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建国眼中,DRA已是一“人”得道了。
韩建国是中国华录集团副总经理,他眼中“得道”的DRA则是一种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简称,后者如今是消费电子领域里唯一贴有“中国标签”的国际标准。2009年3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RA被纳入蓝光光盘(Blue-ray Disk,全球下一代DVD高清光盘,简称BD)格式标准体系;而在此之前,可供企业选择的都是DTS、杜比等“洋标准”。
对于DRA的成功突围,韩建国甚至用了“破天荒”一词来强调其意义之重大。
从录像带、CD到VCD、DVD时代,松下、东芝、飞利浦、索尼等日欧企业就一直牢牢控制着碟机产业的专利命门,特别是在DVD时代,专利已经成为困扰整个产业发展的“怨咒”。有评论认为,DRA融入蓝光,短期内可能难以彻底改善中国整个蓝光产业专利收费的被动局面,但是,一旦DRA技术大规模运用,将终结DVD时代中国企业向海外技术联盟单向贡献专利费的历史,随着未来可能更多中国标准进入国际,扩大中国企业未来制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DRA的突围,将会产业连锁反应。
先来后到
据了解,蓝光专利技术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物理规格”,一部分是“逻辑规格”, 所谓“物理规格”是指包括激光波长、内容信息存储记录、读取的物理层规格和格式,该部分主要由BDA核心成员提供;所谓“逻辑规格”是指包括高清晰数字音频、视频编解码格式等规格,其中包括H.264、MPEG4等数字视频编解码格式和DTS、杜比等数字音频编解码格式,DRA和DTS、杜比一样,属于数字音频编解码格式,属于数字音视频基础技术。
而在“物理规格格式”的收费方面,据索尼公司BD战略室企划部统括部长、BDA联席董事长河内幸纪介绍,BDA正在倡议将蓝光技术的基础专利组成“专利池”,实现“一站式”的专利收费,收费标准为一台影碟机9.5美元。不过,9.5美元的标准现在仅仅是一项倡议,专利持有者是否进入“专利池”可以自己权衡:进入专利池的人越多,一台碟机9.5美元的专利费就会产生“僧多粥少”的问题,但是,集体行动可以扩大征收的基数,降低专利费收取的成本。而包括杜比、DTS在内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现在都没有进入该“专利池”。DRA融入蓝光标准,不会影响到物理规格格式部分的专利收费。
在音频技术领域,由于杜比、DTS等音频技术专利持有者都是单独收费的,DRA进入蓝光标准短期不能影响到他们的收费行为,但长期有可能对其形成价格的压力。所谓必选项,是指蓝光碟机和光盘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产品必须能够兼容杜比Dolby Digital和DTS的标准,DRA则以“可选项”的身份进入蓝光格式。BDA中国项目推进组的一位主管解释说,在DRA成为国际标准之前,已经销售了相当数量的只带有杜比、DTS标准的蓝光碟机,这部分产品是不能兼容DRA格式的,BDA必须考虑这部分消费群体的利益,有点“先来后到”的味道。
然而,之前有过DTS“媳妇熬成婆”的例子。“DTS在DVD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可选项,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产品里面都包括了这项技术。”BDA联合技术委员会副主席Chris Buma说。当时,好莱坞许多导演、制作人员以及混音师认为DTS是声音再现性最佳的系统,在DTS问世的第5年,新出品的好莱坞电影几乎都同时具备了Dolby Digital和DTS声轨。同样,DRA也有相当的技术优势,编解码容易且在编解码过程中不会有任何信息损伤,相比其他音频技术,DRA压缩比例大,能够容纳更多高质量的音频信息。但是,DRA能否为市场接受,并[page]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需要产业上下游的支持。
而这种支持绝不仅仅是道义上的。理论上来讲,如果国内的企业不选杜比和DTS,只选择DRA的话,确实能够节省成本,但是需要在内容上解决片源采用问题。事实上,增加一种新的标准可能会增加下游成本,最终的博弈取决于专利持有公司的应用推广策略、力度和专利费收取政策。
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立新表示,“DRA加入蓝光格式可能给产业带来的贡献将是一个长期效益。”他补充说,“从VCD技术开始,中国就没有自己的技术,但是发展自有技术总要有一个起步,现在DRA就是这个起步。”华录集团科技委主任张坚志强调,要从产业的高度而不是经济成本去解读DRA加入蓝光的意义,“不要在意增加的一点点成本,关键一定要让中国标准参与进来,否则技术永远起不来,现在重要的就是把中国技术推出去,否则永远没有机会。
探路商业化
DRA 融入蓝光体系,在技术上至少证明了这项中国标准的国际水平,不过,在商业化方面,DRA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广晟数码总经理张新刚预计,DRA未来若干年后才会产生利润”,广晟数码是DRA技术的拥有者。而现在DRA属于“可选项”,能否在蓝光领域广泛应用需要“带头大哥”。
据陈立新介绍,DRA大规模应用的另一个关键是内容提供商,前端内容编辑对音频编码格式的选择决定了播放终端解码格式,不过,内容商不会主动选择一个碟机普遍无法兼容的音频编码格式,因此推广DRA需要内容提供商或者终端设备商有一头率先行动。比如,DTS一举成名,就是因为斯皮尔伯格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首先尝试采用DTS技术,而环球电影公司也看好DTS的前景,在DTS1993年关键性的战略融资中,投资者就包括好莱坞环球影城(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现在,DRA在产业链上游的开拓已经启动。据数字芯片提供商美国博通公司(Broadcom)资深行业战略发展经理韦裕京介绍,负责DRA推广的数维科技已经与他们开展合作,其生产的数字芯片采用的是DSP架构,技术上可以通过软件形式直接植入DRA格式,本身几乎不增加成本,但是,是否大规模植入DRA,完全取决于终端客户的需要。
中国华录集团确定将会鼎力支持DRA标准的应用。据韩建国介绍,华录集团是国资委下属唯一一家专业从事数字音视频产业的电子企业,“做国家要做的事、做行业发展需要的事”。从2006年到2008年间,华录销售收入实现了成长了一倍,目前,已经完成了从高清内容制作、内容编辑、光盘复制、光盘发行到蓝光碟机的“一条龙”产业布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2008年底,华录集团的蓝光影碟和碟机产品,率先投放国内市场的厂家,蓝光碟机价格仅为进口碟机的1/2。
中国华录与DRA的渊源颇深,早在2006年,华录集团就会同广晟数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共同参与了中国数字音频(DRA)标准的制定,并在次年8月向BDA提案将DRA音频编码标准和以及另一项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标准--AVS视频编码标准加入BD标准。据韩建国透露,根据评估的需要,中国华录集团专门建立了基于DRA和AVS标准的节目源编辑制作中心和蓝光光盘验证试验线。
韩建国说,华录已经生产了采用DRA格式的样机、样盘,将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开始量产和上市。与此同时,由中国华录、长虹等国内企业和飞利浦、索尼等国外企业为成员的中国蓝光(国际)产业合作组织,以实现“中国标准国际化和中国标准产业化”为宗旨,该组织将推[page]进DRAAVS的国际化和产业化进程。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视察华录,勉励他们要做“国家队”,要打“前锋”。韩建国说,不遗余力地推进中国标准进入国际,是“国家队员”份内的事情。他有个有趣的比喻,将DRA比作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刘长春,“关键不在刘长春跑了第几名,重要的是,有第一个跑进去,我们才有可能在未来不断产生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