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华谊兄弟“一季报”为何如此“惨淡”?
新华网 | 2010-04-20 10:00
中国第一娱乐股“华谊兄弟”19日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942.66万元和1008.8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3.02%、59.74%和56.92%。

有媒体认为,在国家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接连出台、影视娱乐业飞速发展的时期,被寄予厚望的民营影视“大鳄”华谊兄弟的业绩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影视娱乐业在制作、发行、档期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华谊”一季度业绩平淡的主因是公司调整战略布局,计划在下半年暑期与国庆黄金档推出《唐山大地震》等数枚“重磅炸弹”。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认为,电影行业每年有春节(情人节)、暑期、国庆、圣诞四大档期,其中的三个都集中在下半年;电视行业也由于假期过多集中于下半年而会出现“扎堆儿”现象,因此,华谊兄弟“睡春觉”也就不难理解了。

据华谊兄弟副总裁胡明介绍,“华谊”今年共上映8部影片,16部电视剧。而根据“一季报”,“华谊”第一季度上映影片仅1部、电视剧仅2部。这与“华谊”2009年“紧抓春节档、攻占国庆档、主动退出贺岁档”的排片策略差别较大。

张会军认为,与国外顶级综合传媒公司相比,“华谊”的业务规模依然偏小,产业链仍显单薄,再加上影视剧作品存在开发周期长、财务贡献滞后等特点,营业收入受周期性及季节性波动较大,因此不能单纯比较每个季度的盈利情况。

胡明透露,“华谊”正大力招兵买马,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近50%;此外,公司今年将建成6家电影院,首家影院将于5月在重庆正式开业。“可以说,人才引进与院线建设等新业务的拓展,都会导致费用上升、短期利润减小。”

影视传播学者、哈工大人文学院教授陈越红分析说,与其说“华谊”一季度业绩惨淡,倒不如说其厚积薄发:具有超高关注度的《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两部高投入电影均在下半年上映,票房预期比较乐观;年底交片的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拯救女兵司徒慧》已被各大卫视抢购一空;“华谊”将通过付费电视、IPTV、网络电视等取得网络版权费用,并借力“三网融合”探索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业务;积极向网游、主题公园领域等新业务拓展。这些项目若能成功实施,必将进一步提高“华谊”在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