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的电影市场形渐渐形成了不同的档期划分,每年的岁末则成了电影生产消费的“黄金档期”,一路飙升的贺岁片票房成就了贺岁档电影的“吸金”传奇。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的贺岁档国产原创影片票房有望突破20亿。
当下的中国电影“生产者”们已深谙市场营销之道,花样繁多的市场宣传,适时的话题炒作,超人气的明星效应成为贺岁片赢得票房的“杀手锏”。可惜的是,令人耳热心跳的票房记录并没有让电影获得良好的观众口碑。“叫座不叫好”成为今年贺岁片市场的一个怪圈。
夸张无聊的搞笑、混乱的叙事逻辑、以及脱离现实的苍白题材充斥银幕,在快餐式消费文化浪潮的裹挟下,电影丢失了其内在的叙事力量和审美价值。
毋庸质疑,优秀的文化产品不仅能够为生产者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精神层面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文化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增加,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在文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文化产品注重商业化包装、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只有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才能从根本上壮大文化产业,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张艺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海报
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今年的贺岁片票房着实“火”了一把。12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以简讯方式播报了《三枪拍案惊奇》上映首日票房已达到2100万的消息,称其创“国产影片历史新高”。有人预计今年的贺岁档票房有望突破20亿。
由于看重贺岁档的赚钱效应,各大电影发行商纷纷抢占这一“黄金”档期。从11月20日开始就有《熊猫大侠》、《我的唐朝兄弟》、《火星没事》3部影片同时以“贺岁片”的身份上映,而在接下来的四个月中共有50部华语电影抢滩贺岁档。在这些影片中,明星大腕云集。国内知名导演张艺谋、胡玫、袁和平都跻身其中,小沈阳、闫妮、孙红雷、周迅、赵薇等人气明星也纷纷亮相。如此熠熠生辉的大腕明星让观众对这些贺岁大片充满期待。
经过前期的媒体爆炒和预热,大多数“星光耀眼”的贺岁片票房没有让片方失望。据上海联和院线统计,在上海上映的首个周末,《三枪拍案惊奇》就拿下711余万元的票房,《风云2》、《刺陵》的票房也分别达到了250多万元和260万元。
然而,炙手可热的票房收入并没有给贺岁片带来良好的口碑。很多观众满怀期待走进影院却失望而归,贺岁大片的水准、品质遭到了公众的质疑而陷入口水之争。有网友甚至评价:今年的贺岁片成了“烂片集中营”。
张艺谋执导的《三枪》因搞笑加悬疑的“混搭”风惹来一片争议。观众魏先生看完《三枪》后评价说,张艺谋完全抛弃了电影的品质,大胆地以科恩兄弟《血迷宫》和他本人的名气为舞台,上演了一台包含杂耍、小品、二人转、绕口令等节目的银幕春晚。“不同的是,春晚是免费的。”
与《三枪》同时上映的其他几部贺岁片同样口碑不高。虽然有“人气偶像”周杰伦和林志玲的组合,影片《刺陵》却剧情缺陷遭到观众批评。网友花火说:看完后很多观众都有上当的感觉,剧情简直莫名其妙!而《风云2》同样也因剧情空洞幼稚饱遭诟病。
繁荣还是虚火?
一面是红红火火的票房,一面是嘘声一片的批评,是繁荣还是虚火?中国贺岁片的现状值得深思。
当全国各行各业普遍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时,中国电影却在以每年25%的增速飞快发展,而今年电影业的“口红效应”则愈加明显。据统计,前3季度全国票房已突破40亿元,超过去年同期40%。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2009年全国票房总收入有望超过60亿元。
电影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令人刮目相看。赚钱,成为电影投资方、制片方和发行方的最高法则。而市场终归是有限的,要在扎堆上阵的影片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当然需要高人一筹的营销策略。适度的商业包装、市场运作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影片从拍摄伊始,片方就不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以达到炒作造势的目的。从影片内容到明星私生活,什么吸引眼球就上什么,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心理期待,但最终上映的影片由于粗制滥造而让观众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如此过于浮躁、偏离艺术主题的炒作之风,让观众“反胃”。
商业电影追求轻松,调侃,娱乐的风格,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普通大众寻求现实压力释放与解脱的心理需求。而商业电影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其明星效应正契合了主流电影消费群体的偶像崇拜。 在扎堆上映的贺岁片中,几乎看不到关注当下的现实题材作品,古装、武侠、悬疑等成为片方青睐的主题。而这其中,古装、武侠只是一种符号。在没有明确年代指征的背景下,夸张、搞笑加上帅男靓女成为贺岁片必备[FS:Page]元素,电影直奔娱乐而去,单一的题材让观众陷入审美疲劳。
缺失人文关怀,疏离现实的影片内涵很难让观众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当电影作品只剩下堆砌的明星、炫目的电脑特技,以及逃避现实的干瘪剧情,能够带给心怀期待的观众的,只有不满与空虚。
成长的烦恼
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在带给人们轻松愉悦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国家的国民文化素养。
现代经济格局下,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潜力将会极大地释放,文化产业不但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其他文化产业一样,电影产业的市场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当前,我国的电影产业也如同其他文化产业一样,正在不断地成长成熟,而与之相伴的是种种成长的烦恼。
事实上,成熟的文化产业不仅要有灵活的市场策略,更需要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具备呵护培育文化消费市场的意识与责任心。
在商业浪潮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成长中的文化产业在急功近利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贺岁片扎堆恶战,影片主题单一,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电影产业化初级阶段的稚嫩表现。
有人说,电影是对投资人负责的艺术,但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电影更是对观众负责的艺术。对于文化产品生产者来说,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只有提升水准,切实“增强体质”才能使文化产业真正在市场竟争中处于长久的优势。
“唯票房论”伤害的不仅是失望而归的观众,更伤害了电影产业的潜在市场。试想,当满怀期待的观众一次次失望而归,贺岁片市场的繁荣还会持续多久?
贺岁片叫座不叫好的现象在提示导演与制片方,应该反思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社会的文化需求到底是什么?
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不同于普通商品生产,文化产业不但要创作生产出产品,更要注重精心培育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口味”,而消费者品味情趣的提高又会促进文化产品的生产,从而形成文化产业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无思想、无深度的恶搞,娱乐之风泛滥,在败坏了消费者胃口的同时,最终会产生两种“恶果”:整个文化市场的风气格调日益低劣;消费者因“消化不良”最终离场。
对于贺岁片市场的现状,合肥市民丁先生谈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贺岁片要获得长久的市场生命力,必须让观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精神享受,而不能只在商业炒作上下功夫,更要提升其内在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