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行业痼疾已久云服务商纷至沓来
据权威机构统计预测,2015年全球云计算市场预计超过1800亿美元,而CDN市场规模约为60亿美元。那么,拥有30倍以上的市场的云计算大佬们为何要跻身到CDN这个相对小的市场厮杀一番?这是因为已经杀成红海的的云计算企业利润非常低,不少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而根据某CDN厂商的2014年财报看,其利润率高达25%。这对于一个入门门槛不高、从运营商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就能挣钱的行业来讲,不可谓不暴利。
早在今年3月30日第三届亚太CDN峰会上,迅雷CTO陈磊曾断言“CDN行业价格至少降低50%,将腰斩”,他判断过大的利润空间势必导致大型互联网企业自建CDN并将剩余资源推向市场,大大降低目前的市场价格。
随后,阿里云、腾讯云、UPYUN、百度云、乐视云等云服务商纷纷响应,并接踵降价杀向CDN红海。此番降价大战可以看成是云CDN厂商,对以蓝汛、网宿为代表的传统CDN厂商和以UCloud、七牛为代表的代理CDN厂商的一次隔空喊话,也预示着云CDN以降价为开端,以更强势的姿态进军CDN市场。
虽然传统CDN厂商和代理们或许不愿意承认,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面临着被迫降价、利润率降低的局面,云计算大佬的纷纷入局只是一个契机。
互联网思维下暴利难存CDN行业颠覆将成必然
令CDN的暴利难以延续的来自互联网思维的冲击,很难想象一个互联网产品居然落后到价格不透明,定价靠谈判和回扣,这在互联网思维遍布各行各业的今天是和社会主旋律背道而驰的。
云服务商企图以降价推动行业颠覆的背后,也是他们希望借助于互联网思维将CDN行业从一个专精的领域推向复合型领域。腾讯、阿里等云计算大厂正在极力倡导以全场景解决方案代替独立服务,并深信只要抛出低价的橄榄枝就能很快瓜分这块处女地。
他们的信心来自于CDN行业的低门槛,事实上,传统的CDN服务商并非高枕无忧,即便不是阿里这样富有一定经验的云服务商只要愿意做少量投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追平现有的CDN技术。连老牌CDN服务商网宿科技副总裁刘洪涛都不得不承认,“如果阿里把CDN拉升到战略高度,投入数十亿资金来增加覆盖节点、提高技术和服务能力,3-5年后能够追平与专业CDN服务商的能力差距。”
单纯降价难撼大局CDN行业洗牌尚嫌太早
云服务商的降价风波似乎并没有带来预料中的蝴蝶效应,5月28日老牌CDN服务商网宿科技副总裁刘洪涛的言论似乎印证了这一点,他说:“阿里难成CDN颠覆者。”
刘洪涛的底气源于两点:其一是云服务商本身业务的构成较为复杂,CDN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并不会被过分深挖,提供的服务也仅限于标准化、自助式的网页加速等基本功能,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CDN服务;其二是阿里、腾讯等大佬不可避免的会与互联网大客户产生业务竞争关系,无所不包的BAT令大部分中高端用户心存疑虑,更倾向于选择中立的第三方CDN服务。
事实上,CDN服务本身存在很强的专业性,不仅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深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建立更具覆盖性和更高质量的传输节点,这显然是注重全面发展的云服务商所无法做到的。从云计算、云存储到云加速,CDN业务对于云计算服务商来讲只是一部分,甚至是算不上核心技术的部分。而像BAT这样的入局者,其本身拥有全面的互联网业务,CDN业务很大一部分功能是为己所用。在这样的前提下,云计算大佬们的入局和重新定义就显得有些一厢情愿,CDN市场需要更专业也更专注的服务商。
值得玩味的是,最早提出“颠覆论”的陈磊,其所在的迅雷公司年初卖掉了迅雷看看转投的“水晶计划”瞄准的正是CDN市场。按照陈磊的构想,迅雷运用互联网思维将海量水晶用户形成一个分布均匀、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兼具的节点系统,通过预先部署和灵活调度在实现稳定加速的同时不断摊薄成本。若该模式能真正推向市场,CDN的商业模式、核心技术及成本结构将彻底重构,CDN定义也将彻底被刷新。
我们无法预料谁会最终颠覆这一看似传统的行业,但能确定的是,只有那些在技术、商业模式和服务思维上有创新的企业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大量跟不上时代的厂商将遭遇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