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还是IT、医疗,哪怕你只是一家制鞋小作坊的老板,与商业伙伴见面如果不谈点“云”,将会是绝对落伍的。
这一场景不会太久远,只需三五年时间。
尽管不少人还对“云计算”感到有点云里雾里,但它已被业界赋予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的重要含义。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唯一一次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IT产业革命。
“云计算改变了IT产业的游戏规则,其技术架构、市场格局都不同以往。中国喜欢这样的变化,我们希望重新洗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云计算跑道上,没有谁有太大的领先优势。我们完全可能在这一拨浪潮中,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计算产业。”
未来五年的大趋势是,人们身边的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医疗传感器等,都可以交互运作,云计算会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IDC咨询公司预测,用于云计算服务的支出到2012年将达到420亿美元,相关产业总产值达452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在云计算上的支出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接下来的五年间可能会增长3倍。
人“云”亦“云”的风险
一时间,云手机、云视频、云搜索、云博客、云家电......“云”仿佛成了万金油,谁都可以沾一点。当中有多少是旧瓶装新酒?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产业转型的旗号下,各地“云计算产业园”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说实话,据我们在业内了解,如今各地云计算项目大部分还处在投资阶段,而且是质量不太高的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先买个几百万台的服务器再说,但是用来做什么呢,并没有想好。”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网秦”,NQ.NY)CEO林宇说,“投资战略新兴产业,也有风险,关键看谁投资,看有怎样的商业规划。美国的科技发展为什么那么成功,是因为把资本、资源放到最适合做这个事情的人手里。”
与国外云计算主要是企业推动不同的是,国内云计算需求的主力军似乎是地方政府。
2010年10月,发改委、工信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自主、可控、高效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事实上,上马云计算项目的远不止这五个城市。仅与曙光合作建设或在建云计算中心的城市就包括上海、无锡、成都、重庆、南京、宁波、哈尔滨等。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姜桂平透露:“目前祥云工程已有近百家企业参与,预计今年云计算服务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带动芯片、系统集成商、服务器生产商、数据中心等多类企业转型提升。”
但不是所有城市的云计算中心都这么幸运。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云计算运营中心缺乏商业模式,有的连电费都赚不回来,而另一些所谓的云计算项目圈了大片的土地,成了变相的房地产项目。
“地方政府投资云计算应该说效率不高。美国的科技项目往往是由风险投资来运作,他们更了解这个产业,有更强的风险意识。”林宇说。
另外,一些和云计算关联不大的企业,之所以争相拿“云”来包装自己,往往是为了换取政府的扶持。
在云计算方面走在前列的上海市,正在着手规范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制定云计算企业的认定标准。比如,上海市杨浦区已经下发《云计算企业认定申请表》,想申报云计算企业必须要填写十分详细的说明材料,包括所研发或采用的云计算关键技术等。
商业模式在哪里?
在倪光南看来,目前,中国决策部门、城市、央企,将是中国云计算的主要市场。
“城市云计算的优势在于,能同时满足市民、企业、政府部门的云计算需求,资源整合共享,提升使用效率。央企也是一个巨大市场。比如,国家电网采用云计算,就在能源节约上取得成效。”倪光南说。
而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也许才是云计算更大的蓝海。
“中小企业更需要云计算。大企业因为规模大、资本雄厚,它对云计算的优势没有那么敏感。比如说,云计算可以节约IT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大企业也许根本不在乎,而中小企业有这种节约成本的动力。”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曙光跟地方政府的合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服务当地的中小企业。”
今年3月,微软发布了《2011年中小企业云服务采用研究报告》,报告显示,39%的中小企业希望在3年内购买一项以上的云服务。未来3年,购买云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在多数国家将增长近一倍。3年内,中小企业将平均购买3.3项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