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搜词
河北移动重拳出击维护网络安全
中国通信网 | 2016-09-22 17:37

 
近年来,以诈骗电话为代表的通讯信息诈骗层出不穷,手段多变,不仅扰乱了正常通信秩序,还严重危害老百姓财产安全。自2015年7月开展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公司针对各类通讯信息诈骗重拳出击,有效遏制了通讯诈骗发展蔓延势头。
 
拦截国际诈骗电话千万次
 
针对最为猖獗的国际诈骗电话,河北移动确定了“识别+取证+拦截”的治理工作思路,依托国际诈骗电话监控平台,不断研发升级改进技术防控手段,实现诈骗电话的智能识别、系统内部自动取证、主动防御拦截,实现了全省国际诈骗电话监控的全面覆盖。截至目前,累计拦截国际改号诈骗电话1500万次,月均拦截诈骗电话约100余万次,国际诈骗电话投诉量较拦截前下降超过89%,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治理成效。
 
研判群呼骚扰电话号码13万个
 
今年以来,河北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语音群呼”集中治理工作。通过骚扰电话集中管控平台进行全网监测,利用人工回拨取证及投诉数据分析的方式开展集中研判,对确认违规号码实现一键加黑/关停,进行坚决打击。截至目前,累计研判网间语音群呼类疑似骚扰诈骗号码13万余个,处置违规号码3万余个。
 
配合执法机关侦破伪基站案件近200例
 
河北移动按照集团公司部署建设配备了“伪基站监测治理系统”和现场定位设备,全力配合伪基站打击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公司累计配合执法机关侦破“伪基站”案件191例,缴获设备600余套,抓获犯罪嫌疑人121名。
 
此外,河北移动还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加强诈骗号码处置,建立了“涉案关停、拓展关停”工作机制,目前已配合关停诈骗号码961个。
 
打击通信诈骗,还需全社会关注推动
 
河北移动在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方面可以说不遗余力,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为何诈骗电话在生活中依然随处可见呢?业内专家认为,运营商在防治打击诈骗电话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在法律方面,有关法律指导意见尚不明晰,诈骗电话治理中运营商如检查通话内容则可能侵犯通信秘密,如直接阻断通话导致误拦则可能侵犯通信自由,处于两难境地;在机制方面,目前网间违规呼叫是国内诈骗电话的主要来源,但运营商难以进行源头管控和核实查证,治理效果受到较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联动机制等亟待进一步完善。 
 
阅读 参与讨论 评论(0)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04月28日
强化五一假期效应 虹魔方发力大屏运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01月04日
倪健中会长:推动中国发起全球元宇宙大会联合会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
 01月04日
第五届数智中国科技周·全球元宇宙大会(深圳站)收官战报来啦!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
 01月02日
学术盛宴!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学术论坛12月18日下午重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