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挑戰《我是歌手》?
眼看人工智能會做飯下棋,會繪畫創作小說,現在它也會欣賞歌曲了。阿裡雲首席科學家,小Ai之父閔萬裡博士介紹,“小Ai主要基於神經網絡、社會計算、情緒感知等原理‘洞察人心’。”4月8日晚的《我是歌手》總決賽,人工智能程序小Ai將每隔5秒更新一次7位歌手的奪冠概率,分別在比賽前、第一輪結束后以及第二輪結束后等節點作出預測,並最終以是否預測出現場500名大眾評委選出的歌王來衡量此次“人機對戰”的勝負。
為什麼選《我是歌手》?“想向人們展示人工智能感性的一面。”閔萬裡表示,“我們希望這次在音樂和電視賽事領域的跨界挑戰,可以讓大家看到人工智能在藝術以及理解人類情感領域的可能性。圍棋對弈有明確規則,是智商的巔峰對決,而歌王預測是7人混戰,充滿不確定性,是對理智和情感的復雜考驗。”
此前小Ai曾在4月1日對《我是歌手》突圍賽進行了實戰預測,成功預測第6、7、8名,雖同時成功預測前兩位歌手,但順序並未猜對。
“海補”百萬首歌進行預測
為了備戰此次挑戰,小Ai團隊除了工程師、科學家之外,還邀請多位音樂專業人士作為教練,“海補”了幾百萬首歌提升音樂品味和鑒賞能力,訓練小Ai對音頻及受歡迎程度之間的關聯性思維。不同於KTV打分軟件,小Ai會綜合到歌曲、歌手、粉絲、現場氛圍、網友討論等維度來提取海量特征,是對歌手綜合素質打分。”
阿裡雲透露,目前,小Ai的學習速度是人類的1萬倍,人類需要10萬小時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小Ai隻需要10小時。
在小Ai眼裡,歌手都是什麼樣?閔萬裡介紹說,在它眼裡,歌手其實是無數標簽的集合,比如李玟:女歌手、70后、華裔、美國、偶像、性感、奧斯卡、R&B、Soul、粉絲量等等。他開玩笑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小Ai喜歡李玟,那一定比粉絲愛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