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至2005年,我省共完成了8180个行政村和4010个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对促进边远贫困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在“村村通”设备具体安装实施过程中,各县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宜君、商南等县结合实际,对全县“村村通”用户进行调查摸底,按照五保户、军烈属、贫困户优先的原则,确保“村村通”设备安装到最需要的农户。洋县、宜君按照“整乡推进、确保质量”的建设原则,从各乡镇抽调20余名技术骨干,成立了“村村通”设备安装施工队。山阳、商南、洛南、南郑、淳化广电局建立分工负责制,组成施工小组,深入乡村组织设备安装,保证了工程进度。山阳、商南、府谷、延川、勉县、洛南做好“村村通”用户安装登记工作,对每个用户都建立维护监督卡,并公开县监查部门的举报电话,防止“村村通”设备被挪用。
健全“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自2008年起,我省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建设。至目前,全省10个市和92个县都已建起“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各市县在建标准化服务站也有许多创新措施,西安市计划为“村村通”建设任务较重的蓝田、长安、周至等县区各配服务车一辆,为有“村村通”建设任务的6个县配备专用电脑一台;榆林市也落实了部分费用,专用于“村村通”服务工作。山阳、商南、汉滨、洛南、安塞、靖边、府谷等县区也在积极探索建立乡级服务站的方式和措施。据了解,我省是全国首家按广电总局要求建立起省市县“村村通”服务体系的省份。今年3月,广电总局在云南召开“村村通”座谈会,我省汇报介绍的有关“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建设情况受到广电总局好评。
建立设备安装确认制度。为保证设备能安装到国家已确定的村和农户,我省建立了设备安装确认制度。要求各县区在把设备安装到指定的村组的农户后,要登记完整的用户信息,这些信息必须由村组确认,经广电部门纪检负责人核实后上报。省市广电部门与发改委在验收中要采取现场和电话查询等多种方式对确认表进行抽验。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投资3.6亿元,完成3.55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使全省近350万农民看到卫星电视节目。(本报记者 杨小玲 实习生 薛迪)
政策解读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国家组织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省“民生八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于1998年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一轮工程至2005年结束。根据第一轮实施效果,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