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大屏营销论坛”在成都正式召开,活动邀请了来自产业链的各方合作伙伴,从牌照商、内容CP、终端合作方到广告主、数据公司、广告代理等等。在此相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OTTTV广告行业的变革,寻找竞合中的OTT大屏广告商业模式。
在会上,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副总经理肖建兵分享了许多的宝贵OTT行业数据,并且分享了CSM MAPS的黑科技产品。
肖建兵副总经理表示,电视设备数字化发展不断增速,IPTV/OTT家庭覆盖率进一步增长,根据CSM对52个城市的基础研究,IPTV 覆盖率31.8%,OTT(智能电视及盒子)覆盖率44.9%,数字有线机顶盒覆盖率56.5%。电视大屏正在成为直播、回看点播收视的混合载体。智能电视直点播收视行为比例:智能电视互动平台份额近三成。
电视大屏的点播收视正快速增长:52城互动平台份额超22%
为了促进电视大屏广告在智能化时代的发展:需要能综合反映大屏直播、OTT、IPTV互动的收视数据,需要能客观反映主要智能电视开机的收视数据,需要一套能够玩转电视大屏OTT/IPTV、传统直播的广告效果评估系统。
经过两年的技术升级,CSM的收视系统已经可以测量家庭电视大屏对IPTV/OTT互动平台的收视行为。
IPTV和OTT互动平台收视分别占电视大屏7.56%和7.65%的市场份额。同期,TOP5 卫视市场份额总和11.45%。
IPTV互动平台占7.56%:IPTV互动平台收视包括观众在IPTV端使用回看、点播、数字频道及其他应用产生的收视。
OTT互动平台7.65%:OTT互动平台收视包括观众使用智能电视或OTT盒子端提供的点播、应用等产生的收视。
2019年Q1收视数据: IPTV、OTT互动平台观众更年轻、高知。更年轻就代表具有更高的消费力,具有更多的活力,广告主总是会喜欢更年轻的平台,能看到,IPTV比DVB年轻,而OTT也比IPTV更年轻。
2019年Q1收视数据:IPTV、OTT互动平台每日人均收视时长(观众)
大约OTT互动平台每日人均收视时长:156分钟,IPTV互动平台每日人均收视时长:134分钟。
2019年Q1收视数据: IPTV、OTT互动平台能到达多少电视观众?
在到达率上,IPTV互动平台约占26.1%,OTT互动平台约占25.8%
2019年Q1收视数据: 头部卫视的观众到达依然具有绝对优势,头部卫视平均到达率66%。
在谈到能否计算IPTV、OTT各平台甚至直播频道之间的受众重叠的问题上,肖建兵总经理表示,跨IPTV和OTT、跨OTT和直播频道、跨IPTV和直播频道、跨智能电视&OTT盒子等
以IPTV与OTT跨平台数据为例,跨IPTV互动平台与OTT互动平台:观众重叠到达率为7.3%合计总到达 到达率 44.6%。IPTV互动平台 25.8% 独立到达率 18.8%;OTT互动平台 26.1% 独立到达率 18.5%。其中重叠到达率 7.3%。
当然,肖建兵副总经理,同时给到了更为宝贵的七大终端OTT个人开机收视数据?
从OTT互动平台收视和到达来看,其中能够看到OTT互动平台到达率大约在25.8%,智能电视开机到达率达到21.2%。OTT平台人均收视分钟数,小米电视的收视时长最高,约日均163.1分钟。
智能电视终端日均开机次数2.1次,智能电视个人日均开机次数1.6次
而另一个重要的数据,七家主流电视终端,开机广告的收视人到达,哪家强?
能够从上面看到,长虹、TCL的日均、月均、季均到达,都相当高。
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受众的TA:TA浓度。观察三类目标群体:25至44岁女性、35岁至44岁男性、 25至44岁家中有4至9岁孩子的女性,在智能电视开观众群中机占比较所有频道更高。
以25至44岁女性群体为例,在不同品牌智能电视开机群体中占比各有差异。从各品牌比较来看,该类群体在小米开机观众中占比最具优势,在康佳开机观众中略显劣势。
CSM提供了CSM-MAPS,玩转电视大屏广告效果的黑科技产品。CSM-MAPS广告效果评估可以做到跨:设备、行为、媒体、观众。提供Pre-Buy和Post Buy分析。覆盖各类直播卫视、覆盖各类OTT开机、覆盖各类OTT互动以及IPTV互动。
同时了解深度的受众属性,无论是年龄、性别、婚姻、收入状况、职业等等,都能获得了解。
最后,肖建兵总经理表示,CSM媒介研究持续推动IPTV/OTT数据的研究,探索AI和大数据在收视调查领域的应用场景,助力电视大屏广告发展。肖建兵总经理祝愿,希望这套系统CSM MAPS能够在基于完整的数据的系统之上,能够对大屏电视广告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让广告公司或者广告主在媒体选择越来越复杂的时代,有一套简单、有效的广告软件把握整体市场,让广告主对这个市场放下心、看得清、投得进来。
在会上,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副总经理肖建兵分享了许多的宝贵OTT行业数据,并且分享了CSM MAPS的黑科技产品。
肖建兵副总经理表示,电视设备数字化发展不断增速,IPTV/OTT家庭覆盖率进一步增长,根据CSM对52个城市的基础研究,IPTV 覆盖率31.8%,OTT(智能电视及盒子)覆盖率44.9%,数字有线机顶盒覆盖率56.5%。电视大屏正在成为直播、回看点播收视的混合载体。智能电视直点播收视行为比例:智能电视互动平台份额近三成。
电视大屏的点播收视正快速增长:52城互动平台份额超22%
为了促进电视大屏广告在智能化时代的发展:需要能综合反映大屏直播、OTT、IPTV互动的收视数据,需要能客观反映主要智能电视开机的收视数据,需要一套能够玩转电视大屏OTT/IPTV、传统直播的广告效果评估系统。
经过两年的技术升级,CSM的收视系统已经可以测量家庭电视大屏对IPTV/OTT互动平台的收视行为。
IPTV和OTT互动平台收视分别占电视大屏7.56%和7.65%的市场份额。同期,TOP5 卫视市场份额总和11.45%。
IPTV互动平台占7.56%:IPTV互动平台收视包括观众在IPTV端使用回看、点播、数字频道及其他应用产生的收视。
OTT互动平台7.65%:OTT互动平台收视包括观众使用智能电视或OTT盒子端提供的点播、应用等产生的收视。
2019年Q1收视数据: IPTV、OTT互动平台观众更年轻、高知。更年轻就代表具有更高的消费力,具有更多的活力,广告主总是会喜欢更年轻的平台,能看到,IPTV比DVB年轻,而OTT也比IPTV更年轻。
2019年Q1收视数据:IPTV、OTT互动平台每日人均收视时长(观众)
大约OTT互动平台每日人均收视时长:156分钟,IPTV互动平台每日人均收视时长:134分钟。
2019年Q1收视数据: IPTV、OTT互动平台能到达多少电视观众?
在到达率上,IPTV互动平台约占26.1%,OTT互动平台约占25.8%
2019年Q1收视数据: 头部卫视的观众到达依然具有绝对优势,头部卫视平均到达率66%。
在谈到能否计算IPTV、OTT各平台甚至直播频道之间的受众重叠的问题上,肖建兵总经理表示,跨IPTV和OTT、跨OTT和直播频道、跨IPTV和直播频道、跨智能电视&OTT盒子等
以IPTV与OTT跨平台数据为例,跨IPTV互动平台与OTT互动平台:观众重叠到达率为7.3%合计总到达 到达率 44.6%。IPTV互动平台 25.8% 独立到达率 18.8%;OTT互动平台 26.1% 独立到达率 18.5%。其中重叠到达率 7.3%。
当然,肖建兵副总经理,同时给到了更为宝贵的七大终端OTT个人开机收视数据?
从OTT互动平台收视和到达来看,其中能够看到OTT互动平台到达率大约在25.8%,智能电视开机到达率达到21.2%。OTT平台人均收视分钟数,小米电视的收视时长最高,约日均163.1分钟。
智能电视终端日均开机次数2.1次,智能电视个人日均开机次数1.6次
而另一个重要的数据,七家主流电视终端,开机广告的收视人到达,哪家强?
能够从上面看到,长虹、TCL的日均、月均、季均到达,都相当高。
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受众的TA:TA浓度。观察三类目标群体:25至44岁女性、35岁至44岁男性、 25至44岁家中有4至9岁孩子的女性,在智能电视开观众群中机占比较所有频道更高。
以25至44岁女性群体为例,在不同品牌智能电视开机群体中占比各有差异。从各品牌比较来看,该类群体在小米开机观众中占比最具优势,在康佳开机观众中略显劣势。
不同平台的TA:TA浓度
CSM提供了CSM-MAPS,玩转电视大屏广告效果的黑科技产品。CSM-MAPS广告效果评估可以做到跨:设备、行为、媒体、观众。提供Pre-Buy和Post Buy分析。覆盖各类直播卫视、覆盖各类OTT开机、覆盖各类OTT互动以及IPTV互动。
(CSM-MAPS Pre-Buy分析)
同时了解深度的受众属性,无论是年龄、性别、婚姻、收入状况、职业等等,都能获得了解。
(CSM-MAPS Pre-Buy分析)
最后,肖建兵总经理表示,CSM媒介研究持续推动IPTV/OTT数据的研究,探索AI和大数据在收视调查领域的应用场景,助力电视大屏广告发展。肖建兵总经理祝愿,希望这套系统CSM MAPS能够在基于完整的数据的系统之上,能够对大屏电视广告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让广告公司或者广告主在媒体选择越来越复杂的时代,有一套简单、有效的广告软件把握整体市场,让广告主对这个市场放下心、看得清、投得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