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姚永:有线要100%双向!
中广互联 | 路红梅 | 2010-11-29 10:00

编者按: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双向网络改造成为广电运营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把双向网络建设好,接入网方案的选择成了首当其冲的难题。而目前接入网市场上“有10几种方案,近80个厂商”,呈现出严重的市场分散现象。在业内,DOCSIS和EoC技术标准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导致不少运营商犹豫不决,EoC的规模应用及双向改造的进程缓慢。

造成这种分散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收敛市场?建立统一的接入网标准是否有必要? 如何看待DOCSIS和EoC的选型问题?到底哪种方案性价比更高?带着这些疑问, 中广互联独家采访了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姚永先生。

接入标准市场为何如此分散?

姚永向中广互联介绍,中广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近期对接入市场进行了调查。从已经调查的120个城市和省区(总有线电视用户数8230万 )来看,双向覆盖率(局端设备能够到达的用户数/总用户数)为45.52%,双向渗透率(安装了双向终端设备或五类线入户的用户总数/总用户数)即可以开展双向业务的用户比例为6.65%。截至9月底,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双向化覆盖率为56.39%,渗透率为22.15%,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多数已经进行了HFC网络双向改造,采用DOCSIS标准;中小城市多数采用EPON+EoC方案进行双向改造;越来越多的地方(包括部分中心城市)规划采用EPON+EoC方案进行双向改造。

“目前双向改造的技术方案多达十几种,而且这些方案都不能互联互通,厂商更多达近80家。虽然运用EoC技术进行双向改造的地方越来越多,但是一种技术在实际双向网改中的规模都不大,已部署的总量约300万线,产品的数量数十种;累计出货量超过10万线的厂商只有7-8家;除了上海NGB试验床大规模改造、大连等地部署的窄带回传机顶盒以外,一地超过10万线的几乎没有,确实是太分散了。”

姚永认为造成这种分散的原因主要有:

1、 缺乏市场主导

目前接入网市场是自发形成的,没有运营商或是厂商进行主导。广电运营商比较分散,市县级运营商多而规模小,广电运营商并不具备主导市场的能力,他们没有力量来统一技术,也没有力量去要求厂商标准规模化。

而广电比较大的运营商,例如歌华有线、深圳天威视讯、上海东方有线等具有一定市场领导能力的运营商因为历史延续的原因,过去主要采用DOCSIS技术,对EoC技术较少涉及(东方目前NGB转向EPON+EoC),EoC技术大多是中小运营商在采用,所以,没有市场主导力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标准也难统一。

反观电信:在电信市场上,由中国电信选定了EPON技术并定出规范,然后招集各大厂商按照这个规范进行生产,运营商与厂商合作,经过多次的技术测试,历经两年多的摸索,最后找到适合的统一标准,并逐渐使它完善,电信市场是由运营商来主导的。

广电动态:自从江苏省网整合以后,接入网市场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江苏省网针对自身的需求,提出了一整套EoC标准方案,有了自己的标准,招标就实现了局端和终端的分开招标,实现同一种芯片不同设备厂商之间可以互通。陕西省网最近也制定了自己的双向网改技术标准、工程标准、验收标准。

有了江苏省网的基础,并在综合评估各种技术之后,广电总局推荐现阶段低频采用HomePlug AV标准 。上海现在也选用了这一标准,这样接入标准市场就相对收敛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管一种技术是否是最好的,但是只要坚持去做,就会成功。当然,单纯推荐HomePlug AV一种方案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该方案目前只有一家芯片供应商,开放程度不够;此外,这一缘自电力线的标准,将来是否会长期支持有线同轴的应用?是否能满足未来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或许可以考虑采用一两个备选方案。

2、缺乏规模

姚永告诉笔者,广电运营商在市场上缺乏主导能力,致使接入标准市场上各种方案杂乱无章,“运营商对接入技术标准怀有疑虑,一种又一种的进行测试性应用,每一种标准的应用都没有太大的规模,这就造成厂商对每一种标准都不敢投入大规模生产,想进入这个市场的大厂商看到这种现象也望而怯步,小规模生产与使用的现状,致使一批小生产厂商蜂拥而起,这样更加剧了市场杂乱无章的恶性循环。”

中国广电运营商的现状是诸侯割据,太过于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姚永对笔者说,如果有运营商来推动标准的制定和统一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其实的美国的DOCSIS标准就是运营商联合起来主导的,在内部大规模推行,如果在运营商没有主导能力的情况下,大的企业也可以来主导标准制定。

“因为企业标准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出来的,只要有足够的规模,就能生存,因为企业与用户是直接打交道的,更了解用户的需求,一般来讲企业来制定标准比国家制定的标准更容易推行。”

观点:作为广电运营商来讲,目前没有主导标准市场的能力,强大的厂商,未免不能主导市场标准,运营商与大厂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减少风险,后续服务也有保障。

建议:广电省级运营商最好是联合起来,联合起来才能形成规模,形成规模才会降低成本,才会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所以说接入网标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规模,降低成本。

3、缺乏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姚永认为,广电运营与大厂商之间,缺乏战略合作关系,其实运营与大厂商之间是互生互荣的关系,需要绑定在一起共同前进。“美国的Comcast、时代华纳和摩托罗拉、Cisco等大的厂商之间都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们是共同成长的,运营商有要求,向厂商提出,厂商有新技术,向运营商推荐,他们不停地向前进。”

“不管什么技术标准,只要坚持去做,都是可以做好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目前广电的小运营商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种技术都在尝试,一个不行再换一个。任何技术开始总是有缺陷的,像这样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机会。厂商也是如此,这个地方没有规模,就换另一个地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最后大家都做不好。”

反观电信:电信作为运营商,与大的厂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如华为、中兴、烽火,运营商与这些大厂商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小厂商很难再进入市场;而广电,各地小的运营商使用不同的标准技术,致使小厂商遍地。

市场动态:广电接入市场中规模较大的厂商目前只有华三,最近像华为、中兴、烽火、普天也开始进入广电市场,有了这些大厂商的加盟,分散的市场会有所收敛。市场可以由运营商主导,也可以由大厂商主导。

统一标准不是绝对的 但只有标准化才能规模化

30兆以下跟30兆以上是否采用同一个标准?

全国是否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接入网标准?姚永认为,统一一个标准不是必需的,因为接入网要求用户之间隔离,没有互通要求,而IP业务是可以互通的,所以没有必要全国统一一个标准。但是为什么还要标准化?标准化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规模,降低成本、保障后续发展。

此外,从不同频率的使用来看,姚永根据实际调查,从技术角度来讲,认为30兆以上跟30兆以下网络环境不一样,采用同一个标准也不一定好。

姚永对笔者说,30兆以下干扰非常厉害,要想把这段频谱利用起来,抗干扰性要求就高,成本也会高;而30兆以上,对抗干扰性要求不高,没有必要跟30兆以[FS:Page]下一样花费高成本。因为频率的不同,30兆以上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有降低成本要求,所以采用同一个标准不太合适。

姚永说,其实频率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用复杂的技术,高一些的成本对30兆以下频率加以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用同样的技术标准对待30兆以上的频率,就是浪费了,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讲,采用两个标准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频率规划,如果EoC高频低频不同方案的划分之后,设备厂商是否也要考虑先生产哪个频段的设备,如果不统一,是否又变成没有标准?这种混乱和复杂对将来的业务会不会有影响?

对于这样的问题,姚永认为,这种划分也要考虑原有的技术,比如DOCSIS原来的体制是上下行分开,上行频道不够用,需要扩展低频段,对称的应用越来越多,上行带宽不够,无限的划分节点,节点越来越小,成本也很高。频谱怎么利用,需要从技术、资源的角度统筹、综合评估。

目前多数运营商选择低频调制EoC方案。这主要是因为光节点覆盖用户数多在200以上,光接收机之后还有放大器。根据理论分析,低频段跨接两台放大器加楼内分配总传输损耗比高频段楼内损耗还要低。因此低频方案可以无源跨接两级放大器。加之许多地方HFC网络都经过一定程度的双向化改造,不少网络已经具备无源跨接条件,不需要增加改造投资;而高频方案只要跨接放大器就需要有源中继,而且分割滤波器需要重新配置。因此选择低频方案很自然,既保护原有的投资,又快速部署。

封闭做标准的方式一定要打破

姚永认为,加快推进标准化和标准的产品化。制定一个先进的、具有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适应NGB发展要求的接入网标准已是当务之急。

国际上标准的形成,都是大厂商来推动的,而中国的广电做标准是封闭的,一般是由决策部门指定谁来做,这种方法一定要打破,这是大问题。

广电也要采取国际通行的办法,采取招标的方式制订标准,学习AVS、TD-SCDMA、CMMB的成功经验,尽可能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实力的企业等各方力量,从一开始就组成产业联盟,以便尽快出成果、出产品。同时一开始就打破垄断,形成蓬勃发展的产业链。

EoC 与DOCSIS谁优谁劣?运营商应如何选择?

观点:在一种技术发展的同时,另一种技术也在发展,所以就不能说谁优谁劣,只能说运营商的网络更适合哪种技术,哪种技术的性价比更高。

姚永对笔者说,EoC 与DOCSIS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讲,还是能综合评价出优劣,但是技术是在发展的,而且每一种技术都有它的优势。例如,DOCSIS经过10多年的改进,在管理、QoS保障方面很成熟很先进,但它的物理层技术,就比许多EoC要逊色。广电运营应该怎样选用更适合自己的技术标准呢?姚永建议,原来已经采用了DOCSIS的运营商应该继续把它用好,如果改换技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改换技术,不光影响网络建设本身,还要牵扯到整个业务体系、管理体系。一种技术支撑平台有与它相适应的业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如果技术改变了,这些都要改变,不仅如此,人的思想、工作方式也要相应改变,这对于运营商来讲,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投资可能会更大,如果推倒重来就会存在很大风险。”

“但是没有采用DOCSIS的地方,运营商的选择就比较灵活,而且从现在的性价比来看,经过评估,EOPON+EoC性价比更高,而且更适合中国的环境。EPON+EoC是中国有线运营商首先把应用于家庭联网的技术引入接入的技术,是光进铜退形势下同轴接入技术的创新。但国外厂商到目前为止掌握着芯片核心技术,不断适应并满足中国的需求。基于同轴的接入技术是中国有线运营商必须的。”

是不是网络建设基础差就选用EoC,网络建设基础好就用DOCSIS呢?姚永说绝对不是这样的。

“每个运营商都要把自己的基础网络建设好。目前EoC的抗干扰性能确实是比DOCSIS好,因此有些地方网络稍差一点,DOCSIS可能根本就不能用,但是EoC可能可以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基础网络可以建设差一点,任何一个运营商都不能这样想,都要把自己的网做得尽可能的好。提高可靠性,提高用户体验。”

光纤还是同轴?

同轴的接入能力和成本都不输给光纤

对于光进铜是否退的问题,姚永认为,光纤到户从接入来讲是一个最终的目标,确实很好,但是从竞争的角度来讲,电信光纤到户、联通光纤到户、移动光纤到户,广电光纤到户,还加一个电力光纤到户,5根光纤都到户,可能吗?不仅物业和老百姓不高兴,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况且广电运营商能有多少光纤拉到用户家里呢?全国平均起来,广电能占20%就不错,那么还有80%用户怎么办?要放弃吗?如何为他们服务?姚永认为,同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可以100%到户的,而且同轴提供带宽的能力,跟光纤是相当的,下一代光纤是万兆的,同轴同样可以做到万兆,甚至几万兆,因此在接入能力上,同轴不输给光纤,从成本上也不输给光纤,因此我们采用这种技术,是可以和FTTH相抗衡的。

关于家庭组网

不管是光纤还是同轴,光是到户还不够,还需要到终端、到桌面,这就涉及家庭组网的问题。Wifi无线技术从用户体验来讲是最方便的,尤其是802.11n出来以后,随着手持终端越来越丰富,无线的发展空间也越大。

但是姚永认为,无线不是万能的,中国的居住在钢筋水泥的环境里,屏蔽非常严重,穿透力比较差,而且居住密集,相互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也需要考虑,如果完全由运营商来主导规划,也许能解决问题,但是用户无序的安装使用,以后必然会产生相互干扰的问题,因此依靠无线不能100%的解决问题。

用电力线来做家庭组网,是姚永非常看好的一种接入选择,如果提供一根电力线解决接入问题是最理想的,但电力线首先面临政策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关于电力线应用的政策,对于运营商和厂商来讲,不确定性使其存在风险。

结语:

切勿等待!一定要100%双向!

姚永先生曾任襄樊有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襄樊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总工程师。作为广电行业的老兵,他在退休之后依然把自已的感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行业发展的关注中,尤其是双向网络改造方面。

对于目前标准未定的混乱格局,姚永强调一定不能等待,一方面只有规模性的应用才能推动标准的成熟,另外,更重要的是竞争形势的问题,“时间不允许你等,只有双向化了,才具备将来拓展业务的可能。而且随着标准及产品的成熟,同一个城市可以采用多种方案,只要能保证统一的网管。先双向起来,先抓用户,技术问题可以逐步改进升级。”

“双向网络改造是必需的,网络改造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宽带业务和互动电视,更重要的是直面竞争,要实现多业务运营支撑,因此一定要建立100%的双向网络。“不是双向的用户迟早不是有线的用户”!现在的双向机顶盒有些地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只是留了接口,现在很多运营商已经开始做内置双向模块机顶盒,这也是一个方向。”

“双向网络是有线运营商寻求自身救赎必经之路,一定要建立100%的双向网络!”姚永说这番话时,明显是一种紧迫感下大声疾呼的语气。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