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一份编号为GD/J 070.1-2016的广电行业暂行技术文件《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 第1部分:系统架构》发布实施(归口单位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
笔者注意到,《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 第1部分:系统架构》起草单位中有中广传播和泰美世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上海东方明珠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家数字电视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风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神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既然《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 第1部分:系统架构》起草单位中有中广传播和泰美世纪,而且中广传播的管理已经划归国网,这是否意味着CMMB即将焕发新生?此前的CMMB,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相关手机终端只能是TD-SCDMA终端。
另外,曾经有一段时期,NGB-W的发展思路是:下行广播传输技术方面,在CMMB的基础上,兼顾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的要求,借鉴国际上DVB-T2和DVB-NGH的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空口的传输效率。
从《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 第1部分:系统架构》里面的内容看来,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具有符合国际上主流发展趋势的架构特征:
(1)支持广播、组播、单播、交互相结合;
(2)以智能引擎为核心驱动实现广播、组播与单播信号的协同覆盖,单向与双向的业务融合;
(3)不同区域的NGB-W网络可通过骨干网彼此联结,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传输覆盖体系,可支持用户的全网漫游。
可以很明显感觉到的一大发展迹象是,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运营商对视频业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甚至笔者在上半年还看到AT&T一个最新的观点,大致是其要部署软件定义网络以迎接移动视频时代的到来——由此看来,这就已经上升到架构、视频流量流向导引控制的层面/高度了。
而如果通过移动IP网络向小屏设备提供移动电视服务,一种是点到点,一种是点到多点。此处重点述及后者。去年以来直到现在,全球移动业界在后者上的发力程度明显加大了,生态系统也在完善之中。但是至少面临这样一些问题:绝大多数的应用/试验都强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仅有两处不受时空限制的商用,一个在韩国,一个在美国)、广域单频组网的可行性验证目前尚在进行中(如IRT)。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广播商、广播电视台、地面广播电视网运营商等对此种移动电视传输方式表现出极大兴趣,甚至积极参与现网试验和场测——因为相关技术的确很有吸引力——仅通过单一技术和网络即可实现广播与单播的融合(不像HbbTV、Hybridcast等那样需要同时接入两个独立的广播和宽带底层网络。当然,此处两个“广播”的本质不一样)而且还有全球标准,相关标准还可不断演进等。通信阵营的技术专家甚至还很肯定的说,由于相关技术可灵活实现广、单播的动态切换,其频谱效率将会比传统广播网络的高。
而且,关于移动视频的发展前景,看好的声音更大一些。比如,前不久,思科发布了2015年~2020年版本的视觉网络指数报告。其中指出:到2020年移动用户数量将达到55亿,占到全球人口的70% ;移动设备的广泛采用、移动覆盖范围的快速增长和移动内容需求的急速攀升,将使得移动用户的增幅在未来五年达到全球人口增幅的两倍之多——这一移动用户、智能设备、移动视频和4G网络的发展浪潮将会推动移动数据流量在未来五年增长八倍;移动视频将在移动应用程序中拥有最高的增幅,消费者和商业用户对于更高视频分辨率、更高带宽和处理速度的需求将会加大4G联网设备的使用。
这预示着,无线多媒体广播电视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