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丝路密码•溯源中华文明 —— 2016丝绸之路综合科考活动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科考活动为期10天,旨在对昆仑以及与昆仑有密切关联的河源文化等进行更科学的梳理分析,这也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综合田野科考。在科考行进的途中,记者途径一个叫库祖的边境检查站。】
核心事实在中国西部边陲的茫茫昆仑山中,有个名叫库祖的边境检查站。这里地形险要,四面环山,地处塔里木河上游——叶尔羌河和其支流塔什库尔干河交汇之处。边检站扼守新疆南疆的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通往西部边境县塔什库尔干的咽喉要塞。在艰苦闭塞的大山深处,年轻的戍边战士们与寂寞为伴,用默默付出守护着祖国西部边疆的安宁。
库祖边境检查站,值班战士仔细检查过往车辆
扼守通往中国西部边境的要道
库祖边境检查站的“年龄”很小,2013年才设立。初秋时节,浑浊的叶尔羌河和塔什库尔干河,在哨所营地对面的山谷下拥抱交汇,湍急的水流声在昆仑山脉的群峰丛里回响弥散,一群乌鸦结伴掠过天空,朝壁立千仞的山峰间飞去。
“我们边检站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多年前,我们曾在周边乡村开展过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现在的反恐形势挺严峻,于是上级决定在此设立边检站。”库祖边境检查站的教导员张磊告诉记者。这位服役20年的哨所负责人,是个“老边防”,一直在新疆克州边防支队工作。
大山之中的边检站地势险要
21岁的柯尔克孜族战士达吾提·阿布来提说,边检站任务很重,他们在山坡上设有放哨岗,监测周边环境;值班哨所负责检查过往车辆,四名战士同时值班,一个班次需要12个小时。
据张磊介绍,从去年到今年,能明显感到由检查站进出的的人员增多了,“人员成分非常复杂,既有从港澳台、内地过来旅游的,也有新疆境内往来务工和经营小商品的人。”
山间高地的瞭望哨
记者赶到边检站时,一辆卡车正在接受检查,值班战士们连驾驶室中的瓶瓶罐罐都不放过,逐一打开核验。
“我们通过盘查出入境人员车辆,防止恐怖分子、‘三股势力’内潜外逃,从事偷运枪支等违法活动,”教导员张磊说,“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勤务模式,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和流动人口,将恐怖分子由此通过的几率降到最低,让他们不敢来。”
日常物资靠采购 100多公里要走多半天
由“丝绸之路(新疆)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主办、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参与组织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9月1日在新疆喀什启动。科考团一行从喀什沿叶尔羌河逆流而上的多天行程里,深感路途之艰险,山谷一侧的盘山路屡屡被降雨引发的山间急流冲毁,越野车队遭遇到不少麻烦。“万山之祖”昆仑山给探源者设下的挑战,甚于李白笔下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奉献”二字是对边境战士的最好写照
作为靠近西部边陲的一个边防哨所,库祖边境检查站深处昆仑山西段的大山里,日常的菜、肉等生活物资要靠到100多公里外的阿克陶县采购,每10天左右采购一次。由于沿线路途险峻恶劣,在晴天条件下,开车单程通常需要6到7个小时。“如果遇到泥石流或者山洪冲断道路,我们的日常生活供给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教导员张磊告诉记者。
实际上,边检站的日常生活条件很艰苦。日常用水全都取自脚下的塔什库尔干河,河水由水泵抽上来过滤后再使用。营房用电完全依靠太阳能。手机只能接收到时断时续的2G信号。看电视是战士们打发寂寞的最主要方式。
边检站的背后,是横跨叶尔羌河与塔什库尔干河交汇处的大桥
“90后”战士近一半 最大困难是寂寞
库祖边防站的战士们大都很年轻,“90后”的战士约占一半。在边检站负责人看来,战士们的困难不在于生活物资的匮乏,而是精神上的寂寞。如何在这个荒芜偏僻的地方克服心理障碍,是这群正值大好年华的年轻士兵面临的最大挑战。
18岁的维吾尔族战士阿尔曼是边检站最年轻的兵。“刚开始当兵的时候,心里特别难受,都是大山深处,没法和外面联系,觉得压抑得很。后来通过站领导的开导和教育,我们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慢慢就变好了。”他告诉记者。这位性格开朗的小伙子说,当兵整一年了,他还没有回过阿克苏老家,“想家的时候就是打个电话问候爸妈。”
通过边检站的一家人
边境检查站是个民族大家庭。战士们分别是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和锡伯族,大家相处得亲如一家人。
在哨所旁的一块岩石上,书写着“奉献”两个大字。这或许是对库祖戍边战士们的最好写照。“平时,尽管这里荒凉偏僻,但是我们要尽职尽责,守卫好边疆安宁,只要才对得住身上的军装,”教导员张磊说,“每当有沿途过往的人们送上一句‘你们辛苦了’,我们就会特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