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场虚惊。11月16日,UT斯达康接到纳斯达克通知,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2006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违反了相关的纳斯达克市场规则,将在11月27日被摘牌。不过,11月27日当天,记者在纳斯达克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UT的股票仍在交易。据透露,UT斯达康已经申请纳斯达克上市资格委员会举行听证会,暂缓执行摘牌决定。
这也意味着UT的摘牌危机并未解除。摘牌是大多数上市公司老总最不情愿看到的一幕,不过在UT斯达康内部,这件事情似乎并未引起太多的波澜。此前,由于2004年、2005年年报和2006年前几个季度的财报屡次推迟公布, UT斯达康已经多次遭纳斯达克点名。“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没什么反应。”在UT斯达康工作已经四五年的周永(化名)对《互联网周刊》说。“应该说,公司多次延迟发布财报,同美国《塞班斯法》不无关系,这项法律加强了对企业信息披露的严格性。”百纳咨询分析师余章坤则指出,这种现象说明UT内部财务统计方法不健全,还有分析师认为,UT斯达康多次延迟财报有运作财务数据粉饰报表的嫌疑。
摘牌危机背后,显示了UT斯达康在资本市场的信用已经降到了冰点。11月10日,UT斯达康已收到来自托管人的警告,称若未能在2007年1月9日之前提交财报的话,该公司将被认为违约。届时,托管人和债主将有权要求UT斯达康进行欠债及额外收益的全部赔付。
尽管UT斯达康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依然未露踪影,但是从其第二季度的财报依然可以看出些许端倪,UT斯达康今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5.491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198亿美元,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该季度净亏损为2140万美元。由于公司缺少业绩增长亮点,2006年全年继续亏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华尔街的宠儿沦落到资本圈的反面典型,UT斯达康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家公司曾经创造了业界少有的利润收益连续增长的记录,公司收益从1999年的1.88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27亿美元。然而时过境迁,公司已经不复几年前的风光。
所有的压力都聚集在UT斯达康中国区总裁兼CEO吴鹰身上。
破局不利
用“心力交瘁”来形容2006年的吴鹰,可能最合适不过了。国内小灵通市场萎靡不振,3G业务搁浅,IPTV市场雷声大雨点小……一系列困难让这位被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评价为“Good businessman”的人物也感到力不从心。2006年10月,UT斯达康还取消了原定由吴鹰在年底取代陆弘亮担任UT斯达康全球CEO的任命。
UT斯达康倚重的小灵通业务已经是明日黄花。从2005年到2006年,中国的移动运营商相继大幅调低了手机资费,这给了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的小灵通以沉重打击,与此同时,3G大潮的临近也使得小灵通的前景日渐黯淡。根据UT斯达康发布的2005年财报,小灵通基础设施和终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下滑惊人,基础设施产品销售额比2004年下滑64%,终端产品销售额同比下滑37%。
“我们管理层清楚地知道,曾经使公司成功的原有策略已经不能再推动公司未来的高增长。新兴产业的崛起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小灵通已经开始以远远超过我们预想的速度衰退。”2005年,UT斯达康全球CEO陆弘亮在一封发给全体员工的裁员通知信中坦陈到。这一次,UT斯达康一次性裁员1400人,占全球雇员的17%。
裁员并未能扭转UT斯达康的颓势。“裁员裁掉了大批一线的技术支持人员,带来了客户投诉我们处理问题不及时等问题。同时,管理层没有变换,表明裁员主要就是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些。”上述接受采访的周先生说。
其实对于小灵通的衰退,UT斯达康的高层早有所预料,只是转型的准备不够充分。陆弘亮说,公司在2002年就已经意识到公司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中国市场和小灵通,并开始了一系列多元化扩张,其中包括3G业务和IPTV。 [page]
2003年,UT斯达康专门成立了陆弘亮、吴鹰、周韶宁以及黄小庆为首的3G小组,每周定期讨论3G的市场状况和进展。除了主攻WCDMA之外,CDMA2000 以及 TD-SCDMA 都成为UT 斯达康产品线的一部分。
但UT斯达康的3G之旅并不顺利。由于UT斯达康在小灵通业务上触犯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利益,因此未能成为这两家运营商3G盛宴的座上宾。而随着中国政府支持TD-SCDMA的态度日渐明朗,UT斯达康投资WCDMA也押错了方向。陆弘亮承认,“3G这个方向与之前想象的有区别……业内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3G产品上远远多于去年”。2005年,UT斯达康选择部分出售了公司的3G资产。
从2005年开始,UT斯达康开始将战略重心转移到IPTV上来。吴鹰将IPTV看作是UT斯达康的下一根救命稻草,希望能在IPTV的身上拷贝当年小灵通的成功。尽管UT斯达康在这次IPTV冲刺中跑在了前头,抢到了哈尔滨网通、上海电信等IPTV大单,但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UT的IPTV业务目前还处于战略投资阶段,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从国内IPTV的签单中获得经济利益。”在2006年第5期的UT斯达康内刊中,记载了公司CTO兼高级副总裁黄晓庆这样一段话。
出路
UT斯达康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是所有人都在关注的问题。主营业务日薄西山,新兴业务尚不能担当顶梁柱,这家有着耀眼光环的明星企业到底何去何从?
UT斯达康肯定不能放弃小灵通业务。截至目前,来自小灵通的收入依然占据了公司收入的大部分比重,贸然放弃小灵通业务无异于丢掉了汪洋中的舢板。目前,UT斯达康正在试图减缓小灵通业务滑落的速度,包括进军海外市场(UT斯达康已经在洪都拉斯、巴西等国家收获小灵通订单)、开发双模小灵通(可以在GSM和小灵通网络中切换)等。当然,在小灵通市场滑落的大背景下,这些措施并不能拯救UT。
接下来就要依赖IPTV了,但这又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一方面,该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根据IDC的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IPTV市场用户数已经达到30万户(含试验局),与2004年不足5万的用户数相比,增长速度达到574%。
另一方面,政策的限制也使得IPTV的发展如履薄冰。由于担忧IPTV对传统电视广播领域的冲击,国家广电总局对IPTV运营牌照执行严格的控制政策,部分地方广电系统也对IPTV的发展进行抵制。同时,IPTV目前依然未能统一的视频标准,消费者传统的收视习惯和原广播电视强大的用户基础等因素都对IPTV的发展形成了直接阻碍。“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ITPV市场发展绝非一帆风顺。在2008年之前,IPTV市场很难获得爆破式的增长。”IDC分析师杨峰说。
将命运拴在不明朗的IPTV上,将使得UT斯达康的轨迹更加飘摇。“我们在哈尔滨的用户有9万多户,上海有3万多户,证明IPTV还是有市场的。”周先生说,“但IPTV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国家政策,就像小灵通一样,如果国家放开,那是UT的机会。IPTV大环境不好是造成UT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另外,公司内部也尚未形成对IPTV的统一认识。”
“UT斯达康不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也不是一家技术领先的公司,但它是一家聪明的公司。在中国这个市场中,它聪明地选择了处在灰色地带的小灵通。”香港BDA咨询公司的一位分析师称。这恰恰也表明了UT斯达康在战略上的短板之处,一家企业不能总是靠“聪明”生存,它必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经营之道。
谈到UT的出路时,周先生的看法略显偏激:“现在公司处于一种骑虎难下的境地,也许只有置之死地才能后生。”这种迷茫情绪已经在公司内部蔓延许久,与外在压力相比,这种内在因素的危险性更大。
这也许是吴鹰、陆弘亮眼下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经历了沧海桑田回到原点之后,UT需要尽快在黑夜中找到自己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