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必须有效抵制低俗风 重视贺岁片创作我的搜狐
搜狐微博
QQ好友
白社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i贴吧
手机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2012年01月01日12:58 中国网
中国网
0
说两句0
分享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广播影视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广播影视强国。
一、始终高举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影视发展道路
旗帜就是方向,《决定》鲜明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探索的根本结论,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唯一正确道路。必须高举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影视发展道路。
坚持广播影视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广播影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是我国与西方广播影视发展道路的分水岭,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影视发展道路的前提。这一点,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意识形态属性,首要的是坚持党性原则,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自觉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广播影视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坚持意识形态属性,根本的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决定》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把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大力加强主流媒体能力建设,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特别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把握主动权,掌握话语权,扩大正面舆论场,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影视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广播影视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齐鸣,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社会热点互相叠加,杂音噪音时有出现。同时,我国社会文化环境深刻变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多样便捷,各种文化产品和思潮纷纷涌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紧迫而重要。广播影视必须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变中求共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忠实履行好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责。
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影视发展道路始终的重要方针。广播影视提供的是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影视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好地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又要努力克服市场经济对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消极影响,在承载先进文化价值中体现市场价值,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广播影视工作者必须坚守精神追求,担当文化使命,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核心价值、振奋民族精神、引领时代风尚的优秀作品,努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广播影视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引导,完善政策,努力使这一重要方针成为广播影视工作者的自觉遵循。特别是要按照《决定》要求,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抵制低俗之风,把低俗庸俗媚俗的风气坚决压下去,把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牢固树起来。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广播影视工作的根本宗旨。如何通过改革发展,提高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广播影视面前的紧迫任务。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观念,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是充分尊重和表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文化精品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最终应该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要深入贯彻“三贴近”原则,建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常态化机制,把更多的镜头话筒对准人民群众,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服务百姓生活。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激发灵感、选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语言和多彩的画面深刻反映时代的进步、人民的创造,大力唱响“劳动者之歌”。
二是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决定》强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并且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广播影视把解决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作为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中之重,统筹无线、有线、卫星多种技术手段,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点惠民工程,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实现全国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基本实现全国所有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还将继续深入实施好这几大工程,同时抓紧推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和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决定》指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重要判断,准确把握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广播影视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呈现出高品位、高质量和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城乡恩格尔系数降到0.4以下。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是文化消费的[FS:Page]快速增长期、加速升级期。广播影视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重点发展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纪录片等内容产业,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播影视新兴产业,努力在满足人民需求中实现新的跨越。
三、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推动广播影视发展方式转变
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推动由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改变过去主要依靠数量规模增长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坚持走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内涵式科学发展道路。这是覆盖广播影视各个领域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推动广播影视内容产业科学发展。从数量看,我国已经是世界广播影视大国,全国有广播电台电视台2000多座,开办节目3000多套。2010年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达526部、电视剧产量约1.5万集、影视动画产量达22万分钟,均居世界前列。但从人民需求、时代要求和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追求来看,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数量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广播影视繁荣发展的主要瓶颈。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在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佳作。要抓好重点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继续扶持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以及工业、农村、少儿、少数民族题材等创作生产。抓紧推进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重视贺岁片的创作生产,推出一批格调健康、愉悦身心、大众喜爱的优秀贺岁片。提高质量,必须正确处理党委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关系。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出精品,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党委政府要加强引导、重点扶持、宏观调控,真正有所作为、科学作为、大有作为。党委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才能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最大限度整合利用资源。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影视创作生产有其自身规律,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引导,应当科学、准确、内行、到位。
以增强效益为重点,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须由政府主导。《决定》从加大财政投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这是十分正确的,必须落到实处。但是有投入,就要讲效益,讲投入产出比。比如,我们着眼于提高直播卫星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国家财政每年只需投入1个多亿,就可以让两亿农户免费收听收看到48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还可以实现应急广播入户、固定电话入户,大大缩小了城乡居民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方面的差距,大大改善了广大农村的文化民生。实践证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只有讲究质量、讲究效益、讲究创新,才能确保政府的投入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广播影视发展动力和活力
《决定》指出,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广播影视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广播影视工作,不断提高广播影视工作科学化水平。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
一是创新观念。当前,广播影视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传播理念、发展方式、管理模式、体制机制等都在发生深刻变革。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要推进观念创新,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陈旧观念、惯性思维,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争主动。在发展思路上,要改变广播影视是单纯的公益性事业的观念,树立广播影视具有事业产业双重性质的观念,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做到公益性事业、经营性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在媒体建设上,要改变新兴媒体仅仅是广播影视技术升级的观念,树立发展新兴媒体是广播影视一场深刻革命的观念,努力促进由发展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转变。在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上,要改变网络的主要功能仅仅是传输覆盖的观念,树立发展全功能、全业务网络的观念,加快网络整合、技术升级和业务开发。在管理方面,要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实施系统内管理的观念,树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实施社会管理的观念,真正做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全面管理。在传播能力建设方面,要改变以国内传播为主的观念,树立统筹国内国际传播的观念,加快构建国际传播体系,加快国际一流媒体建设步伐。
二是创新制度。制度创新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是实践创新的核心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广播影视制度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制度创新上还要不断有所进步。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法制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人民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播影视管理范围不断扩大、对象日益多元、内容更加多样,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日益重要而紧迫。要继续推动《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和《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加强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积极争取在更多的国家相关法律中增加必要的广播影视条款。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近年来,广播影视在抵制低俗之风、建立频道频率退出机制、加强广告管理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要认真总结梳理,抓紧把一些条件成熟的做法制度化、常态化,努力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为广播影视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遵循和保障。
三是创新工作。工作创新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的落脚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大“走转改”力度,深入推进节目创新,切实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真正使广播电视节目入耳入脑入心,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要遵循广播影视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在深化公益性单位内部改革,推进国有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网络整合等方面取得突破,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广播影视各项改革任务。要适应数字、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技术先进、功能强大、覆盖广泛、传播快捷的现代传播体系,增强广播影视国内国际传播力影响力。要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广播影视监管体系,实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有线、无线到卫星,从技术到内容的全面、实时、有效监管,确保可控可管、安全播出、健康发展。总之,要把创新贯彻到广播影视每一项工作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广播影视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影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作者: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