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云栖大会主题回归“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这也是2015年云栖大会的主题,当时云计算支撑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如雨后春笋,今天希望在AI时代继续支撑所有开发者的创新和梦想。
“我们要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云。”他说。
云计算是数字经济乃至全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全国80%的科技企业和超过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
蔡崇信用几个“第一”概括了阿里云的历程与理念:“从2009年阿里云计算写下第一行代码开始,阿里巴巴就希望让计算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公共服务,成就更多开发者和企业。阿里巴巴是全球第一家把自身所有业务都搬上云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AI时代,阿里巴巴对‘客户第一’的坚守始终不变。”
蔡崇信表示,“我们坚信,不开放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就没有未来。同时,我们要始终攀登技术高峰,只有站在更先进、更稳定的技术能力之上,才有更大的开放底气。”
希望通过这朵“AI时代最开放的云”,让开发AI、使用AI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帮助各行各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把AI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以《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结合,带来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它不会在一年、两年完成,它可能会给我们十年、几十年的时间,让足够多的创新,在云计算时代能够发明出来。
王坚回顾云计算发展,第一次浪潮中,云计算改变了今天全球互联网,奈飞、米哈游为代表的企业从第一天起100%完完整整就在云上。
第二次浪潮中,“传统企业”开始使用云计算。王坚表示,“‘传统企业’,我打个引号,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就是我们过去看到的企业开始用云计算,我自己觉得是第二次浪潮的开始,因为这些企业在那个时代看起来是IT技术的先行者。”
这其中,最标志性的事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云计算第一次承载了赛事的核心系统。王坚表示,云计算跟奥运会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用技术还是不用技术的关系,它的意义就像当年在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上第一次用交流电。
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王坚认为,2023年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有了一次集中的体现和爆发,GPT模型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对科技创新的革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如果再从那场一百多年以前的电的革命来看的话,云计算和GPT的关系就是电和电动机的关系。未来事实上云计算的算力都是会被这些在智能时代的电动机,就是被模型消耗掉。
他表示,关于生成式AI,即使像英伟达这样的这么跑在前面的企业,它最后回避不了一件事情,所以他在发布的时候讲了一句话“最后所有这些计算,都会以云的方式来提供”,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行业的生命性,就像今天的电可能跟爱迪生说的电不是同一个电了,但是电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存在、作为一个基础设施的存在,它有非常久远的生命力。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一次结合,这是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王坚表示,相信它不会在一年、两年完成的,它可能会给我们十年、几十年的时间,才会让真正把刚才我们看到的20项发明里面的那另外19项,在云计算时代能够发明出来。
在现场,周靖人公布了云计算基础能力的最新进展,升级了人工智能平台,并发布千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通义千问2.0,以及一站式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阿里云已初步建成AI时代全栈的云计算体系。
“目前,中国有一半大模型企业跑在阿里云上,280万AI开发者活跃在阿里云魔搭社区上,未来,阿里云将携手千行百业推动AI创新,共享技术红利。”周靖人说。
1、全面升级AI基础设施
周靖人表示,为了保证大模型训练的稳定互联和高效并行计算,阿里云全新升级了人工智能平台PAI。
PAI底层采用HPN 7.0新一代AI集群网络架构,支持高达10万卡量级的集群可扩展规模,超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加速比高达96%,远超业界水平;在大模型训练任务中,可节省超过50%算力资源,性能全球领先。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系列就是基于人工智能平台PAI训练而成。除了通义大模型,中国一半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百川智能、智谱AI、零一万物、昆仑万维、vivo、复旦大学等大批头部企业及机构均在阿里云上训练大模型。
目前,阿里云已在全球30个地域建设了89个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3000余个边缘计算节点,云计算的低延时、高弹性优点将发挥得淋漓尽致。今年,阿里云成功支撑火爆全网的妙鸭相机短时间高强度的流量爆发。
2、走向自动驾驶的云
周靖人说:“随着大模型技术与云计算本身的融合,我们希望未来的云可以像车一样也能够自动驾驶,大幅提升开发者使用云的体验。”
当前,阿里云上有超过30款云产品接入了大模型能力,例如阿里云大数据治理平台DataWorks新增了全新的交互形态——Copilot,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输入即可生成SQL,并自动执行相应的数据ETL操作,整体开发与分析可提效30%以上,堪比“自动驾驶”。
阿里云容器、数据库等产品上也提供了类似的开发体验,可实现NL2SQL、SQL注释生成/纠错/优化等功能,未来这些能力还将集成到阿里云其他产品上。
3、更好的大模型,加速应用创新
在大会现场,周靖人公布了阿里自研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发布千亿级参数规模的通义千问2.0。通义千问2.0在10个权威测评中全面超越GPT-3.5和Llama2,加速追赶GPT-4。
会上,周靖人发布一站式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该平台集成了国内外主流优质大模型,提供模型选型、微调训练、安全套件、模型部署等服务和全链路的应用开发工具,为用户简化了底层算力部署、模型预训练、工具开发等复杂工作。开发者可在5分钟内开发一款大模型应用,几小时即可“炼”出一个企业专属模型,开发者可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应用创新。
为推动大模型更易在千行百业集成落地,阿里云基于通义“打样”了8个行业大模型,并在现场公布进展:个性化角色创作平台通义星尘、智能投研助手通义点金、AI阅读助手通义智文等首次亮相;智能编码助手通义灵码已在阿里云内部大规模采用,广受好评;工作学习AI助手通义听悟每天处理5万余个音视频,累积用户超100万。
大模型正引发千行百业的新一轮创新,目前,央视网、朗新科技、亚信科技等企业已率先在阿里云百炼上开发专属模型和应用,朗新科技在云上训练出电力专属大模型,开发“电力账单解读智能助手”“电力行业政策解析/数据分析助手”,为客户接待提效50%、降低投诉70%。
4、用坚定的开放,共促生态繁荣
“促进中国AI生态繁荣,是阿里云的首要目标。阿里云将坚定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大模型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大模型接入阿里云百炼,共同向开发者提供AI服务。”周靖人表示。
目前,阿里云已开源通义千问7B、14B版本,下载量突破百万。在现场,周靖人宣布通义千问72B模型即将开源,将成为中国参数最大的开源模型。
除了与开发者共享自研新技术,阿里云还大力支持三方大模型发展。在阿里云魔搭社区上,百川智能、智谱AI、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IDEA研究院等业界顶级玩家,都开源首发他们的核心大模型,阿里云则为开发者们“尝鲜”大模型提供免费GPU算力,截至目前已超3000万小时。
周靖人透露,魔搭社区现已聚集2300多款AI模型,吸引280万名AI开发者,AI模型下载量突破1亿,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开发者最活跃的AI社区。
2023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了一项重磅计划:“云工开物计划”,给中国所有大学生每人送一台云服务器。
此外,阿里云还将为签约高校提供更大规模的算力资源支持,助力中国青年学者和学子攀登科研高峰。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已首批达成合作。
大会现场,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中心执行指挥长、杭州亚组委广播电视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张鸽以《科技创新在亚运舞台精彩绽放》为主题,分享了杭州亚运会的智能亚运实践。
杭州亚运会核心系统100%上云,是首届云上亚运会。基于计时记分等百余套赛事信息系统在云端稳定运行的基础,杭州亚运会打造了史上首个全覆盖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一屏三端”,有效提升了指挥调度效率和用户亚运体验。
此外,杭州亚运会还推出了近20项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科技应用,并先后落地了超200多个智能应用场景。
“后亚运时代,赛场内外科技创新产生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张鸽表示:“一批优秀的企业在本届亚运舞台上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实力,通过亚运场景实践,必将催化企业迸发新的潜能和活力。”
2、百川智能:将与阿里云持续深入大模型领域合作
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在今日的云栖大会上分享了百川智能在大模型时代的思考与实践。
日前,百川推出全球最长上下文窗口大模型Baichuan2-192K引发媒体关注。王小川介绍,百川成立仅半年便发布了7款大模型,快速迭代背后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
王小川表示,未来,百川智能将与阿里云持续深入合作,携手探索更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创新,推动大模型落地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共同助力大模型生态更加繁荣。
3、复旦智算平台CFFF公布科学大模型最新进展
复旦大学浩清教授、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发布演讲称,作为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智算平台,复旦大学智能计算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在气象、化学分子预训练、医疗等科学大模型上都已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化学分子预训练大模型可预测候选化合物成药性和安全性;千亿参数规模的医疗大模型,针对医疗场景深度定制,形成了覆盖就医全流程多场景的医疗AI专业能力,可助力诊疗智能化。
四个月前,CFFF正式上线。这台科研“超级计算机”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等共同打造,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总体算力规模跻身全球前15名。
目前,复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携手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链接复旦校内院系科研机构和其他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及初创企业,推动科学智能生态体系建设。“以人才为根本,以科研为核心,以AI带动创新,”漆远说。
4、童语故事:7个人花3个月,要用大模型为孩子们做一个好故事
能不能用大模型,为小朋友们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绘本?“童语故事”创始人张华在主论坛上,分享了一位父亲用大模型创业的故事。
三个月前,国内首个AIGC的儿童绘本产品“童语故事”正式上线,用户可以在小程序里创建数字分身,为孩子定制特定主题的童话绘本。当前,“童语故事”月活用户已达到30万,微信小程序里有上万名用户平均停留时间达到8-15分钟。
张华表示,从ECS到OSS,从消息队列到数据库,从开发到域名,“童语故事”都跑在阿里云上,但平均每个月IT成本才1万元左右, “有了大模型、云计算这些成熟的技术,才能让我们实现低成本高效创业。”
5、交通银行:数字化转型助力银行高质量发展
交通银行数据中心(系统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张柱宏发表演讲称,为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世界一流银行,交通银行将构建坚实稳定的算力支撑、打造一体化分布式云平台、推动核心系统云原生重构、科技引领和激发业务新动能、平台赋能及建立多元新生态。
目前,交通银行和阿里云在信用卡核心系统的平台技术领域展开合作,首次实现了主机核心系统一步迁移到分布式云平台和分布式数据库。整个核心系统基于两地三中心云平台,支持x86和ARM的多芯片体系演进。新系统首次采用了云原生单元化的设计,整体的单元化设计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以及性能和扩展能力大幅度提升。
1打造一朵AI时代最开放的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会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时代正在开启,AI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型生产力,并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从底层算力到AI平台再到模型服务,阿里巴巴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阿里云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和创新。“我们要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云。”他说。
云计算是数字经济乃至全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全国80%的科技企业和超过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
蔡崇信用几个“第一”概括了阿里云的历程与理念:“从2009年阿里云计算写下第一行代码开始,阿里巴巴就希望让计算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公共服务,成就更多开发者和企业。阿里巴巴是全球第一家把自身所有业务都搬上云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AI时代,阿里巴巴对‘客户第一’的坚守始终不变。”
蔡崇信表示,“我们坚信,不开放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就没有未来。同时,我们要始终攀登技术高峰,只有站在更先进、更稳定的技术能力之上,才有更大的开放底气。”
希望通过这朵“AI时代最开放的云”,让开发AI、使用AI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帮助各行各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把AI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2云计算和GPT的关系,就是电和电机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以《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结合,带来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它不会在一年、两年完成,它可能会给我们十年、几十年的时间,让足够多的创新,在云计算时代能够发明出来。
王坚回顾云计算发展,第一次浪潮中,云计算改变了今天全球互联网,奈飞、米哈游为代表的企业从第一天起100%完完整整就在云上。
第二次浪潮中,“传统企业”开始使用云计算。王坚表示,“‘传统企业’,我打个引号,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就是我们过去看到的企业开始用云计算,我自己觉得是第二次浪潮的开始,因为这些企业在那个时代看起来是IT技术的先行者。”
这其中,最标志性的事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云计算第一次承载了赛事的核心系统。王坚表示,云计算跟奥运会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用技术还是不用技术的关系,它的意义就像当年在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上第一次用交流电。
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王坚认为,2023年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有了一次集中的体现和爆发,GPT模型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对科技创新的革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认为,如果再从那场一百多年以前的电的革命来看的话,云计算和GPT的关系就是电和电动机的关系。未来事实上云计算的算力都是会被这些在智能时代的电动机,就是被模型消耗掉。
他表示,关于生成式AI,即使像英伟达这样的这么跑在前面的企业,它最后回避不了一件事情,所以他在发布的时候讲了一句话“最后所有这些计算,都会以云的方式来提供”,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行业的生命性,就像今天的电可能跟爱迪生说的电不是同一个电了,但是电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存在、作为一个基础设施的存在,它有非常久远的生命力。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一次结合,这是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王坚表示,相信它不会在一年、两年完成的,它可能会给我们十年、几十年的时间,才会让真正把刚才我们看到的20项发明里面的那另外19项,在云计算时代能够发明出来。
3发布大模型通义千问2.0
会上,阿里云CTO周靖人表示,面向智能时代,阿里云将通过从底层算力到AI平台再到模型服务的全栈技术创新,升级云计算体系,打造一朵AI时代最开放的云。在现场,周靖人公布了云计算基础能力的最新进展,升级了人工智能平台,并发布千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通义千问2.0,以及一站式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阿里云已初步建成AI时代全栈的云计算体系。
“目前,中国有一半大模型企业跑在阿里云上,280万AI开发者活跃在阿里云魔搭社区上,未来,阿里云将携手千行百业推动AI创新,共享技术红利。”周靖人说。
1、全面升级AI基础设施
周靖人表示,为了保证大模型训练的稳定互联和高效并行计算,阿里云全新升级了人工智能平台PAI。
PAI底层采用HPN 7.0新一代AI集群网络架构,支持高达10万卡量级的集群可扩展规模,超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加速比高达96%,远超业界水平;在大模型训练任务中,可节省超过50%算力资源,性能全球领先。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系列就是基于人工智能平台PAI训练而成。除了通义大模型,中国一半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百川智能、智谱AI、零一万物、昆仑万维、vivo、复旦大学等大批头部企业及机构均在阿里云上训练大模型。
目前,阿里云已在全球30个地域建设了89个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3000余个边缘计算节点,云计算的低延时、高弹性优点将发挥得淋漓尽致。今年,阿里云成功支撑火爆全网的妙鸭相机短时间高强度的流量爆发。
2、走向自动驾驶的云
周靖人说:“随着大模型技术与云计算本身的融合,我们希望未来的云可以像车一样也能够自动驾驶,大幅提升开发者使用云的体验。”
当前,阿里云上有超过30款云产品接入了大模型能力,例如阿里云大数据治理平台DataWorks新增了全新的交互形态——Copilot,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输入即可生成SQL,并自动执行相应的数据ETL操作,整体开发与分析可提效30%以上,堪比“自动驾驶”。
阿里云容器、数据库等产品上也提供了类似的开发体验,可实现NL2SQL、SQL注释生成/纠错/优化等功能,未来这些能力还将集成到阿里云其他产品上。
3、更好的大模型,加速应用创新
在大会现场,周靖人公布了阿里自研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发布千亿级参数规模的通义千问2.0。通义千问2.0在10个权威测评中全面超越GPT-3.5和Llama2,加速追赶GPT-4。
会上,周靖人发布一站式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该平台集成了国内外主流优质大模型,提供模型选型、微调训练、安全套件、模型部署等服务和全链路的应用开发工具,为用户简化了底层算力部署、模型预训练、工具开发等复杂工作。开发者可在5分钟内开发一款大模型应用,几小时即可“炼”出一个企业专属模型,开发者可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应用创新。
为推动大模型更易在千行百业集成落地,阿里云基于通义“打样”了8个行业大模型,并在现场公布进展:个性化角色创作平台通义星尘、智能投研助手通义点金、AI阅读助手通义智文等首次亮相;智能编码助手通义灵码已在阿里云内部大规模采用,广受好评;工作学习AI助手通义听悟每天处理5万余个音视频,累积用户超100万。
大模型正引发千行百业的新一轮创新,目前,央视网、朗新科技、亚信科技等企业已率先在阿里云百炼上开发专属模型和应用,朗新科技在云上训练出电力专属大模型,开发“电力账单解读智能助手”“电力行业政策解析/数据分析助手”,为客户接待提效50%、降低投诉70%。
4、用坚定的开放,共促生态繁荣
“促进中国AI生态繁荣,是阿里云的首要目标。阿里云将坚定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大模型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大模型接入阿里云百炼,共同向开发者提供AI服务。”周靖人表示。
目前,阿里云已开源通义千问7B、14B版本,下载量突破百万。在现场,周靖人宣布通义千问72B模型即将开源,将成为中国参数最大的开源模型。
除了与开发者共享自研新技术,阿里云还大力支持三方大模型发展。在阿里云魔搭社区上,百川智能、智谱AI、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IDEA研究院等业界顶级玩家,都开源首发他们的核心大模型,阿里云则为开发者们“尝鲜”大模型提供免费GPU算力,截至目前已超3000万小时。
周靖人透露,魔搭社区现已聚集2300多款AI模型,吸引280万名AI开发者,AI模型下载量突破1亿,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开发者最活跃的AI社区。
2023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了一项重磅计划:“云工开物计划”,给中国所有大学生每人送一台云服务器。
此外,阿里云还将为签约高校提供更大规模的算力资源支持,助力中国青年学者和学子攀登科研高峰。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已首批达成合作。
4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1、杭州亚运:核心系统100%上云,20多项全球首创智能应用大会现场,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中心执行指挥长、杭州亚组委广播电视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张鸽以《科技创新在亚运舞台精彩绽放》为主题,分享了杭州亚运会的智能亚运实践。
杭州亚运会核心系统100%上云,是首届云上亚运会。基于计时记分等百余套赛事信息系统在云端稳定运行的基础,杭州亚运会打造了史上首个全覆盖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一屏三端”,有效提升了指挥调度效率和用户亚运体验。
此外,杭州亚运会还推出了近20项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科技应用,并先后落地了超200多个智能应用场景。
“后亚运时代,赛场内外科技创新产生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张鸽表示:“一批优秀的企业在本届亚运舞台上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实力,通过亚运场景实践,必将催化企业迸发新的潜能和活力。”
2、百川智能:将与阿里云持续深入大模型领域合作
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在今日的云栖大会上分享了百川智能在大模型时代的思考与实践。
日前,百川推出全球最长上下文窗口大模型Baichuan2-192K引发媒体关注。王小川介绍,百川成立仅半年便发布了7款大模型,快速迭代背后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
王小川表示,未来,百川智能将与阿里云持续深入合作,携手探索更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创新,推动大模型落地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共同助力大模型生态更加繁荣。
3、复旦智算平台CFFF公布科学大模型最新进展
复旦大学浩清教授、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发布演讲称,作为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智算平台,复旦大学智能计算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在气象、化学分子预训练、医疗等科学大模型上都已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化学分子预训练大模型可预测候选化合物成药性和安全性;千亿参数规模的医疗大模型,针对医疗场景深度定制,形成了覆盖就医全流程多场景的医疗AI专业能力,可助力诊疗智能化。
四个月前,CFFF正式上线。这台科研“超级计算机”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等共同打造,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总体算力规模跻身全球前15名。
目前,复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携手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链接复旦校内院系科研机构和其他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及初创企业,推动科学智能生态体系建设。“以人才为根本,以科研为核心,以AI带动创新,”漆远说。
4、童语故事:7个人花3个月,要用大模型为孩子们做一个好故事
能不能用大模型,为小朋友们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绘本?“童语故事”创始人张华在主论坛上,分享了一位父亲用大模型创业的故事。
三个月前,国内首个AIGC的儿童绘本产品“童语故事”正式上线,用户可以在小程序里创建数字分身,为孩子定制特定主题的童话绘本。当前,“童语故事”月活用户已达到30万,微信小程序里有上万名用户平均停留时间达到8-15分钟。
张华表示,从ECS到OSS,从消息队列到数据库,从开发到域名,“童语故事”都跑在阿里云上,但平均每个月IT成本才1万元左右, “有了大模型、云计算这些成熟的技术,才能让我们实现低成本高效创业。”
5、交通银行:数字化转型助力银行高质量发展
交通银行数据中心(系统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张柱宏发表演讲称,为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世界一流银行,交通银行将构建坚实稳定的算力支撑、打造一体化分布式云平台、推动核心系统云原生重构、科技引领和激发业务新动能、平台赋能及建立多元新生态。
目前,交通银行和阿里云在信用卡核心系统的平台技术领域展开合作,首次实现了主机核心系统一步迁移到分布式云平台和分布式数据库。整个核心系统基于两地三中心云平台,支持x86和ARM的多芯片体系演进。新系统首次采用了云原生单元化的设计,整体的单元化设计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以及性能和扩展能力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