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笔者从技术实现角度,就广电为主的三网融合过程中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的思考,供广大同行探讨。
1、即使以广电为主推进三网融合,广播功能仍然是不能动摇的根本技术基础
既然以广电为主推进三网融合,首先要考虑海量信息数据(包括音视频数据)的传输机制问题。从目前的各种传输技术发展情况看,随着芯片速度的飞速提高,存储容量的低成本增大,压缩技术的突飞猛进,光纤成本(含链接设备)的大幅度降低,编解码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智能化,无论广电还是电信,促使网络传输带宽的各种制约条件迅速消失,高成本的网络建设已经不是制约广电行业的根本问题。促发了海量数据的无限传输成为可能,造就了原来分裂的网络业务迅速融合成为大势所趋。
那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传输技术自然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从目前的传输技术机制看,无非是广播和IP等主要几种方式。
从技术角度看,广播方式的优势是低成本广覆盖,IP是点对点自由交互。广播具备公众信息的传播优势,IP具有满足专业化和个性化需求的特点。正是IP这种自由市场式的信息传输方式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也满足了广电数字化后的效益需求。所以,广电行业开始青睐IP方式成为时尚。当前,广电行业内有多种思潮在涌动:普遍认为广电只有IP化才是唯一出路,或者认为广电行业迟早全部IP化,甚至于迟IP不如早IP等等。
笔者认为其实不然。广电行业千万不要忘记其根本属性,千万不要忘记安全播出和监管监控的极端重要性。也就是说,IP这种自由无序缺乏监控的交互功能,恰恰是广电基本业务中最不需要的,而在增值业务中也是需要在可监控的条件下采用的功能(VOD、IP通信、会议系统等等)。
所以,广电行业“喉舌”定位和坚守宣传阵地职责的基本属性,以及数字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决定了广播仍然是主要传播方式,这是广电行业的根本问题,是不能动摇的根本技术基础。
笔者分析后认为,产生青睐IP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过去几年的广电数字化整体转换过程中,全国6000多万浏览器型(私有中间件)机顶盒平移后,单向广播的网络机制条件下,以及全国轰轰烈烈的双向化改造后,均没有发挥广播优势,也没有探索出双向化的优势。致使行业内普遍出现IP思潮,认为只有采用IP技术,才能实现广电的产业化,才能发挥广电行业的用户优势和应有效益。
这里,还有一个产生错误认识原因是:普遍认为广电行业产业化,好像马上就要赚大钱了。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行业内普遍出现了忘记广电是为党和政府服务的,为人民服务的,为先进文化传播服务的党的喉舌或宣传舆论阵地的社会属性的现象。
为此,笔者希望广电行业注意一个基本事实:IP化后,业务的监管监控怎么实现呢?如果不能实现监管监控,难道让广播电视业务互联网化吗?笔者疾呼:广播电视数字化后,千万不能忘记、弱化和动摇广播的基本技术基础,IP技术是广电三网融合的技术补充或技术改造。无论什么形态的技术路线选择,一定是首先考虑广播电视的广播属性,在满足广播属性的基础上,寻求IP技术的采用。或者说,在采用数字化技术改造广播电视的过程中,广电行业的执行者要保持清醒的责任意识,要确保安全播出和绝对控制权。要基于DVB+IP的思路研究和发展广电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
2、广电三网融合必须建立符合广电特性的业务支撑体系
那么,广播电视数字化后,在确保安全播出的同时,也承担着产业化的重任。产业化是市场属性,必然要开发增值业务,必然在互联互通中发挥广电网络的最大功能效应,就需要不断开发和满足各种信息服务需求。这方面,业内同仁们要严格区分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界限,要始终把安全播出和安全传输放在优先位置,要防止从四平八稳的传输任务走向另一个全部产业化的极端,要处理好安全播出和产业化的关系,要定位好用电视的基本原则,
根本上看,广电实现三网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广电业务、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安全可控的跨屏融合。这三类网络业务的表现形态、需求形态、实现方式和监管要求,需要广电网络在三网融合中对各种业务传输环节、内容审核、传播范围、终端呈现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加以解决。
为此,基于广电的三网融合中,就必然要面对如下的技术问题:必然会遇到多芯片平台、多种终端、多增值应用不断变化的需求,必然面对多标准兼容、多协议融合、多业务集成的实现问题。
因此,必须解决各种不断变化的增值应用与软硬件平台无关性、内容创作标准化、增值业务开放性和扩展性、无限下载技术机制。必须开发和制定广电行业特有的,面向应用的软件支撑平台-中间件系统,使得这个中间件平台就像微软PC操作系统一样(面向硬件),在未来的三网融合中起主导作用。把中间件技术作为广电三网融合的核心关键技术,正式考虑到广电行业近年来的私有CA和落后中间件技术的明显弊端。
事实证明,全国6000多万浏览器型(私有中间件)机顶盒造成数字电视只能看电视,广电行业中一股新的只重视IP而忽视广播的错误动向,导致部分浏览器(私有中间件[FS:Page])厂家又提出“玩电视”的概念来忽悠广电行业,这种错误概念的危害性确实具有很大的迷惑作用,这些浏览器(私有中间件)厂家认为广电要IP化了,自然要推行微软的互联网技术体制,这种自由市场式的技术体制,必然要给广电三网融合带来很多弊病,甚至于造成广电行业从广播的极端走向互联网的极端。所有过去的错误能够不断发生,根本原因是:缺乏开放的、标准的中间件核心技术支撑体系。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是民族文化重要的传播载体,是和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领域。广播电视不能用来“玩电视”,这个提法是极端错误的,是对党和政府舆论导向阵地的“蔑视”,是把广电行业引向另一个极端的阴险伎俩。
广播电视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广播,广播的产业价值非常大,是很大的产业“金矿”,IP业态只能是广播业态的补充。在广播电视范畴内,最为重要的是安全播出和舆论导向,是不能用简单的互联网IP业态理解和实施广电行业三网融合,更不能用电信或互联网的产业形态规划广电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
广电向产业化的转型后,可能和电信运营商的某些业务产生重叠,进而发生竞争,这是可以预见和理解的。所以,广电网络在未来信息服务业中的发展,仅靠传统的有线电视基本业务是无法和其他电信运营商同台竞争的,也不能对广大数字电视用户带来更多的增值服务,只有开展增值业务,向综合服务运营商迈进,才是做强做大,才能占领更多的宣传阵地,才能更好的传播先进文化。
因此,做为广电数字化后综合业务极为重要的数字电视中间件支撑系统,必须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必须具有很好的功能扩展机制。过去几年的轰轰烈烈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没有很好的为广大数字电视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广大用户意见很大,社会舆论认为,广电的数字化过程中,把一个好端端的民心工程搞成了民怨工程,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中间件的支撑保障造成的。
目前,我国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已经成熟稳定,国家中间件标准已经进入颁布阶段,国家广电总局正在制定NGB中间件标准,并且,数字电视操作系统及嵌入式中间件列入2009年国家重大“核高基”专项,说明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在国家及行业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重视的技术支撑体系。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广电网络运营商对中间件技术本身还很陌生,甚至于很害怕。笔者把运营商不采用中间件的意见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种意见是从运营商全面角度得出的绑架观点。运营商认为,采用中间件后,运营商的机顶盒采购升级、增值业务开发和运营将会被中间件厂家彻底绑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
如果上述观点正确,笔者不禁要问,过去几年所采用的浏览器或私有中间件,为什么没有带来增值业务的长足发展呢?诚然,无论采用什么中间件或不采用中间件,只要发放机顶盒,运营商必然要和各方面软硬件打交道,必然要依靠这些软硬件供应商,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PC机而学习微软系统功能一样,机顶盒也必然要安装一种操作系统,这是必须的。
问题的关键是,运营商必须清楚地知道需要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增值业务。如果不准备提供增值业务,就没有必要采用中间件,如果仅仅提供简单的增值业务且不准备运营,就采用浏览器即可。如果要实现增值业务运营且能够盈利,就必须采用中间件系统,而且,这种中间件平台必须屏蔽硬件,兼容软件,自由加载应用。
另一种意见是中间件趋势论。认为中间件只是发展趋势,目前还没用真正的中间件,市面上的所有中间件尚不成熟,等待真正的中间件标准出台再采用。
其实,这种论点也是错误的。任何技术都有发展过程,目前的中间件标准正在颁布中,而且,从技术角度看,微软系统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数字电视是新型产业,要求一个和微软媲美的中间件系统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还有一种代表性的意见是中间件接管或依赖观点。这种观点主要是来自于机顶盒、浏览器、应用开发商的观点。这些观点集中起来表述为:中间件从软硬件方面全面接管了机顶盒,尤其机顶盒厂家更是反对中间件技术,因为中间件接管机顶盒底层后,机顶盒厂家成为一个硬件加工商,机顶盒上的各种软件性的操作界面等特色功能将会被中间件代替,无形中,机顶盒的软件价值丧失致使超额利润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机顶盒厂家从此失去了对运营商的控制。而运营商由于采用中间件,不仅获得了很好的增值业务开发运营主动权,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机顶盒的定价主动权。
所以,数字电视中间件技术,确实是广电推行三网融合的核心关键技术。如果运营商在定位传输方式后,一定要首先研究制定业务发展规划,根据业务发展规划选择开放的、稳定运营的、扩展的中间件系统作为今后中和信息服务的支撑性平台。
3、广电三网融合需要体制改造,更需要市场化历练
广电三网融合过程中,一方面要承担宣传职责的重任,另一方面要开放增值业务市场,这是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需求,是广电新业态发展的需要。
随着广电产业化发展的深入,表面上看,体制制约似乎成为发展数字电视综合信息服务的主要因素。但是,即使广电网络完成企业化改造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根本问题是人的观念和适应市场化的素质。也就是说,改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落实盈亏自负的责任机制。
经过近十年的全国性广播电视数字化,全国发放了6000多万机顶盒。整体转换推行几年来,产业链上的各个方面提出各种增值应用,广电网络期盼着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巨大经济效益。然而,所有的期盼和努力都没有获得如期[FS:Page]效果。造成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广电行业没有市场规则可循,没有责任机制执行。尤其在企业发展战略、业务规划、市场需求研究方面非常缺失。
造成的结果是:偌大的一个行业,事业体制非事业管理,极端重要的业务支撑技术标准、网络传输标准,竟然还处于争论期,且没有尽头的继续在争论。
所以,广电行业推行三网融合,根本问题不是体制问题,关键是怎样尽快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化素质。核心问题不仅是传输技术和业务支撑技术标准的尽快制定推行,更重要的是从高层到基层借鉴电信等行业的成功经验,尽快落实责任制,否则,即使国家把三网融合的重任交给广电,也不排除会出现过去几年的整体转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