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台从延安清凉山土窑洞中走到今天,是60年时间,改革开放刚好把60年划成了两段,改革前30年和改革后30年。1978年,陕西电台有两套节目,全天播音17小时,年经费不足50万元,事业投入不足5万元,1980年元月1日开办广告,当年收入12万元,第二年年收入14万元,第三年年收入16.3万元,即每年以10%到15%的速度增长。现在,陕西电台有9套节目,全天播音达到211小时,是改革前的12.4倍;平均每年事业投资1400万元以上,是改革前的280倍;2007年国有资产达到1.5亿元,技术装备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数字化水平达到95%以上。近年来,陕西电台广告收入年均增长在35%以上,2005年在全国省级台排名第九位,2007年增收达到1.6亿元,是开办广告业务初期的一万多倍,收入排名进入全国省级电台第八位,向国家贡献税费3500万元。可以说,现在,陕西电台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应该说:改革开放使我省广播事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我国的改革开放,使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步确立,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劳动进一步分化产生了多元化社会群体,企业转型改制产生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多元化的消费群体和信息需求,造就了媒体受众的分化和受众信息需求的分化,并由此推动了包括广播电视业在内的媒体革命。
1980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后,广播首先从节目改革开始,以主持人节目为代表的多种新的节目样式悄然问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播界出现了两件大事,一是“珠江模式”,二是引入调频。从90年代开始,广播界出现了区别于传统模式和传统综合节目的专业化“系列台”,带来了新一轮的“广播热”, 使广播经济异军突起,在本世纪初出现了单频广告收入过亿元的事例,广播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本世纪以来,陕西电台在以徐来见为台长的台委会一班人正确领导下,抓住时机,深化各项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广播发展道路,才奠定了我省广播一路走高的利好趋势。
回顾总结我省广播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本世纪这一段快速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我省广播目前呈现出七大特征。
1、意识形态功能进一步加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宣传作用明显。陕西电台是伴随着“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起程的,所以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长期以来,发挥了宣传舆论工具的强大功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严格按照“高举旗帜,保持一致,围绕中心,把握大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导向,扩大影响,繁荣创作,多出精品”等要求,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氛围,对我省经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传播作用得到更大发挥。我省广播以宣传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传递、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和广播传播迅速及时,时效性强的特点优势得到充分展示,为人们了解时事、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文化娱乐,发挥了大众媒体的高效传播作用,起到了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三是保证意识安全更加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广播作为全省重要传媒,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管理工作,在保证传播安全、正确引导社会思潮、防止错误言论和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保证意识安全的作用。
2、广播功能更加多样化。在我省广播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随着广播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省广播在新闻功能、资讯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多功能并进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催动下,省电台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加快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广播接收方便、参与方便、制作简便,即时播出、传播迅速,真实可信、沟通能力强,成本低廉、容量巨大等特有的优势,宣传功能不断拓宽,资讯功能不断提高,服务领域逐步扩大,彻底改变了广播在听众中的形象,拥有的听众越来越多。1995年,根据抽样调查,陕西电台听众大约有400多万。2007年底,通过专业调查公司调查,听众规模达到2100万人,广大听众日常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卫生、以及吃、住、行、乐都从广播上得到了咨询和服务。
3、专业化、品牌化凸现靓丽。我省广播借助经济改革的东风,以专业台为突破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陕西电台为例,从1992年10月开播经济台(现在的财富广播)以来,到目前已经拥有新闻、财富、交通、音乐、生活、戏曲、农村、朝阳、故事等9套专业频率,其中,7套节目上星播出,7套频率实现24小时全天候播出;2003年3月开办的全国首家对农专业电台——陕西“农村广播”,使频率专业化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交通广播在全国为第三家穿沿高速公路、同频无缝隙覆盖;节目质量、收听率和满意度逐年提高。
4、广播技术更加先进。我省广播与专业化进程同时发展的,是广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近年来,省电台每年投入1400万元加强基础建设,广播数字化技术得到充分应用,通过节目采制、播出、传送、发射的数字化技术改造,使电台的数字化程度达到95%以上。过去,记者先采写稿件,送编辑编、送领导深、播音员录音、总控室播出,费人力、费时间,现在,这些工作都通过网络进行,记者将录制的节目传到网上,播控室点击播出,传播速度提高了数十倍、数百倍。另外,陕西电台在5年前开办了具有鲜明广播特色的综合性媒体互联网站——金号网。从网上提供我台9套频率的同步直播和非实时点播节目,提供在线收听节目时间的总量目前居全国前列。
5、广告经营更加市场化。1979年,我国广播恢复了广播广告经营。1979年3月5日,上海电台率先恢复了广播广告。1980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1980年元月一日,陕西电台也较早的开办了广播广[FS:Page]告节目,到1981年年底,全国114座省以上的广播电台都有了广播广告经营业务。那时,市场化的程度还不是很高,所以,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陕西电台广告收入在50万元左右,到90年代末期达到800多万。本世纪以来,省电台的广告经营整合了资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显示了较大的竞争优势,广告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去年广告增收在全国省级台排名进入第八位,向国家贡献税费达到3500多万元。
6、广播竞争力更加强大。通常,广播的发展要经历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广播管制,第二阶段为扩展与整合,第三阶段为提高听众边际效益。第三阶段的特点是:管理加强,定位更清楚,全天候服务某一族群,广告代理的外包经营,广播集中购买形成,策划加强,根据频率的特性制作广播广告。第四阶段为建立与利用品牌。建立品牌可以使电台更容易进入新的领域或者其他媒体领域。发行CD或有声产品是广播扩展声音影响的一个有利渠道。利用品牌开发演唱会事业或者艺人经纪业务使广播不再局限于广告市场营收,结合网络,加强与听众的关系可以使广播在受众中形成贴心形象。 陕西广播在30年前属于广播发展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上个世纪末以来,陕西广播快速走过了第二、第三发展阶段,目前处于第三、第四阶段之间,广播的竞争力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几年前,电视的兴起,使广播几乎成为夕阳产业。10几年前,互联网的引入,更使广播受到强大的冲击。但是广播以自己无可替代的优势,站住了脚跟。广播独特的优势归纳起来就是:传播迅速,便于应急;信息量大,服务性强;移动性强,伴随收听;音质优美,想象丰富;专业性强,协作共享;技术简便,成本低廉;广告便宜,利润率高。我省广播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广播正处于蓄势待发的良好时机。并且随着汽车时代的全面到来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在未来社会,处于流动状态中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3,广播的移动听众规模正在成几何级数增长,而城市中的移动人群通常也是社会中消费能力较强的群体。广播在移动传播舞台上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据一项有关大学生媒介消费行为抽样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拥有收音机,其中有69%都有经常收听行为,这部分人是广播的重要听众,也是未来社会中的高收入群体和消费群体。
7、产业经营初现端倪。从我省广播恢复广播广告经营以来,也就开始了广播的产业化进程,只是我省广播产业化的程度还非常低。从全国广播广告经营额来看,排在电视、报纸、网络、期刊、户外等六大媒体的第四位。从六大媒体广告增长率来看,广播广告仍然排在第五位。从广告的平均增幅来看,广播广告还是排在六大媒体的第五位。说明电台以广告为主的产业化还处于非常“弱小”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陕西广播在产业发展方面也走出了积极的探索,在坚持做好广告经营的同时,省电台还着手产业开发和经营,申请创办了省台“陕西声媒广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金号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为今后发展广播产业搭建了新的平台,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在陕西这个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地方传统媒体的陕西广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步入本世纪以来,其所以能与全国先进广播电台同步前进,其所以能在经济增长上跃身全国电台“第一方阵”,我想,除了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提供的机遇以外,还有电台自身的积极努力,这种努力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陕西电台始终坚持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2001年,新一届台委会领导班子成立后,在摸清电台底子和省内广播听众实情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这就是“以宣传为中心,以发展为要务”。根据这个工作思路,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节目宣传改革,整合、改造了全台节目,极大提高了宣传水平。同时,创新改革经营体制,整合广告创收力量,增强监管力度,使广告创收增长率当年就达到41%的水平。这几年,电台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重点,每年都认真做出调研,采取几项牵动全局的重大举措,稳步推进,逐步实现了摆脱困境、壮大实力、跨越发展的目标。实现了电台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2、始终坚持电台的喉舌性质。作为一家省级大众传媒,新一届台委会始终认为导向是电台的生命,只有时刻不忘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不断受到社会认可,打造强势媒体。为此,电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和全省中心工作组织开展节目宣传,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开展舆论监督、弘扬社会正气,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宣传导向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有30多个,可以说,为建设西部强台奠定了基础。
3、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几年来,电台不断深化宣传、经营、人事、管理等改革。频率资源是电台的核心资产,我台抓住这个核心,大力盘活频率资源,开办了全国首家农村专业广播,以及直接面向学生听众的音乐广播、地方特色鲜明的戏曲广播等9套专业广播,适应了细化听众的市场要求,扩大了听众群;我们从区域经济实际出发,积极推行广告代理机制,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阜外办事机构,实现了广告经营战略扩张;我们积极实施人才兴台战略,大力推行首席主持人制度和品牌节目奖励制度,从分配待遇上拉开个人收入档次,搭建了市场经济下的人事管理平台,激发了内部活力。这是这些切合实际的改革,才给电台带来了“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新变化”的可喜局面。
4、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省电台作为传统媒体,在传媒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抢占先机,占领制高点,就可能被新媒体大潮淹没。对此,电台领导班子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十.五”初期,首先“勒紧裤带”,改造硬件,实现了新闻采访、节目制作、业务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在全国第一家使用数字广播直播车;实施了扩大覆盖工程,建设了覆盖全省10个地市的小调频;之后,又建设开通了“金号网”;在全国第三家实现了交通广播穿沿高速公路、同频无缝隙覆盖。同时,引进了科学的听众调查和节目分析机制,依据专业调查公司每个季度提供的调查数据,认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进行各个重要环节的改革调整,才占领了比较好的发展高地。
5、始终坚持抓住带动全局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突破。围绕制约广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每年都要确定一些重大项目,举全台之力,实行重点突破。如2001年的宣传改[FS:Page]革,2002年覆盖工程和数字化改造,2003年频率专业细化和创名牌工程,2004年“广播发展年”和节目改造工程, 2005年“品牌建设年”工程,2006的“增收过亿元”工程和2007的“规范化管理工程”等。重大项目指标到位,措施具体,出现非常情况是及时补救,保证了发展的连续性。
6、始终坚持班子团结和队伍建设,打造强势广播团队。结合电台实际,我们在队伍建设上坚持了七个意识(即:时效意识、受众意识、创新意识、经营意识、素质意识、成本意识、先进技术意识),树立“忠诚广播,追求完美”的理念,几年来,坚持了全台“读书活动”,开展了“主持人大赛”和连续三年开班进行业务培训工作,塑造“以台为荣,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团队精神,激发内部竞争活力,也锻造了一批观念新、实力强、能打硬仗的广播人。
陕西广播从改革开放得到摆脱困境,从步履艰难到进入快速,从实现跨越到步入全国广播强台行列,事实再次说明,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化改革,就能使传统媒体焕发青春,破浪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