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无论是电信还是广电,网络都是其发展的根本,而三网融合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通电信、广电、互联三张网络。众所周知,华数集团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并取得了很多成果,那么请问赵总,为什么华数能够如此之快的顺利解决了难题,是什么原因使华数能够成功的打通了三网,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赵志峰:这个问题问的确实比较大。我想分两个层次来解释。第一个层次是网络本身。简单地说,当今技术发展到这个阶段,三个网络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并没有什么问题,技术并不是障碍。那么这个障碍来自于哪里呢?我认为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各行业都有原本自己的发展轨迹、业务范畴、思维模式。比如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就应该是用电脑来上网站、聊天、玩游戏的,电话就是用来通话的,电视机就是用来看电视台节目的。这反映到行业上就是每个行业都在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和发展。然而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家发现彼此的交叉越来越多了,手机可以上网,电脑能够打电话看视频,电视也应该能够干更多的事情;产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处在思维改变的阶段,在这个改变的阶段对于未知的探索每个人都会比较谨慎,每个行业做自己的业务比较顺手。这是出自于本能,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各行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互联网行业的民营公司众多,有很多创业的精英;电信行业三大巨头,垄断优势明显;而广电行业相比电信行业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尤其是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于电信和广电,挑战都很大。电信行业面对细分的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广电行业面临的问题更多。
第二个层次是华数集团为什么能够把网络融合到一起,我想首先是因为华数能够不断革自己的命。传统的广电网络公司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把用户发展好,收到钱就可以了,反观电信运营商,没有哪一个会说自己只做好网络通道就可以。现代的运营商必然是“网络+内容”的结合体,这样才能够避免被“管道化”。传统的广电网络公司的转型挑战也是来自于体制、机制、团队等等多方面,而跨越了这个阶段你就会发现来到了一个新的天地。传统的广电网络公司从单纯的网络传输到“网络+内容”运营的转型。华数转型后深刻体会到,网络是一个很基础的东西,真正的发展目标是在网络之上如何把自己的业务、平台、用户发展的更多更大。转型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也是很多广电网络公司正在面临着的问题。
三网融合,使三张网络都可以承载对方所有的业务,而简单的业务的相互进入应当只是三网融合的初级阶段。华数更关注的是在此之上如何才能做出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来,开发出新的业务,开拓出新的蓝海,而不是基础业务本身的竞争。除了宽带接入,我们还能做什么有价值的?比如数字家庭、物联网......通过不断地业务创新,通过三网融合不断深入,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
记者:华数作为联通三网的运营商,在三网之上的内容与信息平台建设是如何展开的呢?或者说内容与信息是经过怎样的加工及渠道成为更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与信息的?有怎样的体系?
赵志峰:华数在三网融合之上的内容平台建设是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的。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个是运营商自己整合的内容。运营商可以根据自己能力与范围的大小进行建设,比如杭州本地的信息与内容,还得由杭州本地的运营商来整合。运营商必须要有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内容库。第二就是一些具有优势的内容平台帮助整合的内容。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让资源流动起来发挥效益。比如某家公司做游戏很成熟,我们就可以与之合作分成。第三类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内容资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海量的内容进行筛选。
“自身本地特色+品牌优势合作+开放海量资源”,我想未来基于三网融合之上的不同屏幕都一样,无论是手机、电脑、电视,除自身集成外运营商的内容平台依靠合作伙伴来建设一部分,依靠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和开放的平台再集成一部分。
广电网络运营商有机会参与的应当是第一种和第二种。运营商根据自身特点整合的内容自不必多说。第二种运营商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做,也可以充分和具有优势和品牌的公司合作。华数目前已经兼具了第一种和第二种的角色。华数在整合本地资源服务网内用户的同时,认为自身的资源优势在于音视频的版权资源,华数与全国各地的广电运营商合作,提供整合好的音视频内容资源。
记者:在之前的演讲中您曾说:“有线电视应当拥抱互联网,互联网这么多内容,业务怎么切入,这些内容怎么为你所用。”请问赵总是如何理解“拥抱”互联网的呢?是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为其服务?还是直接投身互联网行业的具体业务?您能具体谈一谈这些业务与内容如何切入及利用呢?
赵志峰:我觉得“拥抱”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要“拥抱”互联网“创新、开放”的精神。当然电信网和广电网都有自身的特点,不能也不应像互联网一样的开放,这需要在开放与管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我们首先要具备的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心态、合作的心态。除了自己,也允许别人来做,这就是开放的心态;除了网络,还能做什么新业务,这就是创新的精神。第二就是要“拥抱”互联网企业。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积聚了一批精英和优秀的企业,他们手上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都有很多优势的资源。传统的广电网络公司转型后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促使了其与互联网企业的更多合作。比如互联网企业的广告客户,能够延伸到电视机终端,新的商业模式就诞生了。内容、渠道等资源的延伸,对于互联网企业和广电网络公司来说,都是有益的。
记者:浏览华数集团的自我介绍,可以看到“华数集团是全国最大的互动电视、3G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等综合数字化内容的运营商和提供商,是浙江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省级平台及主体,拥有3G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全国集成运营许可。”面对如此之多的业务与运营许可,华数集团是如何有序的开展的呢?或者说华数集团是怎样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如此之多的业务的?哪个是发展的重点?
赵志峰:华数的确做了很多业务,但是思路一直是非常清晰的。简单来说华数一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省市网络本身的业务,二是新媒体的业务,华数现在取得的很多牌照也是新媒体层面的。华数在新媒体业务方面会着力打造具有自身品牌资源优势尤其是版权音视频资源的整合,而整合的内容是可以在不同的屏幕上使用的,同一份内容面向不同的屏幕提供服务,也就是三屏或多屏融合的概念。华数的内容资源库只有一个,但是展现的形式却是多样的。并[FS:Page]且,华数通过广泛的合作,拓展了更多的业务;华数的合作伙伴通过华数的渠道,拓展了更多的用户,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华数业务部门的体系架构和内容的体系架构是矩阵式的。内容层面上,华数所有的内容都是面向多屏幕服务的,所以华数有一个统一的制作、编辑内容的平台。内容统一存储在一起,具体可以根据需要去挑选相应的内容进行呈现。在此之上,还需要一个对内容统一指导使用的部门,来协调不同屏幕上的工作。华数的市场运作体系也是矩阵式的。整体按照大区来划分的,大区内部还要分广电的客户、电信的客户等等,而针对那些全国性的客户,集团公司层面也会负责对接,形成了矩阵式的市场运作模式。
记者:无论是IPTV、3G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对于大众来说都是比较新鲜的。华数是如何做到让市场迅速接受这些新技术、新应用的?吸引用户的亮点、卖点在哪里?如何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赵志峰: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这涉及到了新的媒体产业与业务如何推广,如何让用户感知的问题。华数对此深有感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与合作伙伴的通力合作。2004年,华数开始借助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来推广互动电视。我们在营业厅贴出广告,通过报纸、电台、电视进行宣传,让消费者知道什么是互动电视,点播与传统的看电视有什么区别,如何去用互动电视等等。我们在积累了一定推广经验后,再做类似工作就有了经验,知道了如何推广与宣传。新业务的推广的确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大家对于新媒体的认知相比于六年前是清晰的多了。现在杭州市区互动电视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多了,这是十分令人振奋的。有的业务华数作为开发和推进者,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推广的渠道;有的业务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广,我们会告诉他们这个东西好在哪里,特点是什么,由他们来推广宣传,比如互联网电视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提供内容,电视机生产厂商来宣传推广。
记者:您演讲时曾表示:“未来互动电视业务收入不一定是最多的,新媒体、物联网应用等业务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接受新浪采访时您曾说“新媒体业务收入已占一半。”那么从华数的角度来讲,现在集团最大的赢利点在哪里,整体的赢利模式与情况怎样?
赵志峰:我想这是与华数集团的定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华数既是网络的运营商又是新媒体的运营商。网络这一块收入相对比较固定,但这是有天花板的,新媒体业务却没有天花板。另一方面,诸如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已经脱离了地域的范畴,用户可能来自于全国各地,所以用户的基数也打破了天花板的限制。新媒体业务本身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用户边界也被大大的拓展。我相信随着华数新媒体业务的不断成长,电视本身的收入比例肯定会愈来愈少。
记者:伴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IPTV的热度再次被点起。正当大家在争论IPTV究竟应该是广电做还是电信做时,华数都已经做出了很多的成果。围绕着IPTV展开的新业务是如何开发并最终实现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您是如何定位IPTV在市场中的地位的?与相似的业务相比是否能够长时间发展?
赵志峰:IPTV,广电更多的称其为互动电视,而电信则叫它IPTV,当然对于用户来说,其功能和业务体验是类似的。比如视频点播,电视回看,以及一些增值业务,如游戏、电视商城等等。这些业务我们也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华数自己来做,比如像音视频这种华数具备优势的资源。另一部分就是我们以开放的方式由第三方来给我们做。比如游戏,一些诸如棋牌等固定规则的游戏,我们会买下来自己运营,而一些经常变化需要新意的游戏,我们会采取合作的方式,由第三方来创作,我们来合作运营,这个思想贯穿了我们的业务。我们的收费是包月和单点消费共存的,同时,我认为互联网电视与IPTV、数字电视也将长期共存,它们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及不同的功能。
记者:华数当今的业务面涉及十分广泛,其中很多已经跨出了杭州、跨出了浙江,集团与各行业合作众多,比如与淘宝合作就极具影响力。那么请问赵总,华数与不同行业展开合作的初衷是怎样的?是怎样合作的?
赵志峰:简单地说,和华数合作的伙伴,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广电系统的网络公司和需要新媒体转型的电视台。一种是电信运营商,华数拥有3G手机电视的牌照,可以和三家运营商展开合作。与互联网企业更多的合作在业务的前端,与电视机等终端厂商的合作大多集中在业务的终端。所有合作的目的就是希望集团更好的发展和增长,而合作的方式有的是业务层面的合作,共享收益;有些合作双方觉得需要一些资源绑定的,可能就会以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合作,比如我们与淘宝的合作;有些则属于战略层面的合作,双方可以共同开发打造一些平台与业务应用。
记者:您认为,从华数自身的角度来讲,能够取得现在成绩及良好的发展局面的最重要原因在哪里呢?是体制优势、技术优势还是什么?2010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2011年集团有什么计划与目标?
赵志峰:首先从体制上,华数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实行完全市场化的运营,使得公司具有了很强的的创新活力。其次,华数拥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每一个人都对行业以及企业充满了梦想和奋斗目标。
2010年,华数重点做了两件事情,分别是在3G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电视,华数在其身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拿到相应牌照后,华数对其技术架构进行了开发和部署,并提请总局进行了审核验收。然后就是和下游的厂商进行合作,与运营商和生产厂家的合作。而这些也将是未来华数重要的利润增长点。2011年,华数首先要把相关已经开展的工作继续落实。把一些纵向的体系与业务做实,比如互动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体系的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横向上做一些探索尝试。比如跨网跨屏业务的体现。也许这里面的商业模式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这肯定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同时我们还计划推出“媒体云”概念,这与传统的云计算概念将有所不同,媒体云将更能适应传媒行业的特点,支撑媒体跨网络、跨屏幕的运作与发展。
后记
这次采访的行程虽然十分简短,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印象深刻的片段。
首先就是华数集团的办公楼。华数虽然业界闻名,但却在几座简朴的办公楼里办公。“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一哲理在华数集团身上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当然,华数集团占地100亩的新办公区将在2012年建成,相信到那时,集合产业各方力量的数字电视产业园的形成,又将使华数集团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其次就是当我们来到赵志峰副总裁的办公室里,竟发现赵总的办公桌上放着某品牌的电子书终端。“有了它就像有了一个图书馆,可以随时上网下载想看的书。”赵志峰副总裁说到。而在采访的最后,赵志峰副总裁谈到华数“媒体云”之时,更是展现出了其对于云计算的关注与了解,尤其是云计算在传媒产业应用的独特思考。一个广电系公司的老总对于跨媒体终端与云计算的关注,也恰恰说明了[FS:Page]华数能够有如此创新能力与活力的原因。
希望,当华数集团新的园区落成后,能够再次去好好参访一番。相信那将是一个以华数集团产业式集群发展带动下的全产业链的园区。中国的广电行业,中国的传媒产业也将诞生出自己的,具有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现代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