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智能硬件,大家往往都会想到智能穿戴类的手表手环、智能家居类的各种智能电器以及智能出行方面的自动驾驶技术等等,这些充满了未来科技色彩的智能硬件给予我们对于未来一个美好的憧憬,有智能硬件的辅助,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捷。当然这些美好的憧憬一定会发生,只不过并不是现在。
在聊智能硬件这个问题前,我们还是要来盘点一下目前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智能硬件产品。笔者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硬件产品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总结,大致分为智能终端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智能穿戴类(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服饰、智能眼镜等)、智能家居类(智能家电、家居机器人、智能家庭系统等)、智能出行类(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服务类(服务型机器人)等多种类型,其中尤以智能终端、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为我们最常见到。
在聊智能硬件这个问题前,我们还是要来盘点一下目前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智能硬件产品。笔者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硬件产品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总结,大致分为智能终端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智能穿戴类(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服饰、智能眼镜等)、智能家居类(智能家电、家居机器人、智能家庭系统等)、智能出行类(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服务类(服务型机器人)等多种类型,其中尤以智能终端、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为我们最常见到。
赢得广泛好评被称为智能硬件典范的亚马逊Echo
Apple Watch 2和三星Gear S3智能手表
当然我们本期极客说主要谈的是服务我们生活的智能硬件类产品,包括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类设备以及智能服务类机器人等等,随着它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真的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而不是仅仅是科技带来的短暂的新鲜感。
段子 扫地机器人与宠物狗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家中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正常出勤,完成日常地面清洁工作,我们都知道这种扫地机器人基本都是通过旋转毛刷来完成地面清洁任务,但是很不幸地,家中的宠物狗将粪便排到了地面上,扫地机器人也是兢兢业业地前来清扫,于是宠物粪便被均匀地涂抹到了地板上……
扫地机器人与宠物狗的故事(请不要问我狗在哪里)
这个故事在微博上被广为传颂,并且故事的可信度较高,由此家中养狗千万别使用扫地机器人被广大家有宠物的人士奉为圭臬。这个故事也曾经出现在了相声作品中,再被地暖的场景一烘托,整个段子也更加令人捧腹。
房间脚垫已遭殃
当然故事归故事,段子归段子,但是从这个段子中我们还是能够读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那就是智能扫地机器人虽然什么自动规划清洁路径、自动避障、自动检测洁净程度、自动回归座充等功能都非常实用,但是遇到如上文中所描述的情形还是无法智能处理。
目前扫地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根本无法应对特殊情况
换句话说,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智能程度虽然已经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场景,但一旦出现一些特殊状况,其智能程度恐怕根本无法使用在我们看来不能再简单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置。
悖论 自动驾驶面对交通事故
自动驾驶技术是科技巨头们正在努力探索的一个领域,在以Tesla为代表的汽车中也引入了相关技术,当然现有的技术还午饭完美解决自动驾驶的问题,所以目前Tesla方面也只是称之为辅助驾驶系统。
汽车辅助驾驶系统
我们暂且先不说要实现自动驾驶需要的定位技术、雷达侦测、路径选择以及与数据的传输与处理等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起来有多困难,这里笔者需要先讲一个故事,一个与悖论有关的故事。
在不久的将来,你拥有了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某天在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一个无法避免的事故导致汽车将要冲向10个路人。汽车无法及时停下来,但是它可以转向撞击旁边的建筑,而这种碰撞或许会导致车中的你死亡。请问它应该怎么做?
经典且无解的火车悖论(究竟往哪边扳道岔)
从自动驾驶的设计角度考虑,自动驾驶技术需要让事故的伤亡最小化,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座位乘客的你将成为牺牲品;同时自动驾驶在设计时还要做到乘客安全最大化,自动驾驶会径直冲向人群,所以这一问题无解。
其实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经典的火车悖论,哲学家们就此从不同的角度争论了50年,人类尚且无解的问题,人工智能又该作何决断?
现实 能连手机的都敢自称智能
讲完段子聊完悖论,我们回顾现实。目前市面上自称智能硬件的的产品多如牛毛,但只要我们对其进行一些了解之后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智能硬件产品不过是在原有成熟的产品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所谓的痛点与需求(实际上用处寥寥),再开发一款对应的手机APP就敢自称智能。
手机APP更多只是将操作和功能从设备搬到了手机上
这种所谓的智能硬件不胜枚举,之前有厂商在平板电视中硬塞了一个Android系统,让电视也能够运行一些手机应用,于是便大张旗鼓宣称为智能电视;空调能够用手机APP来控制了便称为智能空调,于是乎后来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一夜之间全部进入智能时代,因为我能连接手机APP,就这么任性。
这种电视也敢说是智能电视?
后来这种智能硬件也进行了延伸和功能的拓展,例如智能血压仪,绑定微信后父母在家中测完血压后设备便能将结果直接推送到子女的微信消息中;空气净化器在监测到家中空气质量不佳后也会给手机端推送消息等等。即时消息推送也并代表着智能,试想就算我第一时间知道了父母血压异常或者家中空气质量不佳又能怎样,你倒是自动给出诊断建议或者自动开窗通风啊。
实际上,此类的智能硬件只不过是将原本在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上的控制面板搬到了你的智能手机上,即便能够实现简单的语音交互,也不过是将实体按钮转化成为一条语音指令而已,你依旧无法与其进行像人与人之间那样正常的交流。
孤独的大数据 普适并不代表智能
现在有一个潮流,将大数据整合到智能硬件中,通过对成千上万的个体行为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行为特征。但是目前很多情况是当用户与智能硬件设备进行交互时,系统只是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为用户产出一条反馈信息,而非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这种机械地结合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智能。
普适性的交互往往很令人恼火
这样的交互往往具有普适性,虽然说得通但总觉得没有完全说到点子上,换句话说这更像一种条件反射,而非智能,它也许能够满足基本的交互需求,但面对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交互方式恐怕很难令人感到满意。
当然我们绝对不会否定大数据在人工智能中带来的积极影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样本库,为人工智能指引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并且这个方向具有显而易见的指导性意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硬件融合式发展也将会是必然方向。
总结:
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当然笔者说的不是小米,而是整个智能硬件行业,只不过等待美好的事情尚需时日。目前包括亚马逊、谷歌、苹果等巨头都有自己的智能硬件项目在推进,我们期待未来更加智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和一堆智障硬件同处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