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0年,中国电影全国票房达101.7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日前,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在本届年会上透露,截至10月底,2011年中国电影的全国票房已突破110亿元,算上12月有20余部电影密集上映,预计全年将突破130亿元,继续保持着大约30%的增长率。
影院建设方面,2010年中国平均每天增加4.3块银幕,居世界之最;2011年,中国电影平均每天增加的银幕数达到8块,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可以预见的是,到今年年底,全国的银幕总数将接近10000块去年底是6200多块。但是,在飘红的票房之下,有无隐忧存在?
六成国产片血本无归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中国电影产业备忘指出,去年国内电影票房首破百亿元,跻身全球前十名。电影生产数量、银幕数量、票房总量等主要指标都形势大好。然而,今年引进的20部分账发行(即发行部门与放映部门对电影票房进行分配)影片中,有9部票房过亿元。进口电影发行的单片平均票房远远超过国产片,进口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在整体上对国产片具有巨大挑战。亏损,是中国电影无法回避的痛处。《备忘》分析,国产电影全年不到60亿元的票房,返回制片方大约20多亿元,实际只能支撑最多40部成本约5000万元的影片,估计在院线公映的200多部国产片中,大概有60%血本无归。
海外票房只及美国的2.5%
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的同时,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却有些逊色。《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指出,虽然今年中国有47部影片实现“走出去”,但46部为合拍片。按照国际惯例,合拍片的全部海外收入都归海外投资方所有。即使算上合拍片的海外收入,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约为35.17亿元,相当于美国海外票房的2.5%。
小成本影片成黑马
电影逐渐成为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比如:《阿凡达》投资高达5亿美元,《赤壁》投资8000万美元,《唐山大地震》1.2亿元人民币,《让子弹飞》2亿元人民币。几百万元的电影想拍出大片,基本是梦想,这些钱还不够支付一位明星的演出费。固然亿元大片是中国电影的票房主体,但今年小成本影片《失恋33天》可谓打响了第一枪,制作成本仅890万元(加上所有宣发和营销成本不足1500万元),目前票房已超过3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