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智能管道”的概念变得炙手可热,不但爱立信、华为等厂商热推,更成为运营商决策人物们的热点话题。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在集团2011年度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中国电信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而在中国移动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向“智慧管道运营者”转型。
对此,记者的一位互联网圈内朋友表达了看法:“有时我真的欣赏运营商革自己命的勇气,不过,他们有其他选择吗?”
“边缘化”的窘境
实际上,智能管道之于运营商,是不得已而为之。
随着3G和固网宽带应用的发展,运营商的网络负荷已经大大增加,据中国移动统计数据,各省网络数据流量去年普遍增加100%以上,有的省甚至300%,这给网上用户的通信体验造成了冲击,也逼迫运营商不断投资优化网络。但是令运营商不满的是,总体的用户ARPU值却在下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据业务流量被某些特定互联网应用大量占用,比如广东移动就发现,2010年上半年40%以上的数据流量就来自腾讯QQ。与此同时,当腾讯、苹果这样的企业通过应用大赚特赚之时,运营商却只能得到几元的包月费或者流量费。
苹果、谷歌、腾讯等公司的崛起,让运营商们感到自己被新兴的互联网应用“边缘化”,再加上通信用户和收入发展速度一再下降的事实,不断地加深着运营商的失落。
同样的感觉也弥漫在整个通信业内,一名资深从业人员朱波在微博中写道:“最近总有强烈的感觉,运营商被彻底管道化好像就在眼前。管道越宽,低价的智能化手机和WiFi越普及,这一天的到来就越快。”
如何让增加的网络流量带来真正的通信收入,如何更好地利用手中的资源服务于企业发展,而不是成为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活雷锋”?成为每一个运营商必须面对的难题。对内加强网络管理,对外修改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游戏规则,就成为必然选择。
被迫的“智能”
“智能管道”概念的提出,来源于一个根本性矛盾:传统通信网络与新兴的互联网应用无法配套。传统通信网应用分析模型根植于大量的相似应用,其对网络资源的分配是遵循统计学原理并留出一定冗余的;而互联网应用却是个性化的,其对资源的利用方式是“尽其所能”。比如,为了保证用户始终在线,提升服务质量,某些网络应用会采用心跳机制,即每隔数秒便会发送空白数据包至服务器上,这导致其占用的信道始终无法释放。
对于互联网来说,网络是“管道”,是应当免费的基础设施;而对于通信网来说,网络是生存工具,是运营的主体。
为了适应互联网的冲击,在提出“智能管道”的概念之前,运营商们更愿意说“转型”。转型既代表运营商将改变发展方式,更多地从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如内容和服务——赚钱,也代表运营商们将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以形成新的产业生态。
然而,抛开网络进行单纯的信息生产与服务,电信运营商其实并不擅长。当年占市场先机,曾遍地开花的各地运营商信息港最终的悄无声息便是明证。而几年来运营商们纷纷推出的各种内容应用,似乎也很难出头。统计数据显示,即使是国内最先提出移动互联网战略的中国移动,2010年上半年包括手机上网、彩信、彩铃、数据卡等全部非短信数据业务收入为305.44亿元,仅占全部营业收入2298.18亿元的13.29%。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运营商们必须回到自身的核心资源——网络当中来,一方面通过网络得到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资源的分配促进其他业务发展。即要让网络成为“智能管道”,通过智能的资源调配、多业务的接入、复杂业务管理、计费体系、终端感知与管理、用户管理等方式,向所有用户和运营商自身提供除信息传输之外的信息检索、分类、管理、计费、推送能力。
通信网与互联网二者相互妥协,相互博弈,便有了“智能管道”。
智能的价值
对于运营商来说,发展智能管道的道路并不平坦。资深业内人士马继华认为,智能管道设想虽然不错,但实行起来难度很大。首先要做到智能分级,智能分级以后还要智能管理,智能管理以后还要智能服务,如此多的智能足以让整个体系设计和建设困难重重,而且阻力很大,谈判艰难。
尽管如此,“智能管道”的雏形在国内已经初现端倪。比如有广州用户告诉记者,近日去移动营业厅办理新套餐,就被服务人员告知,系统上显示他用的是iPhone,所以可以办预存2400送2400的加油卡,同时分2年返回2400的话费,令他大感意外。其实抛开竞争手段不谈,这就是一个关于智能网络应用的很好案例,通过智能感知,针对特定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虽然智能管道不会给运营商带来像当年传统通信网的垄断利润,但也能避免被互联网时代所抛弃。
链接
何为“智能管道”
目前,国内外领先设备厂商们对于帮助电信运营商建设什么样的智能管道已经有了共识。其中爱立信的概念最为明确,智能管道的“智能”有四个层次:第一层,能够实现对丰富应用的优先级设置;第二层,能够对不同的通信服务进行优先级设置;第三层,能够对不同的服务种类进行区分;第四层,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是,可以通过网络优化,实现对接入质量的优先级设置。综合来说,智能管道即是在原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体验和网络性能的双提升。
做智能管道商,运营商必须将目前的运营管理工作从以网络技术为核心转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从网络、业务、用户和市场四个维度进行全方位思考,通过运营转型来保持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成本的持续降低。
根据智能管道运营理念,运营商将针对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例如,实现区分忙闲时的优先级策略,一些大量使用P2P下载的用户对下载的时间被没有要求,可以通过闲时的资费优惠,保障忙时高优先级用户的业务优先级;其次,实现基于位置的优先级策略,一些用户可能对在商务区、办公区的移动宽带使用提出更高质量要求,此时,可以制定专门套餐方案;再次,实现基于业务的优先级策略,比如,对移动视频类业务的“粉丝”,可以量身定制特殊服务,保障他们享用较一般移动视频用户更高的业务等级,这一点还尤其适用于行业用户;第四,实现基于终端类型的业务优先级设置,比如,由于iPhone套餐绑定用户ARPU值较高,网络可以感知到终端类型,从而实现对他们的优先保障;第五,实现流量续订,在目前大多数运营商实施按流量计费的情况下,让用户可以在流量用尽的情况下,主动续订,在改善服务的同时,也为运营商带来更多收入增长机会。此外,智能管道还让运营商可以对用户进行流量限制约定,以更有利于网络资源的公平使用。无线频谱的稀缺性本身也使得运营商必须优化对无线资源的使用。
■智者见智
智能管道就是运营商对整个网络的资源实现合理和充分的调度,针对差异化需求,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可以考虑如下手段:按业务类型进行优先级设定、用户接入优先区分、根据业务类型限制峰值速率、满足用户最低接入带宽服务保障等。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 马志鸿
在“被管道化”的压力面前,运营商如果仅仅建设一条更宽的“马路”,是难以支撑长远的发展和应对竞争的;智能网络就是要能够区分业务,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管道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使管道产生附加值。
——华为CDMA产品线总裁 唐心红
智能网络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移动宽带的价值。能有效减少信令负荷,并提高网络效率。在提高数据业务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话音业务的效率,并且可以创造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等。所有的这些,都是智能网络需要具备的特质。
——诺基亚西门子中国区副总裁 马博策
中移动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者,运营商做好移动上网的资费体系,用流量收入来补贴内容提供者,让内容产业从中获益,借助内容发展,将管道利用最大化,尽可能降低内部运营成本,从而可以将更多的价值让渡给外部,是智能管道的表现之一。
——浙江移动 葛长伟
智能管道应该是运营商与无线应用开发运营者共同携手,研究和制定适应无线网络带宽的应用控制信令标准和业务标准,这种标准应该是包括了应用、网络到终端的端到端的体系,实现对应用的有效区分和管理以及对服务等级和质量的一致性控制。
——北京移动 陈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