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G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中国移动对于高效基础网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3G基站的回传方面,中国移动更是不断加大投入,近两年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PTN集采,用以扩建、丰富3G网络。面对PTN这一新技术存在的系列问题,中国移动在发展PTN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广受业内瞩目。本刊记者就PTN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徐荣博士。
不会采用以太网承载
《通信世界周刊》:PTN技术的国际标准化一直是业内比较关注的问题,中国移动在标准化方面今年有什么进展?MPLS-TP协议要成为国际标准,目前面临的障碍有哪些?
徐荣:首先,中国在发展PTN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今年最新的一次ITU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中国ITU电联办的领导亲自带队,以中国移动为主起草了一个与IETF的联络函,其中均是关于MPLS-TP协议的最新的需求和建议,以积极推动MPLS-TP的国际化。
PTN的标准协议是MPLS-TP,在国际化方面,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各标准机构之间的隔阂。ITU主要是电信网络架构的实体,类似一种行政机构,而IETF是行业内的协会组织,在未来网络的架构设计方面,ITU前期采用了一些IETF所主管的协议,所以造成了现在的架构协议需要双方面进行沟通协商。PTN是对MPLS的一种继承和改造,这种改造该如何进行,IETF和ITU各执一词。IETF主导MPLS协议,并不完全认可对于该协议的改造,即对MPLS-TP提出了质疑;ITU在规划未来的网络架构时,希望基于MPLS协议,进行部分更适合当前电信网络的改造(PTN技术正是如此产生),而这需要征得IETF的同意。
《通信世界周刊》:如今业内对于PTN的质疑声依然不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对于PTN仍持观望态度,中国移动在选择3G和LTE网络的承载技术方面,是否会考虑电信级以太网?
徐荣:首先需要明确PTN的定位:PTN定位在移动回传,是为了满足3G及LTE承载的需求。只要3G和LTE的发展不断推进,PTN就会不断跟进。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对PTN的推进比较滞后的原因可能是,两家运营商在3G的发展规模上对于PTN的需求并不迫切。固网运营商可能会考虑电信级以太网的使用,但这种应用并没跳出以太网作为公众互联网接入手段之一的应用定位,这种情况与移动回传并不存在任何关系。PTN和电信级以太网并不在同一个应用平面上,PTN用于移动回传的承载,电信级以太网则用于一般用户的互联网接入,因此根本不存在方案之间的竞争关系。电信级以太网是否使用、怎么使用并不会造成对PTN作为移动回传最佳方案的任何质疑因素!中国移动大力推动PTN的广泛应用,原因在于中国移动占有很高的移动回传比例,而PTN完全符合这一需求。
在3G和LTE的移动回传承载方面,中国移动将会继续加大PTN的部署力度,这一点毋庸置疑。刚刚进行完的PTN二次集采就是有力的证明。中国移动从来没有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移动回传承载,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三层功能是否必需仍待研究
《通信世界周刊》:据了解,中国移动今年对各厂商PTN设备进行了L3层测试,测试结果如何?
徐荣:如果未来LTE的承载确实需要三层技术,那么现有的PTN设备就必须对三层技术进行有效支撑,然而现在LTE的承载回传是否需要三层技术,目前还在研究当中。另一方面,三层功能是在无线设备中实现,还是在下层传输设备中实现,对此我仍持继续研究的态度。
中国移动目前也在进行三层的相关测试,如PTN独立承载、PTN+路由器、PTN+OTN+其他接入网关、PTN+CE(数据网客户端设备)等测试,这几种方案从技术上来说都是可以解决三层技术的方案,但是否需要这么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信世界周刊》:通过地方移动人士得知,在各地的布网当中,PTN+OTN是主流的城域组网模式,这种模式有何优势?
徐荣:现在干线和核心层以上是以OTN为主来部署波分层大容量传输,在城域核心和移动回传用PTN承载,这两个网络是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无线网络是端到端的,传送网络也应如此,这样就存在一个OTN+PTN的端到端网络,无线网络中所要求的同步功能也需要一个端到端的传送平台来实现。中国移动做了大量PTN、OTN基于IEEE 1588v2的同步功能测试,来解决全平面的TD的同步需求。
对于PTN+OTN这一组网方式,两者的界线则是由容量、业务量大小决定的,容量大,OTN设备就会下沉较多。OTN主要发挥波分功能,可增大传输容量,而PTN主要表现调度功能。
《通信世界周刊》:从一些地方移动公司运营情况来看,很多的集团客户业务仍然是通过MSTP来承载的,PTN网络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徐荣:任何一种新技术对网络的覆盖范围都是逐步实现的,对于很多大客户而言,原有的网络可以很方便地应用,而新的网络还无法充分满足;另一方面大客户对运营商的需求更多体现为管道需求,用MSTP承载也是较好的选择。另外,PTN目前的建设规模,也仅仅能够满足移动回传的使用,在承载更多业务时,从覆盖、调度的复杂性来说还没有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