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收购欧洲公司一事水落石出。7日,创维RGB副总裁、创维集团海外区域营销总部总经理孙伟中在接受记者独家电话采访时透露,创维已于今年4月中旬签约收购德国老牌电视企业Metz(美兹)的电视机业务,收购金额不到1亿元人民币。
对创维来说,德国是开启欧洲市场自主品牌之旅的第一站。但中国品牌在全球彩电市场崛起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海外战略提速
去年国内彩电市场出现30年来的首次下滑,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曾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彩电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难再保持高速增长,海外是未来更大的增长点。
过去,创维主要以代工形式,做出口市场。近几年,开始在东南亚打自主品牌,已在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地推广“Skyworth”电视。去年,创维收购了厦华南非的彩电工厂,并实现盈利。这些都为创维下一步在发达国家市场突破打下基础。
4月22日,创维集团副总裁、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枝及孙伟中,与Metz破产管理人在深圳正式签订收购合同:创维以自有资金收购Metz电视业务相关资产,具体包括电视业务相关的存货、应收贸易款、电视模具、电视相关专利和Metz品牌等。
孙伟中透露,4月26日Metz破产管理人已在德国公告此项交易。但由于目前德国政府还在对这起收购进行反垄断审查,预计5月中旬完成,因此创维数码(00751.HK)尚未发布正式公告。创维自有品牌业务之前没涉足德国,通过反垄断审查应该不成问题,顺利的话创维将在6月1日正式接管Metz。
据了解,德国Metz公司成立于1938年,做电视也有60年历史,电视机业务占其收入的75%。目前,Metz是德国本土三大电视机品牌之一,一年销量约10万台,定位于高端市场,售价比三星等品牌更高。
由于欧洲经济不景气,加之Metz过于偏重高端市场,成本高、体量小,2014年11月19日Metz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此次,创维收购了Metz公司的电视机业务,Metz公司的闪光灯、汽车零部件注塑等业务由另一家德国公司收购。
创维表示,收购Metz公司后,将积极维护Metz品牌的现有市场地位和渠道,同时拓宽产品线,实现Metz由彩电品牌向家用电器品牌的转变。预计到2017年,创维电视将在海外实现1000万台的销售,其中自主品牌数量达到30%。
吸取汤姆逊教训
十年前,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轰动一时,但此后却连续几年被拖入亏损泥潭。相比而言,创维收购Metz电视机业务,规模更小、操作方式更稳健。
“我们谈了6个月”,孙伟中回忆收购的过程说,此前创维与Metz公司已经合作了一年多,主要为Metz代工电视机,“它原来是我们的OEM客户”。
所以,双方之前在人员、产品上已经有过磨合。去年,Metz公司破产,给创维提供了机会。“联想收购IBM笔记本电脑业务之前,也曾为其代工”,孙伟中认为,这提高了并购成功的几率。
“我们跟汤姆逊并购案有几个不同”,孙伟中说,一是Metz的人员没有汤姆逊那么多;二是Metz虽然在18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但90%业务在德国,不像汤姆逊那样全球运营。
这符合创维的战略,在欧洲市场先做德国。因为欧洲最大的电器零售连锁店的总部在德国,一旦在德国市场站稳脚跟,有利于今后向整个欧洲市场扩展。
创维将在德国成立一家新公司,由新公司去收购Metz的资产与品牌,不背负Metz的债权债务;而且Metz已破产,所以创维将跟Metz的员工签订新的劳动合同,降低劳资纠纷风险。
“今后,最重要的是成本控制”。孙伟中透露,未来Metz在德国的研发、制造体系将逐步搬到中国,以降低成本,销售体系仍会留在德国。“Metz一年销量10万台,创维一年销量1000万台,收购整合之后,Metz的采购、生产成本将大幅降低”。
不过,孙伟中坦言,德国团队的工作方法、研发流程、文化与中国团队不同,“双方融合仍然是挑战”。另外,Metz被收购之后,如何保持它的高端定位,也是一个考验。
中国品牌崛起
国内彩电企业接连海外并购的背后,中国品牌在全球崛起已是大势所趋。
据群智咨询的调查,2015年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为5295.8万台,同比仅小幅增长1.1%。其中以韩国和日本品牌为主的大部分品牌出货未达预期,相反中国品牌表现优异。从一季度全球品牌出货排名来看,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首度超越韩系品牌,达到33.5%,而TCL、海信和创维市场占有率分列第三至第五名。
群智的研究经理李姗徽分析说,三星和LG电子一季度同比仅微增1.6%,韩元升值以及欧洲、新兴国家等地区的汇率贬值,导致韩国品牌不得不在部分地区提高售价来确保获利,销售量和销售额目标均受到较大挑战。而日本品牌一季度大幅萎缩9.9%,坚守中高端市场。
反观中国品牌,包括TCL、海信、创维、长虹、康佳、海尔六大品牌,以及乐视和小米,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25.4%,增速显著。在外销市场,中国品牌在很多区域市场出货量维持快速增长,中国与非洲、拉美和东欧等地区的经济联盟利好于彩电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