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名为“2014互联网的未来”的调查中,1,896名受访者——包括科技行业的研究人员、商业领袖和开发者,其中约52%的人认为,到2025年,机器人抢走的工作不会多于其创造的岗位,这意味着对科技的依赖程度上升将使经济和就业市场受益。
另外48%则认为,在未来10年,机器人将取代大量白领和蓝领工人,这不仅将使许多人失业,也会破坏社会秩序。
有专家表示,在经济发展状况好的情况下,对人类贡献不足的非技术类工作将被自动化技术取代。比如工厂里在机器上放产品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再者,机器人不会生病,不怕累,也不怕危险,所以从效益方面来说公司老板大多数也会选择机器人。
比如去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宣布将引进数量可能达数千的机器人取代人力,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鸿海集团的总裁郭台铭向媒体透露,鸿海准备在三年内让七成生产线实现自动化,他计划用机器人取代工人,以提高生产效率。早在2011年,郭台铭就曾有过类似的表述,鸿海将引进一百万台机器人来取代工人,而鸿海目前在中国大陆总共雇佣了约一百万名工人。从经济学家以及关注鸿海劳工生态的批评者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将缓解鸿海目前所面临的劳动力不足,并且减少劳工纠纷,使得工人可以从无休止的加班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脱身出来。
有专家表示,只要承认在人的大脑内,没有超自然力的东西,没有超越物质单独存在的灵魂,或者是没有控制感情的一些东西,再承认控制人类感情的就是150亿个神经元这两点,人类是由普通的物质组成,没有超自然力,那么智能机器人就可能出现,并且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我们知道,现在的电脑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人类大脑,把人类远远抛在后面了。因此只要机器人能自主对信息作出反应,能根据从外界摄取的信息,自动为自己编程、对外界信息作出自己的反应,那么它就可能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另外,机器人的一些优点如反应快、学习快,交流快,易组织协调,更新换代快,能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存等,这些都是人类所不能相比的。
再者我国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廉价劳动力较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也就是说中国劳动力人口在七八亿之间。
劳动力虽然廉价,但是企业和劳动者的矛盾却时常发生,所以小编觉得,在机器人和人类劳动力之间,企业还是更看好机器人。未来我国的失业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
机器人将会取代人类的几大工作领域
服务员
送餐机器人因为具有重力感应、自动避障、语音对话、按点送餐等功能,可完成送餐收餐工作,做好饭懒得收拾也不怕。
出租车司机、专职司机
机器人司机反应速度快,而且“疲劳驾驶”一说,所以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自然也将会下降很多;另外当与无人驾驶一同发展的车联网成熟之后,电脑通过计算也会把拥堵的概率降至最低,油耗及通勤时间相应也会降下来。这样一来,依靠人来自主驾驶就显得必要了。
柜员和收银员。
维持一个银行网点的运营代价不菲,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于银行柜员的人工成本。使用机器人有助于减少这一成本,一些地方已经在实践这一点。至少有一家银行已经开始大力减少这方面的成本:在Coastal Federal Credit Union的16家分行中,客户看不到一名柜员,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干许多银行柜员工作的“个人柜员机”。该行一发言人称,该举措使其银行柜员人数减少了40%。
信贷员和个人理财顾问
银行提供P2P信贷业务,通过软件和算法,遴选出贷款风险最小的借款人似乎不是什么难事。而一个强大的APP,根据个人经济情况,能够提供最合适精准的理财分析,指导个人合理财。
士兵。 美国陆军上将罗伯特·科恩(Robert Cone) 今年1月表示,2030年之前,美国作战部队的四分之一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美国陆军正努力变成一支规模更小、更有杀伤力、容易部署、灵活机动的部队,而使用能够承担从排雷到前线作战等一系列任务的机器人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药剂师。 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药房里配药的可不是真人,而是机器人。计算机负责接收药方,而机器人则负责药品的打包和分发。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表示,在引入机器人的最初阶段,机器人配发的350,000剂药品无一出错。麻省理工学院数字业务中心的负责人Erik Brynjolfsson教授表示,机器人还有一点做得比真人好,即机器人能确保病人所取的药物不会和病人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7.农民。 IBISWorld的行业分析师Jeremy Edwards表示,不少农活让机器人干会更加高效,例如勘查地况、开拖拉机、修剪收割农作物等。实际上目前已经出现了在葡萄园中修剪葡萄枝的机器人以及在生菜地除草的机器人。
另外,企业在取得更高利润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时社会可以将部分利润用作人员再培训。再者,政府目前推出了大量政策,对智能制造行业加以推动。在企业转型带动下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机器取代手工这一科技趋势必将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福利,而不是威胁。
另外48%则认为,在未来10年,机器人将取代大量白领和蓝领工人,这不仅将使许多人失业,也会破坏社会秩序。
有专家表示,在经济发展状况好的情况下,对人类贡献不足的非技术类工作将被自动化技术取代。比如工厂里在机器上放产品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再者,机器人不会生病,不怕累,也不怕危险,所以从效益方面来说公司老板大多数也会选择机器人。
比如去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宣布将引进数量可能达数千的机器人取代人力,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鸿海集团的总裁郭台铭向媒体透露,鸿海准备在三年内让七成生产线实现自动化,他计划用机器人取代工人,以提高生产效率。早在2011年,郭台铭就曾有过类似的表述,鸿海将引进一百万台机器人来取代工人,而鸿海目前在中国大陆总共雇佣了约一百万名工人。从经济学家以及关注鸿海劳工生态的批评者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将缓解鸿海目前所面临的劳动力不足,并且减少劳工纠纷,使得工人可以从无休止的加班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脱身出来。
有专家表示,只要承认在人的大脑内,没有超自然力的东西,没有超越物质单独存在的灵魂,或者是没有控制感情的一些东西,再承认控制人类感情的就是150亿个神经元这两点,人类是由普通的物质组成,没有超自然力,那么智能机器人就可能出现,并且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我们知道,现在的电脑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人类大脑,把人类远远抛在后面了。因此只要机器人能自主对信息作出反应,能根据从外界摄取的信息,自动为自己编程、对外界信息作出自己的反应,那么它就可能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另外,机器人的一些优点如反应快、学习快,交流快,易组织协调,更新换代快,能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存等,这些都是人类所不能相比的。
再者我国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廉价劳动力较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也就是说中国劳动力人口在七八亿之间。
劳动力虽然廉价,但是企业和劳动者的矛盾却时常发生,所以小编觉得,在机器人和人类劳动力之间,企业还是更看好机器人。未来我国的失业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
机器人将会取代人类的几大工作领域
服务员
送餐机器人因为具有重力感应、自动避障、语音对话、按点送餐等功能,可完成送餐收餐工作,做好饭懒得收拾也不怕。
出租车司机、专职司机
机器人司机反应速度快,而且“疲劳驾驶”一说,所以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自然也将会下降很多;另外当与无人驾驶一同发展的车联网成熟之后,电脑通过计算也会把拥堵的概率降至最低,油耗及通勤时间相应也会降下来。这样一来,依靠人来自主驾驶就显得必要了。
柜员和收银员。
维持一个银行网点的运营代价不菲,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于银行柜员的人工成本。使用机器人有助于减少这一成本,一些地方已经在实践这一点。至少有一家银行已经开始大力减少这方面的成本:在Coastal Federal Credit Union的16家分行中,客户看不到一名柜员,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干许多银行柜员工作的“个人柜员机”。该行一发言人称,该举措使其银行柜员人数减少了40%。
信贷员和个人理财顾问
银行提供P2P信贷业务,通过软件和算法,遴选出贷款风险最小的借款人似乎不是什么难事。而一个强大的APP,根据个人经济情况,能够提供最合适精准的理财分析,指导个人合理财。
士兵。 美国陆军上将罗伯特·科恩(Robert Cone) 今年1月表示,2030年之前,美国作战部队的四分之一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美国陆军正努力变成一支规模更小、更有杀伤力、容易部署、灵活机动的部队,而使用能够承担从排雷到前线作战等一系列任务的机器人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药剂师。 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药房里配药的可不是真人,而是机器人。计算机负责接收药方,而机器人则负责药品的打包和分发。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表示,在引入机器人的最初阶段,机器人配发的350,000剂药品无一出错。麻省理工学院数字业务中心的负责人Erik Brynjolfsson教授表示,机器人还有一点做得比真人好,即机器人能确保病人所取的药物不会和病人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7.农民。 IBISWorld的行业分析师Jeremy Edwards表示,不少农活让机器人干会更加高效,例如勘查地况、开拖拉机、修剪收割农作物等。实际上目前已经出现了在葡萄园中修剪葡萄枝的机器人以及在生菜地除草的机器人。
另外,企业在取得更高利润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时社会可以将部分利润用作人员再培训。再者,政府目前推出了大量政策,对智能制造行业加以推动。在企业转型带动下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机器取代手工这一科技趋势必将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福利,而不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