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模本”
“这件事很早就定下来了。”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对早报记者表示,江南春及其他几位投资者确实已向华谊投入了数千万美元。
注资的对象是华谊兄弟控股,号称“华谊传媒集团”;它旗下拥有7家子公司,包括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公司、华谊兄弟经纪公司、华谊兄弟音乐公司、西影华谊电影发行公司、华谊兄弟晓峰设计公司、天音传媒影视公司等。这也将是华谊迄今为止进行的第三轮私募融资。第一次是在2004年底,当时,一直在内地媒体中寻求机会的TOM集团出资1000万美元收购华谊兄弟35%的股份;2005年12月,中国最大互联网内容供应商(SP)之一华友世纪又以3500万元获得华谊旗下华谊兄弟音乐公司51%的股权。
外来资金的“偏爱”无可厚非。作为内地主要的影片制作公司,华谊拍摄的电影已连续创下多个年度的中国内地票房冠军:2003年的《手机》创下了5300万元的票房,而2004年的《天下无贼》则创下了1.1亿元的惊人纪录。2006年,华谊兄弟出品的包括《夜宴》在内的4部影片在国内共取得3亿元的骄人票房。
“现在我们的回报率还不错。”王中军对记者坦言。而经过多次资本合作,华谊兄弟的股权结构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不过,王中军一直以70%左右的股权保持绝对控股。
王中军表示,融来的资金将用于多方面,比如投资制作影片、吸引人才及收购一些中小型内容制作公司。他另外透露,今后华谊将不再进行私募融资。“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再要打算的话就是做IPO计划;我们希望能在2008年于境外上市。”
好片“回报率高得咋舌”
受到垂青的不仅是华谊。这些天,国内最大的民营电影发行公司保利博纳的总经理于冬也在忙着和红杉资本接洽,后者有可能向保利博纳注资,未来的总体投资额更是有望超过1000万美元。
而在今年5月中旬,中影集团也携手美国IDG签署中国媒体基金合作备忘录。该基金首批将注入资金5000万美元,主要用于发掘中国新电影。双方约定,今后两年将共同合作投资拍摄5部以上的故事片。
“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日趋见好,外来资金的不断涌入正证明了这一点。”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有关人士认为。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电影市场赢得15亿元票房,2005年达到20亿元票房,而在去年,这个数字再次创下26亿元的新高。
部分名导执导的国产电影,其惊人的回报率更是吸引着PE的眼球:张艺谋的武侠巨作《英雄》此前曾创造出2.5亿元的票房“神话”,而在2006年12月,投资达3.6亿元的国产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锋芒逼人,上映第一个周末,票房便飙至1亿元。“现在中国许多国产电影已越来越出彩了。”该人士表示。
一位电影界人士认为,“电影的投资回报期很长,除了影院,还有电视台、DVD等音像制品的放映渠道,有着长达50年的版权回报期。如果碰上好片子,那么回报率会高得让你咋舌。[page]”
放映环节的尴尬
事实上,比起电影的内容制作环节,电影的发行、放映利润更为丰厚。
一家影院老总对记者表示,在业界,一部影片上映后所得票房,一般是院线与影院“对半分”,然后院线再把其中的35%~40%分给相关影片内容制作公司。“如果一个企业有比较完整的放映体系,比如旗下有很多电影院,那么私募资金就会十分关注。”
据记者了解,横店集团下属经营院线及影院业务的影视娱乐公司就曾接受过不少港资及其他资本的咨询,看看是否有入股该公司的可能性。
不过,照目前来看,私募进入最多的仍旧是电影的内容制作领域。按照目前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中外合拍片仍旧受到鼓励,但在院线领域仍严格限制外资进入;影院方面,外资目前最多只能入股49%。
“这也造成一个窘境:现在内地拥有影院多的公司,大多都有着自己的院线;但院线目前又不允许外资入股,这也就制约了风险投资的进入。”上述影院老总对记者说。
目前,PE还在不断涌入中国电影业,据记者了解,IDG运作的“新媒体基金”在2007年上半年,便投资了包括中博影视、中影集团、印象创新在内的三家影视业上游公司,其中数额最高的一笔投资达到5000万美元之巨。此外,一些电影基金也于近期频频亮相,欲参与国内电影制作业。
但风险依然存在。美国Endgame娱乐公司总裁道格拉斯·汉森(他曾为美国155家独立电影制作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总数超过23亿美元)近日在第十届上海电影节上告诫大家,电影的胃口很大,可是对投资者来说,投资电影仍是一项高风险的事情。外国资本要进入中国电影市场,风险很高,当市场成熟时,投资者才会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