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17,温度25,一号棚该浇一下了......”赵建学摆弄着手里的手机向我们展示着。通过这部手机,赵建学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一样可以对自己的10个果树大棚进行浇水、施肥等作业。赵建学是灵宝市信达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经营的100多亩高效农业大棚是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的物联网示范基地。
物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就是通过宽带、无线宽带等信息通道,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远程操作一些电子、机械设施,大大减轻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繁杂劳动。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物联网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在信达果业有限公司建立起的这套智能物联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实时监控、智能运用等三组模块。通过设立在大棚中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向管理人员传递棚中的各项信息;通过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果树的病虫害信息;而通过智能运用模块,就可以随时随地对果树进行浇灌、施肥等田间管理。
赵建学从事果业生产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多年经验积累过程中,他掌握了一套反季节果品培育新技术。在他的10个大棚里,种植着蟠桃、金寿杏等10多个高附加值果树品种。夏天,他的果园里枝繁叶茂;到了寒风刺骨的冬天,园里就是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赵建学指着棚里的金寿杏告诉记者:“这些杏的直径在70毫米以上。在市场上是按个卖的,每个杏的价格都超过10块钱。”目前,这个百亩果园年产各种果品40万公斤,产值数百万元。
他在信达果业有限公司的支撑下,还成立了信达果业合作社,上百户果农以信达的生产标准和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化生产,而信达果业合作社则对社员生产的果品进行包销。
因为果树管理的用工量远远超过传统的粮食种植,而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灵宝招聘合格的园艺工人越来越难。为了摸索一条既能减轻园艺工人劳动强度,又能减少用工量的生产模式,赵建学在果树大棚里装设了滴灌、有机肥撒播装置。在新加装的这套物联网的帮助下,他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水和液化有机肥就能自动浇到果树的根部。这个智能管理系统还可以进行人工智能设定,根据各种传感器探测到的数据在一定的条件下自动进行田间管理,实行无人化作业。现在,这个百亩果园只需要两个人就能轻松完成果园的日常管理。
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明辉说,通过这套物联网系统,所有人都能在网上观看这个果园的生产情况。在销售环节,通过条形码等辅助手段,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查到每个果品的原产地,甚至可以看到生长这个果品的果树。王明辉说:“现在网上不是有虚拟农场吗?在物联网的协助下,大家可以在网上认养果树,在网上给果树浇水、施肥。到了收获季节,通过物流渠道消费者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水果。”王明辉介绍,物联网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通过手机短信就可以让家里的电饭锅煮饭,打个电话就能在进门前把家里的温度调整到一个舒适的温度......
赵建学说,物联网的加入给自己的果品销售也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在推销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机让经销商直观地看到果园的生长态势,了解绿色果品生产的各个环节。
当然,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还不止这些。目前,信达果业有限公司果园的网络已和市农业局园艺站联网,园艺站的专家通过网络可以及时掌握果树的病虫害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或许有一天,农民按按电钮,就能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所有问题,用科技手段把农民兄弟从传统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