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在改善民生之外,还旨在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等,推动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除了宽带,其中还涉及智慧示范小区、碳排放监测大数据示范应用、新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等多个关键词。
到2017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000亿元、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80%……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为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推动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成都市近日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标志着成都市将在信息消费领域多措并举,强劲发力,培育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看点:上网
城市家庭百兆到户 农村12兆/秒
《意见》还提出,成都市将在四年内重点推进四项工作:一是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提升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二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拓展信息服务应用市场;三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增强信息消费产品供给;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培育信息消费市场主体。
在本次的《意见》中提到,成都市将推进实施光纤入户集约化建设,实现城市家庭宽带百兆到户,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兆比特/秒,并确保运营商平等接入和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将加快实现4G通信网络城乡全面覆盖,推进政务服务场所、文化体育场馆、医疗卫生机构等公益服务单位和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热点区域的无线局域网覆盖。
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大区级互联网数据中心和商用云计算中心基地,打造西部信息通信资源聚集区。
看点:智慧城市
你家也许能成为智慧示范小区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意见》明确要在深化政务、城管、环保、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民生服务、交通管理等领域智慧化应用的基础上,促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和智慧旅游应用,不断提升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
成都将建成一站式服务内容超过1000项的智慧成都门户,大力推进劳动社保、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文化休闲、医疗保健、家政、缴费与账单管理等信息便民惠民服务,建成50个智慧示范社区和50个智慧示范小区。同时将推进智慧产业发展,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跟踪等位置服务和集成应用示范,鼓励企业创新“硬件+软件+内容+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
就在4月23日,成都市政府与神州数码签署智慧城市框架协议。神州数码副总裁谢耘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谈到,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它的建立将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为市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
看点:电子商务
孵化培育电子商务企业300家
2013年12月,成都市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组织的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市信息消费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期。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将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化应用广泛普及,构建起较为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信息消费产品供给体系和信息技术服务应用体系,全市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
作为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手段,《意见》对电子商务发展着重进行了阐述,提出要支持移动支付、大宗交易、农产品(9.62, -0.03, -0.31%)配送和跨境零售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可信交易、物流配送、投融资对接等支撑体系,推动电子发票、会计档案等创新应用,全市将新建5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10栋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孵化培育电子商务企业300家,新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区域总部20家以上。
《意见》还突出了大数据的应用和产业发展,提出要完成政务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总体设计,开放公共信息资源,开展交通智慧出行、碳排放监测、智慧城市便民服务等大数据示范应用,并支持信息服务企业围绕智慧城市应用开展增值服务。
看点:政策扶持
每年至少1亿促进信息消费
《意见》还提出,凡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服务的政务信息化应用一律采购社会化服务,基站、机房、数据中心等信息技术设施用电执行一般工业电价,大型数据中心用电执行大工业电价,对入驻政府兴办的孵化器、科技园区的信息消费企业给予房租减免优惠。
为进一步鼓励高层次信息人才在蓉创新创业,成都将全面实施市校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定制计划,支持信息消费人才实训,组织招聘人才巡展活动,吸引高端人才来蓉发展。
财政资金扶持方面,市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资金促进信息消费发展。此外,成都市未来三年还将投入总计1亿元资金用于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
昨日,记者还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获悉,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第一条网间互联链路已于日前开通,双方网间互访速度大幅提升。