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蓝图
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聚焦网络强国
在2016年7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对外发布。《纲要》提出战略总目标是建设网络强国: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十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领域规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顶层设计的推动,对于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先导力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主攻方向
作为“十三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在1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规划》从数据共享、网络建设、网络安全、技术升级四大层面明确了“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了6大主攻方向:一是引领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二是促进均衡协调,优化发展新格局;三是支撑绿色低碳,构建发展新模式;四是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五是推动共建共享,释放发展新红利;六是防范安全风险,夯实发展新基石。目的是发挥信息化引领创新和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作用,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出台,是对未来五年信息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升级和民生改善的定调,网络经济空间扩展和数字红利将充分释放。
定目标
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三五”规划发布
2016年8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了《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2016年~2020年)》。《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聚焦频谱资源管理核心职能,着力完善监管体系建设,阐明了我国“十三五”期间加强无线电管理的战略方向、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专栏工程。《规划》明确提出,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频谱管理精细高效”“台站管理科学规范”“技术设施自动智能”“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具体目标,并从频谱管理、台站管理、技术手段、安全保障、军民融合、法制建设、标准建设等方面部署了7项重大任务及9大专栏工程。
《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是无线电管理机构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随着《规划》的发布实施,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将朝着资源配置更加科学、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的新目标迈进。
两步走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出台
2016年12月7日,在南京举办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标志着智能制造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十三五”期间,在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目标引领下,我国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能力,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探索培育新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严把关
《网络安全法》出台
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定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网络安全法》共有七章79条,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六大突出亮点。一是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二是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三是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五是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六是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今年,通讯信息诈骗事件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通过立法手段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众望所归。《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第一部基础性、框架性法律,层级之高、内容之细、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制定《网络安全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信息通信业也应该借此机会,提升自身服务,严把网络安全关,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网络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有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后发布施行
2016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命令,发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涵盖了无线电频率管理、台站管理、发射设备管理以及无线电涉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完善了有效开发利用无线电频率的管理制度,减少并规范了无线电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利用伪基站等开展通讯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惩戒力度,为推动无线电管理各项工作,促进无线电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条例》的修订实施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无线电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为深化我国无线电管理依法行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是我国无线电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新高度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印发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意见》提出,到2018年,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意见》还明确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7项主要任务,包括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印发,进一步把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聚焦网络强国
在2016年7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对外发布。《纲要》提出战略总目标是建设网络强国: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十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领域规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顶层设计的推动,对于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先导力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主攻方向
作为“十三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在1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规划》从数据共享、网络建设、网络安全、技术升级四大层面明确了“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了6大主攻方向:一是引领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二是促进均衡协调,优化发展新格局;三是支撑绿色低碳,构建发展新模式;四是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五是推动共建共享,释放发展新红利;六是防范安全风险,夯实发展新基石。目的是发挥信息化引领创新和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作用,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出台,是对未来五年信息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升级和民生改善的定调,网络经济空间扩展和数字红利将充分释放。
定目标
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三五”规划发布
2016年8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了《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2016年~2020年)》。《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聚焦频谱资源管理核心职能,着力完善监管体系建设,阐明了我国“十三五”期间加强无线电管理的战略方向、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专栏工程。《规划》明确提出,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频谱管理精细高效”“台站管理科学规范”“技术设施自动智能”“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具体目标,并从频谱管理、台站管理、技术手段、安全保障、军民融合、法制建设、标准建设等方面部署了7项重大任务及9大专栏工程。
《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无线电管理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是无线电管理机构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随着《规划》的发布实施,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将朝着资源配置更加科学、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的新目标迈进。
两步走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出台
2016年12月7日,在南京举办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标志着智能制造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十三五”期间,在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目标引领下,我国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能力,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探索培育新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严把关
《网络安全法》出台
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定于明年6月1日起施行。《网络安全法》共有七章79条,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六大突出亮点。一是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二是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三是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五是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六是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今年,通讯信息诈骗事件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通过立法手段进一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已成众望所归。《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第一部基础性、框架性法律,层级之高、内容之细、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制定《网络安全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信息通信业也应该借此机会,提升自身服务,严把网络安全关,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网络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有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后发布施行
2016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命令,发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涵盖了无线电频率管理、台站管理、发射设备管理以及无线电涉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完善了有效开发利用无线电频率的管理制度,减少并规范了无线电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利用伪基站等开展通讯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惩戒力度,为推动无线电管理各项工作,促进无线电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条例》的修订实施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无线电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为深化我国无线电管理依法行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是我国无线电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新高度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印发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意见》提出,到2018年,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意见》还明确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7项主要任务,包括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印发,进一步把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