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企业立足产业链 康佳要打系统歼灭战
——专访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黄心仲
本报记者许意强
编者按:
从配角到主角,从参与者到领跑者,短短几年间,中国彩电企业在平板化大潮中实现了完美转身,基本掌握了当前国内平板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同时,以“规模化制造优势”为基础,通过积极向上突围,掌握上游及上游的上游,并布局未来OLED及未来的激光电视等新技术产品,中国彩电企业正在上演平板大势下转型升级大戏。
今年以来,随着LED背光源技术的兴起,3D显示技术的再度受到热炒,互联网电视在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的推广后则面临着“三网融合”政策下的新突破。面对七八月份的市场促销、九十月份的营销亮点,中国彩电产业的各大巨头们又将如何看待、应对,布局?
从本期开始,《中国企业报》将开辟“彩电产业升级系列访谈”栏目,邀请国内彩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就产业升级、技术方向、未来趋势、竞争博弈等话题展开对话。
日前,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黄心仲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的专访,结合康佳的发展以及行业的竞争与走势等话题展开。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中日韩三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格局。对于日韩企业的3D电视热潮、国内企业积极推动的互联网电视以及获得认可的LED电视,未来,企业会如何应对这种多热点式的市场局面?
黄心仲:在国内彩电市场上,国产品牌以康佳、TCL、海信为代表的企业在同时布局LED、3D等功能点的基础上,不约而同把网络电视作为主要推广点,我们称为“软件主导”;而在这方面相对落后的日韩品牌则主要推广LED、3D电视,我们可以称之为“硬件主导”,这是由于各自对市场的认知情况及历史积累决定的。
未来,面对这种多热点的竞争格局,企业主要有集成化及专业化两条路线,所谓集成路线就像手机一样,把MP3、U盘、数码相机、录音笔等多种功能集成在一起,这样能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钟爱;所谓专业化就像单反相机一样,功能单一,但能得到专业发烧友青睐。
记者:互联网电视是中国企业推动的,目前这一产品的市场销售如何?现阶段,“三网融合”政策的不明确性以及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电视监管政策,对整个产品有没有影响?
黄心仲:从上半年及“五一”的市场反应来看,在整个平板电视选购中,互联网电视凭借着强大的娱乐、互动功能,成为了整个彩电行业的领航者。
现在,三网融合的基本大局已定,根据广电规定,每台互联网电视终端必须植入一个具有集成牌照商的平台,原来家电厂商自建的内容平台要转交给集成牌照商接管或者关闭,以保证运营可控。这项规定限制了彩电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消费者的选择权,并增加了互联网电视机售后服务工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非常不合理,对整个网络电视的产品功能有副作用。
因此,希望广电总局建立完善的、共赢的联合作业模式,比如可与硬件厂商、彩电商家进行合作、有效地降低互联网电视的成本,并建立良性互动模式。
记者: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互联网电视能否承载中国彩电市场发展的重任。同时,企业又将如何平衡互联网与LED背光源和3D技术的关系?
黄心仲:我认为,网络电视作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彩电标配,所需的时间不用5年,最多两年就足够了。
彩电的互联网技术和LED、3D技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属于软件层面,后者是硬件的升级。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彩电之前,从CRT到平板电视,从高清、双倍高清到运动高清,再到现在的LED背光、3D电视,彩电功能的革命只能是硬件的升级,彩电的功能只能由厂家来定义。互联网技术出现后,彩电变得更加开放、智能,出现了更多的互动、应用体验。
记者:当前,许多国内企业都在挺进上游,建立液晶模组生产线和面板生产线等一系列战略性布局。这些行为何时能推动企业在市场优势的提升?与日韩企业之间的较量,国内企业的优势又在哪里?
黄心仲:在历经外资品牌的数次双面夹攻后,巨大的产业危机感坚定了康佳等企业向上游平板显示屏进军的决心:发展电视液晶模组技术和产业,向产业上游扩展。就在上个月,康佳总投资8.86亿元的昆山液晶模组正式下线,已完成6条液晶背光模组一体化生产线建设,3条一体化整机生产线也已完成安装调试,并初步形成了自主设计、开发液晶电视功能的水平。
对于中外企业间的较量,外资品牌凭借强大的资金支撑,在上游资源、品牌溢价能力方面略占优势,而国产品牌则优势更加明显。特别在技术应用速度上普遍要比外资品牌早半年。此外,我们在产品销售和服务的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
记者:自去年初以来,国内企业在市场上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我们也非常想知道,在接下来的“十一”黄金周等市场竞争中,能不能得到继续体现?同时,在外资企业的较量中,令你记忆较深的感受有哪些?
黄心仲:现在平板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国产品牌的厚势尽显,在接下来的“十一”黄金周、元春旺季,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国产军团将会继续掌握主导权。在同外资企业的较量中,令我感受颇深的是他们的价格战,用我们熟悉的战术来和我们作战,并让我们经营压力不断上升。
从2006年开始,外资品牌开始拾起价格武器,给国产品牌以承重的打击。一方面,他们凭借LED资源和技术上的优势挤压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又以ODM、OEM形式大幅抢占低端市场。更重要的是,外资品牌在销售整机的同时,还掌握面板资源,并用面板赢利来弥补自有品牌整机价格战利润,给国内厂商以两面夹击,使竞争形势更加严峻。
记者:在下一代的显示技术上,企业是否已经开始储备?在下一代新技术电视的较量中,中国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和布局?
黄心仲:目前,除了致力于LED背光源电视普及之外,我们还在OLED、3D电视等最新一代显示技术上开始了技术储备。在下一代技术的较量中,我个人较偏重软件方面,彩电、IT等数码产品的竞争更重要转向了内容的较量、平台的竞逐,发挥消费者自己的创造力,共同来互动、体验甚至创造功能,我们认为这也是中国企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