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数字电影专题研讨会:阿凡达催动电影产业革新
腾讯科技 | 2010-01-15 11:00
《阿凡达》在中国内地首映,立即掀起观影狂潮,同时《阿凡达》成为了全球电影产业发展历程中,一个标志性里程碑。第一次向外界宣告了“数字表演”产业的成熟。

  1月13日,以“《阿凡达》的冲击”为主题,中国数字电影与数字节目联盟举办了专题研讨会。联盟理事长周星教授主持,《电影艺术》杂志主编吴冠平博士从数字电影理念、艺术与技术角度,解读了《阿凡达》中的奥秘与特效。联盟副理事长丁刚毅教授、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北京赛点文化传播中心董事长张玮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对中国数字电影、数字节目、表演产业发展提出了重要意见。


周星

  丁刚毅教授认为:《阿凡达》是暨《人猿泰山》、《泰坦尼克号》后,又一部电影产业划时代的作品。其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意义在于,首次将“数字表演”的概念展示在公众面前,《阿凡达》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表演”影片。《阿凡达》为中国数字表演产业发展起到了鞭策的作用。目前全球数字表演产业刚刚起步,而中国在后发优势下,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抓住数字表演产业机遇,对于中国大学及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丁刚毅

  丁刚毅教授在观看完《阿凡达》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此表达了个人观点,丁教授说:看完这部电影,除了当中感人的情节之外,感受更深的是影片所展示的那种大气。《阿凡达》无论是从手法还是内容上,处处体现着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视听感觉。丁刚毅教授在解读《阿凡达》时,深刻剖析了该影片在场景、灯光和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方面出色的演绎,同时更强调了数字表演这一学科的重要性。

  在谈到《阿凡达》这部电影时,丁刚毅教授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这部影片中所出现的导航技术、位置技术及柔性显示技术,将来都会得到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在国家级正式场合的宣传活动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在部队的一些汇报现场,尤其是较为高端的,比如航天飞行等高级别会议,这些技术已经得到应用。

  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时代,数字改变着一切。数字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电影中运用以来,对电影艺术的创作、传播和接受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全面应用是继电影史上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第三次革命。这次革命对电影业的冲击是天翻地覆、前所未有的;其深度和广度与前两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阿凡达

  《阿凡达》制造团队共有2000多人,其中数字工程师超过800人,而全剧组有对白的演员仅有37人,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普通影片的概念性产品。《阿凡达》动用了4万个CPU,如果用单核处理器计算,整个电影制造动用了近20万个处理器,整部影片80%的制作成本在于数字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上。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特效仅仅是500个,《阿凡达》却拥有3000多个特效。这部影片是数字表演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人类虚拟建模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数字技术使电影创作人员被技术束缚的想象力得到彻底解放,科幻世界、灾难场景、三维动画因此成为电影文本表现的重要对象。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创作后,科幻片确立了自己在主流电影中的稳固地位,灾难片这一新的类型诞生了,动画片则发展成为一种主流影片。同时,数字化影像也带来了电影“真实美学”的更新,经过魔术般的数字技术处理,电影影像成为一种“真实的谎言”。

  丁刚毅教授表示:在观看《阿凡达》的过程中,自己曾几次被影片所感动。以数字技术体现出演员所要表达的一切情感,这在观众面前还是第一次。这部影片之所以如此成功,其实跟导演本身对数字表演这一学科的认知也有很大的关系。丁教授提到:《阿凡达》导演卡梅隆本身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物理系,母亲是一位画家,父亲则是一位电影工程师。而这一切,给予了卡梅隆一定的影响。真是因为对数字表演有着一定认识,才让这位导演拍出了如此精彩的影片。

  《阿凡达》出现“一票难求”的罕见景象,不到一周,中国票房已突破两亿元人民币,《阿凡达》成为内地最快破亿元票房纪录的电影。詹姆斯?卡梅隆曾玩味地说:《阿凡达》在中国的放映将是一场“试验”。不论其本意究竟为何,这部超特效大片,在中国内地已然超越了普通的电影范畴,变成了社会民生的一部分。

  自去年数字表演技术被用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来,社会各界对这项新兴技术给予了极大关注。2009年7月10日,中国最大的三维数字化门户网3D动力网围绕这项技术的起源、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等话题与丁刚毅教授进行了座谈,丁教授认为:中国的数字表演技术今后必须走上产业化、服务化道路。

  数字媒体与仿真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北京理工大学是国内首家并且是唯一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仿真与数字表演是紧密挂钩的,离开仿真技术,谈数字表演意义不大,只有两者紧密结合,许多事情才会迎刃而解。曾经有人在论证会上提出质疑,把数字、表演、仿真放在一起,是不是太乱了?事实上不是这样,表演不用数字化,仿真技术用不上,表演和数字化结合到一块的时候,这项技术才能成立。从2005年9月到2007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三维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就在很多大型演出活动中得到成功使用。

  国庆晚会的成功值得一提:巨幅网幕焰火与特型烟花、可移动的“发光树”等,从现场来看,这场晚会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平鸽沿着上午阅兵的路线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烟花绘画网幕所展现的图画异常精彩。国庆联欢晚会总导演张艺谋在晚会现场的金水桥上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这场晚会让我感到十分满意、十分振奋!”

  数字表演这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未来十年将会取得极大发展,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具体有两大趋势:一个是大舞台技术,大家现在都认为大屏幕投影是二维的,但未来肯定是三维的,这种技术已经成型了。第二个是网络移动平台,手机终端,未来的手机可以出现三维的、交互性的内容,把大型演出和数字终端直接挂钩,形成分布式与集中式结合的交互展示方式。

  参考资料二

  揭秘中国数字表演技术发展

  数字表演这个名词最早由英国人提出。国外最早的概念是虚拟艺术,虚拟二字从广义上理解,包括绘画本身,一个构思很巧妙的二维图片,就能反映一定的三维虚拟空间关系。虚拟艺术具备了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动态的,第二个是即时的。英国人对虚拟艺术的研究大约起源于九十年代初,当时有一批西洋派的艺术家掌握了并观察到利用计算机能够表达他的艺术概念,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后,就真正把表演与计算机艺术结合了起来。关于虚拟艺术的含义,英国人起初给的很模糊,计算机技术作为内容在舞台上呈现的时候就是数字表演,数字表演讲究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大屏幕,包括字幕、投影、摄像等;第二种是展示方式,包括多媒体空间,游戏;第三种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表演就是数字化设备,手段直接在舞[FS:Page]台上进行的演绎呈现,这是国外关于数字表演的一些说法。

  2005年12月26日,《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发布。

  数字媒体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文化为体,科技为酶”是数字媒体的精髓。由于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信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及前沿信息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方面的实力和产业水平,因此数字媒体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了支持数字媒体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美、日等国都把大力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率先支持了网络游戏引擎、协同式动画制作、三维运动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动漫网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分别在北京、上海、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建设了四个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对数字媒体产业积聚效应的形成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的各大电视台发展方向是“制播分离”,未来节目内容制作水平引入市场化竞争,谁的节目更受欢迎,谁的竞争力最强,其对市场收益就越好。市场化运营打破了行业垄断,会造就一场电视产业对于内容制造水平的竞争和提升。作为内容制造手段,“数字表演”相关技术的引入,将对内容制造水准提升,有巨大的产业意义。

  数字表演刚进入到国内时,大家都感觉很新奇,但是08年奥运会之前,要跟导演讲数字表演,除非对方或对方团队里面的人对虚拟技术、三维技术、包括高端仿真技术特别熟悉才能继续谈下去。因为导演觉得这东西是无形的,自己控制不了、驾驭不了,几乎没有使用的可能性。关于数字表演的概念,从国外原始概念到提出我们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最后落实到官方认可是08年4月份,当时数字媒体与仿真技术这门学科申报成功了。

  自去年数字表演技术被用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来,社会各界对这项新兴技术给予了极大关注。2009年7月10日,中国最大的三维数字化门户网3D动力网围绕这项技术的起源、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等话题与丁刚毅教授进行了座谈,丁教授认为,中国的数字表演技术今后必须走上产业化、服务化道路。

  从2005年9月到2007年7月,北理工软件学院的“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计算机三维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就在很多大型演出活动中使用。数字表演的东西很多,方向很广,他们基于Virtools平台,再加上自己很多的插件,或者与导演交互出来的一些算法形成了最大的优势:可以做到实时展示10万人的规定动作表演,这在国内是首家。像奥运会、国庆这样大型活动需求很特殊,难度很大,不仅仅是导演创意的问题,更是一个高端技术的形成与展示的过程。

  2008年,数字表演技术被用于奥运开幕式,这引起了国人对这项技术的广泛关注。这项技术不管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的应用都很关键,比如一些公共应急管理,像交通、医疗等重大活动面前。把人群和环境交互起来,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数字表演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只要是和人群有关的,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得到。数字表演的核心是人群仿真,人群的实时仿真在信息化时代很关键。

  数字化表演这项技术,未来十年将会取得极大发展,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具体有两大趋势,一个是大舞台技术,大家现在都认为大屏幕投影是二维的,但未来肯定是三维的,这种技术已经很成型了,第二个是网络移动平台,手机终端,未来的手机可以出现三维的、交互性的内容,把大型演出和手机直接挂钩,形成分布式与集中式结合的交互展示方式。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