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近日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肯定了铁塔模式,据称用语是“初步形成以“共享竞合”为核心的铁塔模式”。
那么什么是“铁塔模式”?我们看看铁塔公司的做法。
把资源稀缺,争夺激烈的铁塔等基础设施从三大运营商中剥离出来,减少竞争,加大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由于战略地位提升,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有力支持。
三大运营商在铁塔公司中都没有控制权,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
铁塔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弱势运营商的发展,有利于缩小运营商之间的差距。
国资委以有限的投入,成为铁塔公司的股东,以合理合法的身份,参与到铁塔公司的管理中,但并不提升铁塔公司的行政级别,实现铁塔公司“去央企化”。
铁塔公司进军专业化领域,形成规模效应,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下一步,铁塔公司还可通过业务拓展,发行股票,实现保值增值。
可以看出,成立铁塔公司是一个“多赢”的方案,这也是为什么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到印度、非洲这样的通信服务相对落后的国家、地区,铁塔公司都能获得机会的原因。
“铁塔模式”还可以如何扩展?
“铁塔模式”的核心是竞争对手之间,将部分重复投入的资源整合进入一个新的实体,从而在不改变竞争关系的前提下,实现部分环节的合作。实际上,没有永远的对手,越来越的领域开始以“友商”称呼竞争对手,而且排他性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越来越少,各种层面的合作反倒越来越多。如:
联合制定行业标准;
联合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
联合推动某技术的商用化进程;
联合抵制其他竞争对手;
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社会分工调整;
……
以资本运作为例,滴滴、快的背后都有大佬,在行业属老大老二,两家合并了。搜狗搜索和腾讯搜索曾是竞争对手,腾讯的拍拍和京东也曾是竞争对手,然后“在一起”了。腾讯、阿里巴巴和平安联合发起建立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
通信圈如何用好“铁塔模式”?
三家在手机银行(手机支付)上应不应该做点啥?
比铁塔公司成立时间早很多的“中通服”,是否可以更好地降低运营商成本?
电信、联通是否可以成立合资公司,提高在国际漫游谈判中的“话语权”?
号百控股是否可以收购联通的114,解决2003年中国电信分拆形成的114“南北分拆”问题?
在进军移动互联网应用或物联网时,三大运营商是否可以采取更多的联合行动,以推动市场成熟?
在应用程序平台上,三大运营商是否可以建立共同的“标准”,提高入围应用的门槛,减少用户被骗的可能?
……
我正面对窗外的“雾霾”,电信运营商也一样,刮开迷惑,看得更远一些,或许能发现前面“海阔天空”,没有必要在小河沟里“你争我夺”。
附:国资委央企资本改革的“药方”:国资委会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推动强强联合;推动专业化重组,以行业龙头为依托,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拨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加快从缺乏竞争优势的非主业领域及一般产业的低端环节退出,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