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就 2009年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答记者问
广电总局 | 2009-06-23 08:00

6月8日至21日,由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举行。尽管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显现, 2009年的上海“两节”仍然取得圆满成功,参与人次、参赛影片等等均创历届之最,吸引了众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关注。日前,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就2009年上海“两节”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2009年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的背景下举办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不是很大?上海“两节”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


  答:上海“两节”一方面以2010年的上海世博为契机吸引国际影视业人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受到金融危机困扰的欧美影视业到中国市场探寻机会、拓展市场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寻找金融危机背景下影视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化危为机,使本届两节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两节不但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反,人气远超以往。今年上海电视节首次推出的电视剧观众票选活动,参与人次超过1亿,观众的热情出乎意料;今年参加电影节报名电影1925部,创历届之最;出席开幕式的国内外电影明星300多人,红地毯仪式长达1.5小时,也刷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纪录。由电影交易市场、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以及合拍片项目洽谈三个板块组成的电影市场交易火爆,短短三天之中,各展商达成交易意向的共有400多项,创下新记录。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合拍片项目洽谈”洽谈场面热烈,经过403 场预约洽谈会议,共有34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更好地办好2009年上海“两节”,相关方面作出了积极地努力。一是夯实主体内容。今年上海“两节”的主体内容设置更务实、功能更全面,对产业的帮助作用更大。如,将项目创投作为市场重点,为资本和文化搭建桥梁。创投在电视节中的体现为动画项目创投、真实中国•导演计划,在电影节中体现为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合拍片项目洽谈。这四个平台对产业的发展、人才的孵化器到了积极的作用;电影论坛聚焦产业热点,围绕电影市场与生产力互为策动,从投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合拍片条件与方法等几方面展开,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呼应;在国际影片展映单元加强了影展内容的策划,呈现了世界电影多元格局,体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品格,观众人数超过20万,票房再创新高。二是力邀买家和投资人。电视节共发出3000多份邀请函,与会的有近500位买家,电影节则发出7000多封,最终超过500位买家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这是很大的进步,这些买家能来参加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方面是看重中国快速发展的电影市场,另一方面也是认识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作用。三是加强海内外推广。从去年10月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国际国内展开系列推广活动。电视节方面,从2008年10月开始,通过参会戛纳电视节、东京影视节、美国NATPE(全美电视节目市场)等国际性电视盛会,上海电视节的品牌推广取得明显效果,一些电视节和电视机构表达了合作意向。电影节方面,已连续三年在重要国际电影节上举行品牌推介,通过在柏林、东京、釜山电影节、美国电影市场等就合拍片项目洽谈、国际影片征集、名人邀请等活动重点展开系列推广活动。而通过与柏林电影节合拍片市场、戛纳电影节短片单元、东京电影节创投单元等的强强合作,不仅吸引了国际人士对中国的关注,同时又借船出海,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出去。在国内,则通过运作国家影展等衍生活动扩大电影节在观众中的影响力。


  问:本届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哪些主要活动?


  答: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为期5天(6月8日至12日),由开闭幕式、四大主体活动和特别活动组成。四大主体活动即:“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国际影视节目市场(包括动画项目创投和真实导演创投会)、国际新媒体与广播影视设备市场、“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此外,还有第二届大学生电视节等特别活动。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期9天(6月13日至21日)。主要活动有红地毯及开幕式、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亚洲新人奖评选、Better City, Better Life国际学生短片展评、电影交易市场、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合拍片项目洽谈、电影论坛、国际电影展映、金爵奖颁奖典礼暨闭幕式等,以及超过100场的观众见面会等,为业内外受众提供了多层次、丰富多元的活动。


  问: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哪些亮点?


  答:本届电影节在保持其一贯的权威性、专业性、影响力的同时,具有如下三大亮点:


  1、报名影片数量激增,参赛影片质量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本届电影节在报名影片数量上创下了一系列记录:报名影片达1925部,其中长片1270部,分别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短片655部,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这个数据创下了历届电影节最高。报名影片不仅在数量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质量上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世界首映、亚洲首映的影片数量迅速上升,其中世界首映超过200部,亚洲首映超过300部。报名数量的激增体现了上海电影节国际影响力的剧增,而这种快速扩张与中国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密切相关。


  2、国际影展亮点频出,呈现多元文化追求,拓展电影文化大众影响。本届电影节是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专题展映最丰富、质量最高的一届。事实上国际展映体现了一个电影节的策划能力与文化品格追求。本届电影节的国际展映单元结合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与时间节点展开,如,为迎接建国60周年推出的“新中国精品电影展”,以及结合法国新浪潮50周年、希区柯克诞辰110周年这两个对世界电影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与人,在电影节上第一次以大屏幕的形式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一些电影界的大师,如林权泽、于佩尔,当下世界电影的潮流作品以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丹尼·博伊尔的专题影展都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片展映中呈现。


  3、促进文化与资本融合,推动国际合作和中国电影产业整体发展。尽管运作只有两年,但“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与“合拍片项目洽谈”已经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动产业发展的战略核心。本届项目创投与洽谈单元吸引到217个国内外项目的报名,既有来自波兰电影大师扎努西、日本岩井俊二、韩国郭在容的项目,又有一批中国电影中坚力量如张一白、王光利、马俪文、陈大明等导演的项目呈现。而令人可喜的是8个入围的中国更年轻的电影人的项目开始呈现中国电影新锐们对市场的考量。通过这个平台,主办方希望推动中国电影多元化内容及多元化的市场发展,为电影输送资本血液。帮助内容创作者实现创造力向电影产业生产力的成功转换。


  问:本届“白玉兰奖”得奖情况怎样?


  答: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6月[FS:Page]12日在上海东视剧场圆满落幕,23朵“白玉兰”各归其主。其中,谍战剧《潜伏》最终问鼎电视连续剧金奖、最佳编剧(姜伟)和最佳男主角(孙红雷)3项大奖,成为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最大赢家。宋丹丹凭借《马文的战争》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则被授予《王贵与安娜》的导演滕华弢。电视电影方面,德国制作人喜获丰收,《欢迎回家》和《贵妇还乡》分别获得了金奖和最佳编剧奖,英国的《39级台阶》获得最佳导演奖。纪录片方面,此次共有24部纪录片入围评奖,并且网罗了当年度世界上最优秀的纪录片前来报名,最后来自中、日、英、美等国家的四部作品分享殊荣:中国作品《劫后》获得了最佳亚洲纪录片金奖,英国的《英国医生》获得最佳社会类纪录片金奖,美国的《死后必读》获得最佳历史文献类纪录片金奖,日本的《雨》获得最佳自然类纪录片金奖。动画片类的各个奖项中,受众定位于3至5岁儿童的英国动画片《三只小鸟》将海外动画片金奖揽入怀中,从荧屏被搬上大银幕的《淘气包马小跳》获得国产最佳动画片金奖,最佳国产动画片创意奖由《十万个为什么》获得。


  问:本届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和亚洲新人奖得奖情况如何?


  答:金爵奖共设置最佳影片、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音乐奖等八个奖项。具体获奖情况是,《原创人生》(导演:安东尼奥度·贝伦/亚历山大布伦斯特)获最佳影片,《寻找智美更登》(导演:万玛才旦)获评委会大奖,《白银帝国》(导演:姚树华)获评审团奖,朱莉斯舍夫契克(《杀手写真》)获最佳导演,斯维利固德纳松(《原创人生》,导演:安东尼奥度贝伦/亚历山大布伦斯特)获最佳男演员,西蒙娜唐(《爱之伤痕》,导演:尼尔斯马尔姆洛斯)获最佳女演员,法比奥波尼法奇/吉乌里奥弗雷多尼(《是的,我们行!》)获最佳编剧,尼古拉斯古切特乌/汉斯梅尔(《无福之地》)获最佳摄影,盧烱羽(《电影就是电影》)获最佳音乐。


  通过5年的品牌打造,亚洲新人奖已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年轻导演成长的重要平台,共设置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评委会特别奖等三个奖项。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是中国影片《扎赉诺尔》的导演赵晔,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是韩国影片《超速绯闻》,获得评委会特别奖的是伊朗影片《嘘......数到七》。


  问:本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和“国际新媒体与广播影视设备市场”情况如何?


  答:本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市场于6月11日圆满闭幕,共有来自全世界近150家中外影视机构设展,另有500多名中外专业买家、7600多位来宾参与交流洽谈。海外展商的比例仍然保持在40%左右。今年动画项目创投首次纳入节目市场,积极发挥投融资功能,推动国产动画产业链的发展。展商方面,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东上海、华谊兄弟、海润影视、小马奔腾、浙江华策、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等知名的大公司均带来自己的新作。不少新面孔也在今年纷纷加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两岸文化交流密切,此次前来参展的台湾地区影视机构数量比去年猛增70%,代表团人数超过了150位,中视、民视、华视等超过20家电视机构希望借助上海电视节拓展市场,进一步增强两岸的互动合作。来自欧美的参展商数量也有增无减,美国的沃特迪士尼公司、哥伦比亚国际公司、德国之声、英国独立电视台、法国新闻社等众多上海电视节的老朋友再次参展。日本展商也继续保持相当的热情,其中有NHK、TBS、东京电视台等。此外,韩国的国家电视台几乎全体出动,其中KBS、MBC、SBS等已连续六、七年来参加上海电视节的节目市场。从这些海外展商对节目市场的热切关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本届上海电视节国际新媒体与广播影视设备市场于6月11日圆满闭幕,本届展会汇集了中外众多电视技术专业领域最顶尖的参展商,包括国外著名企业索尼、松下、IBM等公司以及国内著名企业索贝、大洋、新奥特等公司。展会期间发布的最新产品包括以色列傲威公司带来的4K大屏幕超高清显示技术、索尼公司带来的3D立体电视3Gbps和3D的立体技术、3D制作和播放机、3D监视器等。本届设备市场拓展了广电展览专区,适应了广电技术的近一步发展,对现有的光电市场提出新的挑战,给电信、IT、民用产品等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今年白玉兰技术论坛继续秉承着更新理念、创新技术、谋求发展的宗旨,以“视觉的冲击,视觉的享受”为主题,研讨会以演讲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声音的双重体验。设备市场及白玉兰技术论坛作为上海电视节主题活动之一,以扩大规模、拓展信息量为宗旨,为技术交流、科讯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增进行业间的相互交流铸就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问:本届“白玉兰论坛”关注的话题有哪些?


  答:2009年“白玉兰论坛”由高峰论坛和专业研讨两大部分组成,高峰论坛以《竞争环境中的媒体责任》为题展开,而专业研讨则聚焦电视产业不同专业领域的热点话题,其中包括:《新媒体论坛:下一代网络与电视》、《全球化时代华语主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时尚·女性媒体》、《媒体融合:寻找电视/网络/手机视频的复合效益》、《儿童电视论坛:创造并记录中国儿童的快乐》、《纪实类节目的受众与广告价值》、《中美影视论坛》。今年的论坛是涉及范围与专业领域最广的一次,包括编剧、广告、主持人、新媒体、纪录片等。在首次增设的“儿童电视论坛”上,广电总局相关人士与各地少儿频道总监、知名儿童传媒公司、儿童教育研究领域专家等一起,探讨了如何为中国的孩子奉献寓教于乐的儿童电视产品,探索少儿频道的运营理念与战略,以及儿童媒体的公益角色和社会责任等话题。


  “中美影视创意论坛”则成为两国影视剧行业领头者之间一次直接对话的机会。在主题演讲环节,Cyrus Voris & Ethan Reiff(《功夫熊猫》联合编剧)、Deran Sarafian(《豪斯医生》、《迷失》、《犯罪现场调查》导演、制片、编剧),David Warren(《绝望主妇》导演)等四位美国行业领头人,分别从编剧中心制VS制片人中心制、“植入式广告的价值和方式”、“金融危机的影响”、“电视业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对美剧的成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为中国电视剧行业提供极具参考意义的建议。而在“头脑风暴”环节中,国内金牌制作人郑晓龙,著名导演、制片人兼演员张国立,著名制作人马中骏等与美方代表开展了一场“火星四溅”的对话。双方通过交流中美影视剧制作模式、机制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发现两国制作人在创意和制作领域相互借鉴合作的可能性。


  问:本届电视节动画项目创投有何亮点?


  答:“聚焦动漫谷--2009动画项目创投”由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上海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和上海联合动漫产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旨在为中国原创动画与资本投[FS:Page]资方之间搭建沟通平台,挖掘市场的创作潜力,开拓动画片市场,打通整条动画产业链。
  今年有超过120部作品参与动画项目创投,其中专业公司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创意项目质量大幅上升。整体来看,参赛作品超过80%都配有制作精良的样片,达到国际水准。上海动画项目创投不仅强力投入前期组合式的丰富活动,以最高30万的奖金投入项目的样片制作,更着力于项目的后期推广与销售。去年入围的动画项目中有6项已由上海电视节打包送往法国戛纳青少年节目市场进行宣传播映,6部样片获得了高达234次的买家点击率。今年将继续加大对国产动画项目的海外推广。


  问:第二届大学生电视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以“精彩视觉,传播激情”为主题的本届大学生电视节于6月9-11日举行。本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电视发展态势、参与电视制作的机会。这也是上海电视节扩大影响力、培养行业人才的一种尝试。


  大学生电视节的主体活动包括三大部分,与往年相比,这三项主体活动分别呈现出各自特点。大学生DV短片评选新作迭出,大学生通过镜头记录时代,思考现实问题,结合建国六十周年、世博会、澳门回归十周年等各类重点专题,反映社会风尚,表现了当今大学生精神风貌;电视节目关注度调研提供新兴数据,以“爱看电视”为主题的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科学研究手段,在全市15所高等院校中抽取3000名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调研分析,了解了上海大学生群体对于电视媒介的关注现状,以此来分析未来社会新形势下大学生对于电视媒介的潜在心理诉求;大学生电视节目展映评选出炉新锐榜单,在上海八所知名高校中进行的展映评选,让大学生在具有相当文化素养的谈话类、文化专题类、综艺娱乐类三大类节目中自主评选出最喜爱的电视节目。
  问: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作为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电影市场于6月14日至1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共由电影交易市场、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合拍片项目洽谈三大部分组成。


  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行业的行情不断走高,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交易市场受到各方青睐,虽然展台较去年扩大了近一倍,但仍供不应求,所有展台在4月底便已销售一空,包括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等国内外著名制片发行公司及电影机构纷纷设展,带来了自己最新的电影作品。


  除了电影交易市场,为年轻电影人搭台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以及为促进中外合作的合拍片项目洽谈格外受到青睐。其中,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共收到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7个项目报名,其中既有岩井俊二、郭在容、波兰电影大师扎努西在内的国外大师项目,也有包括张一白、王光利、马俪文、陈大明、曹保平等在内的一大批中国实力派导演创意。而合拍片项目洽谈则通过电影节的国际舞台,为中外电影的交流与合作、为电影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相互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与机会,经过403 场预约洽谈会议,共有34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合拍片项目洽谈与中国电影项目创投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


  张猛的《钢的琴》成为“最具创意”项目;郭在容担任艺术总监、拟在中国寻找年轻导演的《再见阿妮》,成为“最具市场投资潜力”项目。


  问: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论坛”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今年的电影论坛由“主席讲坛”、“主题论坛”、“电影圆桌”和“电影大师班”四个部分组成。


  电影论坛一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品牌。旨在为业内人士就产业热点和前沿话题提供高端交流、头脑风暴,同时关注电影观念和电影本体发展,为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解惑指路。无论是主席讲坛、主题论坛,还是电影圆桌和电影大师班,品质都堪称世界一流。针对中国电影市场正经历的扩张式发展时期,暴露的系列问题,电影论坛的高端性和前瞻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产业层面上,从电影市场与生产力互为策动引发开去,聚焦产业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包括电影投融资方式、突破内容题材瓶颈以及合拍策略等等),分别以《中国制造: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怎样的电影》、《孵化软实力:金融危机与电影成长》、《中国价值:金融危机下的合拍策略》为题展开业界头脑风暴;在观念层面论坛几乎邀请到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导演及国际最著名的影评人等,就创作者在产业大格局下的创作方法与立场展开清醒、务实的探讨,并以“主席讲坛”评委会主席丹尼•博伊尔、与史蒂芬•戴德利和中国著名导演姜文讨论如何制作“简单而好看的电影”为高潮;在对年轻创作力量的扶持层面,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如“柏林天才训练营”、“欧洲制片人网络”等合作,为年轻新锐这些未来大师做行业培训;而在公众层面上,通过几位大师对谢晋的回顾、昆西•琼斯对话音乐、艺术院校学生,将论坛的专业影响辐射到公众层面。


  问: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影展”有什么新特点?


  答: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影展以多元化为特点,是国际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在上海市范围内选择了25家影院的30块银幕,在电影节举办的九天时间内,放映200多部中外影片,有超过20万观众走进影院享受多元电影文化的魅力。目前,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观众数仅次于柏林国际电影节。


  本届国际影片展映更注重主题策划,全景式展示世界电影发展的动态与潮流。国际影片展映由“向大师致敬”单元、“新中国精品电影展”、“地球村”单元、以城市为主题的专题影展组成。“向大师致敬”单元,推出英国著名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10部经典影片、法国国宝级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的6部佳作、韩国电影泰斗林权泽的经典作品以及让•吕克•戈达尔以及弗朗索瓦•特吕弗等人的传世之作。新中国精品电影展,为迎接建国60周年大庆,以专题形式展映一批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影片。“地球村”单元,设置“澳大利亚视点”、“聚焦德国”、“聚焦意大利年轻演员”、“聚焦瑞士”、“巴西风情”、“土耳其呈现”等国家展映单元。以城市为主题的专题影展,结合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征集以城市为主题内容的影片(包括剧情片、短片和纪录片),让国内外电影人和观众在享受电影的同时,感受上海世博的氛围。


  问:上海国际电影节近两年成长情况如何?


  答: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传承中坚持创新,力争打造产业孵化器,以提升品牌效应和国际影响力。具体表现在其主体活动越做越强[FS:Page],比如参赛片每年递增速度很快,从2006年的746部到2009年1925部。而且世界首映、国际首映的影片也在不断增多。此外,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的阵容与世界各大电影节比,也非常强大。2006年的吕克•贝松,2007年的陈凯歌,2008年的王家卫,以及今年的丹尼•博伊尔,无不是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斩获大奖、拍摄的影片取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著名导演。在电影市场上,2006年推出合拍片项目洽谈,2007年重新亮相的电影市场,都在不断强化电影节的市场功能。本届电影交易市场移至上海展览中心,展区面积和展商数量都创历届之最。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和合拍片项目洽谈在今年收到了200多个报名项目,包括一些大牌导演的最新创意,创投的功能越来越务实,并且通过与柏林电影节合拍市场、东京电影节项目市场的国际合作,为参加的项目方提供更广泛的推广与融资平台,切实地帮助电影人实现梦想。随着展映影片越来越精彩以及展映单元地不断丰富,观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参加电影节的业界人士每年达5000名以上,报道媒体的数量也达到了1000多名,每年增15%以上。而电影论坛则从中国产业环境与政策环境下办节的特点出发,弥补电影节市场功能缺位的遗憾,通过国际范围对业界精英的邀请,通过产业层面、观念层面的话题设置,通过对扶持、培训新人与辐射公众影响力不同的功能呈现,电影论坛已经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品牌。


  问: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界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


  答:首先,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现在,在中国的电影产业界,大家都已经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电影节的市场功能。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说,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好莱坞发行体系之外另一个发行推广的重要平台。其次,其通过将世界多元电影呈现在中国电影人面前,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机会。同时,电影节的论坛秉承“中国道路、世界价值”的宗旨,邀请业界精英头脑风暴,为行业内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风向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近年推出的中国电影项目创投及合拍片项目洽谈成功率非常高,今年入围的40个项目中有34个达成合作意向,其中接近半数的项目正在拍摄或已拍摄完成,准备参赛或参展各大电影节。这为推动中外合作,为国际电影的投资、发行商共同发现、探宝中国电影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亚洲的导演们将优秀送往国际市场。正是由于这种明确的目标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越来越成为业界聚集之地,中国电影、亚洲电影的新人在此被发现并获得融资、推广,中国与国际间的电影的合作在此启程。


  问:上海国际电影节取得较快发展的经验有哪些?


  答: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快速发展主要得力于四个方面的努力工作。


  一是建立独立的电影交易市场,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搭建平台。2007年上海电视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错开连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交易市场重新设立,中国电影初步实现了不出国门的外销。有外国媒体评论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的设立,“是市场一小步,电影节一大步”。三年来,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平台的变化。从最初的62家展商、120多位国内外买家,到本届76家展商、500多位国内外买家,单独设立的电影市场弥补了上海电影节的市场缺位,大大提高了其核心竞争力。


  二是阶梯式孵化产业力量,为艺术创造力转化为电影生产力提供国际平台、培训与推广。近几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通过设立中国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国际学生短片展评等三个平台,为来自中国、亚洲、世界等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电影人群提供专业化、定向化服务。其中,“中国电影项目创投”通过推广中国年轻导演的电影项目、为年轻导演提供融资培训,帮助年轻电影人实现电影梦想,为中国新锐导演走向国际舞台创造机会。2007-2008年,创投平台已成功签约、拍摄完成或正在筹拍的影片已达21部,成为国际上成长最快、签约率最高的电影融资洽谈平台之一。“亚洲新人奖”则侧重扶持亚洲国家的年轻人(包括给予高额奖金),推动亚洲电影市场的共同繁荣发展。“国际学生短片展评”则为国际学生进入行业设立窗口,短短3年,报名影片数量与辐射国家不断增加,2009年共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655部学生短片报名,电影节针对性地设立了短片交易市场,引起了国际电影业界的普遍关注。上海国际电影节通过人才孵化与项目孵化相结合,专业人气迅速攀升。


  三是借船出海,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在推广上海国际电影节品牌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拓展更多的推广渠道。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年轻的电影节,通过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短片市场与合拍市场、东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市场的资源互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一批中国电影项目推向世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业内影响力迅速提升。通过这种强强联手,让中国电影生力军具有了国际市场眼光,也让他们进入了国际业界和媒体的视野。


  四是寻找中国产业与政策环境下的办节模式,通过电影论坛弥补市场功能缺失。在论坛平台邀请国际业界顶尖人士,针对产业热点进行头脑风暴,为参会人员提供超值服务。电影论坛集结市场与创作方的代表,引出市场性与艺术性不同立场的观念碰撞,呈现了电影节对产业关注的责任与使命感,为产业发展提供风向标。电影论坛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独树一帜的产业特色,并纷纷被其他国际电影节所借鉴和仿效。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深广电王斌:数字科技引领媒体融合
 01月02日
深广电王斌:数字科技引领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