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优酷网“网络春晚”,娱乐新革命
北京晨报 | 陈辉 | 2010-02-09 08:00

“中关村男孩”和“西单女孩”在“网络春晚”同台。

温州“抡车男”现身“网络春晚”,还获赠一辆自行车。

韩星张娜拉和父亲合演小品《本草纲目》。

朱向阳

  “信春哥,不挂科”,“贾君鹏,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内牛满面”......这不是网络新词大赛,这是“网络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2010年,对于“网络春晚”而言,是标志性的一年,不仅是因为它有了更多的节目以及观众数量空前增多,更是因为北京电视台牵手新浪网,自2月6日起,通过电视和网络互动的方式,连续7天将“网络春晚”呈现给电视观众。这意味着,“网络春晚”已摆脱了草根身份,正向着娱乐主流的方向进军。

  毫无疑问,“网络春晚”是一场正在进行时的娱乐革命,令人惊讶的是,它从诞生到今天,只有区区4年。这就是互联网,经典与草根的界限已变得如此模糊,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有奇迹在发生,昨天他们还默默无闻,今天他们就会如日中天,那么明天呢?

  或许总有一天,收看“网络春晚”将成为中国人大年三十必过的程序,成为新的民俗?

  令人期待的是,“网络春晚”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网络的互动性也增加了人们的参与感。但另一面是,当“网络春晚”成为主流的时候,是不是同样会出现众口难调、创造力和创新力消退等问题?所以这一切,最终只能由时间来检验。

  优酷网总编辑朱向阳:

  “网络春晚”应坚持自己特色

  “网络春晚”不经意诞生

  晨报:优酷是最早推出“网络春晚”的大型网站之一,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创意的?

  朱向阳:那是在2006年,正好马上过春节了,就提出这么一个口号,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当时网络视频行业在国内还是新兴事物,观众不多。我们无非是把网友们上传的节目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至于形式、内容等都没认真想过,所谓节目也只是唱歌、舞蹈、绝活之类,和传统春晚区别不大。

  晨报:播出效果如何?

  朱向阳:出乎我们的意料,网友对“网络春晚”非常欢迎,至少有10条以上的节目视频播放量超过50万次,这在当时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从那以后,每到春节我们都会推出“网络春晚”,播放量年年递增。去年我们春晚策划专题的站内总流量达到几千万,今年超过1亿应该没问题。

  网络让观众成为春晚导演

  晨报:初期“网络春晚”的节目与传统春晚区别不大,那么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朱向阳:刚开始我们也很吃惊,但想想也就明白了,虽然内容差不多,但我们在形式上更有特色,比如“搞笑”类的视频节目,这在当时传统春晚中是看不到的。其实“搞笑”还是有生命力的,比如去年贺岁档中,“搞笑片”的票房成绩不俗,今年贺岁档,“搞笑片”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搞笑”是网络对传统娱乐的一个贡献。

  晨报:如果传统春晚也借用“恶搞”等手法,“网络春晚”是否还会有生命力?

  朱向阳:形式不是最重要的,“网络春晚”最大的优势在两方面,首先,它的门槛比较低,大家都能参与,所以更贴近观众的需求;其次,是它在创作上更随意,空间比较大。“恶搞”这种手法是可以被传统春晚所借用的,但诞生“恶搞”的这个环境,是传统春晚所没有的。

  晨报:这是为什么呢?

  朱向阳:传统春晚是在电视平台上播放,观众没有选择的余地,导演在挑选节目时也只能以专业性为标准。那么,是不是越专业的表演,观众就越欢迎呢?这本身是有疑问的。大众对电视节目的消费习惯和对互联网内容的消费视频本身就是存在一定区别的。相比之下,“网络春晚”的平台更有延展性,观众通过点播的方式收看,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就是说,传统春晚的节目和过程都是由导演组来控制的,而“网络春晚”把观看的选择权交给了观众,所以更自由、更开放。

  “边角料”同样受大众欢迎

  晨报:“网络春晚”从哪里找来这么多节目呢?

  朱向阳:节目不是问题,主要有几个来源,一是网上有趣的视频,二是各合作机构和各合作电视台组织的春晚,三是一些艺术学校的春晚和部分主题策划内容。这三方面内容已经足够丰富。

  晨报:相比于传统春晚,这些可能都是“边角料”,能得到观众的欢迎吗?

  朱向阳:别小看这些“边角料”,观众非常欢迎,比如去年天津邮政职工举办的春晚,其中一个舞蹈节目视频的播放量达到400万次至500万次,还有像我们去年组织过两次“优酷牛人”的选拔,这次又推出了“牛人春晚”,也得到了观众们的欢迎。

  晨报:靠“边角料”节目能让“网络春晚”走向主流吗?

  朱向阳:比如郭德纲的德云社春晚,观众很喜欢,可任何一个传统春晚怎么可能给相声那么长的表演时间?但在“网络春晚”,这就不是问题。

  传统与网络各有千秋

  晨报:“网络春晚”只是一个点播平台,并非一台真正的晚会,那么晚会的节奏和气氛如何烘托?如何形成仪式感?这是不是一个劣势呢?

  朱向阳: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也在探索中。传统春晚会有一些高潮的东西,比如晚上12点的鸣钟仪式等,而“网络春晚”只是一个符号,通过视频集合形成一个“气场”,相比传统晚会多年来成为老百姓年夜饭饭桌上的一道菜,“网络春晚”才刚刚初具雏形,但应看到,“网络春晚”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

  晨报:优势在哪里?

  朱向阳:比如2008年春节时,正赶上部分地区出现冰灾,一些旅客在大年夜滞留在火车站,我们就动员网友到各车站去拍下他们捎给家里的祝福,这样他们人虽然没能及时回家,但他们的影像已先回家了,我们拍客上传的视频近3000条,涵盖了我国30个省市区,这些视频祝福与我们的“网络春晚”一起播出,这对于传统春晚很难做到。

  晨报:您的意思是“网络春晚”应更好地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

  朱向阳:是这样的。比如前年我们随着“网络春晚”推出了一种电子贺卡,其中不仅有祝[FS:Page]福的话,还可以录入一小段个人视频,你可以把它传递给你的亲戚、朋友,他们不仅能看到你的祝福,还能看到你的相貌,听到你的声音。

  “网络春晚”

  将成新民俗

  晨报:如今年味儿日趋变淡,在此背景下,“网络春晚”还能走多远?

  朱向阳: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认为现在人们对年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工作、学习压力大了,人们希望能有更多放松的机会;二是经济发展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必然上升。可以说,春节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它越来越像是大家共同的生日。所以,我认为年味儿只会越来越浓,“网络春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晨报:未来“网络春晚”是否会替代传统春晚的地位呢?

  朱向阳:有这种可能。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网络生活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是工作、休闲,乃至订机票、购物、社交等,都要与网络发生关系,这就是“网络春晚”诞生的原因。随着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也许在未来三网合一的时代,“网络春晚”和传统春晚很有可能合二为一。新的娱乐方式总是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进步的,社会越发展,人们就越想寻找自己的文化根脉,这是人性自然的回归。可以预见,“网络春晚”将不断发展,并成为新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