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亚太OTT峰会今天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进入第2天。上海大学科技园区总经理潘志浩作了题为"上海视觉艺术产业与教育新机遇?"的演讲。以下是潘总的演讲全文。
上海是四个中心,但是我认为现在讲的最多的应该是具有创新活力和文化内涵的中心,现在的内容从哪里来?内容现在所有创新都是国外的,我们怎么做?上海大概有200多个老的厂区都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是1913年电影的发源地,但是从1991年开始电影这一块业务,这个行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作品了。
2011年的时候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一个关于促进上海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意见和通知,一直到后两年也没有好的气色。刚刚大家谈的很多,其实我们现在都在做一件事,就是怎么赚上海的中产阶层的钱。
上海的迪士尼乐园明年就要开门迎客了,还有徐汇梦工厂,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发现上海缺跨界人才,大家都是搞技术,但是我们都在做艺术的事,我们国内有一个高考制度的割裂,工科和艺术类的学科招生是完全独立的,制度导致我们国家缺乏有创新的产品和内容。
在上海准备做一件事,以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为核心,周边形成一个影视文化娱乐产业聚集区,我们准备把延长校区450亩地所有工科都搬到宝山校区,把艺术类的学科都移过来。我们准备重组上海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还会重组上海大学设计学院。还引进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研究员。
我们正在建设三大平台,影视制作,交流展示发布的平台,还有智慧云的平台,最后要求我们原来以科技产业为主的,转变为文化金融相溶的科技园。韩正市场在考察的时候也做过批示。电影人才培养,无论是从上大的实际,还是上海教育,学科的发展来讲这一块是我们的软肋,既然任务已经给了,这是机遇,就一定要干好了。
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政府要做的产业的集聚往往是做不成的,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一种吃饭的地方,你政府想做餐饮聚集区做不成,但是128纪念路那边就形成了,大家都往那边吃饭了,自发形成了餐饮一条街,我们希望还上大这样一个集聚区希望从政府的主导到产业自发集聚。
我们希望打造一流的环境、学科、产业学雪胎,用国际先进技术和手法,用全听得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上海如何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教学,和产业联系方式。这是我们在请国际上大的设计公司在做整个产业园区的规划。
在学科和人才培养方面延长校区大概会保留5500名的学生。我们希望借鉴国际经验,形成体系,培养嘎水平的复合型跨界的专业型应用人才。我们开始了4个专业,明年也会开游戏专业。国外的专业特别的特殊,这是一年制的专业的培训,收费很高,18万人民币,每个学期共8周,6个学期,共48周。
他培养方式比我们更严,迟到多少次这个学生就开除了,我觉得他们的做法,其实我们听到很多都是错的。我们希望引进一些教学理念,深度融合影视培养新的模式,整个上海闸北区和虹口区上大规划,应该说我们在向国外推荐的时候,得到了几乎我们推荐过所有大公司的认同,比如说Pixar,Unity、Motionanalysis、Digipen。
结果我发现,Digipen里面开发游戏的基本上是既懂美术又懂计算机的。学科往往都是搞硬件的。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些操控的东西,他们做的毕业设计很多都是一些遥控的小车,都在做嵌入式的ROM的系统,艺术和技术的人混在一起,新的创意就这样产生了,我们现在非常缺乏这样的人才。
我们现在痛苦到什么程度?我跟计算机学院的院长探讨的时候,他说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能够为游戏行业做什么事,除了编程。举个例子,美国有一个软件,一颗鸡蛋往墙壁上扔,扔了以后蛋黄、蛋白、蛋壳怎么掉下来,他不用画,他是一个力学原理,还有草被风吹了怎么飘,水被风吹了怎么飘,都不用我们管了。
我们和杜比也接触了,他非常希望在这里建杜比人才培养基地,杜比的实验,IMAX也准备建一个IMAX的制作中心。往往我们做的时候,我们搞技术的看他的评价说我们拿到的是世界一流,这是1比20万倍的投影仪,我终于搞懂了白的就是黑的,其实这就是一种视觉效果,美国现在在做的1:20万的对比度,他能放到IMAX这样的高清,色彩鲜明,所以差距非常大。
全部都是激光反映的,然后他的影院系统设计也是全球统一的。上海大学准备建设一个三大平台,影视制作技术平台,交流交易金融法律服务平台,影视云智慧服务平台。我们希望在这里面做很多有企业化运作的模式。
刚才前面的几位嘉宾讲到影视的内容。上海有一个文交所,这是中宣部专门发给上海的,所有的文化产品交流。其他地方不能做的,我们可以做。现在正在做一个画家的交流,画家好多画都会被盗版,只有他这个网上交易才是真的。还有我们希望建立云渲染平台,我们非常希望把上海科教委的骨干拿出来,所有的网络都是自己打光纤的,如果建这样一个云渲染平台,用教委的资源,你可以跑你的数据。
你可以做你的事情,用这个资源,但是给学生提供免费的云渲染服务,因为学生有很多的作品,他渲染的时候画很多,我们希望建这样的渲染平台,500个节点,基本上能达到国内一流的这样一个渲染的要求。也可以在我们的教科网拉出一根光纤到别的园区,这样就可以在带宽上结一些费用,这是好的方式。
百视通跟我们在探讨成立一个联合实验室,开放做一个节目制作中心。百视通在我们这边注册了一个云智慧的付费平台,准备最后到一个亿的资金。就是数字内容的发布,还拿到了广电总局的批文,还有刚才讲到的游戏,WECG,MEO公司,他主要是做国际电子竞技比赛的组织者。我们正在策划,把我们变成一个上海游戏竞技的一个中心。现在我们还在策划当中,上海市对这方面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大概有100亩左右的地。
园区主要是希望形成产业与学科、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三者融合的环境。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形成交叉学科的,比如说影视、动漫、游戏,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支持,文化和金融相结合的新领域,新学科,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创新艺术创意提升文化软实力。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我们有很多文化内容都是国外引入的。比如说每年生产700部电影,每年引进50部片子。但是票房是50:50。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大片票房的吸金能力特别的厉害,主要还是内容的制作,这个内容的制作主要还是科技和艺术结合的最明显的体现。
我昨天去看了星际穿越,导演为了做这个导演专门去请教了霍金,其实很多内容都是非常有技术背影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7大类26条,我也不详细展开了。我们现在和很多大的公司,大的集团都在产业方面开展了一些合作,这些是新西兰的一个公司。新西兰的公司,这位马特先生是学数学出生的,但是他拿了奥斯卡小金人,他是搞工科的,但是非常有艺术细胞,而我们就缺乏这样的人才。我觉得我们今后人才培养,非常需要各位一同努力。
我再介绍一个台湾的公司,霹雳,然后他是做布袋戏的,就是掌上的木偶戏,我们现在哪个国内的木偶戏是赚钱的?甚至都很困难,他现在做到了20亿的市值,他形成了全部产品的上下游的产业和产业链,甚至霹雳白酒,霹雳茶叶,然后自己建了一个500平方米的摄影棚,有霹雳的游戏,霹雳的电影,布袋戏为特色,每周一集,自己建电视台,15-22岁的观众群,形成了游戏、动漫和影视的产业链,最后我讲讲数字电影技术研究和服务,我们准备高起点建设研究中心,主要是围绕技术为艺术的服务,政策上面也非常的支持。
我们看少年派这样的大片,都是用动作捕捉和表情技术。我们看我们的动作,我们人脸捕捉已经应用在身份证识别上了,但是我们没有用到电影里面的表情捕捉。没有实施的同步把人脸表情映射到动物的脸上,这些技术我们都有,但是没有很好的为娱乐服务,过去技术纯粹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现在可以开始为娱乐服务了。
最后总结就是上海将建成具有创新获利和文化内涵的经济中心,用国际先进技术和手法,用全世界听得懂的视觉语言讲中国的故事,对交叉学科发展和跨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