长性要求并不严苛,否则也不可能逃过发审委的"五指关"。”
资料显示,目前吉林省数字电视收费标准高于北京18元/月和上海23元/月的有线电视收费标准,其ARPU值短期内的提升空间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城镇数字化整转工作的基本完成,数字化整转因素带来的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提升逐步消减。
上述投行人士指出,虽然稳定增长能够保证吉视传媒过会,但如果业务缺少亮点、业绩缺少增长空间,公司在一二级市场则会比较“难受”。
&nb[FS:Page]sp; 赶在年关前上市
鉴于中国股市整体低迷的现状,此前业界传出IPO节奏将被放缓的传闻,但从目前A股市场的审批进度来看,这只是一个传说。仅在最近,证监会网站上即挂出宜通世纪、聚飞光电及宁波慈星等4家公司的首发招股说明书,再加上日前披露申报稿的德联集团、南城百货和吉视传媒3家公司,去年12月以来已有7家公司申报上市并被受理,扣除节假日及周末,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份上市申报稿登场。
与此同时,深交所网站则挂出南通锻压、金明精机、汇冠股份、和晶科技的招股说明书。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8月份共有5家公司申报上市,9月份有14家,A股市场经历短暂的喘息后,进入10月,申报上市并被受理的公司数量急剧上升。而仅在去年10月内,就有21家公司在证监会网站刊登申报稿,11月则为27家。进入12月,盛况依旧。这似乎在提示投资者,IPO不仅未放缓,反而正悄然提速。
2011年年底,IPO之所以会提速,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原因在于一旦过了年,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就要加入2011年第四季度的最新内容,重新更改招股书工作量会大增。而这或许也是吉视传媒等拟上市公司拼命赶在新年来临之前过堂证监会的根本原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公司抢搭IPO末班车,将令市场资金面更加失衡。业内人士表示,一旦市场崩溃,打新股也会成为高危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